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介紹
1933年2月中旬,國民黨軍第29軍軍長、川陝邊區“剿匪”督辦田頌堯指揮所部近6萬人,分左、中、右3個縱隊圍攻川陝蘇區。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採取收緊陣地、待機反攻的作戰方針進行反圍攻作戰,至4月底,主動退至以空山壩為中心方圓約50公里的川陝邊界地區。田頌堯以為紅軍“潰不成軍”,遂集中其左縱隊9個團於5月中旬進至空山壩西南地區,其中央縱隊和右縱隊亦向通江以北推進,企圖南北夾擊,圍殲紅軍。紅四方面軍在給予搶占空山壩東南竹峪關的川陝邊防軍以打擊,解除翼側威脅後,於17日決定集中主力對進至空山壩西南之左縱隊9個團實施反擊。遂部署紅11師主力由空山壩北向敵左側迂迴,斷其退路;紅10、紅12師主力由空山壩東及長坪地區攻敵右翼;紅73師在空山壩南堅守正面陣地,伺機轉為進攻。20日夜,紅11師一部冒雨隱蔽插到敵左側,21日拂曉突然發起攻擊,接著紅73師和紅10師、紅12師主力亦從正面及右翼同時發起猛攻,將敵大部分割包圍於空山壩以南之餘家灣、柳林壩地區,激戰3晝夜,將其大部殲滅。共斃傷俘旅參謀長以下近5000人,繳獲長短槍3000餘支、機槍20餘挺、迫擊炮50餘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