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拼音】 Zhú Lín Xiāo
【英語】 Root of Axillaryflower Twistedstalk
【別名】石竹根、竹林消、萬花梢、黃牛尾巴、百尾筍、竹凌霄、白龍鬚、烏骨雞、竹葉三七、牛尾筍
【來源】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寶鐸草或長蕊萬壽竹的根及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Disporum sessile(Thunb.)D.Don[Uvularia sessilis Thunb.;Disporum uniflorum Baker]2.Disporum bodinieri Wang et Tang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挖,洗淨,鮮用或曬乾。
【出處】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藥》
植物形態
1.寶鐸草,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莖肉質,橫走,直徑約5mm。莖直立,上部具叉狀斜
止的分枝。葉互生,有短柄或無柄;葉片薄紙質至紙質,橢圓形、卵形至披針形,長4-15cm,先端驟漸尖或尖,下面色較淺,脈上邊緣有乳頭狀突起,有橫脈。花鐘狀,黃色、淡黃色、白色或綠黃色,1-3(-5)朵生於分枝頂端;花梗長1-2cm;花被片6,倒卵狀披針形;雄蕊內藏,不伸出花被片外,化絲長約1.5cm,花葯內藏;花柱長1.5cm。漿果橢圓形或球形,直徑約1cm,黑色,含3顆直徑約5mm的深棕色種子。花期3-6月,果期6-11月。2.長蕊萬壽竹,本種與寶鐸草的主要區別為:花序通常生於莖和分枝頂端;花白色、黃色、綠黃色;花被片基部的距較短,長僅1-2mm。雄蕊明顯伸出花被片外。種子3-6顆。花期3-6月,果期6-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生於海拔600-2500m的林下或灌木叢中。
2.生於海拔400-800m的灌叢、竹林中或林下岩石上。
資源分布:1.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陝西、台灣等地。
2.分布於西南及陝西、甘肅、湖北、西藏等地。
性狀鑑別
根莖有分枝,環節明顯,早有殘莖痕,下側多數狀痕。根表面黃白或棕黃色,具細縱紋,常彎曲
,長6-10cm,直徑約1mm。質硬脆,易折斷,斷面中間有1黃色木心,皮部色淡。氣微,味淡微甜,嚼之有粘性。藥理作用
強心作用,用4種不同方法提取的製劑Ⅰ、Ⅱ、Ⅲ、Ⅳ給麻醉蛙皮下注射37.5g/kg,有明顯的強心作用;Ⅱ、Ⅲ、Ⅳ給麻醉兔靜脈注射4.69g/kg、9.38g/kg和14.1g/kg,能使心音增強,心率減慢;Ⅲ大劑量14.1g/kg靜脈注射時,出現早搏、嘔吐和排便,給藥7-12天內食慾減退,反應遲鈍、輕度共濟失調等。
【性味】味甘;淡;性平
【功能主治】潤肺止咳;健腺消食;舒筋活絡;清熱解毒。主肺熱咳嗽;肺癆咯血;食積脹滿;風濕痹痛;腰腿痛;骨折;燒、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熬膏塗擦;或研粉調敷。
【各家論述】 1.《西藏常用中草藥》:清肺止咳。用於肺熱咳嗽,虛癆損傷。
2.《陝西草藥》:滋補,健脾胃,鎮痛。治虛勞脾胃不和,心慌氣短,婦女血虧,筋骨疼。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