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
桃花石為花崗岩,內有墨綠色的花紋。據宋幹道《四明圖經》記載:“相傳安期生學道煉丹於此,嘗以醉墨灑于山石上,遂成桃花紋,奇形異狀,宛如天然,人多取之以珍玩。” 桃花石花紋痕跡面積較大,且清晰,若珊瑚、若開滿桃花的桃花樹枝,疑為古代蕨類植物遺蹟化石,質地細膩,耐觀賞,分布在桃花島各處及周邊島嶼。桃花石分布於桃花島,以散花峰支脈連追山為正宗,常可裸露的山石上看到大片的、痕跡清晰的、有較完整桃花枝葉形狀的桃花石,可加工成上乘的工藝品珍品加以收藏。
“桃花石”發現
1980年3月,在新疆阿圖什縣發現了大批喀喇汗朝的錢幣,其中十餘枚背面銘文中有“蘇來曼卡得爾桃花石可汗”字樣。據學者推測,這些錢幣很可能是1032年(北宋仁宗明道元年)登上大可汗之位的蘇來曼·本·玉素甫時期鑄造的。引人注意的是“桃花石”一詞、鑄有這一名詞的喀喇汗朝錢幣,在我國是第一次發現。不過,有關這一名詞的討論,則在中外學者中早已展開。早在公元七世紀上半葉,東羅馬史學家在其所著史學著作中已使用了“桃花石”一詞,此後在突厥、回鶻文獻中也不斷出現這一名詞,後來更傳入阿拉伯世界。漢文典籍中首次出現這一名詞,是在十三世紀。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一二年(1227),長春真人邱處機應成吉思汗之召去中亞,途經阿里瑪城(今新疆霍城縣境內),看見當地“農者亦決渠灌田。土人卻以瓶取水,載而歸。及見中原汲器,喜日:‘桃花石諸事皆巧。’桃花石渭漢人也”。邱處機在《長春真人西遊記》中記下了此事。
其來源探討
“桃花石”一詞在東羅馬、阿拉伯世界及操突厥語各部中的流傳,引起了中外學者的重視,他們對此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和考證。學者們的意見有一點是一致的,即“桃花石”一詞是古代中亞人對中同和中國人的稱謂,然而關於這一稱謂的來源則眾說紛壇,莫衷一是。一種意見認為,“桃花石”為“拓跋”的對音。由於拓跋氏曾在中國北方建立北魏王朝,國力強盛,影響遠及中亞地區,因而“桃花石”便成為中國或中國人的代稱。國內外學者持這一觀點的人很多,他們還舉出證據,說:“自隋唐以來,東羅馬帝國及其他西域諸國皆稱中國曰Tangas。”(日本學者白鳥庫吉《托拔氏考》)從語音的角度看,Tangas確與“桃花石”、“拓跋氏”相近。另一種意見認為,“桃花石”來源於“唐家”一稱,系“唐家子”的訛音,因而指的是唐朝,而非拓跋族建立的北魏。持這一觀點的人,還以鄂爾渾河碑文中曾出現“唐家赤汗”這一稱號為依據。確實,建立於公元712至716年的《敦欲谷碑》,建立於732年的《闕特勤碑》,建立於735年的《毗伽可汗碑》和建立於759年的《磨延啜碑》中,共約二十七處出現“桃花石”一詞,詞義都是指唐朝。這種觀點雖有碑文作為依據,但如果因此斷定“桃花石”即源於“唐家”,尚有問題。因為七世紀初的東羅馬史家席摩喀塔所著《莫利斯皇帝大事記》中,已出現“桃花石”一詞,此時相當於隋末,唐王朝還未建立。近年還有學者從文獻記載與語言學角度進行考證,認為“桃花石”一詞既非源於“拓跋”,也非源於“唐家”,而是源於回紇的“大汗”一稱。“桃花石”一詞的來源問題,還有待於更為廣泛而深入的研究。
形態特徵及分布
該石石質堅硬細潤,色彩絢麗,有紅、黃、綠、藍、紫等色;;其花紋亦有大花、小花、波狀花之分。桃花石紋理美、質細潤,適宜於雕刻。早在漢代,桃源藝人就開始用桃花石雕琢圖章、筆筒、筆架、酒杯等。
中國稱謂
稱謂漢文史料
這一稱謂的語源出知何處?至今學術界仍有爭論。“桃花石”這一漢譯辭彙,最早見於《長春真人西遊記》,公元1221年,長春真人邱處機應成吉思汗之召,去中亞的索格底亞那,途經阿里馬城(今新疆伊犁霍城縣境內)邱處機的隨行弟子李志常,後來記述當地見聞道:“農者亦決渠灌田,土人惟以瓶取水,戴而歸。及見中原汲具,喜曰:‘桃花石諸事皆巧。’桃花石,謂漢人也。”這是迄今所見到的稱中國為“桃花石”的唯一漢文史料。
稱謂非漢文史料
此前,在西方或中亞的非漢文史料中卻經常見到與“桃花石”相對的諧音辭彙,例如:公元七世紀上半葉,東羅馬史家席摩喀塔在《莫利斯皇帝大事記》中就用“Taugast”稱呼中國;公元八世紀上半葉的古突厥碑《龐特勤碑》中,則以“Tabgatch” 指中國;九世紀末到十三世紀初,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及帕米爾高原以西以北地區,出現了一個喀什噶爾為都城 ,由蔥嶺西回鶻聯合其他民族建立的突厥地方政權。這個政權《宋史》稱之為“黑韓”,《金史》稱之為“哈喇汗”,今人譯作“喀喇汗王朝”。“喀喇”,是突厥語“黑”的意思(同時含有“北方”的意思)。該政權的的許多汗王,都喜歡冠以“Tabghaj”的稱號,在近年出土的喀喇汗王朝的錢幣上得到了進一步的印證。今通譯作“桃花石”。如“桃花石.布格拉汗哈森”、“桃花石汗摩訶末”等,意為“中國之王”。他們稱自己的轄地為“下桃花石”,即“下秦”、“下中國”的意思。
非漢文史料對稱謂的解釋
由喀喇汗王朝的天才學者穆罕默德.喀什噶里於1074年編撰成書的《突厥語大詞典》中,對“桃花石”詞條的解釋是:“桃花石,乃是摩秦的名稱。秦分三部分,上秦在東是桃花石,中秦是契丹,下秦是八兒罕(即喀什噶爾)”。在這裡,“桃花石”被稱為摩秦,契丹、喀喇汗也被稱為“秦”。它表明,當時中國分為三部分:宋朝在東部 ,遼朝在中部,最西部是喀喇汗朝。“秦”就是中國,土耳其、印度等國至今仍稱中國為“秦”,英語、法語中對中國的稱呼,也是從“秦”字加詞尾演化而來的。除喀喇汗王朝喜歡用“Tabghaj”代表中國之外,11世紀前的穆斯林史家比魯尼的著述中則稱中國為“Tamghaj”;14世紀阿拉伯史家阿爾菲達的著作中稱中國為“Timghaj”;而多桑在《蒙古史》中把中國叫做“Tamgadi”。不難看出,以上這些看似不同的辭彙,其實都源於一個相同的語原。只不過是在譯成各種不同語言時,其輔音發生了微小的變化而已。都與“桃花石”的諧音相近。可譯為“陶加斯”、“湯姆格及”、“桃格司”、“桃哈斯”等。
桃花石稱謂的演化
“Taugast”的語原,經考證,是鮮卑族“拓跋”的古音“tak_buat”演變而來的。因為魏晉時期,鮮卑人拓跋氏比較強大,經過血與火的較量,結束了華北“五胡十六國”長期混戰、分裂的局面,拓跋氏的傑出代表人物拓跋珪建立“拓跋大魏國”,統一了中國北方長達近二百年之久,這個強大的中原政權,還統一了西域,推行郡縣制,並在西域維持穩定統治也有近百年的歷史,這個西達中亞,東至海濱 ,南距江淮,北盡漠北的疆域龐大的“拓跋大帝國”,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給西北和漠北各少數民族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在中亞一帶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即使後來隋唐兩個強大的統一的中央漢族王朝,不論在血統上還是在政治上,也都與這個鮮卑拓跋大帝國有著密切的聯繫(隋文帝的皇后獨孤氏和唐高祖李淵的母親是親姐妹,都是鮮卑化的匈奴人;李世民之母竇氏原姓鮮卑紇豆陵氏;唐高宗之母長孫氏,其祖先是鮮卑拓跋氏。楊、李兩皇族都有鮮卑胡人的血統)。所以與拓跋魏有聯繫的各少數民族就把“拓跋氏”作為中國北方政權(也是當時的中原政權)的代稱了,後來逐漸變為全中國的稱呼 。經過追根求源,“桃花石”與“拓跋氏”,是同一名詞的兩個不同漢語譯音!類似的情況還有,例如俄羅斯、東歐各國還把中國叫做“其塔伊”,其實這是“契丹”一詞演化而來的。因為俄羅斯和其他斯拉夫民族可能最先與中國北方的草原驕子“契丹”人發生接觸和聯繫 ,就誤認為“契丹”人就是“漢族”人,把“契丹國”(遼朝)看作是中國的全部。於是“契丹”就演變成一個泛指中國的地域專用名詞了。因此把中國叫做“契丹”,一直延續至今。
植物品種
品種名稱:桃花石所屬屬種:薔薇屬植物類別:觀賞植物申請人:昆明楊月季園藝公司國家:中國申請日:2007-9-19申請年:2007申請號:20070046品種權號:20080011授權日:2008-05-29授權公告號:0805授權公告日:2008-07-02品種權人:昆明楊月季園藝有限責任公司培育人:楊玉勇;張啟翔;潘會堂;程堂仁;蔡能品種特徵特性:“桃花石”是用“沃蒂”(Verdi荷蘭DE. RUITER1995年)作母本,“淑女”(Fragrant Lady法國Meilland 2000年)作父本,進行人工雜交後獲得雜交種子播種獲得實生苗,經初選定植,之後使用“粉團薔薇”做砧木,芽接獲得。“桃花石”灌木型,枝條直立,粗細中等勻稱、堅韌;皮刺暗紅色,直尖,數量中等偏少;花朵高心翹角形,花徑11-12cm,花瓣數夏季35枚,冬季40枚;花瓣淺粉色,色號65B,花瓣正反兩面顏色相同,無香味;葉片紙質深綠色,中等大小,葉脈清晰,鋸齒較大,小葉5-7枚,近花葶處3枚完整;切花產量18-20枝/株/年,切枝長60-80cm,瓶插期10-12天。與親本相比花色不同,母本“沃蒂”花瓣邊緣桃紅色,色號N66B,瓣根和瓣背白色;父本“淑女”花瓣粉色(紅、紫混色),色號67D;與對照品種“貴族”(Noblesse)相比,花色、花形都不同,“貴族”花色較深,色號68D,花形為高心卷邊形。“桃花石”適宜一般保護地切花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