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龍儔

童龍儔(1683~1745),晚號寒泉,清代福建連城縣蓮峰鎮人。 童龍儔自幼聰慧穎悟,立志學習聖哲先賢之書。 童龍儔一生潛心治學,雖清貧困頓,在冠豸山下“孤館寒燈”相伴,但鑽研古代名家巨著,“商訂舊學”,從不懈怠。

基本信息

童龍儔(1683~1745),晚號寒泉,清代福建連城縣蓮峰鎮人。
為明成化間任雲南省澄江府知府童璽的元孫。童龍儔自幼聰慧穎悟,立志學習聖哲先賢之書。父童正心,字七其,別號留村(1643~1710.7)是連城有名的一代經學大師。其對經學內容研究,“往往迥出前人”,認為《易》、《書》、《詩》、《禮》、《春秋》、《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諸書是包括自然、社會、經濟、政治、人事和道德規範等各方面相互關聯之系統理論。一生悉心研究,傳授門人。童龍儔“其學本於其父留村公”。補廩生之後,深感連城深山僻壤,交通閉塞,信息不靈,見聞不廣,返應遲鈍,學術研討進展和成果,與中原一帶文化相比,不免相形見絀。於是決定往金陵(今南京)考先朝遺蹟,到閩北訪武夷精舍,廣求朱子遺書。歸而築室冠豸山下,潛心探討十餘年,默契致知誠意之學。
童龍儔一生潛心治學,雖清貧困頓,在冠豸山下“孤館寒燈”相伴,但鑽研古代名家巨著,“商訂舊學”,從不懈怠。“時北壁破,風氣栗烈,以草荐障之”而已。來訪友人,無不驚嘆能靈專心治學之毅力。他對功名舉業,薦辟當官,從來冷若冰霜,毫無興味,“先是當事薦博學鴻詞”,雍正六年(1728)、乾隆三年(1738)和乾隆九年,歷任學政皆舉薦能靈優行入貢或保舉入太學,但能靈均辭卻不赴,在家埋頭讀書。他一生治學作風嚴謹,文筆質樸,論證清晰;探幽溯源,辨微析文,闡發原著真諦,不隨流俗,而皆有獨到創見。故在當時理論學壇上嶄露頭角,而成為一株獨秀新苗,被後人譽為清代前期閩中著名理學家之一。直到今天,學術界仍然盛讚其研究成果。他一生著作甚豐,曾刊刻行世的著作有《理學疑問》、《朱子為學考》、《周易剩義》、《周禮分辨》、《樂津古文》、《河洛太極辨微》等。乾隆十年春,汀、漳、龍道台聘童龍儔主持漳州芝山書院,在漳州執教七個月之後,於同年八月二十六日,因“微疾,端坐瞑目而逝”於漳州芝山書院,時年六十三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