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發
1944年12月16日,“二戰”結束前西線最後、也是最大規模的戰役“阿登戰役”爆發。這次發動攻擊的是一直節節敗退的德國人。“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的景致”,一名德國奧寧堡部隊的士兵後來回憶說。他們以為能夠重現1940年席捲英法軍隊的情景,然而最終結果,卻是西線盟軍踏上了直搗柏林之路。
1944年深秋,戰爭從東西南三面向德國本土逼近。一次大規模的戰役計畫從1944年9月底開始在德軍最高統帥部秘密地策劃。這個被命名為“萊茵河衛兵”的作戰計畫(主要內容是:集中優勢兵力,迅速突破盟軍防線,強渡馬斯河,奪取盟軍的主要補給港口安特衛普,把盟軍一分為二,並製造第二個敦刻爾克,然後再轉頭來對付蘇聯),由希特勒親自設計,他試圖通過歐洲西線戰場的最後一次攻勢,迫使盟軍從德國本土撤出,重新奪回西線主動權。
這幾乎就是1940年曼斯坦因計畫的小型翻版。1940年,被盟軍公認為德軍最偉大將領之一的曼斯坦因元帥(當時他只是一位少將)制定了全然不同於德軍傳統的西線作戰方式(那是自小毛奇和施里芬計畫以來德軍對法國作戰的傳統思維,即通過內線調動兵力上的優勢擊敗對手,再將獲勝後的兵力調動至另一條戰線再次獲得兵力優勢)。
戰略
英國首相卡梅倫後來評價德軍的戰略意圖時分析道:“德國陸軍最高統帥部計畫穿過阿登山脈進行大規模的突擊,在肩胛處切斷盟軍北方集團軍的彎曲的左臂。這一行動除規模較大和速度與武器不同以外,很像拿破崙在奧斯特利茨戰役突襲普拉贊高原,切斷和破壞奧俄聯軍的迂迴運動,並突破其中央陣地。”
遺憾的是,這些分析都是馬後炮了。在邱吉爾的偉大著作《二戰回憶錄》中,他表示,當時他對德軍的判斷是一場“我們明知危險而又甘冒這種危險”。但他也不得不承認,對於德軍的進攻還是缺乏關註:“德軍第6黨衛裝甲軍是一支大家公認的勁旅……1944年12月初那條戰線的戰鬥沉寂下去時,他暫時逃脫了我方情報部門的監視。”而此時統領英國軍隊的蒙哥馬利則更樂觀:“目前敵軍在所有戰線上都在打防禦戰;他們的處境已不可能使他們發動大規模的進攻戰了。”
蒙哥馬利雖然沒有猜對後半部分,卻猜對了前半部分。“萊茵河衛兵”計畫是一種天才計畫。然而現實卻很殘酷。德軍的當前實力遠不能和1940年相比。參與阿登戰役特種作戰的德軍特種作戰頭目斯科爾茲內回憶起希特勒接見他時說道:“我記得他說我們將在阿登部署6000門火炮,此外,德國空軍將派出約2000架飛機,其中包括許多新型噴氣機。”事實卻是,德軍選擇了在最惡劣的天氣發動進攻,因為那時盟軍的飛機不能起飛。
作戰詳情
自盟軍在諾曼第登入後,西線德軍經過3個多月的戰鬥只剩下49個師,且每個師的兵力還不到標準兵力的一半。雖然盟軍長時間受阻於德軍在萊茵河的防線,但此時多數德軍高級將領都認為德軍目前的兵力已經無法守住現有的陣地,必須撤至萊茵河東岸進行積極的防禦。但希特勒不這么想,他開始籌劃一個非常冒險的作戰計畫:德軍應集中優勢兵力在阿登地區進行反擊,那裡是德國、比利時、盧森堡三國交界處,位於霍奇斯的美軍第一集團軍和巴頓的美軍第三集團軍的結合部,只有5個戰鬥力較弱的美軍步兵師防守。突破盟軍在阿登的防線後,德軍可以在列日和那慕爾之間強渡馬斯河,奪取盟軍的主要補給港口安特衛普,把盟軍一分為二,切斷美軍第一集團軍和英軍第二十一集團軍的後防交通線,製造第二個敦刻爾克大撤退,穩定西線形勢後再轉過頭來對付東線上的蘇聯軍隊。
當希特勒在1944年9月底把這個計畫告訴其他高級將領時,幾乎所有人都提出反對意見。他們認為雖然1940年德軍是從阿登地區突破法軍防線的,但1944年的情況和1940年已大不相同,德國軍力已經受到嚴重的削弱,尤其是空軍力量,而此時的盟軍實力要比德軍雄厚很多,裝備也要好很多。頭腦發熱的希特勒聽不進去反對的聲音,執意要求下屬去完成這個反擊計畫。這次行動代號為“秋霧”,定於11月底或12月初發動。11月3日,希特勒的特使約德爾上將趕到設在西線克雷菲爾松樹林的B集團軍群司令部,將由希特勒親自擬定的秋霧計畫交到德軍西線司令倫德施泰特元帥和B集團軍群司令莫德爾元帥的手中。這份作戰計畫包括行動的每一細節甚至是炮轟時間,都是希特勒在“鷹巢”親自製定的,在作戰計畫上,希特勒還留下“計畫內容不得更改”的警告。
由於西線德軍兵力匱乏,希特勒開始動用一切手段籌集可供阿登反擊戰使用的人員與裝備。他下令將大多數的軍隊後勤人員轉入作戰部隊,海軍和空軍部隊人員轉為步兵,同時下令建立“人民近衛軍”,強征16歲至60歲的男性入伍,經過不到兩個月的訓練之後立刻投入戰場。希特勒還從東線戰場調集部分部隊前往阿登地區,這意味著東線德軍在1945年1月將沒有預備隊可用,而此時蘇軍正在醞釀新一輪的冬季攻勢。當負責東線戰場的德軍參謀總長古德里安對此表示異議時,希特勒前所未有的當眾訓斥他道:“用不著你來教訓我!我已經在戰場上指揮了5年德國陸軍,在這一時期我獲得的經驗,參謀總部無論誰也比不上,我曾研究克勞塞維茨和毛奇,而且把所有的施里芬檔案都讀過。我比你們清楚的多!”而當古德里安抗議說蘇軍正準備以壓倒性的優勢兵力進攻並且列舉了蘇軍兵力後,怒不可遏的希特勒立刻咆哮起來:“這是自成吉思汗以來最大的虛張聲勢!這些胡話是誰說的?”雖然沒有一個德軍高級將領認為阿登反擊戰會取得成功,但當希特勒最終決定付諸實踐時,他們仍盡最大努力去執行他的命令。
在很短的時間裡,希特勒居然東拼西湊了20個師約25萬人的兵力,由莫德爾元帥指揮。右翼是狄特里希指揮的第六黨衛軍裝甲集團軍,下轄4個黨衛軍裝甲師(約640輛坦克)、5個步兵師。中路是曼陀菲爾指揮的第五裝甲集團軍、下轄3個裝甲師(約320輛坦克)、4個步兵師,左翼是布蘭登堡指揮的第七集團軍,下轄4個步兵師,其任務是負責保護第五裝甲集團軍的側翼。除此之外,戈林還答應湊3000架作戰飛機為阿登反擊戰提供空中掩護,但最終只兌現800架。而在德軍正面115千米的防線上駐守的是美軍第一集團軍所屬的5個師,總計8.3萬人,裝備有242輛坦克、182門反坦克炮和394門火炮。因此,德軍在西線阿登地區形成局部的優勢,反擊戰即將打響。
在德軍發動反攻之前,根據希特勒的指示,德軍特種部隊潛入盟軍防線的後方執行破壞和襲擾任務,代號為“獅鷲”。希特勒為“獅鷲”行動特別指定了指揮官,他就是在德國國內被奉為英雄的斯科爾茲內上校。斯科爾茲內1930年加入納粹黨,並在大戰爆發前入德國空軍服役。1943年4月,善於冒險的斯科爾茲內由於戰鬥中表現出色而被選入德國中央保全局第六處從事特種作戰工作。同年9月,斯科爾茲內因受命率領特種部隊成功救出被軟禁的墨索里尼而聲名大噪。1944年10月,斯科爾茲內再次率領特種部隊成功劫持了打算私下與蘇聯簽訂停戰協定的匈牙利攝政王霍爾蒂海軍上將,迫使匈牙利繼續留在軸心國陣營。這一次,斯科爾茲內親自挑選了約2000名會講英語的德軍士兵組成突擊小分隊,換上美軍的制服,乘坐美軍的吉普車大膽穿插到美軍防線後方,到處襲擊美軍士兵、切斷電話線、倒轉路標、布設虛假地雷標誌等,攪的美軍後方一片混亂,人人自危。為了搜尋這些德軍小分隊,美軍到處設卡攔截相關車輛進行檢查,任何人如果回答問題時引起懷疑就會被立即羈押起來,等待後續甄別。就這樣,幾十萬美軍只要在路上相遇就會互相盤問,一時間人心惶惶,不得安寧。獅鷲行動初見成效後,斯科爾茲內計畫開始第二步行動,即命令第150裝甲旅的全體官兵身著美軍坦克兵制服,駕駛美式坦克由戰線北翼長驅直入奪取馬斯河上的橋樑。後來,這項極其大膽的穿插行動由於作戰計畫被美軍截獲而流產,否則將會給美軍造成更大的混亂與破壞。
在西線總司令倫德施泰特指揮下,於1944年12月16日拂曉在風雪中開始進攻。此時,美軍在阿登地區只部署了4個師,且無工事依託。1944年12月17日,美軍第106師和第28師的陣地被突破,兩個團投降。至1944年12月25日,德軍向西突入縱深達百餘公里,形成突出部。
在美軍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歐洲盟軍最高司令D.D.艾森豪採取果斷措施,將被切斷聯繫的阿登以北的美軍第12集團軍群的兩個集團軍劃歸英軍第21集團軍群司令B.L.蒙哥馬利統一指揮。同時,急調大批增援部隊堅決阻擊德軍進攻,並積極準備反突擊。到1944年12月24日,美、英軍已有24個師60萬人參戰。天氣轉晴後,占極大優勢的美英空軍發揮了重大作用。南部交通樞紐巴斯托涅城解圍之後,第21集團軍群和布雷德利指揮的第12集團軍群於1945年1月初實施全線反突擊,1945年1月16日在烏法利茲會師。東線蘇聯紅軍也提前發動強大攻勢,配合美英軍行動。
希特勒此時已經罷免了與他意見不合的曼斯坦因。他試圖從東線抽掉部隊形成西線的部分局部優勢,突破阿登山區美軍霍奇斯將軍美軍第一集團軍和巴頓指揮的美國第3集團軍的結合部之間85英里寬的薄弱防區。“現有部隊肯定能突破的地方……防線單薄,他們也不會料到我們會發起突襲。因此,充分利用敵人毫無防備的因素,在敵機不能起飛的氣候下發起突然襲擊,我們就能指望取得迅速突破。”為此德國發布了關於建立“人民近衛軍”的命令,應徵年齡從16~60歲,訓練時間只有短短不到兩個月。
德軍進攻
1944年12月16日拂曉,在密集炮火準備後,德軍兵分三路發動突襲:左翼是布蘭登堡指揮的第7集團軍(轄4個師);中路是曼特菲爾指揮的第5裝甲集團軍(轄7個師);右翼是狄特里希指揮的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轄9個師)。總攻前,德軍還實施了兩個特別行動以配合正面進攻。一是代號“鷹”的空降作戰行動,目標占領美軍後方的公路交通樞紐;另一代號 “格里芬”行動則由德軍特種部隊——第150裝甲旅執行。他們裝扮成美軍,在德國大部隊到來之前潛入盟軍陣地,儘可能地製造混亂和破壞,占領戰略要地。17日,美軍第106師的兩個團7000多人被德軍包圍後投降,成為美軍在歐洲戰場上遭到的最嚴重失敗。18 日,中路德軍第5裝甲集團軍逼進公路交通樞紐巴斯通;右翼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占領了馬斯河渡口;左翼第7集團軍渡過奧爾河。至1944年12月20日,德軍已撕開美軍防線,形成一個寬約100公里、縱深30公里至50公里的突出部。
1944年12月17日早上,盟軍最高指揮部急調美軍第82和第101空降師火速增援;19日,又命令巴頓將軍指揮的美軍第3集團軍北上馳援巴斯通。堅守阿登地區的美第1集團軍則接到命令不惜一切代價頂住德軍進攻,堅守到援軍到來。
1944年12月22日,德軍交給堅守巴斯通的美軍第101空降師一封勸降信。在信中,希特勒瘋狂叫囂道:要么投降,要么殲滅!第101空降師代理師長麥考利夫準將在給希特勒的回信中只回答了一個字,把希特勒氣瘋了:“Nuts(神經病)!”此事後來在二戰史上傳為美談(不得不佩服在這種緊要關頭上還沒忘了幽默感。此電文在盟軍中廣為流傳,很大程度上鼓舞了軍心。)二戰後還載入了金氏世界紀錄(世界簡訊之最,只有一個單詞)。
德軍撤退
1944年12月25日聖誕節那一天,德軍第2裝甲師與美軍第2裝甲師在塞勒斯展開激戰。德軍陣亡2500人,被俘1050人,所有坦克損失殆盡。美軍第2裝甲師由此獲得了“活動地獄”的綽號。1944年12月26日,美軍第4裝甲師先頭部隊終於殺開一條血路,衝進了巴斯通,加強巴斯通的防禦力量。由於天氣突然轉好,盟軍航空兵開始支援地面作戰,給德軍第5裝甲集團軍以致命打擊,德軍強渡馬斯河的希望落空。1945年1月1日德軍出動1000多架飛機,對法國、比利時和荷蘭境內的盟軍機場進行空襲,炸毀盟軍飛機260架。德軍地面部隊趁機向阿爾薩斯北部發起了進攻。1945年1月3日,盟軍也發起大規模反攻,巴頓的第3集團軍和堅守阿登地區的美第1集團軍同時出擊。德軍也在這一天對阿爾薩斯發動了最猛烈的攻勢,從而展開了阿登戰役中最激烈的戰鬥。經過了整整5天血戰,德軍損失慘重,被迫撤退。
1945年1月6日,邱吉爾向史達林求援。為了支援西線盟友,蘇聯紅軍比原定日期提前8天於1945年1月12日在東線發起了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德軍被迫把準備派往阿登地區的後備兵力6個裝甲兵師調往東線。這使得德軍再也無力在阿登地區繼續維持進攻了。
1945年1月8日,希特勒終於下令德軍撤退。1945年1月12日,在德軍抽出兵力對付東線蘇聯紅軍後,英美盟軍趁機發起追擊。1945年1月28日,在盟軍的一路追殺下,德軍被全部趕回了阿登戰役發起前的位置。至此,整個阿登戰役結束。
阿登戰役是西線規模最大的一次陣地反擊戰。
有60多萬名德軍、近65萬名盟軍參戰。
雙方的損失都很大。
德軍死傷和失蹤約12萬人,損失600輛坦克和重炮、1600架飛機和6000輛汽車。
美軍傷81000人亡19000人,損失733輛坦克和反坦克炮。英軍傷1400人亡200人。
但兩者不同的是,源源不斷的軍火生產和大量的人力資源使盟國能迅速地彌補損失,而處於東西兩線作戰的不利處境和盟國猛烈的戰略轟炸之下的德國卻無法彌補這些損失。
德軍的這次反攻雖使美軍遭受重大損失,但嚴重削弱了它在西線的防禦力量和東線的機動兵力,再無後備力量可以補充,不但徹底喪失了反攻能力,而且也難以進行持久的有效防禦。四個月後,納粹德國戰敗投降。
儘管邱吉爾為英軍在此役中無所作為進行辯解,但他無法不盛讚美軍在阿登戰役中的英勇。“毫無疑問,這是美國人在戰爭中最偉大的一役,並且我相信,這將被認為是美國人永垂不朽的勝利。”
空降
空降前戰
1944年深秋,戰火逼近了德國本土,美、英盟軍橫掃大半個西歐並攻入德國中部邊境。為扭轉局面,希特勒下令德軍在美軍力量最薄弱的比利時東南部阿登地區實施大規模反擊,即後來的“阿登戰役”。為配合德軍大部隊的行動,德軍統帥部計畫在正式進攻前一天的夜裡使用傘兵部隊,空降到美軍後方占據一個橋頭堡,一來切斷美軍地面交通、阻擊其增援部隊,二來在美軍後方製造混亂,接應正面進攻的大部隊。此次行動代號為“鷹”,這將是德軍在二戰中進行的最後一次空降作戰,重振雄風的最後機會。
1944年12月初,德軍統帥部任命傘兵部隊中久經沙場的馮·德·海特(Von der Heydte)上校指揮“鷹”行動。二戰初期,德國傘兵從天而降,出其不意地發動了多次奇襲:在丹麥和挪威譜寫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空降作戰的篇章;空降攻占所有荷蘭機場,為德軍迅速占領荷蘭提供保證;突襲比利時埃本·埃馬耳要塞創下二戰中最大膽空降行動的紀錄;克里特島戰役被算作二戰中惟一一次以傘兵部隊為主實施的攻堅戰。這些空降作戰為德軍“閃電戰”的勝利提供了重要保障。二戰中後期,由於希特勒以傘兵空降作戰傷亡過大為由禁止進行空降作戰,德國傘兵被當做普通步兵投入地面戰鬥。因此,海特上校在接到這次久違的空降任務後心中十分激動,他將“鷹”行動視為重振德國傘兵威望的榮譽之戰。
傘兵突擊隊
海特立即著手組建一支1200人的傘兵突擊隊。連年的征戰使有空降經驗的老兵損失殆盡,他只得在嚴重缺員的第 2空降軍中勉強找到了一些軍官和士官,但招集的傘兵大都是剛剛經過訓練的新兵。再加上冬季阿登山區的惡劣天氣、夜間空降的難度較大以及運輸機駕駛員經驗不足,使得準確進行空降成為一大難題。為此,海特想出了一個辦法:在空降地區先由轟炸機投下燃燒彈指示位置;從出發機場到空降地區一路上由地面探照燈指示航線,沒有探照燈的地方用高射炮發射曳光彈加以指示;傘兵空降時由運輸機投放照明彈,確保傘兵準確著陸。
1944年12月9日,海特的傘兵突擊隊在阿爾屯集結進行空降前的準備。1944年12月12日,他們接到了具體作戰任務:16日3時,在德軍正面部隊發起主攻前,在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進攻方向上的巴拉格米奇爾(BaraqueMichel)地區空降,奪取並扼守當地的公路交叉點,接應正面進攻部隊。由90架容克-52型運輸機擔任空中輸送,出發機場為德國境內的帕德博恩和利普施塔機場。
1944年12月15日夜裡,因為部分負責運送傘兵突擊隊的卡車沒有及時趕到,致使半數傘兵未能按計畫準時到達出發機場,“鷹”行動被迫推遲。16日拂曉,德軍“B”集團軍群兵分三路,向美軍發起進攻,第1梯隊的裝甲師當即突破了美軍防線。原本擔心就此無事可做的海特在16日下午接到急令,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在進攻中突然受阻,傘兵突擊隊按原計畫空降接應。
航線出錯
1944年12月17日零時30分,運載傘兵突擊隊第1批10架容克-52型運輸機起飛,在地面探照燈和高射炮的引導下,於3時到達預定地區上空並進行傘降。但在第1批運輸機過後,沿線的探照燈關閉,高射炮也停止發射曳光彈,導致其後的幾批運輸機失去引導而偏離航線。其中部分飛至盟軍高射炮防區上空,遭遇密集炮火攔截,被擊落10架。其餘運輸機隊形散亂,加上阿登上空的風速超過每秒6米,大約200名德國傘兵在著陸後發現自己身處遠離目標50公里以外的波恩(Bonn)。最終到達目標的只有450人。
只有400人
海特隨首批運輸機準確降落到巴拉格米奇爾,到1944年12月17日上午8時,他只集合到150人和一門迫擊炮。由於人數太少,海特命令部隊隱蔽進樹林,等待其他傘兵前來。這天夜裡,其餘300人終於先後趕到,但所有通訊兵和無線電台都在後續空降時不知去向。在無法同指揮部取得聯繫的情況下,海特仍然決定攻下原定目標。於是,400多名德國傘兵在海特的指揮下,用FG-42傘兵步槍和MP-40衝鋒鎗殺入巴拉格米奇爾公路交叉點附近的美軍駐地,將對方打得措手不及。
把傷員交給美國人
到1944年12月18日晨,巴拉格米奇爾公路交叉點已經完全處在德國傘兵的控制之中。巧合的是被襲擊的是美軍第101空降師的一個連,其中有40多人被德軍俘虜。但戰鬥中同樣有不少德國傘兵受傷,由於沒有任何藥品,他們生命垂危。為了給這些傷員一線生機,海特叫來了被俘的美軍,要求他們將德軍傷員帶回美軍陣地並給予治療。
在釋放美軍戰俘時,海特特意給美軍第101空降師師長泰勒將軍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閣下曾與我指揮部隊在諾曼第的科朗坦地區交過手,從那時起我便得知您是一位勇敢、豪爽的將軍。現在我把抓到的貴軍戰俘全部奉還,同時還將我們的傷員交給您。如果您能給予他們急需的治療,我將不勝感激!”泰勒將軍後來果然妥善安置了那些德軍傷員,即使是處於德軍重兵包圍的危機關頭,美軍第101空降師的醫護所依然為他們提供了細心的醫護。
海特十分清楚,在放回美軍戰俘的同時,必然招來美軍的大舉反攻,他命令部下立即在美軍駐地和公路兩側的樹林中布防。幾小時後,趕往增援巴斯托涅的美軍第101空降師部隊向海特他們發起了進攻。於是,在阿登戰役初期德軍大舉進攻時,在主戰場以外的巴拉格米奇爾,一支德國傘兵部隊卻面臨著數倍於己的美軍的進攻。由於此處是通往巴斯托尼的必經之路,美軍的攻勢相當兇猛。公路兩側的地區幾經易手,遍地是雙方陣亡官兵的屍體。戰鬥進行到19日,海特身邊只剩下不到200人,而且彈藥和口糧即將耗盡。正面進攻的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仍未趕到,海特預感到這次由希特勒下令發動的反擊前景不妙。
全軍覆沒
1944年12月20日,海特被迫作出決定,主動放棄巴拉格米奇爾公路交叉點,將剩餘部下分散轉移,向東撤回13公里外的德軍防線。然而,許多德國傘兵在轉移途中迷失方向,先後被美軍殲滅或俘虜。1944年12月21日,在美軍的追擊下,與海特隨行的衛兵們紛紛中彈而亡,只剩下受傷的海特獨自一人逃進了蒙紹(Monchau)鎮,躲在一所民宅內。22日早上,美軍開始在蒙紹鎮大舉搜查,毫無抵抗能力的海特把自己的銀質傘兵突擊獎章送給了鎮裡的一個小男孩,讓他給美軍帶口信說自己準備投降。當天中午,美軍前來將海特上校帶走。
至此,二戰德國傘兵的最後一次空降作戰“鷹”行動以徹底失敗而告終。1個月後,德軍在阿登的反擊被盟軍擊退,所有進攻部隊全部被趕回到反擊前的出發陣地上。歐洲的上空此後再也沒有出現過曾經所向無敵的德國傘兵,阿登戰役中的“鷹”行動成為納粹德國傘兵的絕唱,只剩下鷹徽標誌,向人們表述著德國傘兵曾擁有過的榮耀。
巴頓
1944年
1944年12月,歐洲的盟軍士兵們在風雪中企盼著聖誕節的到來,冰冷潮濕的衣服安在身上可真是要命。盟軍的第3集團軍司令喬治·史密斯·巴頓一邊詛咒著鬼天氣,一邊讓牧師寫禱文--他需要好天氣,在這種天氣里空軍無法出動,巴頓的裝甲部隊在缺乏空中掩護的情況下推進緩慢。與巴頓的焦急相反,德國B集團軍群司令官莫德爾元帥正為這惡劣的氣候叫好,他將利用這一機會實施元首一直在期待的大規模反擊。他的目標是--阿登。
阿登山區位於盟軍霍奇斯中將的第1集團軍和巴頓的第3集團軍的結合部,正面寬約80英里,地形崎嶇複雜,由米德爾頓缺編的第8軍負責防守。盟軍的首腦們並沒有意識到在這裡潛伏著巨大的危機,反將其闢為在零星戰鬥中受挫的各師人員的休整地。在第8軍陣地的對面德國人已經乘著夜幕悄悄地集中了14個師的龐大兵力(其中7個為 裝甲師)。巴頓覺察了德軍異常的舉動,1944年12月12日他要參謀長蓋伊擬訂一個計畫-第3集團軍停止東進,做一個90度的大轉彎,向北直插盧森堡。1944年12月13日巴頓向歐洲美軍總司令布萊德利(是巴頓長年的戰友)發出了警告,並提醒他:第8軍處境十分危險,必須儘快採取行動。但布萊德利並沒有採納巴頓的意見。
1944年12月15日夜,德軍的無線電台開始沉默,巴頓敏銳地感到戰鬥即將來臨。他命部隊立即進入戰鬥狀態,隨時準備迎擊德軍。
1944年12月16日拂曉5時30分,2000門德軍的大炮打碎了第8軍的好夢,德國3個滿員的集團軍(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第5裝甲集團軍和第7集團軍總計兵力27.5萬人)在隆德施泰特元帥的指揮下,潮水般向美8軍撲來。第8軍由第101空降師及其特譴隊、第28步兵師(缺2個團)、第9裝甲師和一些炮兵部隊組成,完全不是德軍的對手。很快,德軍就將其包圍在巴斯托尼等幾個狹小地域,向美軍的縱深推進了30-50英里。
1944年12月18日,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在布萊德利的司令部召開緊急會議,研究應付德軍進攻的對策,決定於南部向德軍發起反擊,解救被圍困的部隊。當艾森豪問巴頓何時可以發起進攻時,巴頓毫不猶豫的回答到:“1944年12月22日早晨。”與會將領都以為他在信口開河,巴頓卻不動聲色的說:“這不是胡鬧,我已經作好了安排,我的參謀人員正在擬訂作戰計畫。我可以在1944年12月22日投入3個師-第26、第80步兵師和第4裝甲師。幾天后可以投入6個師。但我決定用手頭的兵力發起進攻,我不能等待,否則會失去出其不意的效果。” 艾森豪同意了巴頓的計畫。會議結束後,巴頓立刻給參謀長蓋伊打電話,發出了行動命令:第4裝甲師經隆維向阿爾隆挺進,第80師經過蒂翁維爾向盧森堡進攻,第26師已做好一切準備待命出發。根據巴頓的命令,第3集團軍的指揮部在最短的時間內(20日至22日)完成了大量艱巨的工作;
其中包括
向被圍困的第101空降師空投補給的美C-47運輸機群
⒈ 作戰處做出了新的部署,將3個軍有北向南的戰線改為4個軍由東向西的伸展,整個戰線來了個90度的大轉彎。
⒉佩里上校組織了1338輛各種運輸車輛,夜以繼日的將部隊和補給支隊從前線轉運到進攻陣地。總行駛里程達160萬英里。
⒊馬勒上校領導後勤處建立起一套新的補給系統,在100小時內轉運了62000噸物資。
⒋科克上校的情報處繪製和分發了幾十萬張新戰場的作戰地圖,做出了敵情分析報告,及時的改變了戰鬥序列。
巴頓自己也沒有閒著,他和米姆斯中士開著他的吉普車跑遍了全軍,獨自完成了需要一個連的參謀人員才能做到的複雜工作。大雪中,大衣上粘滿了泥漿和雪花的士兵在巴頓煽動性演說的刺激下頂著凜冽的寒風前進。指揮官站在坦克的指揮塔上調度和指揮部隊的行進。第3集團軍就這樣在巴頓的指揮下,面對著德軍的阻截和惡劣的天氣在短短的幾天內,把一支十幾萬人的軍隊從薩爾地區快速調往阿登山區,實現了戰線由南向北的全面轉移。1944年12月22日晨6時,第3集團軍所屬的第3軍準時發起了進攻。
巴斯托尼是一個人口不足4000的小鎮,坐落於比利時東部的一個狹小平原上,四周為稀疏的林地和丘陵。由於阿登南部公路網中有7條通過此地,所以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德軍原估計巴斯托尼防守兵力薄弱,計畫讓戰鬥力不是很強的第26民兵師順道去占領它,但101空降師的頑強抵抗使德軍的進攻受挫。隨著戰鬥的推進,德軍統帥部發現巴斯托尼不但成了整個德軍戰線的“釘子”,而且直接威脅著德軍的後勤供應,牽制著德軍的有生力量。這一切使德軍下決心拿下巴斯托尼,他們派出了拜爾林和馮-盧特維茨將軍率領2個軍的兵力前來進攻。
1944年12月23日,天氣終於放晴了。盟軍的7個戰鬥轟炸機群、11箇中型轟炸機群、第8航空隊的一個師以及皇家空軍的運輸機飛抵巴斯托尼上空。機群猛烈地轟炸了德軍的目標,運輸機投下各種補給物資。轟炸給德軍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和心理壓力,迫使德軍放棄了24日進攻巴斯托尼的計畫。
巴頓指揮的第4裝甲師在空軍的掩護下,於24日強行突破馬特朗格浮橋,占領了沃納克村進而沿公路向阿爾隆發起突擊。第5師將德軍趕過了紹爾河,為進攻巴斯托尼做好了準備。
巴斯托尼的戰鬥也同樣艱苦,101空降師的士兵們頂著德軍的炮火,趴在積雪的散兵坑裡堅守陣地。1944年12月26日16時30分,第4裝甲師第37坦克營C連連長查爾斯-博格斯中尉駕駛的M-4坦克第一個衝進了巴斯托尼。在他的後面,美軍的裝甲部隊也湧入101空降師的陣地。身體疲憊卻精神飽滿的101空降師師長麥考利夫準將連連稱讚巴頓麾下“鐵輪地獄”的速度和力量。在第9裝甲師和第80步兵師的增援下,第4裝甲師打通了阿爾隆通向巴斯托尼的公路。1944年12月29日,美軍徹底擊潰了圍攻巴斯托尼的德軍,準備集中兵力攻向德軍的前進基地-赫法利策。
第一輛突入巴斯通的第4裝甲師的M4謝爾曼坦克
1945年
1945年就要到來了,巴頓給德軍精心準備了一份“禮物”。他命令:第3集團軍所屬的所有炮兵在1944年12月31日午夜12點整,用最猛烈的火力集中向德軍陣地齊射20分鐘。在炮火的轟鳴和德軍的哀號中巴頓以其特有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
1945年1月,巴頓已經完全控制了戰場的主動權,德軍的進攻已完全被遏制,勝利就在眼前。1945年1月16日,巴頓命令部隊從南北兩翼採取鉗型攻勢,全速向赫法利策推進,將德軍攔腰斬斷。巴頓部隊所向披靡於23日攻占聖維特,27日第3集團軍的前鋒已攻至烏爾河一線,1945年1月29日巴頓召開記者招待會,宣布阿登戰役以美軍的勝利而結束。
對於第3集團軍在這場戰役中的表現,巴頓在1945年1月29日的日記中這樣寫道:“這次戰役期間,第3集團軍比美國歷史上,或許是世界歷史上的任何集團軍都前進得更遠,速度更快,並在較短的時間內投入了更多的兵力。只有如此出類拔萃的美國軍官、士兵和裝備才可能取得這樣的戰績。沒有一個國家能與這樣的軍隊相抗衡。”
巴頓有一個習慣,就是在每次重大戰鬥後記下敵我雙方的傷亡和損失數字,這次也不例外,他在日記中記載著美第3集團軍至1945年1月29日的傷亡情況:(本詞條以列表形式給出)
(美國)第3集團軍 | 德軍 |
陣亡 14,879人 | 擊斃 96,500人 |
受傷 71,009人 | 擊傷 296,000人 |
失蹤 14,054人 | 俘虜 163,000人 |
非戰鬥性傷亡 73,011人 | |
總計 172,953人 | 總計 582,500人 |
前期
納粹德國在1944年12月16日在西部戰線發起的作戰。此次作戰包含許多支持的次作戰,如地板作戰(Operation Bodenplatte)和麒麟作戰(Operation Greif)等。這些作戰的計畫中的目標是撕裂英美盟軍戰線、占領安特衛普,並包圍和消滅盟軍的四個軍團,迫使盟軍在有利軸心國的條件下和談。阿登戰役的計畫是在極度秘密的情況下完成,幾乎完全無線電靜默,因此即使是“Ultra”,盟軍破譯的德國秘密無線電通訊,也未對即將來臨的進攻顯示出任何跡象。
相關電影
《遭遇聖誕夜》、《普通人的戰爭》、《The Wereth Ele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