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竇祠記
桐城縣治之西北有竇祠 ,邑之人所建,以祀蜀人竇成者也。明之亡,流賊將破桐城 ,成有救城功,故邑人戴其德 ,而建祠以祀之也。
當是時,賊攻城甚急,不可卒下 。賊時去時來,巡撫安慶等處部將廖應登 ,率蜀兵三千人為防禦。時賊不在,應登將兵往廬州 ,經舒城 ,方解鞍憩息,而賊騎突至,遂劫應登去。賊顧謂應登曰:“今欲誘降桐城,汝卒中誰可遣者?”應登曰:“宜莫如竇成。”賊問成:“若能往否?”成許之,無難色。賊遂以二卒持兵夾成 ,擁至城下,使登高阜 ,呼城守而告之。成諦視 ,見所與相識者,乃大呼曰:“我廖將軍麾下竇成也 ,賊脅我誘若令降,若必無降!若謹守若城,且急使人請援。賊今穿洞,洞皆石骨不可穿 ,計窮且去矣!”夾成之二卒,猝出不意 ,相顧驚愕,遂以刀劈其頭,腦出而死。自是守兵始無降賊意,益晝夜謹護城,而密使人之安慶請援,援至而城賴以全。
當明之季世,流賊橫行,江之北鮮完邑焉 ,而桐以蕞爾 ,獨堅守得全,雖天命,豈非人力哉!成本武夫悍卒,然能知大義,不為賊屈,捐一身之死,以卒全一邑數萬之生靈 ,有功德於民,則廟而食之宜矣 。彼其受專城之寄 ,百里之命 ,君父之恩至深且渥也 ,賊未至而開門迎揖者,獨何心歟?夫以一卒之微,而使一邑之縉紳大夫 ,莫不稽首跪拜其前,豈非以義邪?又況士君子之殺身以成仁者哉 !吾觀有明之治,常貴士而賤民 。誦讀草茅之中 ,一日列名薦書,已安富而尊榮矣,系官於朝,則其尊至於不可指;而百姓獨辛苦流亡,無所控訴。然卒亡明之天下者,百姓也。後之為人君者,可以鑒矣。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縣治:縣級官衙所在地。
2.流賊:此指明末農民起義軍。
3.戴:尊敬、感激。
4.卒(cù):同“猝”,匆促,馬上。
5.安慶:府名。治所在今安徽安慶市。部將:部下的將領,此指一般將領。
6.廬州:府名。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市。
7.舒城:縣名,屬安徽。
8.兵:武器。
9.阜:土山、土堆。
10.諦(dì):注意,仔細。
11.麾(huī)下:部下。麾,旗。
12.石骨:中心是石頭。
13.猝(cù):突然。
14.鮮:少。
15.蕞(zuì)爾:小貌。
16.卒:最終、終於。生靈:猶“生民”,即百姓。
17.食:指獻上祭品。
18.專城:古時稱州牧太守等地方長官,意思是一城之主。亦指州牧管轄範圍。寄:寄託。
19.百里:指一個諸侯國。《論語泰伯》:“可以寄百里之命。”命:使命。
20.渥(wò):濃郁。此處意思為深厚。
21.縉紳:官員。說見《陽曲傅先生事略》注。
22.士君子之殺身以成仁者哉:士君子殺身成仁的行為比竇成的行為還要崇高。
23.士:封建社會統治階層中知識分子的通稱。學以居位曰士。
24.草茅:在野,沒入仕。
白話譯文
桐城縣城的西北有座由本縣人興建的竇祠,是用來祭祀蜀人竇成的。明朝覆亡的時候,流寇眼見要打破桐城縣城池,竇成有救護城池之功,所以縣裡人感戴他的恩德,就建祠來祭祀他。
那時,流寇猛烈攻打桐城,桐城設防堅固,一時不能攻克,流寇時來時去。巡察鎮撫安慶等處的將軍廖應登,率領三千四川兵前來守護桐城。當時流寇不在城下,應登便率兵趕赴廬州,途經舒城,剛剛解鞍下馬稍作休息,流寇的騎兵突然來到,立即把應登劫走了。流寇扭頭看著應登說道:“如今想誘使桐城人投降,你的部卒中可派誰前往?”應登說:“沒有比竇成更合適的人選了。”流寇問竇成道:“你能前往嗎?”竇成應允了,臉上沒有絲毫為難的樣子。於是流寇就派兩個兵士手執兵器押著竇成,把他擁到桐城牆外,讓他登上一個土丘,向守城的人喊話勸降。竇成仔細看了看,見守城的人群里有自己認識的人,就大聲喊叫道:“我是廖將軍部下的竇成。流寇脅迫我誘降你們,你們一定別出降啊!你們要嚴守你們的城池,並速速派人外出請求援兵流寇想挖掘地道破城,可地道里全是石頭打不通,沒有辦法就要撤圍離去啦!”押護竇城的那兩個士卒,沒料到突然出現這意外情況,面面相覷地愣了一會兒,立即舉刀劈向他腦袋,竇成頭裂腦出而死。從此守城士卒打消了開城出降的念頭,更加小心地日夜守護城池,同時又暗中派人赴安慶求援,援兵趕來而桐城得以保全。
明朝末葉,流寇胡作非為,大江以北很少有不被攻破抄掠的城邑,而惟獨桐城憑藉這小小的城池,堅守之後得以保全,這雖說是靠了上天的眷注,難道與人力沒有關係么?竇成原本是個強悍的大兵,卻能深明大義,不被敵人屈服,捐棄自己一條生命,最終卻保全了一城數萬人的生命,對桐城人來說是有功德的,那么為他建祠獻祭也就理所當然了。那些領受使命、扃荷守城守土重任的達官顯貴們,蒙受的君王恩寵深厚優渥,可是流寇未到他們卻早早開門迎降,這是什麼居心呢?以一個兵卒的卑微身分,能讓一城的官宦士紳,無不跪拜在他面前叩首致敬,這難道不是因為他能捨身取義么?更何況士人君子若能殺身成仁,豈不更該享受如此的禮遇了嗎?我觀察明代的政治,向來尊崇士大夫而鄙視小民百姓。鄉野中的讀書人,一旦名列薦舉人才的公牘,就安享富貴榮華了。居官朝廷,就會尊貴到不準人們晶頭論足的地步,而平民百姓卻生活貧困流離失所,沒有申訴的地方。然而最終滅亡明朝的,卻是這些小民百姓。後世做君主的,可要以此為借鑑啊!
創作背景
明末李自成、張獻忠等領導的諸路農民起義軍,縱橫天下,攻城奪府,為推翻腐朽的明王朝的統治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本文所寫的主要人物竇成則是站在起義軍的對立面的,從今天的認識來說,他當然只可稱得上是明王朝覆亡中的一位殉道者;但從封建正統觀念出發來看待,則無疑是位剛烈之士,是死節的忠臣。他以自己的生命保全了全城人民免受兵革之禍,有功德於地方,人們才會築祠祭祀,使之年年歲歲受到地方長幼的香火供奉。而作者也正是出於對其義舉的欽佩與尊敬,有感而發,才滿懷敬意地寫了這篇文章。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篇散文雖屬雜記體,但其實是一篇傳論式的文章。作者通過對一位普通士卒機智應敵、勇於犧牲,終於保全了城邑和人民的事跡的記敘,深入地探究了明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指出明代統治者“貴士而賤民”,無視百姓死活,百姓才起來造反,最後得出結論:“亡明天下者,百姓也”。從而表現了自己對歷史興廢所作的深沉的思索。
文章開頭一段,猶如全文的序言,概括地介紹竇祠的位置及立祠的緣由。在桐城縣治西北,有一囪竇祠,是紀念四川竇成的。明末農民起義軍將要攻破桐城時,竇成有挽救和保全桐城的功勞,人們感激他的恩德,便修築了這座祠堂來紀念他。第二段進一步展開,詳細敘述了桐城被圍和敵我雙方相持不下,乃至長期處於危急之中的形勢,敘述了地方守將被俘及敵方徵求人選以便誘降桐城的過程。當守將暗含機關,有意推舉竇成去當此重任,以保全城池時,竇成明知自己必死無疑,卻當即答應,面無難色。來到城下,乘押解者尚未醒悟,即以慷慨激昂、簡潔明晰的語言,明確揭破敵方的陰謀,並告知敵方攻城中的種種困難,曉示守城將士以禦敵方略。最後自己終於以身殉國,而敵軍也終於未能攻下桐城。這節敘述,用酣暢飽滿的筆墨,著重描繪了竇成赴難的從容,應敵的帆變和視死如歸的凜然正氣,娓娓講出,不加渲染,卻繪聲繪色,如聞如見。整段敘述波瀾曲折又一氣貫通,將一位探明大義、慷慨赴難的英雄形象寫得高大而豐滿。
文章第三部分是議論,也是全篇的重心所在,作者由竇成的殉國而引出許多感慨,用對比的方法進—步說明竇成死難的可貴之處:“成本武夫悍卒,然能知大義,不為賊屈,捐一身之死,以卒全一邑數萬之生靈,有功德於民”,所以“以一卒之微,而使一邑之縉紳大夫,莫不稽首跪拜其前”。較之那些平日深沾君恩,養尊處優?待大敵當前,為苟全性命,只會開門迎揖的官吏們,其品格的高尚何啻萬倍!但是統治者卻“貴士而賤民”,令“百姓獨辛苦流亡,無所控訴”,終於揭竿而起,推翻了明王朝的統治,作者不由十分感嘆:“亡明之天下者,百姓也。後之為人君者,可鑑矣。”這節議論,痛快淋漓,對比深刻,作者鮮明的思想傾向和強烈的愛憎感情溢於言表,在讀者心中引起強烈的共鳴,對任何時候的政治家來說,都有振聾發聵的力量。近代學者劉師培曾指出,在恫城古文家中,“惟海峰稍有思想”(《論文雜記》注語)。從本篇對歷史興廢的深沉思索來看,這個評價是很恰當的。
本篇敘事議淪,神氣疏盪,兼有司馬遷《史記》中人物列傳和韓愈《張中丞傳後敘》的許多特點在內,顯示出一種氣肆才雄,波瀾壯闊而又峭硬厚重的風格。
名家點評
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程達《續古文觀止》:文章敘議結合,先簡略敘述了明朝未年士兵竇成捨身救城的英勇事跡,再進一步展開議論,指出“貴士而賤民”是明朝覆亡的根本原因。作者認識到歷代興衰更替的根由,強調民本主義思想,這是極有見地的。
作者簡介
劉大櫆(1698~1780年),清安徽桐城(今樅陽)人,桐城文派領軍人物。早年抱明經致用之志,但屢試不中,遂“退而強學棲遲山隴間”。劉大櫆好工文辭,以才氣著稱。他的文學活動,主要在乾隆時期,創作了大量詩歌、散文,他的文章既少歌功頌德、妝點“盛世”,也不多指斥時政、揭露現實黑暗,代表著下層正統知識分子的一般思想狀況。他論文強調“義事、書卷、經濟”,主張在藝術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氣”、“音節”、“字句”,是繼方苞之後桐城派的中堅人物。著作有《歷朝詩約選》93卷、《論文偶記》1卷,纂修《歙縣誌》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