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1982.9-1986.7武漢地質學院,煤田地質與勘探專業本科。
1988.9-1991.7長春地質學院,沉積學專業碩士。
1994.9-1997.7長春地質學院,岩石學專業博士。
1997.9-1999.7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後。
工作經歷
1986.9-1988.7長春地質學院能源地質系煤田教研室助教。
1991.9-1992.7長春地質學院能源地質系煤田教研室助教。
1992.9-1996.7長春地質學院能源系沉積學教研室講師。
1996.9-1999.12長春科技大學沉積學教研室副教授。
1999.12-2004.12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沉積教研室副教授。
2005.1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石油教研室教授。
主講課程
油氣地球化學、海洋地質學、沉積岩石學。
海洋地質學原理、海洋環境地質學、海洋學。
研究方向
石油天然氣勘探、沉積學。
主要貢獻
在研項目
1、中國東部陸緣中區中生代岩相古地理研究(項目編號:P0000202-05)中石化十五攻關項目子課題。
2、海拉爾盆地銅缽廟地區構造與沉積演化研究(項目編號:2003220101000629)大慶油田項目。
3、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區沉積體系研究(項目編號: XBKT2003KY10002-2)中石化項目。
4、北黃海盆地沉積體系特徵研究(項目編號:GZH200200104-1)國家專項。
5、東北地區油氣勘探歷程與勘探思路剖析子項(項目編號:DBKT2004-YL-021)中石化項目。
6、斷陷盆地火山岩-碎屑岩儲層形成機理及數學模型(項目編號:49894190-12)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二級課題。
7、白堊紀重大地質事件陸相沉積回響與氣候變化,(項目編號:2006CB701403),973項目子項。
8、中石化松遼盆地南部區塊石油地質評價,(項目編號:WX2005-YJ-001),中石化項目。
學術論文
1、沉積型式與構造控制研究進展(Ei檢索),地質科技情報,2000(19)1:11-15。
2、構造斷階對沉積控制:來自地震、測井和露頭的實例,沉積學報,2003(21)2:255-259。
3、下揚子區三疊紀最大海侵事件與揚子板塊-華北板塊碰撞,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004,(24)2:55-59。
4、構造活動和火山作用對乾酪根成烴轉化的影響,地質科技情報,2003(22)1:83-87。
5、徐家圍子斷陷火山岩的賦存型式及意義,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03(24 )1:24-27。
6、華北板塊與揚子板塊碰撞-來自下揚子區三疊紀層序地層的約束,大地構造與成礦學,2004,(28)2:134-141。
7、Structural Control of Sand Bodies and Deep Exploration for Oil and Gas,J.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2002(5)2:128-134。
8、The sequence Architecture of Volcanic Basin fillings-An example from Xujiaweizi ,J.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2001(4)2:116-119。
著作教材
事件沉積導論.實例.套用 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文章
1994年-2007年共發表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文章72篇,其中SCI 1篇,EI 2篇,AGI 1篇。發表第三、四作者文章共29篇。
第一作者
1.程日輝,易海永,劉招君. 含煤旋迴層形成的控制因素,世界地質,1994,13(3):92-97。
2.程日輝,易海永譯. 匈牙利北部早中新世盆地演化:構造與海平面變化,世界地質,1994(13)3:79-85。
3.程日輝,徐翔軍,郭少斌. 松遼東緣中生代含煤盆地充填序列及其在能源勘探中的意義,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95,25(3):301-305。
4.程日輝,杜旭東,王東坡. 地震層析:盆地動力學研究的有效手段,世界地質,1995, 14(2):52-58。
5.程日輝,杜旭東,杜小弟. 地震層析成像技術在盆地研究中的套用簡介,地質科技情報,1995, 14(2):105-110(為美國地質研究所AGI收錄)。
6.程日輝,劉招君. 松遼東緣石碑嶺中生代盆地的含煤沉積旋迴,煤田地質與勘探,1995, 23(4):1-6。
7.程日輝 遼西地區盆地演化:構造與層序,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95, 25(增1):46-51。
8.Cheng Rihui,Liu Zhaojun and Yi Haiyong. The basin types and Their Geodynamic background of Mesozoic in the area outside The Liaohe basin,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EOSCIENCE PROGRESSES OF NORTHEAST ASIA,1995:20。
9.程日輝等 斷陷盆地扇三角洲體系在層序地層分析中的地質意義-以松遼東緣盆地為例,第三屆全國青年地質工作者學術討論會,1995:20。
10.程日輝等 陸相含煤地層中的層序和煤的聚集,長春地質學院學報,第三十屆世界地質大會論文專輯,1996(26):18-23。
11.Cheng Rihui et al. Surface charcters in the lake basin sequence and their recognition,Abstract of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1996,8,v.2 of 3,26。
12.程日輝,王東坡. 陸相層序地層學進展,岩相古地理,1996, 16(4):56-61。
13.程日輝,劉招君,徐勇. 扇三角洲體系作為層序中體系域類型的識別標誌,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96, 26(3)。
14.程日輝,劉招君,徐勇. 松遼東緣新立城盆地的充填與層序發育,煤田地質與勘探,1996, 24(6):5-9(為美國工程檢索EI收錄)。
15.程日輝,劉招君,王璞珺. 松遼盆地東部火山事件的地質意義,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1997, 22 (1):57-61。
16.程日輝,劉招君,王東坡. 陸相盆地充填的層序類型-以遼西地區中生代盆地為例,沉積學報,1997, 15 (3): 166 – 170。
17.程日輝等 松南及南部鄰區中生代盆地動力學類型與深部作用,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97, 27(增1):27-32。
18.程日輝,林暢松,劉景彥. 盆地中不整合成因分析,世界地質,1998, 17(3):23-27。
19.程日輝,王東坡,廖興明. 伸展背景下陸相地層發育的控制-以阜新盆地為例,煤田地質與勘探,1998, 26(6):7-10。
20.程日輝,曹守連,王東坡,廖興明. 遼西及北部鄰區中生代盆地基底結構與盆地構造樣式,長春科技大學學報,1999,29(1):29-32。
21.程日輝,鄭和容,林暢松. 構造坡折與砂體預測:以霑化凹陷富林地區為例,石油與天然氣地質,1999, 20(3):203-206。
22.程日輝,王東坡,廖興明. 松南及南部鄰區殼幔結構與中、新生代盆地形成, 勘探家(石油與天然氣) ,1999, 14 (4):7-9。
23.程日輝,林暢松,崔寶琛. 沉積型式與構造控制研究進展,地質科技情報,2000, 19(1):11-15(為美國工程檢索EI收錄)。
24.Cheng Rihui et al Correspondence between Astronomical periods and Sedimentary cycles,Journal 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2000(3)2:136-141。
25.程日輝 沉積岩石學的雙語教學與多媒體運用,中國地質教育,2000,4:39-40。
26.程日輝,鄭和容,林暢松. 反向斷階構造樣式與砂質沉積體發育-以霑化凹陷為例,長春科技大學學報,2001, 31(2):146-148。
27.程日輝,游海濤. 關於構造-地層分析及其油氣勘探中的套用,世界地質,2001, 20(2):142-147。
28.Cheng Rihui et al The sequence Architecture of Volcanic Basin fillings-An example from Xujiaweizi faulted depression in Songliao basin, Journal 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2001, 4 (2):116-119。
29.程日輝等 陸相盆地中沉積相的垂向序列組合類型及在岩相古地理編圖中的意義,長春科技大學學報,2001,31 (增):37-39。
30.游海濤 程日輝等 流體包裹體pH值和Eh值的估算,長春科技大學學報,2001(31)增:124-125 (通訊作者)。
31.唐華風 程日輝等 山東大盛群的發育與沂沭斷裂活動,長春科技大學學報,2001, 31(增):64-67(通訊作者)。
32.Cheng Rihui and Wang Dongpo, The crust-mantle structure and the Cenozoic- Mesozoic basin formation in south Songliao and its south adjacent area, IGCP-420 Continental Growth in Phanerozoic: Evidence from Cental Asia, Fourth Workshop Abstact and Excursion Guidebook,27-30, 2002。
33.Cheng Rihui et al, Structural Control of Sand Bodies and Deep Exploration for Oil and Gas, Journal 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2002。
34.游海濤 程日輝等 古鹽度復原法綜述,世界地質,2002, 21(2):111-117(通訊作者)。
35.邱以鋼 程日輝等 霑化凹陷下第三系不整合類型及其地質意義,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2, 22(2):146-150 (通訊作者)。
36.程日輝等,中國東部中生代盆地的發育類型,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3,33(專輯Ⅴ):91-94。
37.程日輝,劉萬誅,王璞珺,單玄龍,陳樹民,曲永保. 徐家圍子斷陷火山岩的賦存型式及意義,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03, 24 (1):24-27。
38.程日輝,王璞珺,劉萬誅,單玄龍,陳樹民. 徐家圍子斷陷斷階帶對火山岩體和沉積相帶分布的控制,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03,24 (2 )。
39.程日輝,王璞珺,劉萬誅,單玄龍. 構造活動和火山作用對乾酪根成烴轉化的影響,地質科技情報,2003,22 (1):83-87。
40.程日輝,王璞珺,劉萬洙. 構造斷階對沉積控制:來自地震、測井和露頭的實例,沉積學報,2003,21(2):1-5。
41.Cheng Rihui et al,Deep Processes of Basin Evolution-A case study of the Southern Songliao Basin and Adjacent Area, Mesozoic - Cenozoic, NE China, Journal 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2003。
42.孔慶瑩,程日輝等,周口坳陷譚莊-沈丘凹陷早白堊世沉積相類型和分布,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3,33(專輯Ⅴ):98-101(通訊作者)。
43.白雲風,程日輝等,下揚子象山群沉積特徵及層序地層,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3,33(專輯Ⅴ):105-108(通訊作者)。
44.程日輝等,松遼盆地南部坳陷期層序地層特徵與含油氣系統,陸相盆地高精度層序地層學-隱蔽油氣藏勘探基礎,方法與實踐(蔡希源等著),地質出版社2003,217-224。
45.程日輝,王璞珺,劉萬洙,唐華風,白雲風,孔慶瑩,宋維海. 下揚子區三疊紀層序地層樣式對揚子板塊與華北板塊碰撞的回響,大地構造與成礦學,2004, 28 (2):134-141。
46.程日輝,王璞珺,劉萬洙,唐華風,孔慶瑩,宋維海. 下揚子區三疊紀最大海侵事件與揚子板塊-華北板塊碰撞,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004,24(2):55-59。
47.程日輝, 白雲風,李艷博. 下揚子地區三疊紀古地理演化,吉林大學學報 (地球科學版),2004, 34(3):367-371。
48.於秀英,程日輝等,裂谷盆地構造控制地形-沉積體系演化的研究進展與面臨的問題,世界地質,2004(通訊作者)。
49.程日輝,劉萬誅,王璞珺,單玄龍,陳樹民,曲永保. 徐家圍子斷陷火山岩充填的層序地層,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5,35(4):469-474。
50.Chengrihui et al,Response of Triass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lower Yangtze to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Yangtze plate and the North China plate,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2005, 29(3):176-184。
51.Maximum flooding event of transgression during Triassic and Collision between Yangtze plate and North China plate in Lower Yangtze area, In: The 12th Korea-China Joint Geology Symposium on Earth Resourc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Nov. 8-13, 2005, Kangwo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p.3-4。
獲獎記錄
1.2000年獲原長春科技大學“創新人才基金”。
2.“地學野外現場教學體系研究” 獲2000年吉林大學教學一等獎(第三獲獎人)。
3.松遼盆地東緣含煤盆地分析及含煤遠景評價,負責石碑嶺盆地和新立城盆地的研究,課題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1991。
4.吉林省雙陽含煤盆地分析,負責煤岩、煤質和有機地球化學分析,課題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1993。
5.下遼河及其外圍中新生代盆地層序地層學與盆地演化。負責層序地層分析和盆地模擬,課題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1995。
6.大陸裂谷盆地的沉積特徵及其演化,參加遼西地區和部分松遼盆地的研究工作,課題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1997。
7.濟陽坳陷構造、沉積、含油性研究—霑化凹陷第三系構造研究,負責霑化凹陷同沉積構造與沉積作用關係以及油氣圈閉研究,該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9。
8.松遼盆地火山岩儲層研究,負責地震解釋和構造樣式與火山岩體關係研究,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二等獎,2006。
9.火山岩油氣儲層勘探理論與識別刻畫技術。
10.在2008年獲得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