第五代搜尋引擎

第五代搜尋引擎是一種基於3G網路的開放式、服務式的商務搜尋引擎,是可以全民參與並獲得盈利的搜尋引擎,搜尋形式多樣化,搜尋結果也不再是簡單的信息羅列,而是一個全方位互動平台。

功能

1、 移動搜尋,隨時隨地隨身的搜尋引擎。移動設備日益凸顯其便捷優勢,移動定位搜尋已是未來搜尋引擎的必然發展趨勢。假使用戶此時身在北京某地,當用戶使用第五代搜尋引擎搜尋飯店或網店時,會優先看到你附近的飯店或商鋪網站,每個人身在不同地點所搜尋得到的結果都是不同的。如果用戶在外使用手機搜尋,也不用擔心巨大的流量消耗,搜尋結果中包含有該網站的3G網站,最大程度上為用戶節約流量。

2、 個性搜尋,更智慧型更貼心的搜尋引擎。第五代搜尋引擎跟蹤與分析用戶的搜尋行為,充分利用這些信息來提高用戶搜尋的精準度,並為用戶提供全程幫助與服務。好比用戶喜歡吃西餐,經常搜尋相關信息,搜尋引擎將記錄其行為並進行分析,在下次該用戶使用搜尋時為其推選合適的西餐廳與同類相關信息。

3、 開放搜尋,更具創造性的搜尋引擎。第五代搜尋引擎的用戶將不僅僅是使用者,更是創造者與開發者。用戶可以隨時在這個開放的平台上完善它的內容,如用戶的附近新開了一家店,新建了一棟樓,搜尋引擎還未及時記錄,就可立即補充信息,只需通過審核即可。用戶還可通過購買關鍵字來獲取盈利,即之後只要再有他人購買關鍵字中包含您的關鍵字時您就可以獲得收益。

4、物物搜尋,網路與實體完美結合的搜尋引擎。第五代搜尋引擎突破了原有網路與手機終端的局限,實現無縫連結與自由轉換。並且可以內置手機終端,結合物聯網的智慧型高科技技術,集成多種獨創套用技術。如使用一個物體、一段音樂、一節影像就能搜尋到對應的產品、音樂、影視或圖片信息,不再僅僅只是文字搜尋。

5、商務搜尋,發展多元化電子商務的搜尋引擎。第五代搜尋引擎為白熱化的網際網路競爭帶來了新的推廣模式。用戶可使用搜尋引擎準確找到所需商業信息、黃頁,並在搜尋頁上直接與對方取得免費電話聯繫。

6、社交搜尋,能夠拓展交際圈的搜尋引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交圈,通過手機、社交網路,第五代搜尋引擎能讓用戶更優先看到好友所發布的內容或好友常點擊推薦的網站連結,並通過好友內容接觸到更多人脈。真正讓搜尋引擎做到生活、學習、商業的全方位融合。

發展前景

隨著網路的飛速發展,網路信息量激增,傳統搜尋引擎的局限性已暴露出來,用戶迫切的需要一種更智慧型、更個性、更精準的搜尋引擎,第五代搜尋引擎便是在此背景下應需而生。用戶對搜尋到的信息是否感到滿意,企業能否從搜尋引擎推廣中獲得價值,是搜尋引擎是否可以將注意力轉化為收益的基礎。對於搜尋引擎來說,無論是作為獨立運營機構,還是作為入口網站的一項服務,都必須做到既要為一般使用者提供高質量的搜尋結果,又要為企業提供更有價值的網路行銷服務,滿足於這兩點的第五代搜尋引擎將是中國搜尋行業的一個重點發展代表。

發展歷史

現代意義上的搜尋引擎鼻祖是1990年由蒙特婁的麥吉爾大學學生Alan Emtage、Peter Deutsch、Bill Wheelan發明的Archie。當時World Wide Web 還未出現,Archie是第一個自動搜尋網際網路上FTP 網站檔案的程式。Archie 是一個可搜尋FTP 檔案名稱的列表,用戶必須輸入精確的檔案名稱搜尋,然後Archie會告訴用戶哪一個FTP 地址可以下載該檔案。Archie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搜尋引擎。

隨著Internet的快速發展,出現了專門用於檢索信息的Robot 程式,該程式能自動地不斷重複地在網路上檢索信息,這種行為很像一隻蜘蛛在Internet 上爬來爬去,所以又稱為Spider程式。

1993年,網際網路上出現了最早的Web瀏覽器Mosaic ,次年Net scape 推出了Navigator。瀏覽器的發展促使Web 得到迅速推廣,站點數目以驚人的速度增加隨著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信息按幾何式增長,搜尋引擎開始快速發展起來。

1994年7月,世界上出現了最早的真正意義上的搜尋引擎——Lycos。除了相關性排序外,Lycos還提供了前綴匹配和字元相近限制,Lycos第一個在搜尋結果中使用了網頁自動摘要,而最大的優勢還是它遠勝過其它搜尋引擎的數據量。同年4 月,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兩位博士生David Filo和美籍華人楊致遠共同創建了Yahoo !,並成功地使搜尋引擎的概念深入人心,從此搜尋引擎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

一般把這一時期的搜尋引擎被稱為第一代搜尋引擎。第一代搜尋引擎初期還分為目錄式搜尋和全文式搜尋兩類。Yahoo !是第一代搜尋引擎的代表,屬於典型的目錄式分類結構,而Alta Vista 則屬於全文式搜尋引擎。第一代搜尋引擎是以人工方式或半自動方式蒐集整理信息,往往以反饋結果的數量來衡量檢索結果的好壞而研究表明,第一代搜尋引擎檢索結果的相關性較差,資料更新緩慢。

隨著網路信息的日益增長,以人工分類整理的搜尋引擎已經不能滿足用戶搜尋信息的要求。自1998 年開始,出現了一個搜尋引擎空前繁榮的時期.

隨著Google 的出現,第二代搜尋引擎誕生。它們不僅拓展了搜尋引擎的生存空間,而且還極大的提高了搜尋的質量和效率。除Google 外,Yahoo!在2004年也推出了自己的第二代搜尋引擎一搜(Yiso)在國內,百度逐漸取代新浪、搜狐,成為中文第二代搜尋引擎的老大第二代搜尋引擎中最具代表性最成功的還是Google。總的來說,第二代搜尋引擎依靠機器抓取,建立在超鏈分析基礎之上,提高了查準率查全率和檢索速度

2003年8月20 日,中國搜尋CEO陳沛首次提出了第三代搜尋引擎的概念。2004 年12 月,中國搜尋推出的網路豬3.0被陳沛看成是第三代搜尋引擎個性化信息門戶的開始。

2006年4 月18 日,中國搜尋發布了客戶端搜尋軟體IG (Internet Gateway),而IG是網路豬的升級產品。另外,2005年9月,搜狐CEO 張朝陽也提出了第三代互動搜尋概念。2005年9月,美國政府提出開始研製第三代搜尋引擎。2005年10 月,微軟公布了該公司做第三代搜尋引擎的構想。2007年4月,中國(精武門呱呱)率先提出了第三代直潛全能搜尋引擎技術系統經過5年多的探索和市場“歷練”之後,全球第三代搜尋引擎呈現出兩個發展方向:一個是以Google為主的技術驅動型理念;一個是以Jwmguagua (精武門呱呱為主的“服務驅動型”理念。第三代搜尋引擎是智慧型搜尋引擎,呈現出多元化、智慧型化、個性化的發展趨向。

研究現狀

隨著傳統網際網路與移動網際網路的深度融合,傳統搜尋引擎已經難以滿足用戶的需求,服務為王的時代已經到來。北京夢搜移動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與多家高校合作研究開發第五代搜尋引擎,將移動化、個性化、商業化、社區化、功能多樣化的特點貫徹到新一代搜尋引擎當中,給用戶帶來更實用、便捷、貼心的服務。同時谷歌正開發的下一個重要產品為“情境搜尋”,即根據用戶瀏覽習慣和所處地理位置,主動向用戶推送最有價值的信息。毫無疑問,這樣的搜尋引擎技術,無疑比傳統的更“聰明”、更懂用戶。搜狗提出了“探索搜尋”,即可以將當前瀏覽頁面和個性化需求相結合的全網搜尋系統,能夠給網際網路用戶帶來更貼心和智慧型的上網體驗。騰訊搜搜藉助騰訊多業務平台的優勢,正在開發社區搜尋,此項功能是在網頁搜尋結果中,引入了“人”的因素,將URL被網友分享的次數展示出來。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用戶判斷URL是否優質。在同類信息繁多的情況下,可作為用戶優先瀏覽閱讀信息的一個重要的參考。還有眾多的垂直搜尋引擎,如一淘、搜酷、盛大文學等等,也加緊步伐研究開發,希望在搜尋市場上分得一杯羹。

變化是網際網路發展的永恆主題,也是搜尋引擎未來發展的主題。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通過網路獲取信息已成為人們一種普通的、日常的活動,也成為人們檢索信息、利用信息的一種主要手段和形式。人們在檢索網路信息的過程中對搜尋引擎的要求會越來越高,而搜尋引擎的發展也必然以符合用戶的需求為出發點,不斷進行改進和完善。

市場

2011年中國搜尋引擎市場增長70.2%,較2010年提升11.7個百分點,整體市場規模達187.8億元。搜尋引擎市場中百度占據76.4%的份額,上升4.4%;同時,搜狗和搜搜的市場份額都較2010年有明顯提升,分別為2.3%和1.4%,中國搜尋引擎市場競爭格局更加多元。2011Q4中國搜尋引擎市場受季節性影響,發展平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