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穿山甲別名“鱗鯉”、“陵鯉”。哺乳綱,鱗鯉科動物。體長40--50厘米,尾長26—36厘米,體重2500--4000克。體形狹長,背部弧形,腹部扁平,兩端成尖形。頭小成圓錐狀,吻長較尖,鼻墊裸露近肉色,外殼小成弧形,頸不明顯。眼小,舌長,無齒。尾扁平而長,四肢粗短有強爪,前肢比後肢稍長,腳具五趾,趾有五爪呈徽黃色,前腳爪長於後腳爪,且中間三趾爪特別粗長而曲。前後腳掌裸露,無掌墊、足墊和指墊。雄性肛門後有凹陷,雌性胸腋部有乳頭二對。全身被覆瓦狀排列的深灰褐色成略帶黃褐色硬質鱗甲,鱗甲間雜有數根剛毛。顏面、下頜、胸腹面至尾基部以及四肢內側無鱗甲、有稀毛。我州廣布,是常見野生動物,也是重要的藥用動物,宜大力發展人工養殖。經濟利用:穿山甲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重要的藥用動物之一,且嗜食白蟻,有益於人類。
作用
(一)藥用
其鱗甲的中藥材名稱為穿山甲片、甲片、川甲、川甲片、鱗甲片。慷鱗片等。據《本草綱目》記載:“‘鱗可治惡瘡,瘋瘧、通經刷乳”,據藥典資料記載,具有活血、下乳、消腫、排膿等功效,用於乳汁不通、癰腫瘡毒、團經、關節腫痛等症。鱗甲的加工方法,據《四川資源志》記載為:一是將獸體放置於沸水中略經燙煮,剝下鱗甲即為甲片;另一方法是將獸皮整張剝下,置於石灰水中使其皮肉腐蝕並分離,然後用清水將鱗甲洗淨曬乾即成。商品規格分為甲張和甲片。甲張以完整、灰褐色、甲鮮明、皮肉無臭味、無蟲蛀、足乾為好;甲片以片大、色灰褐、明淨、無筋肉、足於為佳。過去把色澤略棕黃的商品稱為“銅甲”,色青黑之商品則稱“鐵甲”,有人認為其質量以鋼甲的為優,也有人說“鐵甲”為優的。現在兩者不分,僅以其甲張和甲片兩種規格之分。甲珠(煙山甲),取潔淨的河砂炒燙,再加入淨穿山甲,炒至邊緣向內捲曲並鼓起呈黃色時取出,篩去砂子即可。醋山甲,將上述炮山甲趁熱倒入醋內攪拌,略浸後撈出曬乾即成。每100公斤穿山甲片用醋20~25公斤,經上述加工後即可入藥使用。穿山甲片沒有生用的。
穿山甲鱗片主要含大量角蛋白和多種胺基酸。此外,事丸腺的。脂類食量高,其中有甘油三酯、磷脂、膽固醇脂等。
(二)消除蟻害
穿山甲能消除白蟻和其它蟻類對森林、建築物、農作物等的嚴重危害,是一種有益的小型獸類。
(三)觀賞
穿山甲是動物園的珍貴觀賞動物之一,具有較高的科普和觀覽價值。
(四)其他
活穿山甲可以適量出口換取外匯。其肉味鮮美,有滋陰、清熱解毒之功效。人工飼養:穿山甲善於掘大,也會攀爬跨越障礙,因此飼養寵告必須堅固牢實,避免逃失。獸舍面積應以飼養數量而定,一般每隻穿山甲以占地5~6平米為宜。獸舍地面需以水泥鋪築或石板鑲鋪,周圍採用磚砌成滑牆體或玻璃牆面或鉛絲網罩,若是鉛絲網,頂部必須封閉。在魯舍內的一個區域鋪30厘米厚的黃土,其上再放置30厘米厚的稻草或其它乾草,供棲息用。至於是否再設運動場所,則需據飼養量的多寡而定。運動場可採用在硬質地面上設定封閉的鉛絲網罩或於周圍築以矮牆均可。其主要目的是增大穿山甲的運動量和防止逃走。養殖技術:人工飼養穿山甲目前尚為探索階段,現在認為較好的混合飼料及比例是:魚糜 16%、熟蛋黃 6%、蠶蛹粉 58%、酵母粉8.5%、脫脂奶粉4.5O、紫荊葉粉4%、泥土3%及多維粉少量,用50%,60%的清水攪拌均勻後投餵。每隻成獸飼餵量為其自身體重的2~3%為宜,每日下午餵給食物。獸舍內須每日將糞便清除乾淨,室溫保持在22℃以上,如低於此溫度,食量則會下降,體重也隨之減輕。
製作
煅砂法
砂為炮製穿山甲的重要輔料,故砂質好壞直接關係到炮製[1]成品的好壞。取河砂若干,用鐵篩篩除粗粒,用清水洗淨砂中泥土和細粉,烘乾備用。先將蜂蜜置鍋內溶化,加水和勻,再加入已洗淨的河砂炒至乾燥(蜂蜜∶水∶河砂=3∶1∶75,這有利於除去砂中有毒物質)。然後以砂∶油=100∶1的比例,油中加入菜油,一邊拌砂,一邊加熱。炒至烏黑髮亮,滑利而無油煙時方可。
砂炒法
將煅好的油砂置鐵鍋內,武火加熱,炒至滑利易翻動時,適當減弱火力。先用3~4張2mm厚的白紙埋入砂中約半分鐘試鍋,若紙呈褐色或焦化,說明砂溫過高,應適當加入冷砂拌炒以降低溫度;若紙呈深黃色時,說明砂溫適中(約200℃),便可進行炮製。此時火候應嚴格控制,以文武火為佳。當穿山甲片炒至膨脹,邊緣向內捲曲,表面呈金黃色時,迅速出鍋,篩去砂,攤涼敲碎備用。
砂炒醋浸法
醋浸均以米醋為輔料。用砂炒法,先將穿山甲片用油砂炮製呈表面為金黃色卷膨脹時,篩除油砂,趁熱浸入米醋中(穿山甲100g,食醋30g)取出乾燥敲碎備用.
套用
通經下乳
產後乳汁不下,用炮甲片10克,王不留行10克,通草6克,當歸10克,黃芪30克,燉豬蹄服;若乳房脹痛發硬而乳汁不下者,用當歸12克,炙山甲12克,王不留行15克,通草、路路通、漏蘆各9克;若為婦女閉經時,可用炮甲珠粉6克,沖黃酒分3次服用,經行即停服。
祛瘀散結
經臨床驗證,凡屬跌打損傷,關節腫脹,脅肋疼痛,半身不遂以及各種淋巴結腫大、腫瘤包塊及各種癌症均可以使用穿山甲進行治療。如治瘀血所致之經閉用炮山甲15克,雞內金12克,水煎分2次服,數日即效;治乳癌用穿山甲240克,蜈蚣60克,全蠍120克,共研細末,和丸如黃豆大,每日1粒,有消積散結之功。
消癰排膿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云:“穿山甲味淡性平,氣腥而竄,其走竄之性,無微不至,故能宣通臟腑,貫徹經絡,透達關竅,血凝血聚為病,皆能開之,以治疔癰,放膽用之,立見功效。”治乳癰初起:穿山甲15克,蒲公英30克,水煎分2次服,連服3~5日,療效較佳。治癰疽,可取穿山甲片30克,牙皂30克,共炙焦黃研為細末,每次用3克,熱酒調和服下。治癰潰後腐肉不脫,可用炮山甲研末,撒瘡面上,每日1次。
風寒濕痹
對風寒濕痹而致的手足麻木,四肢疼痛,拘攣等症,可用穿山甲通經絡,活氣血。常配合羌活、防風、天麻、獨活、當歸、川芎、桂枝、伸筋草、威靈仙、絡石藤等同用。如治風濕痹痛可取穿山甲15克,威靈仙30克,宣木瓜30克,細辛15克,以酒1000毫升浸泡7天后,每服20毫升,日服2次,其效較好。
此外,穿山甲還可外用止血。以炒山甲、鱉甲等藥,配伍田三七、丹參、茵陳、田基黃、太子參、茯苓、白芍、女貞子、黃芪、糯米根等藥物組方的“二甲湯”,軟堅,活血,清熱,益氣,養陰,治療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也頗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