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簇矮病

稻簇矮病,水稻的一種病毒病害。病原物是植物呼腸孤病毒組亞組Ⅰ的成員。發生在中國福建、廣東等南方稻區。在自然感染及人工接種時,都只侵染水稻。品種間抗性差異明顯。結合防蟲與培育抗病品種進行防治。

水稻的一種病毒病害。病原物是植物呼腸孤病毒組亞組Ⅰ的成員。病毒粒體球狀(等徑對稱),直徑為60 nm,dsRNA,單組分基因組,分子質量為1.72×106 u。傳毒介體是黑尾葉蟬和二點黑尾葉蟬。介體的最短獲毒期為5 min,循回期11天,潛育期13~22天。病毒在黑尾葉蟬體內能增殖,但不能經卵傳播。用蟲體內病毒汁液測定,病毒的鈍化溫度為60~70℃,稀釋限點10-3~10-4,體外存活期(22℃)為2~3天,4℃下為4~5天。水稻秧苗感染病毒後,分櫱增多,形成簇生狀或雀巢狀,以窄葉青8號最重,在科字6號品種上,則發生“節上分枝”的現象,可作為診斷指標之一;窄葉青8號還是該病毒良好的繁殖寄主。發生在中國福建、廣東等南方稻區。在自然感染及人工接種時,都只侵染水稻。品種間抗性差異明顯。結合防蟲與培育抗病品種進行防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