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石油危機

1978年底,伊朗政局動盪,之後又爆發兩伊戰爭,伊朗的石油產量因此大受影響,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打破了當時全球原油市場上供求關係的脆弱平衡。隨著產量劇減,全球市場上每天都有560萬桶的缺口。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1年的34美元,導致了第二次石油危機的出現。1978年底,伊朗政局動盪,之後又爆發兩伊戰爭,伊朗的石油產量因此大受影響,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打破了當時全球原油市場上供求關係的脆弱平衡。隨著產量劇減,全球市場上每天都有560萬桶的缺口。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1年的34美元,導致了第二次石油危機的出現。[1]

簡介

1978年伊朗發生推翻巴列維王朝的革命,社會和經濟出現劇烈動盪。從1978年底至1979年3月初,伊朗停止輸出石油60天,使石油市場每天短缺石油500萬桶,約占世界總消費量的1/10,致使油價動盪和供應緊張。世界石油市場的原油供應的突然減少,引起了搶購原油的風潮,油價急劇上升。這一潮頭剛要過去,1980年9月20日伊拉克空軍轟炸伊朗,兩伊戰爭爆發。兩國石油生產完全停止,世界石油產量完全受到影響,產量劇減,全球市場上每天都有560萬桶的缺口,打破了當時全球原油市場上供求關係的脆弱。平衡供應再度緊張,再度引起油價上揚。在此期間,歐佩克內部發生分裂。多數成員國主張隨行就市,提高油價,沙烏地阿拉伯則主張凍結油價,甚至單獨大幅度增加產量來壓價。結果歐佩克失去市場調控能力。各主要出口國輪番提高官價,火上澆油。這一席捲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二次石油危機,引發並加重了又一次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底的41美元。

背景

1978年底,伊朗國內掀起一股反美巨浪,最後推翻了親美的巴列維王朝。由於政局動盪,伊朗的石油產量明顯下降。伊朗新政權在“處死美國”的口號下,攻擊美國大使館、監禁使館人員,取締了美國在伊朗的所有軍事基地。在伊朗從事石油開採和石油貿易的美國商人也差不多被全部驅逐出境。美國石油商於是將他們在伊朗受到的損失轉嫁給美國人民。跟第一次石油危機一樣,美國石油商故伎重演,首先通過媒體大肆渲染伊朗石油減產對美國的危害性,繼而故意減少美國市場上的石油供應量,人為地造成一種油荒,然後大小石油商按照統一協定好的價格瘋狂地進行提價。這樣,美國原油價格從1978年底的每桶13美元一路猛增,到1980年4月漲至39.5美元,從而引發第二次石油危機。

影響

通過第一、第二次石油危機,資本主義不公正的石油體系逐漸打破,歐佩克對世界石油市場的影響力達到巔峰。但過高的油價一方面引起了石油需求量的下降,價格的上漲,有助於促進能源節約和新能源的開發。人們普遍認識到發展新能源的作用,各個國家努力發展新技術開發新能源和開展節能措施,並開始了逐步建立了戰略石油儲備。另一方面促使非歐佩克產油國原油供應量的增加。70年代中後期起,各西方已開發國家和石油公司大力開展了在非歐佩克地區的勘探和開採石油的活動。

石油發展

1969年在北海發現了埃克菲斯克大油田,1970年發現了福帝斯特油田,到1980年1月,挪威和英國的北海油田儲量已被分別確定為57.5億桶和154億桶,英國成為主要產油國之一。整個西歐的石油儲量幾乎與美國相等。北海的石油產量達到200萬桶/天,英國和挪威成為重要的石油出口國。從1976年到1979年,墨西哥的探明石油儲量增加了6倍,到1980年墨西哥的石油儲量已達到300多億桶,1979年墨西哥的平均日產水平已達150萬桶。美國在阿拉斯加也發現了儲量近100億桶的大油田。從1979年到1985年間,非歐佩克產油國的產量逐漸超過了歐佩克。
70~80年代是蘇聯石油工業大發展的時期,前蘇聯石油產量達到頂峰,由於西伯利亞一系列大型油田陸續投入開發,前蘇聯石油產量節節上升。僅薩莫特洛爾一個油田,1976年產油1.1億噸,1980年達到1.52億噸。前蘇聯石油產量1975年達到4.96億噸,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1大產油國。1976年突破5億噸,1980年躍上6億噸,1982年達到6.1億噸。1985年回落到5.95億噸,1987年攀上高峰6.24億噸,1988年保持了這個水平,創造了全世界石油產量的最高國家紀錄。1989年開始下降。1990年為5.9631億噸。
進入70年代,世界石油需求的持續增長,石油危機的發生,及環境保護要求日趨嚴格,越來越多的國家高度重視尋找石油的替代能源,促進了對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和利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大氣田的發現以及60年代天然氣液化相關技術的形成和配套,70大口徑、高輸量、長距離輸氣管線和海底輸氣管線的大規模的建成,為這個時期天然氣工業的持續增長創造了條件。因為天然氣的產地很集中,不解決長距離運輸問題,天然氣的開採沒有價值。
世界探明天然氣儲量從1970年的39.4萬億立方米增加到1990年的130.26萬億立方米。前蘇聯加大在西西伯利亞的勘探找到一批大油田,中東波斯灣,英國和挪威在北海發現大氣田,成為世界上得到重要的油氣生產國。
70年代OPEC國家廢除石油租借地制度,實現石油工業國有化,使得那些大跨國石油公司失去了90%的上遊資產,上下游嚴重失調,急於通過企業兼併,獲得大量儲量和產量。於是80年代前、中期出現美國為主的石油公司兼併的高潮。僅從1979年末到1984年上半年為止的4年半的時間中金額在35億元以上的就有8起。

其他相關

伊朗石油日產量不是一開始就驟降到100萬桶以下。1978~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運動期間,伊朗的石油產量只是略有下降,仍然保持在日產400萬桶左右。1980年9月兩伊戰爭爆發後,伊朗的石油產量確實再次受到影響而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大。在雙方經過一系列的“襲城戰”、“襲船戰”、“襲油戰”,直到1986年兩國石油設施遭毀滅性破壞之後,伊朗的石油日產量才驟降到100萬桶以下。
1981年的每桶34美元的原油價格並不是第二次石油危機期間的巔峰價。1978年伊朗國內爆發了反對國王的民眾運動(又稱伊斯蘭革命運動),迫使巴列維國王於1979年1月16日流亡國外。1979年2月,宗教領袖霍梅尼結束14年流亡生活從巴黎返回伊朗接管政權,1979年4月1日宣布成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至此,伊朗內政趨於穩定,各項生產也很快得到恢復,其中包括石油生產。1980年4~7月間,正當伊朗石油生產已恢復到接近歷史上最好記錄的日產600萬桶時,美國石油壟斷資本家卻意外地將原油價格陡增至每桶39.5美元。1979年9月22日兩伊朗戰爭開始後,伊朗的石油生產再次受挫,產量下降。奇怪的是,隨著伊朗和伊拉克的石油產量下降,美國石油市場上的原油價格卻開始回落,到1981年每桶原油價格已降至34美元,整整降了5.5美元。到1986年,兩伊差不多無油可賣時,美國石油市場上的原油價格反而跌至每桶8美元的底谷。
相關問題
為什麼在1986年伊朗和伊拉克兩大產油國的石油產量幾乎減至零了,世界原油價格反而降到1973年以來的歷史最低點呢?
其中的原因雖然很多,但最關鍵的一點是非OPEC產油國家的迅速崛起,削弱了美國控制世界石油價格和供應的能力。
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後,世界各地迅速掀起了一股石油勘探熱潮,到20世紀70年代末,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遍及五大洲四大洋。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為擺脫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世界石油市場的壟斷,更是不斷擴大在石油領域的投入。1980年的高油價好比是世界石油大開發的導火索,五大洲四大洋頓時遍地開花,眨眼間還冒出了一大批新油田。非OPEC國家的新老油田都在全力擴大石油生產規模,提高石油產量,其中一些國家不僅實現了石油的自給自足,而且還躋身石油出口國家的行列。
蘇聯和中國因為幅員遼闊,很快崛起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石油生產和出口大國。在第二次石油危機中,中蘇兩國的石油出口對平抑油價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蘇中兩國常常以社會主義陣營中的大哥、二哥自居,一心想幫助世界上其他社會主義小國家儘快擺脫貧困,所以供給這些國家的石油價格遠遠低於國際石油市場上的價格。受其影響,一些曾經由美國供應石油的西方國家也極力爭取從中蘇兩國進口廉價石油。可以說,在石油的價格和供應方面,東歐以及亞洲許多國家當時已不再受制於美國及OPEC。
早在1969年,北海就發現了埃克菲斯克大油田,1970年又發現了福帝斯特油田,到1980年1月,北海油田每天的石油產量已超過200萬桶。英國和挪威的北海油田無疑成了完全不受制於美國及OPEC的西歐石油供應基地。而富含石油的非洲一直以來都是西歐的勢力範圍,西歐國家也在致力於將非洲發展成為其另一不受制於美國及OPEC的石油供應基地。北非的利比亞雖然是OPEC成員,卻一直跟美國作對,其石油政策從不屈從於美國的利益。第二次石油危機中,非洲石油源源不斷地輸往西歐各國,相應地沖減了西歐國家從美國和OPEC國家進口石油的數量。
1976年~1979年,墨西哥探明的石油儲量增加了6倍,到1980年墨西哥探明的石油儲量已達到300多億桶,1979年墨西哥的平均日產水平已達150萬桶。自1980年以來,墨西哥已經成為非OPEC國家中另一重要的石油出口國。而加拿大很早就是世界上的石油出口大國,再加上拉美其他一些非OPEC產油小國,這些都是獨立於美國和OPEC之外的石油出口國家。
所以,第二次石油危機的情況已經大不相同了。當美國石油公司瘋狂提高石油價格時,一直依賴美國及OPEC供應石油的國家開始另闢蹊徑,紛紛尋求更加實惠的石油供應商。這樣就在美國操縱的石油市場之外逐漸形成了另一個巨大的石油交易市場,而且該市場的石油價格比美國操縱的石油市場價格要低得多。如此一來,歐洲一些石油商跟美國的中小石油商勾結起來,將美國之外的廉價石油反向打入美國市場,低價拋售。結果是美國大石油商的高價石油無人問津,而美國中小石油商的廉價石油卻大行其道。美國大石油商原以為跟第一次石油危機那樣,通過製造油荒和哄抬油價再大發一次橫財,誰知給中小石油商一攪和,大石油商們的石油銷量下降,利潤銳減,最後還不得不將手中囤積的大量石油低價脫手。美國大石油商在導演的這場石油危機中徹底失算了,甚至可以說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美國石油業經過新一輪的集中和壟斷之後,幾大石油公司控制的石油數量占美國國內石油總量的比例雖然大大提高了,但占世界石油總量的比例卻明顯下降了,失去了在世界石油市場的壟斷地位。美國石油商之所以在第二次石油危機中失算,原因就在這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