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歷任抗日軍政大學二分校附屬中學學生、抗大七分校學員、延安炮兵學校學員。抗日戰爭時期,參加了冀中平原、冀西山區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軍的反掃蕩戰鬥。後隨延安炮校開赴東北戰場,在牡丹江穆稜工作團任分隊長,參加土地改革和剿匪戰鬥。在打擊土匪武裝的戰鬥中負戰傷。被評定為戰傷七級。
1946年至1947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炮兵第三團副連長、第四團連長。
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了四平、長春、遼瀋、平津、太原等戰役。
1948年至1953年,任炮一師二十七團、二十五團副營長、營長、副參謀長、副團長。期間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加了抗美援朝作戰。
1954年至1956年,任炮六師七團參謀長、團長。
1955年和1956年10月1日,曾率領炮六師七團、炮六師四十一團,122加農炮、152加榴炮方隊兩次參加北京天安門國慶閱兵式。
1955年授予少校軍銜,1957年晉升為中校軍銜。
1957年至1958年,在瀋陽高級炮校學習。
1958年8月至1960年2月,任炮六師四十團團長。期間奉令率部赴福建參加炮擊金門戰鬥。是參加炮擊作戰主力部隊之一。
1960年2月至1961年2月,在北京軍區眾多優秀軍官“海選”中脫穎而出,從炮擊金門前線奉調到西安炮兵學校學習“1059”飛彈技術。
1961年2月至1969年3月,先後任第八〇四營營長兼黨委書記、第八〇四團團長兼黨委書記。是中國飛彈“老五營”種子部隊中首任軍事長官之一。
1966年6月30日,率領八〇四團在國防科委某基地執行“炮訓五”發射任務期間,受到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接見。是飛彈部隊中唯一受到周總理現場視察飛彈發射的軍事指揮員。發射成功後周總理接見發射部隊並照相留念。
在與周總理現場談話時曾留有第二炮兵部隊名稱沿用至今的經典故事。周總理說“你以前在延安炮校學習炮兵技術,那可以說是一炮,現在學習飛彈技術,是不是可以稱作二炮了”。也就有了後來在組建原屬軍委炮兵建制的炮兵特種部隊——飛彈部隊時,周恩來在會議上說,屬於炮兵又跟炮兵不一樣,就叫第二炮兵吧。
1967年11月,在八〇四團擔任團長期間,作為北京軍區的先進模範團隊三名代表之一,受到毛澤東主席、鄧小平總書記、朱德委員長、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
1969年2月至1978年2月,任第二炮兵某副參謀長。
1978年2月至1986年,任第二炮兵某基地參謀長、副司令員。
1987年離職休養。
主要功績:
飛彈部隊“種子”部隊首批軍事長官。為飛彈基本作戰單元建設奠基者。個人作品:
周總理在出國訪問回京途中突然來到飛彈發射場1966年,我在戰略飛彈部隊某團任團長。
6月30日這一天,天晴氣爽,萬里無雲。我團攜帶裝備,滿懷信心地開進西北試驗基地發射場,奉命執行自組建以來的首次近程地地飛彈的發射任務。
這時突然傳來了周恩來總理即將親臨陣地視察飛彈發射的喜訊。這是多么令人振奮的訊息啊!周總理不顧辛苦,利用出國訪問回京的途中來視察部隊發射,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對我們這支年輕的戰略飛彈部隊建設的關懷。
在試驗基地的機場上,楊成武代總參謀長、軍委炮兵向守志副司令員、試驗基地和飛彈部隊的領導懷著激動的心情靜靜地等待。不一會兒,一架銀白色的專機出現在遠方的天際,並很快穩穩地在機場著陸。當周總理走出機艙時,機場上響起熱烈的掌聲。總理下飛機後親切地和大家一一握手。當時我的心情既激動又緊張,難以用言語表達。當見到向守志副司令員時,總理關切地問:“你們是哪個部隊執行發射任務?”“報告總理,是炮兵×××團。”“發射什麼型號?”總理問。“‘東風’1號。部隊來這裡現場訓練已經近一個月了,預定今天18時進行發射。”“好嘛,我來看望我們的飛彈部隊,看看實彈發射,向同志們表示慰問。”總理說。
周總理在基地機關作短暫休息後,看望了在大西北從事尖端武器試驗的科學家和部隊的指戰員,接著驅車來到發射場。在發射場上,向副司令員把我介紹給周總理。周總理邊和我握手邊問:“你以前是搞什麼專業技術的?”“我是1944年在延安炮校學習地面炮兵的,1960年到西安炮兵學校學習飛彈專業後,一直在飛彈團工作。”周總理風趣地說:“好啊,你在延安是普通炮兵,到西安是特種炮兵嘛!”
由於下午要進行“東風”1號飛彈發射,我的心情格外緊張,因為這是我們團組建6年來第一次執行實彈發射任務,而且周總理要親臨視察,萬一出了婁子,實在沒臉向黨和人民交代呀!周總理似乎覺察到了我的心事。中間休息時,他有意走到我的身邊,親切地和我交談。他仔細詢問了武器性能、發射精度以及部隊的技術狀況和練兵熱情等等。我一一作了認真匯報。他對我們戰略飛彈部隊能在短短數年內取得很大的進步,感到十分高興,並指示:搞尖端技術,一定要從難從嚴要求部隊,切實做到嚴肅認真,周到細緻,穩妥可靠,萬無一失。這句話後來成為我們戰略飛彈部隊官兵的工作標準和座右銘。
“今天我們已經有‘東風’1號、‘東風’2號飛彈,不久的將來我們還要有洲際飛彈”
6月30日17時,離發射時間還有一小時,在楊代總長和向副司令員的陪同下,周總理來到我們團的技術陣地接見了正在那裡進行測試操作的幹部戰士,同大家一一握手,並詢問了一些有關技術陣地的情況。他得知這次實彈發射的部隊是我軍首批組建的飛彈團,便對北京軍區炮兵政治部楊言副主任說,要充分利用實彈發射的機會,多組織一些幹部來參觀學習,提高幹部的技術水平和組織指揮能力。搞一次實彈發射,就等於辦了一個學習班,一個部隊搞發射,大家共同來受益。
後來我們才知道,周總理在國防科委一次會議上又重申了這個意見。他要求二炮要參加國防科委的試驗發射,從班長起參加操作,並且說二炮不參加操作,那就成了空炮了。為了我們這支年輕的戰略飛彈部隊的成長,敬愛的周總理真是嘔心瀝血,費神操勞!
離開技術陣地,距離發射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周總理等人驅車登上指揮所,這是一個高52.2米的長形高地。指揮所距發射陣地約1.8公里,用望遠鏡可以看到部隊營地和發射場的全景。周總理看到右前方有一片帳篷,關切地問:“怎么還有部隊住在帳篷里?”試驗基地的領導回答說:“這是發射部隊的營地。我們讓他們住營房,他們團長、政委堅持要住帳篷,說是為了鍛鍊部隊。”
周總理聽了很高興,對我們團從難從嚴訓練部隊的精神表示讚賞,並鼓勵我們說,只要保持過去革命戰爭時期那么一種革命精神,發揚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我們的部隊是大有希望的。接著,負責現場解說的同志向周總理介紹“東風”1號飛彈的主要技術性能。當他說到這種飛彈是我國根據20世紀50年代簽訂的《中蘇新技術協定》成功仿製引進的某型飛彈、正在實行向自己研製的地地飛彈過渡時,周總理高興地說:“發展飛彈核武器,我們走的是一條自力更生的道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今天我們已經有‘東風’1號、‘東風’2號飛彈,明天我們就會有‘東風’3號、‘東風’4號,不久的將來我們還要有洲際飛彈。”
飛彈拔地而起,直飛目標區。發射成功了!周總理高興地站起來鼓掌
發射前的準備工作在緊張進行著,揚聲器里不時傳來發射連長下達的口令。總檢查各系統完全合格,人員、車輛和地面設備等撤出了發射陣地,一枚整裝待發的飛彈昂然挺立在發射台上。指揮員作最後檢查,然後進入地下指揮所,請示發射。周總理點頭,表示同意發射。
18時10分,隨著3發綠色信號彈升空,發射連長下達了發射命令。操縱員打開了控制開關,按下點火按鈕,發動機火焰正常;幾秒鐘後,又按下主機按鈕,只聽“轟隆”一聲巨響,飛彈拔地而起,直飛目標區。
發射成功了!周總理高興地站起來鼓掌,大家互相握手祝賀,整個發射場一片歡騰。這時總理說:我代表毛主席,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參加飛彈武器研製、生產的工人、科技人員,向參加這次發射的指戰員同志們表示熱烈的祝賀,並向你們表示親切的慰問!希望同志們認真總結經驗,謙虛謹慎,再接再厲,爭取更大的勝利,為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7月1日上午,當得知周總理要離開試驗基地時,大家自發地列隊在機關駐地的道路兩旁,歡送周總理。當總理的汽車經過我們的隊伍時,試驗基地領導向他報告說,這就是昨天發射飛彈的部隊。周總理讓司機停車,滿面笑容地走到隊前和官兵握手。從總理那慈祥的笑容里,我們更加感受到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對飛彈部隊建設的關懷,更加感受到自己肩負責任的重大。
今天,我們的戰略飛彈部隊已發展成為一支精幹有效的核反擊力量,在維護世界和平、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和老戰友們每當回想起當年周總理視察飛彈發射的情景,內心總是充滿了溫馨親切的懷念之情,同時又生出幾分自豪和欣慰。因為,飛彈部隊的官兵們歷盡幾代艱辛,終於用艱苦奮鬥的汗水澆鑄出了“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霹靂神劍,實現了敬愛的周總理的遺願。 (來源:《中國國防報》;作者:程志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