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穆家鎮有勝利村、東穆家村、南穆家村、徐家營村、黎起村、古樹村、六間房村、橫道村、魯家村、曾家村、黃青堆村、接官堡村、新台子村、南台口村、曹家村、鄭家廠村、落虎莊村17個行政村,58個自然屯,87個居民組。穆家鎮總戶數10784戶,總人口34642人。主要有漢族、滿族、回族、朝鮮族、蒙古族等5個民族。
水文資源
![穆家鎮](/img/4/abc/nBnauM3X0ATO2IDMzIDMwYTMyITM4gzN1IDMwADMwAzMxAzLyA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南沙河:南沙河源於千山山脈的韓家峪和上石橋村一帶,屬太子河的支流。自南流西向北,經鞍山市的陳家台、立山和城昂堡村,穿過瀋大高速公路入遼陽縣境。經劉二堡鎮,至柳壕鎮青魚灣村南下口子入太子河。河長65.4公里,流域面積458平方公里,境內河長25公里,河道比降1.32‰,多年平均徑流量7328萬立方米,1960年最大洪峰流量1090立方米每秒。
細河:細河因上游多泉水,故稱細河,是太子河支流,源於鳳城縣白雲山麓。其上、中游均在鳳城和本溪縣境內,僅下遊河口部分在遼陽縣孤家子村,流入葠窩水庫。全長62.8公里,遼陽縣內長4.8公里,是葠窩水庫主要水源之一
經濟建設
![穆家鎮](/img/c/e44/nBnauM3X0QjN2gTMykTO5UTMyITM4gzN1IDMwADMwAzMxAzL5kzL2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產業結構調整取得較大成效,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全鎮糧經作物種植比例已達到55:45。6個萬畝高效農業基地、6個千畝高效示範基地、6個高效示範小區等示範工程建設收到良好效益,其中高油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和苜蓿草種植基地的經濟效益十分明顯。大力發展養殖業,在穩定豬、牛、羊雞生產基礎上,新上了一批有特色的養殖項目,如綠殼雞蛋、鷓鴣、鵪鶉、蠍子、觀賞魚等。
項目建設
![穆家鎮](/img/b/618/nBnauM3X1UzMwQDNzkTO5UTMyITM4gzN1IDMwADMwAzMxAzL5k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第三產業
在第三產業上重點發展了餐飲娛樂和交通運輸兩大支柱產業。完善了鎮內蔬菜綜合批發市場。落虎村的青玉米批發市場、曹家村的肉牛批發市場、曾家村的牛奶批發市場、橫道村的西紅柿批發市場已初具規模。穆家鎮交通運輸車輛、各類服務網點、三產從業人中都有較大幅度的增加。穆家鎮鎮內房地產開發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替力。
所轄村屯
![穆家鎮](/img/2/075/nBnauM3X4QTNzMjMxADMwYTMyITM4gzN1IDMwADMwAzMxAzLwA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曹家村地處遼陽市“南大洋”的穆家鎮南面,養殖架子牛的產業規模逐漸擴大,在村養殖黃牛協會的引導下,全村已有117戶農民成為會員,全村肉食牛年存欄量已達1萬餘頭,農民年人均收入已突破實現8000餘元,僅一組農民養牛一項總收入將在400餘萬元,養牛業已成為曹家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支柱產業。
曹家村的肉食牛養殖起始於1996年,當時全村養牛戶不足10戶,而且都是家庭型飼養。隨著近年來農民養牛積極性和效益的"升溫",其規模也在翻倍的增長,村里在縣、鎮兩級領導的支持下成立了養殖黃牛協會,並以村養牛大戶,經濟人為會長、副會長來指導農民更好地發展養牛業。截止到12月中旬,曹家村以引進"西門塔爾、夏洛萊"等10餘個品種的肉食牛,全村年存欄肉食牛已達1萬餘頭,僅養牛一項全村人均收入已達8000餘元;並且在經濟人的推進下遠銷至河北、山東、上海、大連等地區。另外在2008年裡村養牛協會將要設立規劃出兩個養牛示範區,在養牛規模上,飼料加工上,食用菌培植上,牛肉品深加工等多方面開展產業鏈條延伸,使全村農民都能夠靠養殖肉食牛走出一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之路。
![穆家鎮](/img/5/a85/nBnauM3XxUTO3UTOyADMwYTMyITM4gzN1IDMwADMwAzMxAzLwA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為合理解決土地的利用問題,讓村民獲得效益最大化,村里在看到附近的柳壕、唐馬等鄉鎮稻田養殖的示範後,也在水田種植的水面做起了文章。為解決稻田養殖觀賞魚的技術難題,村里請來大連水產學校、省水產研究所的專家在每年的養殖生產期來到地頭田間講課,現場示範,解除了村民的後顧之憂。稻田養殖觀賞魚既降低了餌料等生產成本,也增強了魚的抗病性。魯家村稻田養殖觀賞魚的水面占總養殖水面的1/3以上。村內利用稻田養殖的村民高興的說,按2008年的市場行情,咱們賣魚的效益達到畝效益一萬元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