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惰性

什麼是積極惰性
積極惰性(active inertia)的概念由倫敦商學院副教授Donald Sull提出。積極惰性是指曾取得巨大成功的公司在遭遇困難或新的挑戰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選擇重複公司過去的經驗模式來應對。重複以往成功模式的結果卻陷入越是積極應對,越是不能適應新環境,經營越是困難,越是更積極地應對這樣一個死循環。
攻克積極惰性的法寶[1]
避免落入積極惰性陷阱的法寶:多元的企業文化、內省的管理層。巨大的成功會從多個方面影響一個組織的文化,成為積極惰性的誘因。成功造成組織內部對某些做法和價值觀的高度認同,決策者聽不到理性的反對聲;成功造成管理層在社會上的聲望提高,在組織內部權威加重,限制理性的思辨;成功的產品部門在組織內部獲得巨大影響力,有可能將部門利益置於全局之上。在外部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這樣的組織會不自覺地沿襲過去的做法,最終落入積極惰性的陷阱。
積極惰性(active_inertia).jpg積極惰性(active_inertia).jpg

中國企業經歷了三十年的高速發展,積累了一定的成功經驗,同樣面臨落入積極惰性陷阱的危險。積極惰性的影響在中國企業走出國門的過程中表現的尤其明顯。中國企業總是希望將國內經驗移植國外,但頻頻碰壁。海爾積極將在國內行之有效的績效管理辦法移植美國等市場,出現反效果;聯想、TCL等在國際化過程中都有過類似水土不服的經歷。調整心態和管理手段,保持謙虛學習的作風是避免積極惰性陷阱的有效藥方。摩托羅拉新任聯合CEO Sanjay JHA首先縮減臃腫自大的研發隊伍,強力集中軟體平台、推進新產品,這些戰略或可在一定程度上打消積極惰性的影響。
參考文獻
↑ 積極惰性摧毀MOTO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