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荊山下的端公舞,所用的法器還有“鉞斧刀”、“師刀子”(導旗)等。
“鉞斧刀”本是權力的象徵。浙江河姆渡文化就有“鉞斧刀”形狀的“玉斧”。夏商兩朝,最高權力的象徵仍是這種“鉞斧刀”。連東渡美洲的夏商兩朝人,後來形成了印第安“阿茲台克”等部落,其大酋長權威的象徵,也是這種“鉞斧刀”。而如今襄樊荊山下的端公舞還用這種“鉞斧刀”,竟然連續傳承了四五千年,怎能不是一個奇蹟。
“師刀子”和“引導旗”,據考證,是由夏後啟“舞代”左手持翳,右手持環演變而來,是夏族的遺風。
歷史淵源
據考證,端公舞起源於楚宮廷舞,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民間流傳的過程中,端公舞兼容並蓄其他文化,但基本保留了原始古樸的風格。其中《踩花罡》、《神槍舞》、《祭五方神舞》、《祭五猖神舞》、《大鵬金翅鳥》、《踩八卦》、《跑城穿花》等都保留了巴文化和楚文化、巫文化的印記。其舞程式與楚辭《九歌》中的程式相近。目前,端公舞在漢水中游的南漳、保康、谷城山區和漢水上游的陝西漢中鎮巴還有表演,但保護、挖掘條件十分困難。
民間風俗
跳端公舞一般為一天一夜,也有三天三夜、七天七夜的。請跳端公舞的人大都是經濟條件富庶的家庭。端公舞是一種以歡樂的跳舞形式悼念亡人的民間舞蹈,它是巫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從一個側面展示了古楚民族的風情習俗。端公舞在民間祭祀活動中,主要是以歌舞來酬神和悅神,藉以奉祀天地鬼神,為人祈福消災,是巫舞中的一種,是有著濃厚的巫文化色彩和古樸原始氣息的祭祀歌舞。
舞蹈形式
端公舞是用舞蹈形式來完成的,翻身、鏇地、穿梭,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動作配上千變萬化的手訣,讓人倍感神秘。端公手訣分為三大類:一是自然崇拜,如太陽訣、月亮訣,體現了人們對日月等自然力量的崇拜;二是生殖崇拜,如天師訣、捆鬼訣,分別表現了男女生殖器的形象,體現了人們對生殖力量的崇拜;三是圖騰崇拜,如山王訣,體現了對以山作為圖騰形象的崇拜。
祭祀內容
端公舞是以祭祀表達主題的舞蹈,兼有說唱和樂器伴奏。分為上壇和下壇,上壇主要是祭奠死者,超度亡靈,舞蹈動作嚴肅莊重;下壇主要是驅鬼避邪,祈祥納福,動作輕盈灑脫。上下壇又分為內壇和外壇。端公舞的內容包括迎神、敬神、安神和送神四個部分。各壇場次有繁有筒,最多有16場,人員一般為8人,表演人員為‘頂神’和‘站案’,頂神就是掌壇師或端公,站案主要從事伴奏,配合頂神者完成法事。端公舞表演的法器具包括服飾、道具、布景共30多種。
發展現狀
保護端公舞對於研究楚文化和創新民間說唱藝術等具有較高的價值。2006年11月,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第九次學會的中外專家學者、文化參贊在南漳觀摩了端公舞,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相傳,端公戲有劇本兩百多個,現保存劇目12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