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醫療意見[醫學概念]

第二醫療意見[醫學概念]
第二醫療意見[醫學概念]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第二醫療意見服務是在個人罹患疾病或遭受意外傷害並已經獲得診斷(也就是第一醫療意見)的基礎上,諮詢遍布世界各地的頂尖級醫療機構所組成的諮詢網路,向您提供專業書面醫療建議。主要針對危及生命或改變生命狀態的疾病,如癌症、良性腫瘤、先天性心臟疾病等。

概念解釋

第二醫療意見由具規模的著名醫院放Primary Diagnosis射科和病理科部門接受遠地的醫療機構(包括醫院、診所、醫學影像中心、體檢中心等)的委託,由放射科的專科(Subspecialty)醫生或病理科的病理專家根據遠地醫療機構提供的醫學影像或組織樣本(顯微鏡玻片、視頻影像、或數字影像)及原診病歷報告,作出客觀的分析和第二次診斷,並由該專科醫生或病理專家簽署發出診斷報告和治療建議。

第二醫療意見並非原診(Primary Diagnosis)服務,而是在患者經過原診獲得結果後作參考用的專業意見。患者和患者的主治醫生可以根據這份第二醫療意見報告考慮原診屬於正確(確診)或錯誤(誤診),從而決定是否或如何進行適當的治療和護理。

當一位患者在原診後獲知彌患較嚴重的病症(例如肺癌、肝癌、胃癌、心腦血管病或腎病等),在開始進行恰當的療程或手術前,第二醫療意見其實是患者和患者的主治醫生必須採取的一項步驟,亦是對患者寶貴的生命應有的責任。

重要性

患者在被診斷彌患嚴重的病症,尤其是可致命的癌症時,尋求獨立而客觀性的第二醫療意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患者越是關心和了解自己所患的疾病,選擇最適當的治療就會有更大的康復機會。就算是癌症,現在比以往可治療性更高,同時也有更多的治療方法可供選擇。第二醫療意見將有助一個患者了解這些選項,並作出明智的決定,這亦是患者對自己寶貴的生命應有的責任。

第二醫療意見屬於較全面的客觀診斷,包括從每一個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尤其是對原已確診的癌症,通常會由提供第二醫療意見的醫院內多個專科組成的特別小組,其中包括外科醫生、腫瘤學家、放射科醫生和治療師、病理學家、以及手術科醫生等,對患者原診的結果進行分析與檢討,並確認原結果或提出原結果屬誤診,這些均極具參考的價值。第二醫療意見同時提供的多個治療方案,亦是值得原診醫院和醫生比對和參考的。

現代都市的環境惡化、生活的壓力加大、食品的不適當加工(例如化學處理)、及牲畜和農作物的非自然生長(例如不正確使用化學飼料或肥料、基因改造等),均加大了各種疑難病症尤其是各類癌症的發病率,癌症的種類[*]也在加多,面對各種嚴重病症,第二醫療意見已在多方面日益突顯其重要性。

對患者的價值

患者在確診彌患嚴重的病症,往往不知所措,在這個困難的時刻,患者與家人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不知如何對主治醫生提出的治療方案進行評估和回應。事情實在來得太突然、聽不懂醫學名詞、不完全了解治療的成效和治療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風險,也不敢對醫生的專業診斷提出質疑。在這個時候,面對必須作出治療的決定,患者尋求第二醫療意見是極其必要的。

可以挽救生命:雖然大部分『第二醫療意見』可能不會改變之前的診斷結果,但它卻是提早發現誤診的唯一方法;還能透過專家獨立客觀的建議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增加生存機會。

可以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越來越多的診治方法都源於新科技的迅速發展和醫學知識的不斷推陳出新,單獨個別 醫生要想全面了解最新的醫療資訊後而做出最正確的診斷和最先進的治療是很難的。多一個意見,就多一個機會。『第二醫療意見』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療程式甚至不可逆轉的手術,並結合快速的醫療技術發展而提供更多的選擇。

可以確認正確的診斷結果:平和穩定的心境是治病的良方。當『第二醫療意見』肯定了初次的診斷結果,您便可

以更安心地接受現行的治療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患者自第二醫療意見獲得的價值,主要包括兩項:

1、由著名醫院的專科小組提供的第二醫療意見服務,是根椐患者在原診醫院的多項不同的專科診斷報告和檢測數椐,進行整體分析和作出結論,其全面性和客觀性對患者來說是極具價值的。

2、第二醫療意見的專科小組同時亦會在報告中提出一個或多個治療方案,以供主治醫生和患者與原診報告作比對和參考。患者在獲得第二醫療意見的報告後,應該諮詢原診醫院的主治醫生,然後作出理性的決定,以平靜和積極的心態接受治療。

對醫生的價值

當確診的患者以焦慮的口吻提出有關診斷的疑問或第二醫療意見的要求時,許多醫生會覺得受到傷害,認為患者不認同自己的診斷結果,而嘗試尋找更好的醫生代替。這是一個十分錯誤的想法,醫生應同樣會擔心誤診,和因誤診而對患者進行的不必要治療可能產生的後果。

其實引起誤診的原因很多,源頭可能來自多個不同的環節,例如診斷用的醫學儀器、個別技術員的人為錯誤、醫檢數據(例如醫學影像、病理組織樣品、血液樣品)的處理方法等等。作為一位前線醫護人員的醫生,對醫院內不同部門的檢測不會出錯是無法保證的。

避免因誤診可能引發醫療失誤的事故,患者在開始接受治療之前,尋求第二醫療意見是十分重要的,此亦對醫生本身的專業地位提供了一份保障,何況第二醫療意見同時提出的治療建議,對主治醫生具有比對和參考的價值。所以,一位聰明的醫生應該歡迎甚至鼓勵患者尋求第二醫療意見的服務。

對機構的價值

醫保公司和醫院之間的合作關係建立在客戶的保單上,投保客戶(亦即醫院的患者)接受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但由醫保公司付費。在這方面醫保公司和醫院之間的立場是不一致的:醫院歡迎患者使用更多的服務,從而令醫院獲得較大的收入;相反地,醫保公司當然不願意因客戶使用更多的醫療服務而承擔較大的開支。

但奇怪的是,美國的醫保計畫反而要求投保客戶在被確診彌患較嚴重的疾病(例如癌症、心腦血管病或腎病等)而需要進行複雜的療程時,必須經過第二醫療意見的客觀診斷。表面看來醫保公司竟然自願承擔這項額外的醫療費用,其實真正的原因是:由第二醫療意見檢測出屬誤診的個案,讓醫保公司因而節省的龐大治療費用(包括高昂的手術費),遠較支付其他所有客戶第二醫療意見服務的費用為高。

另一方面,客觀性的第二醫療意見,可以令原診醫院避免因誤診或醫療失誤而必須面對的法律訴訟和賠償,而偏低的失誤率亦會令醫院在業界的地位提升。

專家描述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

一份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The Johns Hopkins Medical Institutions)發表的臨床研究報告指出,用於癌症患者的第二醫療意見病理診斷髮現,6,171個患者個案中,86人屬誤診(誤差率為1.4%),其中20個患者良性腫瘤誤診為惡性腫瘤,可惜患者大概已經接受不必要的放療、化療等癌症療程了。其他誤診個案亦可能因為採用不適當的療程而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研究報告在結論中強調,原診的病理樣本應該在治療開始前再進行客觀檢測(即第二醫療意見診斷)的步驟。

1.4%的誤差率對許多事例而言可算是不錯的,但在醫療診斷上演譯成每1000名患者中有14人屬誤診,這個結果無論對患者、主治醫生、或醫療機構(主治醫院和醫保公司)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附註:[*]由美國媒體「U.S.News & World Report LP」每年選出全美最優質醫院榮譽榜(Honor Roll)中,約翰霍普金斯醫院連續21年排名第一。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

傑羅姆.葛柏曼醫生(Jerome Groopman, M.D.)

美國哈佛醫學院著名醫生傑羅姆.葛柏曼在他的著作「第二醫療意見」(Second Opinions: Stories of Intuition and Choice in the Changing World of Medicine)的前言中,描述自己因為右臀關節受傷就醫,卻憑著個人的醫學訓練和專業知識,而忽略主治醫生的治療建議,結果承受超過一年的痛苦才漸漸復原。

葛柏曼醫生因為這次經歷而在書中這樣寫著:“提供或接受優秀的治療和護理,不僅需要醫學的技能,同時亦需要持有一個開放的心態”。

葛柏曼醫生在書中一共收錄了八個真實的病例故事。首個故事就是現身說法,描述自己首個初生僅九個月大的兒子,因為被誤診幾乎喪命,同是醫生的葛柏曼夫婦,當時因為不認同急診室醫生的診斷,在彷徨和焦慮的痛苦煎熬下,終於通過朋友找到一位著名的兒科專家並進行第二次診斷(Second Diagnosis),確認原診屬誤診,兒子最後平安無事。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

羅伯特. 克斯瑪醫生(Robert Klitzma, M.D.)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著名醫生羅伯特. 克斯瑪,2008年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發表了一篇名為“患者眼中的第二醫療意見”(Second Opinions, Through a Patient’s Eyes)的文章,文章內這樣寫道:

“第二醫療意見毫無疑問拯救了許多患者的生命,而且在公眾日漸關注的醫療失誤事件中增加其重要性。但令人驚訝的一點是,第二醫療意見竟然會被許多醫生和患者忽略,而且令他們覺得尷尬和不安。 有時,當患者告訴我,他們希望獲得另一種醫療意見,我下意識地感到防衛性的不安。但我還是同意他們的要求。過後有些患者會對我說:「如果我沒有看到另一位醫生,我想我已經死了。」 我希望更多的醫生和醫保決策者,不需要自己有一天成為患者,才會以專業或保險業的眼光重新注視第二醫療意見的重要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