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收入《東方早報·上海書評》四期訪談、特稿、書評、隨筆文章。
圖書目錄
訪記&口述
夏含夷談古代文獻的不斷重寫
陳尚君談點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訂
林毓生談殷海光
特稿&書評
7月6日,我在讀……
麥卡錫:一個焦慮的時代(十)
草根宗廟
這樣的文壇,就有這樣的批評
戊戌變法中的康有為
地方分離主義與中央集權
伊朗的猶太女性悲歌
麥卡錫:一個焦慮的時代(十一)
改變歷史的日全食
張之洞與晚清國運
部分章節
訪記&口述
夏含夷談古代文獻的不斷重寫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夏含夷(Edward L.Shaughnessy)先生與魯惟一先生主編的《劍橋中國上古史》,是劍橋中國史系列中唯一還未譯成中文出版的著作。也許在夏含夷先生看來。隨著中國出土文獻的不斷公布。那段歷史乃至傳世的文獻都需要不斷重寫。他在2006年所著的《重寫中國古代文獻》的中譯本即將出版。夏含夷在書中指出,每一部原來書於竹帛的古書都是經過了許多改變才成為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印刷品,而這一點以往常常被我們忽略了。
李學勤先生在《走出疑古時代》中曾提出要“重寫中國學術”,您提出的“重寫中國古代文獻”與李先生說的“重寫”有什麼差別?
夏含夷:李學勤先生的“重寫”和我的“重寫”差別很大。李先生所說的重寫是廣義的,就
是要重新考慮、重新改寫中國古代學術。因為我們有很多新的證據、資料,可以重新寫作一段歷
史。我所說的“重寫中國古代文獻”,是直接的意義,就是重新寫一遍、寫兩遍。我的意思是,
當我們拿到一篇手寫的文本,然後進行抄寫或編寫,在這個過程中,抄寫者或編寫者起了什麼樣
的作用。與李先生比起來,我說的“重寫”是狹義的。當然也有廣義的意義,研究重寫的過程,
就可以發現中國文獻經過了很長的發展過程。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中國古代文獻與真正的原本,
恐怕有相當大的差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