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陽[午月第一個午日]

端陽[午月第一個午日]
端陽[午月第一個午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端陽,即午月第一個午日。午日為“陽辰”,午月第一個午日,故稱端陽。亦稱天中、端午、重午等。午,中夏之位,後天八卦離卦正南。端陽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流行於中國及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

基本信息

別稱由來

端陽節 據《荊楚歲時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盤古王表》與《三命通會》均有載,遠古時古越人天皇氏已發明天干地支。古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通用天干地支,根據乾支歷,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第五個月正是“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而午日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重午,午,屬十二支,正月建寅,第五月為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漢代前為乾支歷午月午日,漢代後改為夏曆五月五日。

天中節:天中節名稱根據陰陽術數而來。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余·卷二十·熙朝樂事》:“端午為天中節,是因為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故稱之為“天中節”。

重午節:上古乾支紀元法,以天干地支來作為載體,紀元通用天干地支。最初端午為乾支歷的午月午日,正月建寅,第五個月即為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到了漢代時,由於南北統一,曆法變動,朝廷為了方便過節,規定每年的端午節改為陰曆五月初五日。

龍舟節:龍舟競渡最早是古越人祭龍祖的一種祭祀活動形式,南越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船的首尾畫上龍圖形作為本族的圖騰或保護神。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廣東地區。

當五汛:在上海部分農村,靠杭州灣北岸一帶區域,如奉賢、南匯等地區,習慣上稱“端五節”為“當五汛”。亦有個別地區稱為“五月當午”。

龍日節:龍是古越人的原始信仰,源自天象崇拜。東方蒼龍七宿,春季於東方抬頭,夏季於南方騰升,秋季於西方退落,冬季於北方隱沒。仲夏端午,蒼龍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因此稱為龍的節日。端午時蒼龍的主星大火(心宿二)高懸正南中天,龍氣(陽氣)旺盛。粵人將端午期間下的雨水稱之為“龍降水”或“龍舟水”,認為這種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

浴蘭節: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為俗。漢代《大戴禮》云:“午日以蘭湯沐浴”。

菖蒲節:古時南北風俗各異,漢代時北方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惡月惡日,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避惡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解粽節:古時一些地方,在端午吃粽時,有比較各人解下粽葉的長度,長者為勝的遊戲,故又有“解粽節”之稱。

躲午節:五月,古時北方稱之為“惡月”,所以有的地方在端午節這一天,父母便把未滿周歲的兒童,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避惡,故有“躲午節”之稱。

女兒節: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地臘節:道教《赤松子章歷》把全年分為五臘,正月一日天臘,五月五日地臘。《雲笈七箋》中說:五月初五名地臘,此日五方大帝會於南方三炁丹天;查生人祖考及見世子孫所行善惡,以定罪福。道教認為一年中的這幾個臘日是良辰吉日,適合祭祀祖先和諸神以祈福佑。

主要習俗

端陽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端陽也稱端午、天中、重午等,別稱甚多,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過端陽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掛菖蒲,游百病,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一些所謂“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端午節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端午習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過法雖不盡相同,但食粽子與扒龍舟是普遍習俗。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扒龍舟

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古代參加競渡的龍舟十分講究,有龍頭龍尾,船身窄而長,船上結七彩。競渡時,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眾舟齊發,萬人喝彩。唐代詩人張建封的《競渡歌》以及故宮收藏的名畫《五月端陽龍舟圖》等都生動地再現了競渡場面。直到今天江南水鄉以及港澳等地還把賽龍舟作為一個傳統活動保留下來,成為一種奮發向上,有益於健康的文化活動。據河姆渡遺址和田螺山遺址的史前文化表明,早在5000年至7000年前,就有了獨木舟和木槳;龍舟最初原形是單木舟上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為木板製作的龍形船。

江浙地區划龍舟,夜龍船上,張燈結彩,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划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采草藥

民間有端午所采之藥最靈驗之說。中國端午採藥的習俗最為普及,有學者認為可以把它設定為中國的“藥草節”。端午作為“採藥日”在《夏小正》中就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的說法。此後,歷代文獻多有對端午採藥之俗的記錄。中國各地民間至今仍普遍保留著端午所采之藥最為靈驗的信仰。支撐這類俗信的原理,自然也是基於一種宇宙論式的解說:端午或這天午時,由於季節變動致使陽氣極盛,但同時也是各種草藥的生長最為茂盛之時,所以,這天采的草藥最為靈驗、有效。《清嘉錄》載:“采百草之可療疾者,留以供藥餌,俗稱草頭方。”中國很多地方的民間俗語對此也有反映,如“端午節前都是草,到了端午便成藥”、“五月初六艾——過時”等。

同理,端午也是最為合適的製藥時間。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二十二“合諸藥”條引《瑣碎錄》“五月上辰及端午日、臘日、除日前三日合藥,可久不歇氣味”,是說端午時所合之藥的藥效會保持很久。端午所制之藥以菖蒲酒、艾酒、雄黃酒較為普及。

端午採藥及其這天所采之藥靈驗的觀念,後來也逐漸地被東亞各國所共享。在日本歷史上的飛鳥時代,據《日本書紀》記載,公元611年,即推古十九年五月五日,宮廷曾有“藥狩”之舉,亦即去野地采草藥,同時取鹿茸等為藥。至於所采草藥,一般認為當包括菖蒲和艾草在內。日本民間有的地方還把端午這天稱為“藥日”,若下雨則叫作“藥雨”,認為是很吉祥的。在韓國和朝鮮,據說端午這一天尤其是午時采來的艾草、益母草等草藥,經晾乾製藥,會非常有效。人們或在端午當天的黎明時分去野外收集青草上的露水,將其用於化妝;或在午時把艾草把安置在門口以為辟邪,或特意在午時洗端午澡。據洪錫謨《東國歲時記》記載,端午這天午時,官宦之家要貼“天中赤符”以為驅邪;內醫院要製作“醍醐湯”進貢,所謂“醍醐湯”系採用烏梅、白檀等“韓藥”煮成,味苦而清爽,有利於消化和防暑。此外,這天還要製作“玉樞丹”獻上,並由國王賞賜給近臣佩戴以為禳災。

端午辟邪祛惡,無非是使用“藥物”和“鎮物”。直接把藥材作為鎮物使用的情形也很多。《清嘉錄》載:“男女佩帶辟瘟丹,或焚於室中,益以蒼朮、白芷、大黃、芸香之屬,皆以辟疫祛毒。”這是將鎮物和藥物並舉的例證。端午用藥,最常見的是用“藥”和“藥氣”克制邪毒之氣。《歲時廣記》卷二十二“焚故藥”條引《歲時雜記》曰:“端五日午時聚先所蓄時藥,悉當庭焚之,辟疫氣。”今在廣西壯族地區,人們不僅在門上插艾草或楓葉,往往還在院內煮醋液、燒柚子皮,用蒸發或燃燒引發的藥氣來清爽空氣。在浙江嘉興一帶,端午時很多人會去中藥店購買幾包蒼朮和白芷,不是用於服用,而是用於熏煙,也是在午時,把門窗緊閉,把買來的中藥點燃,但不出火苗只出煙,讓煙霧在屋內瀰漫,其目的不外乎是驅蟲、辟邪和防疫保健。

在中國南方的很多城市,市民不方便出城採藥,鄉民就進城兜售綑紮成把的“端午藥”。漸漸地,很多地方就出現了以端午為期、以藥材為主要交易商品的集市或墟日,即端午藥市。廣西壯鄉村寨端午時“趕藥市”是一項傳統的風俗,趕藥市除了買藥、看藥,還識藥、聞藥,人們普遍相信,五月初五的草藥生長茂盛,藥力大,療效好,去藥市飽吸百藥之“氣”,一年中就少生或不生病。

端午以蘭湯沐浴,或用采來的青草燒水洗澡,這種習俗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歲時廣記》卷二十一引《瑣碎錄》曰:“五月五日午時,取井花水沐浴,一年疫氣不侵。俗采艾柳桃蒲,揉水以浴。”嘉靖《仙遊縣誌》載:“至午時采百草為湯,浴體以去百病。”福建省長汀一帶在端午前一天,鄉民們到城裡售賣“藥把”,常見的有艾葉、菖蒲、蚊驚子、大毛風、桃枝、金銀花藤等,大多是解毒、清熱、祛風、除燥的草藥。城裡人買了插在門楣兩旁避惡,或用來煎熬“藥把水”,在端午中午時沐浴。台灣端午有“浴苦草”之俗,用苦草、菖蒲、艾蕊等燒水給孩子洗澡,以祛除百病;有的地方或以“午時水”洗澡,或在端午日采刺蒺藜等草藥枝蔓煮湯沐浴,認為可消風治病。在端午時通過沐浴的方式淨化身心,以達到驅邪、避瘟、禳病之目的的傳統,在東亞各國至今仍以多種變通的形態存續著。日本全國普遍有泡“菖蒲湯”洗澡的習俗,在朝鮮和韓國,每到五月五日這天,婦女們多用菖蒲水洗頭。雖然江陵端午祭有著很多不同於中國端午節的內涵,但婦女們也是要按照傳統在端午祭期間使用菖蒲水洗頭髮,用菖蒲露化妝等。

中國各地端午的飲食也多和“藥”有關。《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曰:“端五因古人筒米而以菰葉裹粘米,名曰角黍,相遺,俗作粽。或加之以棗、或以糖。近年又加松、栗、胡桃、姜、桂、麝香之類。近代多燒艾灰淋汁煮之,其色如金。”吃粽子也涉及“藥食同源”的原理,如在粽子裡添加中藥材益智仁,稱為“益智粽”。浙江嘉善丁柵鎮,過端午時要吃“篙秧粽”,這是用湖盪里的蒿葉來包裹,據說食後清涼解毒,一夏不生痱子;在西北寧夏,過端午時有一種鄉土特色的菜餚“蒸艾”;在浙江省松陽縣,有一種“端午茶”,民間認為飲用它可辟邪解毒、防治中暑、祛濕散風、清熱消炎等,故又有“百病茶”“萬能茶”之稱。端午茶的主要藥材有山蒼柴、石菖蒲、小葉榕、銀花藤、山當歸、野丹參等,通常無固定配方,由各家按喜歡的口味和經驗製作。在朝鮮和韓國各地,普遍有端午期間吃“艾餅”“艾子糕”的習俗。

東亞端午的“藥物”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往往和“鎮物”有所“通假”,“藥物”和“鎮物”的關係很值得進一步探討。東亞各國的端午,同時也有多種“鎮物”出現,像中國的五毒衣、鍾馗圖、虎頭帽、長命縷等,日本的鎧甲、鯉魚旗、鍾馗像等,韓國的“午時符”等。更為重要的是,東亞民俗文化圈共享的民俗知識或傳統概念“氣”,乃是理解端午、端午藥俗和端午“藥物”“鎮物”的關鍵字。東亞端午“藥物”的特點,正是要它不斷地揮發藥之“氣”。

打午時水

端午節,以乾支記日來看是午月午日,故而也稱“重午”,“午”代表陽火,陽氣最高點。從天地五行來看,重午日乾支是雙重極盛的陽火,就是“純陽”日。重午日的午時,陽上加陽,所以“午時水”有“極陽水”之稱。

午時水極陽剛的神奇,就是從天地運轉、陰陽五行的消長變化的道理而生。夏天陰弱陽盛、冬天陽衰陰盛,各人身體也都能明顯感受寒暑陰陽五行的差異。從天地陰陽的變化看“午時水”的效用,也就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

鑄造丙午鏡

古人認為,午月午日午時具三重之火,是陽氣極盛之時,在此時刻以火克金,是最佳的熔金鑄鏡的時刻,鑄成的銅鏡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力。東漢《論衡》說,在五月丙午日午時鑄造的銅鏡(陽燧),可以取得真火,“陽燧取火於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時(午時),消煉五石,鑄以為器,磨礪生光,仰以向日,則火來至,比真取火之道也”。

以陰陽五行來說,天干之丙屬陽之火,地支之午屬陽之火,一年之中以五月丙午日午時陽火最盛、陽氣最剛,是輝光萬丈的極陽之火,鑄鏡可以引火、可以辟邪。“午時水”吸收了天地陽剛之氣的精華,是為水之精,用它鑄造出來的金屬器具,就成了李時珍所說的“金水之精”,若有神明,古鏡、古刀劍就是。

古代鑄造神鏡的日子,也是以五月的丙午日最上選。在中國古代的鏡銘中就能見到“五月丙午日”或是“丙午鏡”的銘文字樣。“丙午鏡”是在午月又遇到丙午日所鑄造的,如漢朝武帝的《元光鏡》、東漢和帝《元興鏡》都是其中著名的丙午明鏡。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至今,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帶香包:香包又叫香布袋,是用花布和絲線繡成鳥獸、魚蟲、花卉、五穀、人物等各種圖像,並在裡面裝上雄黃、蒼朮、艾葉等中草藥物,佩帶在兒童身上,可以散發香氣和防止蚊叮蟲咬。"香包身上帶,娃娃逗人愛",香包把兒童打扮得活潑可愛,增加了節日氣氛。

懸艾 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懸艾:艾是一種中草藥物,味辛無毒,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宿根生,苗成叢,其莖直立,青白色,高四、五尺,其葉四布,面青背白,上有柔毛,形狀如蒿,五月五日連莖割取,懸掛於門上,可以驅蚊蟲毒氣,有利於環境衛生和身體健康。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掛菖蒲:菖蒲又名劍水草,根莖可作香料,是一種中草藥物;具有通心竅、補五臟、明耳目、溫腸胃、益心智、殺諸蟲的功效。據說伏魔大帝鍾馗就是用菖蒲劍斬鬼的,所以將菖蒲掛在家門口據說可以防病和延年益壽。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沐香湯及洗晨澡

沐香湯在江南等地較為流行。是日,將艾葉、菖蒲、蘭草等香草放於鍋內蒸煮,謂之"香湯",大人、小孩都用這種香湯洗澡擦身,據說可以祛病避災;香草具有殺菌作用,這樣做有一定的科學道理。洗晨澡在江北及黃河流域較為普遍;端陽節早晨,男女老少多於清晨到河裡或沆溏里洗澡清塵,以示往日的塵垢和濁氣被除去,然後迎接紅紅火火的新時節。

系五色線

五色線是用五種不同顏色的絲線合股而成,又名"長命縷"、"續命縷"、"朱索"、"百索"、"花花繩"等,端陽節這天人們用五色線繫於兒童頸項和手脖、腳脖上,據說五色線象徵五色龍,可以驅瘟避邪,使兒童無病無災健康成長。

躲五:

農曆五月,酷暑將臨,瘟疫毒蟲滋生,古時我國北方人稱五月為"惡月"。並認為五月初五日是不吉利的日子。這一天父母要將未滿周歲的兒童帶到外婆家躲藏,以避不吉。

送時:中原地區端陽節到來之際,凡新嫁姑娘之娘家,在節前或節日裡要給男方送草帽、雨散扇子、涼蓆等物以備防熱防雨,故端陽節又稱做"送時節"。

驅五毒:五毒是指蠍子、蜈蚣、毒蛇、蝦螈壁虎五種毒蟲。"端陽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所以到端陽節這天人們便在門上貼上紙剪的五毒圖象,以避其毒。有些地方還要把五毒圖的頭上再紮上一根針,表示要把它們釘死除掉。驅五毒反映了人們除害防病的良好願望。

滾吃雞鴨鵝蛋:全國各地均為流行。端午早晨,東北一帶是由長者將煮熟的雞鴨鵝蛋放在兒童的肚皮上滾動,然後剝皮讓兒童吃下,據說這樣做可免去兒童的肚子疼,實則為節日的一種嬉兒遊戲。其它地區均以煮食為主,據說原為投入河水中飼餵魚蝦而拯救屈原,以免其屍骨被魚蝦所害,後演化為煮食紀念。

煮大蒜:大蒜是一種中藥,味辛甘,能防毒滅菌,熟食能清腸胃毒素,疏通血脈。端陽節早晨,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煮食新蒜頭,以疏通血脈,消毒滅菌。

破火眼:江蘇南京一帶端午節習俗。是日,在一碗清水裡放適量雄黃,丟進兩枚銅錢,全家人用此水洗眼,據說可以防治眼玻雄黃有殺菌滅毒的功效,這樣做有一定的好處。

游百病:貴州地區端午風俗。端陽節這天男女老幼都要穿上新衣、帶上食品到外面遊玩一天,並在山間田野採集野花香草,晚上帶回用水煮後洗澡。當地人稱此舉為游百病或洗百病,並認為這樣做會使一年內吉利平安。

剪彩葫蘆:用彩色紙剪成葫蘆狀,於端陽節倒貼於門首,取將毒氣倒出之意。

懸鐘馗像:相傳鍾馗為唐代人,到長安應試考中狀元,因其貌不揚被廢,憤而觸殿階而亡。後來託夢給唐明皇,決心殲除天下魔鬼。當時皇宮內正鬧鬼邪,唐明皇召大畫家吳道子依夢中所見,畫《鍾馗捉鬼圖》。並將此畫懸掛後宰門用以驅妖鎮邪,宮中遂得安寧。唐明皇加封鍾馗為"驅魔大神",鍾馗像因此遍行天下,剪除鬼魅,立下大功,後神話傳說被玉帝封為"驅魔帝君"。人們在端陽節懸掛鍾馗像,用來鎮鬼避邪,希求家庭平安。

飲雄黃酒:雄黃是一種中藥材,中醫藥書籍說雄黃能治百蟲毒、蟲獸傷,故民間有"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五月五日飲雄黃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蟲"、"帶雄黃進山不怕蛇"等俗言。在碘酒未發明年代,我國人民就是用白酒調配雄黃和白礬水來塗抹毒蟲蜇傷和蚊叮蟲咬的。人們熟悉的《白蛇傳》曾描繪:端陽節,許仙聽信了法海的話,讓白娘子飲了雄黃酒而顯露出了原形。現在不少地方在端陽節還要在屋內外噴灑雄黃水,並在兒童的耳、鼻、額頭上塗抹雄黃。不過據現代科學分析,雄黃有毒,不宜內服。

端陽節,經過千百年的演變,到今天,已成為人們休閒會友的日子。無論怎樣的習俗,帶給人們的,都是一份歡樂與甜美。

歷史淵源

端午祭龍習俗的形成與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乾支曆法以及蒼龍七宿正處南中天的天象有關。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古老星象文化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時空觀。《春秋命歷序》:“天地開闢,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天體始於北極之野…日月五緯一輪轉;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乾支以定日月度。”上古時代人們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和位置,將黃道和赤道附近的區域分作28組星宿,俗稱“二十八宿”,按東南西北四方各分為七宿,即為“四象”;在東方的7個星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象,稱為“蒼龍七宿”。蒼龍七宿的出沒周期與一年四時周期相一致。在傳統文化中,方位和時間以及八卦是聯繫在一起的。先天八卦以乾坤定南北,天南地北為序,上為天為乾,下為地為坤;正南為先天八卦的乾位,代表天。仲夏午月午日,蒼龍七宿運行至正南中天(乾)方位,是龍升天的日子。蒼龍群星一年四時的運行情況及事象規律,在《易經·乾卦》的爻辭中有闡發,仲夏端午蒼龍運行至正南中天方位,對應乾卦第五爻的爻辭“飛龍在天”。在《易經》中,以八卦為基礎又兩兩重合而構成六十四重卦;重卦乾由上下兩個乾卦重合而成,它的卦形由六根陽爻組成;爻是要從下往上數,而陽爻又以“九”代稱,故從下數第五爻稱“九五”;九五之爻在上乾卦中居於中的位置,稱“得中”,而且從總卦來看,它處於奇數的位置,陽爻處於奇位稱“得正”,故九五爻既“得中”又“得正”,從其所處位置來看,就是大吉之位。在古老星象文化中,仲夏端午是“飛龍在天”的日子,此時龍星既“得中”又“得正”,恩施普也,龍德顯揚。天象“飛龍在天”被賦予多重含義和寄託,形成祭龍以酬謝龍祖恩德、壓邪攘災、祈福納祥的禮俗,衍化成“端午節”。端午文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反映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誌之一,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直到秦漢時期的文獻上尚有百越人的記載,漢代後其地改為郡縣,此後百越人這名稱便消失於文獻上記載。在兩千多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演變為今漢族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相關詩詞

(唐)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競 渡 歌(節錄)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節 令門.端 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