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即北伐戰爭,又稱“第一次大革命”。是1924年至1927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合作領導下進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
歷史發展
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全體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與國民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方針。1924年1月在中國共產黨人的參加與幫助下,孫中山在廣州召開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標誌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建立。隨後,創辦了黃埔軍校,建立了國民革命軍,統一和鞏固了廣東革命根據地,恢復和發展了工農運動。所有這些,都為北伐戰爭作了準備。
1926年2月,中國共產黨向全國人民明確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軍閥統治的政治主張。1926年5月,國民革命軍第七軍一部和第四軍葉挺獨立團等作為先頭部隊,先行出兵湖南,援助正被吳佩孚部擊敗而退守湘南衡陽的第八軍唐生智部。7月1日,廣東國民政府發出《北伐宣言》,7月9日國民革命軍的8個軍約10萬人,兵分三路,從廣東正式出師北伐。共產黨員李富春、朱克靖、廖乾吾、林伯渠分別擔任二、三、四、六軍的黨代表。參加北伐軍各級負責工作的共產黨員還有陳毅、陳賡、蔣先雲、張際春、包惠僧、葉挺、周士第等。7月12日至18日,共產黨為了討論黨在北伐戰爭中的方針政策問題,在上海召開了四屆中央第三次執行委員會擴大會議。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第五次對於時局的主張》,號召全國民眾積極推動和回響北伐,迅速擴大民眾運動,鞏固革命的聯合戰線,推翻國內軍閥與打倒帝國主義。北伐戰爭打擊的對象是占據中國廣大地區、受帝國主義支持的北洋軍閥吳佩孚、張作霖和孫傳芳。在西路主攻方向上,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七軍主力同第八軍會合後,在7月11日勝利進入長沙;8月22日,占領岳州;隨後又攻克汀泗橋、賀勝橋,擊潰吳佩孚的主力,直指武漢;9月6日、7日第八軍主力占領了漢陽、漢口;10月10日,第四軍主力和第八軍一部攻克已被圍困月余的武昌。共產黨直接領導的葉挺獨立團在湖南和湖北戰場一些關鍵性的戰役,如汀泗橋、賀勝橋和武昌戰役中英勇搏殺,建立了重大功勳,因此,獨立團所在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被譽為“鐵軍”。北伐軍中路部隊進展緩慢,蔣介石的嫡系一軍一師在南昌附近屢遭挫折,潰不成軍,不得不向武漢求援。第四軍、第七軍先後轉入江西,於11月初在南潯鐵路一帶發動猛烈進攻,終於殲滅孫傳芳部主力,占領九江、南昌。在東路福建戰場,原來留駐粵閩邊境的第一軍兩個師也乘勢向福建發動進攻,於12月中旬進占福州。在北伐軍攻占漢陽、漢口的同時,馮玉祥領導的國民軍也在蘇聯顧問團和共產黨員劉伯堅、鄧小平等的幫助下,於1926年9月17日在五原誓師,繞道甘肅東進,參加北伐。北伐軍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打垮了吳佩孚,消滅了孫傳芳主力,進占到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部分地區,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反動統治。由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的以兩湖為中心的全國工農運動亦迅猛發展,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戰爭。北伐戰爭還得到蘇聯政府的援助,蘇聯政府不僅以大批武器彈藥、軍需物資裝備北伐軍,還派遣了大批軍事幹部擔任顧問,參加作戰指揮。
革命勢力的猛烈發展,直接威脅到帝國主義的在華利益。1927年3月,帝國主義命令它們在下關的軍艦對南京市內的北伐軍和市民開炮轟擊,製造了中國軍民死傷2000餘人的南京慘案。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右派同帝國主義和中國資產階級右翼勾結起來,加緊反革命陰謀活動。4月12日,蔣介石公開發動了反革命政變,即“四一二”政變。蔣介石叛變後,以汪精衛為首的武漢政府也加緊反革命活動。6月10日,汪精衛和馮玉祥在鄭州舉行會議,策劃反共。19日,馮玉祥又和蔣介石在徐州會談,達成反共、反蘇、寧漢合作等協定。這時,中國共產黨內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投降主義在黨的領導機關中占了統治地位,他們放棄革命領導權,壓制工農運動,對國民黨右派反革命活動採取妥協退讓政策,拒絕黨內的一切正確意見,對國民黨不但不加戒備,反而還命令武漢工人糾察隊將武器交給汪精衛的武漢政府。7月15日,汪精衛召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擴大會議,公開宣布與共產黨決裂。隨即對共產黨員和革命民眾實行大屠殺,還提出了“寧可枉殺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網”的血腥口號。大批共產黨員和工農民眾遭到殺害(“七一五”政變)。至此,蔣汪反革命合流,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遭到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