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章振大章振大,太陽物理學家。首次在可見光區發現90餘個耀斑冕環的暫現增亮現象並提出理論解釋,為發展我國的太陽物理事業做出了貢獻。[1]個人履歷
1927年11月9日出生於廣東省南澳縣後宅鎮。1949~1950年在廣東南澳縣中學任教並參加革命工作。
1950~1952年在中山大學天文系學習。
1952~1954年在南京大學天文系學習。
1954~1961年任南京大學天文系助教。
1961~1981年任南京大學天文系講師。
1979~1992年任天體物理研究室副主任。
1981~1985年任南京大學天文系副教授。
1981~1982年在美國SacPeak太陽天文台工作。
1985年任南京大學天文系教授。
1984~1998年任國際核心期刊AstrophysicsandSpaceScience編委。
1985~1986年在美國SacPeak太陽天文台工作。
1989~1990年在美國SacPeak太陽天文台工作。[1]
科技成就
章振大,1927年11月9日生於廣東南澳縣後宅鎮的一個普通家庭。抗戰時期,家庭遭到日本侵略軍兩度燒搶而陷於極度貧困狀態,並逃往澄海縣非淪陷區,在親友的相助下他才得以繼續上學。環境的艱苦也激起他更加奮發學習。抗戰勝利後情況雖有較大改善,但家境仍難以供應上大學,因而在1949年春畢業於金山中學後,前往南澳中學(國中)任教,以便積蓄資金準備上學。是年夏天在已參加革命工作的同學的影響和幫助下,他放棄了上學機會而將南中一些已畢業和未畢業的學生秘密結成學習小組,學習馬列和毛澤東著作等進步書刊,為迎接南澳解放而開展工作。不久他與當時南澳縣委副書記林正昭取得聯繫,受命把學習小組改為地下情報組並被指定為組長,負責收集軍事情報隨時向上匯報等工作。後來因需要離開南澳並被派往第四野戰軍41軍121師偵察科協助工作,為南澳的解放作出一定的貢獻。南澳解放後開始在縣民教科工作,後調往南中任教。1950年8月考入廣州中山大學天文系,1951年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後改為共青團)。1952年10月隨天文系遷往南京,1954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系並留校任教。20世紀50年代,南京大學天文系初創時期缺乏自編教材,他除了從事天體物理等課的教學輔導和教研室行政工作外,與戴文賽等人合作翻譯前蘇聯的“恆星天文學教程”和“普通天文學教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於1958年和1959年出版,這些書都曾作為當時的教學用書。此外,他還與戴文賽合作,進行恆星天文的研究,於1956年發表過“B型發射星的空間運動”文章。
1957年教育部擬聘請前蘇聯莫斯科大學太陽物理專家西特尼克教授來南京大學天文系工作,組織上便派他脫產在本校學習俄語口語半年。1958年初成為前蘇聯專家的業務翻譯,除了翻譯專家編寫的天體物理方法教材外,還從事一些研究工作。1958年,中國科學院接受前蘇聯有關方面的要求,準備於是年4月19日在海南島極南端用射電天文方法觀測日環食。在太陽研究中,日環食本來不是重要的機會,但為了這個觀測項目,紫金山天文台與南大天文系也聯合組織了一個觀測隊(包括前蘇聯專家在內),從事日面臨邊昏暗的觀測研究。他與紫金山天文台的陳彪一起,在3個月內裝備了一隻自動拍攝日環食時日面極邊緣光譜的儀器,參加了觀測並取得了結果,後來由他負責,其他同志配合,整理和分析了部分資料,發表了日面極邊緣的臨邊昏暗規律、日面中心和邊緣譜線總吸收的比較和日面中心及邊緣生長曲線等論文。同時,他又協助前蘇聯專家裝置一台光電光度計從事臨邊昏暗的光度觀測,可惜由於資料不夠理想而沒有發表。這些觀測工作,且不論其課題含義怎樣,僅在裝備製作水平的提高和觀測經驗的積累上,就有很大的收益。
天文系缺少太陽觀測儀器,西特尼克建議在南京東郊建立一個太陽塔作為科研和教學基地。在校系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專門成立設計小組,在西特尼克的指導下積極開展工作,他也參加部分光學設計和計算工作。1959年5月西特尼克回國後,他與其他同志一道繼續進行太陽塔的建造工作。但是,由於當時機械設計水平有限,加上當時沒有一個工廠願承擔整個太陽塔機械加工而被迫將各個部件分散由多個工廠負責加工,精度缺乏保證,所以加工部件大部分沒有達到要求而報廢,這是一個教訓。同時因為當時已處於三年困難時期,太陽塔工作便處於半停頓狀態。1965年初,浙江大學光械繫張俊生和二位老師帶領十多名畢業班同學來系重新幫助太陽塔機械設計,組織上安排他全力協同工作。經過半年的努力,完成了整個機械設計工作並寫出說明書,為往後的機械加工提供了依據。可是,“文化大革命”又使這項工作完全停下來,一直到1973年天文系才重新安排人員繼續此項工作,並終於在1982年建成我國第一座太陽塔和通過鑑定。太陽塔於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也是主要完成人之一。
1959年6月,蘇定強等在當時天文系的天文儀器廠研製出一架日冕儀,組織上安排他與蘇定強等人一道前往甘肅祁連山上一個氣象觀測站(海拔約4000m)進行試觀測,並帶了一台日暈光度計對當地日暈作測量。儘管由於當時日冕儀的製作精度有限,沒能觀測到日冕(僅觀測到幾個小日珥),但這卻是我國第一架日冕儀研製的嘗試,其經驗是值得後人借鑑的。可惜後來由於各種原因,沒有繼續這項工作,以致我國至今仍未能建成日冕儀,使得日冕的地面經常性觀測研究成為一個空白。
1960年下半年,領導安排他到南京大學農場勞動鍛鍊半年。回校後他自編太陽物理教材並開講太陽物理課;1975年又重新改編。1992年以此教材為基礎,結合近20年來的國內外研究進展和自己的研究工作,寫出《太陽物理學》一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為太陽物理的教學和科研提供了參考。此外,他還參加《天體物理方法》(1962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編寫;同時也進行過太陽耀斑電子密度的研究等。
1965年9月章振大到江蘇海安縣參加四清運動工作半年,緊接著“文化大革命”開始至1972年從南京大學溧陽農場返校,在這8年時間裡一切教學科研工作都停止了。而在此期間,國際太陽物理研究進展迅速,無論是地面或空間觀測研究還是理論研究都取得很大成就,而我們卻一無所獲,因此從1973年起他不得不花大量時間去查閱國外極其浩瀚的文獻和書籍,以便了解太陽物理的研究成果和發展動向,為往後的科研和教學工作做準備。
“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整個大學和科學院的學術研究和學習環境有了根本性改善,這也促使他更加努力學習和工作。他先後曾與許敖敖等合作研究太陽黑子的威爾遜降落;與李曉卿合作用電漿理論探討太陽色球—日冕過渡區和低日冕的加熱問題,得出低日冕可被加熱到百萬度高溫,與觀測很符合;與黃佑然和李曉卿合作分析了太陽風的加速機制,求得在地球附近太陽風可被加速到約每秒700km,與空間探測到的一致。此外,他還參加《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學卷》的編寫(任太陽學科副主編,該書1993年曾獲國家新聞出版署表彰);參加《辭海》1979年、1989年和1999年版的撰寫;參加《美國科技百科全書》天文學卷的翻譯;與李曉卿合作翻譯《電漿天體物理》(1982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等。
改革開放政策給知識分子與國外同行的交流帶來很好的機遇。1981年9月至1982年11月,組織上派他到美國SacPeak太陽天文台(後改為美國國家太陽天文台)進行合作研究,該台位於海拔2880m高山上,擁有很好的太陽塔和日冕儀等設備。他克服了身體虛弱不大適應長期生活在高山上的困難,與R.N.Smartt教授合作進行了與日珥伴生的日冕輻射的研究,推求日珥—日冕過渡層的物理狀況;測定了太陽耀斑的電場,得出耀斑區存在著很強電場等結果,這些工作受到該台同行的好評。
1985年他升任教授後,教學和科研任務更加繁重,除了繼續太陽物理課講授和帶研究生外,還開展繁忙的科研工作。1985年9月至1986年1月,他再次前往SacPeak天文台工作,對個別太陽耀斑後環相互作用事件做了初步分析,並帶回一些大耀斑資料在國內研究。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教委基金的支持下,他先後負責並與王振一和林雋合作完成了“太陽耀斑及其共生現象的研究”、“耀斑冕環系及其伴生爆發的分析”和“冕環動力學及耀斑形成的研究”等項目。他們系統地研究了耀斑環系的演化和冷卻以及H。和X射線環與雙帶的運動特性,提出阿爾文波作為冷耀斑環的加熱機制等理論模型,與觀測符合得很好;同時也推求電漿湍動電場對斯塔克致寬函式的貢獻等。
1984~1998年他擔任國際核心期刊AstrophysicsandSpaceScience編委,在此期間曾多次為國內同行推薦一些優秀論文投往該雜誌發表。1986~1988年他曾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第10屆委員會(太陽活動)委員;1983~1985年任《天體物理學報》編委;1979~1992年任天體物理研究室副主任等。此外,他還參加《天文學詞典》和《英漢天文學辭彙》編寫等。
1989年7月至1990年8月他第三次前往SacPeak天文台工作,與Smartt教授合作詳細分析了1979~1990年的大量日冕觀測資料,首次在可見光譜區發現90餘個由於耀斑環相互作用引起的暫現增亮事件,在太陽活動峰年期間,它們是活動日冕的特徵現象,對理解耀斑的起因和日冕加熱有很重要的意義。1992年美國雜誌SkyandTelescope曾把此作為新發現而報導,也被國內雜誌《科學》(1992)轉載,並被國際同行多處引用。正如Smartt(當時任美國國家太陽天文台副台長,分管SacPeak天文台工作)於1990年在向總台的會報中所指出的,章教授在美工作期間,對本台日冕研究計畫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他於1993年退休,後仍繼續從事科研和著述工作。1995年曾任紫金山天文台客座研究員。在1994~1997年間,他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太陽22周耀斑和活動區的多波段觀測和研究”,由張和祺和丁有濟負責)中的一個子課題“耀斑磁環動力學的研究”的工作。他與該課題組同仁一起出色地完成這一研究項目,獲得基金委好評。在此期間他與李曉卿和Smartt繼續合作分析了耀斑冕環相互作用的動力學問題,他們基於這種重大的觀測事件而建立了新的磁重聯理論,包括了由有質動力激起的快速磁重在線上制和由調製不穩定性引起的爆發,它可解決由於磁能釋放時電流片變寬,從而降低磁能釋放率的困難;同時可說明上述的可見光區耀斑環相互作用區的暫現增亮、陽光衛星觀測的由X射線環相互作用引起的X射線耀斑和活動區環的暫現增亮等現象。此外,他還與李曉卿合作完成了“自生磁場的調製不穩定性”和“極光區千米波輻射中的自生不均勻磁場”的研究,以及與Smartt等合作對日冕輻射局部虧損等現象作了理論分析等等。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資助下,寫出了《日冕物理》一書並於2000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為我國同行今後的日冕研究提供參考。
章振大從事教育事業和科學研究近50年,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60多篇,著作和譯作近10部,其中他與李曉卿和林雋合作完成的項目“太陽耀斑冕環暫現增亮的觀測和分析以及磁重聯理論”獲1998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太陽物理學》一書獲1993年南京大學優秀教材一等獎,1993年起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他熱愛祖國天文事業,治學嚴謹,實事求是的作風是他取得科學成果的保證。退休後儘管體弱多病,仍孜孜不倦地繼續堅持研究和寫作,所發表的論著具有一定的影響。他的生命與天文研究緊密相連,為發展我國的太陽物理事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1]
主要論著
1.章振大,鄭寧英,陳彪.太陽圓面極邊緣的臨邊昏暗規律.天文學報,1961,9:112.Zhang,Z.D.,HuangY.R.andLi,X.Q.AccelerationofthesolarwindbywhistlerWavesfromCoronalHoles.ChineseAstron.Astro-phys.,1982,6:192
3.Smartt,R.N.andZhang,Z.D.VisibleCoronalEmissionAssociatedwithAquiescentProminence.SolarPhys,1984,90:315
4.Li,X.Q.,ZhangZ.D.andZhang,Y.Y.AHeatingModelfortheTransitionZoneandInnerCorona.SolarPhys,1984,91:2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