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突厥語詞典》Turkic Dictionary
用阿拉伯語解釋突厥語的古代詞書 (原名KitabuDiwani Lug-hat- it-Turki )。11世紀中國古代突厥語文學家、喀什噶爾人馬合木德·喀什噶里(全名maxmud ibn al-xusajn ibn al-muxammed al-qashqari)編寫。《突厥語詞典》是第一部用阿拉伯文注釋的突厥語辭書。公元1072-1074年成書於巴格達。全書共八卷,收詞近7500條,每卷均由上,下兩個分卷組成,卷內再分門,門下按詞根分類,類內又按詞型和語音特徵排列。全書內容及其豐富,校全面地介紹了11世紀時突厥語民族的歷史,地里,語言,文學,文化,整治,軍事,天文,曆法等方面的知識。《突厥語詞典》手稿迄今未被發現。傳世的僅有公元1266年由穆合買德.伊本.艾比北克爾.伊本.艾比勒費提赫於大馬士革抄成的手抄本。該抄本現藏土耳其伊斯坦堡圖書館。1934-1943年土耳其學者比斯木.阿塔萊依 (Besim Atalay) 依據抄本譯成土耳其文出版,1960-1970年烏茲別克斯坦的學者們又據土耳其文譯本譯成烏茲別克文,1981年,我國學者又集體譯成維吾爾文出版。把《突厥語詞典》這一巨著,看成是突厥語諸民族的共同財富,已為各國學家們所公認。《突厥語詞典》對研究中亞地區古代文化和突厥語族語言及其歷史具有極重要的價值。
主要內容
《突厥語大辭典》為我們提供了11世紀時,包括維吾爾在內的突照語諸民族的語言、文字、人物、歷史、民俗、天文、地理、農業、手工業、醫學以及政治、軍事和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豐富知識;甚至連神話傳說、兒童遊戲與娛樂體育等等也是應有盡有,可說是當時中亞和我國新疆的一部百料全書,常常是後人研究那個時代突厥語各部族生活狀況的唯一重要而可靠的資料來源。《突厥語大辭典》共收詞目7500條。其中所收民歌有242首,格言、諺語220餘條,在文學研究上也有極高價值。這部辭典從語言辭彙著眼,對突厥 諸族語言與阿拉伯語進行了深入細緻地比較研究,這比歐洲19世紀末才開始發展起來的比較語言學,還要早出800年!而且就其對當時突厥語
言、語法的科學理解及其系統性而言,都達到了那一時代的最高峰。在《突厥語大辭典》的地理山川部類中,還附有作者自製的喀喇汗王朝疆域與中亞地理圖,地圖是圓形的,說明作者當時就已清楚人類所居住的地球是圓形的,這一點就很不簡單。作者在地圖的注文中說:“…然後是處月、突騎施、樣磨……回鶻、党項、契丹等部落。契丹即秦。最後為桃花石,亦即馬秦。”他這是向日出方向從西向東點出了各地區的名稱。他稱華北遼朝為“秦”。而稱中原宋朝為“桃花石”,亦即“馬泰(大秦)”,又稱以喀什噶爾為中心的王朝版圖為“下秦”。《突厥語詞典》不僅對突厥語研究極為重要,而且對喀喇汗王朝的歷史、地理及民族學研究也有參考價值。馬合木德·喀什噶里在巴格達完成這一著作後,獻給了當時伊斯蘭教國家政教合一的領袖哈里發烏布勒喀塞姆·阿不都拉·穆克台迪·比艾姆瑞拉。原本始終未被發現。現存的唯一抄本是13世紀抄成的 (見圖),藏於土耳其伊斯坦堡的民族圖書館。這一抄本於1914年被學術界發現以來,已出版了鉛印本、影印本、德文索引本、土耳其文、烏茲別克文譯文。中國於1981~1984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該書的維吾爾文譯本。(見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