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符號通訊過程中,當某事物作為另一事物的替代物而代表另一事物時,它們的關係就是“符號形式”和“符號內容”的依存關係。符號形式是可以感覺得到的,而符號內容則是隱性的。於是人們在心理上常常不自覺地把“符號形式”在事實上與符號等同起來。例如鸚鵡說“早上好”與人類說的相同,會使人錯以為它也在使用符號。在文學中,選用適當的符號暗示比現實的指示物更美的東西,並由此使指示物向“意義”靠攏,是一種常用的創作方法。但在新聞中,利用符號力學便容易造成失實。例如“某人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某廠人人當家理財,個個精打細算”等用語,通過符號形式使“虛的指示物”占主導地位而遮掩了“實的指示物”,讀者會依據虛的指示物“訂正”實的指示物,對所報導的人或單位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
相關詞條
-
《力學與實踐》
《力學與實踐》是力學學科綜合性的學術刊物。它刊登力學及其交叉學科的進展;報導力學套用的成果和力學教育的進展;介紹古今中外力學家及其成就。它以工程技術人員...
基本信息 刊物歷史 刊物特色 刊物定位 辦刊宗旨 -
疲勞[力學]
材料、零件和構件在循環載入下,在某點或某些點產生局部的永久性損傷,並在一定循環次數後形成裂紋、或使裂紋進一步擴展直到完全斷裂的現象。
1.研究簡史 2.疲勞特徵 3.循環應力 4.疲勞壽命 5.環境影響 -
非線性彈性力學
彈性力學的一個分支,又稱非線性彈性理論,是經典線性彈性力學的推廣。非線性彈性力學問題分為三類:物理線性、幾何非線性問題;物理非線性、幾何線性問題;物理非...
兩種非線性 研究歷史 變形描述 幾何方程 本構方程 -
牛頓力學
牛頓力學屬於經典力學範疇,是以質點作為研究對象,著眼於力的作用關係,在處理質點系統問題時,強調分別考慮各個質點所受的力,然後來推斷整個質點系統的運動狀態...
定義 定律 動量 意義 得失 -
SI[國際單位制符號]
國際單位制(法語: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 符號:SI),源自公制或米制,舊稱“萬國公制”,是現時世界上最普遍採用的...
簡介 歷史 規則 單位 地位 -
力學單位制
物理公式在確定物理量的數量關係的同時,也確定了物理量的單位關係。因此物理學中選定七個物理量的單位作為基本單位,根據物理公式中其他物理量和這幾個物理量的關...
術語簡介 基本單位 導出單位 單位制和國際單位制 -
力學世紀
推動科學家們研究天體運動規律的另一個原因,則是由於科學自身發展的要求。 電學方面在18世紀的進展,首先是因為有了靜電起電機和萊頓瓶的發明。 科學發展的一...
背景 牛頓三大定律 其他科學的發展 影響 科學方法的時代特徵 -
量值力學
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是研究微觀粒子的運動規律的物理學分支學科,量子力學不僅是近代物理學的基礎理論之一,而且在化學等有關學科和許...
基本介紹 發展簡史 基本內容 粒子振動 數學關係 -
張量[物理中力學名稱]
張量(tensor)理論是數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在力學中有重要套用。張量這一術語起源於力學,它最初是用來表示彈性介質中各點應力狀態的,後來張量理論發展成為...
物理名稱 背景知識 規定 定義 基本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