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避暑洞

秦王避暑洞

秦王避暑洞坐落在山東省巨野縣 金山之陽,是一處歷史罕見的人工開鑿工程,因洞內冬暖夏涼,又名清涼洞。有詩讚曰:“六月入得避暑洞,清涼如水世間無”。

傳說及考證

秦王洞世傳為秦始皇東巡泰山時建造的駐蹕行宮,故稱之為秦始皇避暑洞。又傳秦王李世民帶兵征戰,曾在此歇兵避暑。經考證,實為西漢昌邑王劉賀營而未用的廢冢。據《漢書·武王子傳》載:劉賀作昌邑國王十三年,公元前74年,漢昭帝駕崩,因無子嗣,劉賀被征為帝位,僅作了27天的皇帝,因行淫亂,被廢為海昏侯,移居豫章國(今江西南昌),客死他鄉,不得歸葬,營而未用,遂成廢冢。

洞體概況

此洞共有明道、側室、甬道、耳室、主室等九部分組成。總長約89.80米,最寬28米,石壁最高處15米,如劈如削。洞室整體結構布局嚴謹,開鑿工整,鬼斧神工,令人驚嘆,千古奇觀,勝地佳境,吸引著歷代眾多的遊客。有多少文人名士懷著幾多感慨,幾多讚嘆,欣然命筆,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和精闢的考證石刻,宮道兩壁上現存宋以來的石刻44貼,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成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宋、金、元時期,這裡曾為佛寺,香火旺盛,經久不衰。洞門上方的“敕賜大明禪院”六個大字,為金大定三年所刻。洞內石佛像兩尊,高約 90厘米,為元泰定四年(1327年)所刻,雕刻精細,造型美觀。

歷史淵源

據考為漢代昌邑王劉賀之廢陵。另據史志記載,唐太宗李世民為帝前曾在此歇兵避暑,故名"秦王避暑洞"。它開鑿於西漢中期,劈山鑿成,宮道長100餘米,東西寬5.33米,高5米,兩壁平滑,上刻"清涼洞記"、"秦王洞璧記"、"大明禪院記"及歷代官吏文人的題詠詩文,內有唐代石雕佛像。秦洞背風朝陽,晨霧暮雷常穿射而入, 使洞內雲霧繚繞, 猶如仙境一般,故稱秦洞雲霞

附近遺址

山南麓紅土山有禹梁山漢墓,乃西漢中期王侯墓葬,東西長70米,南北寬近5米,出土隨葬品1051件,其中兵器、玉器、寶劍數量之多實為罕見,現均存於縣文化館中。

秦王洞記

巨野境內有山三十三。因山勢低矮,有的無名,有的有名無實。如論山之名氣,首推金山,金山盛景當源於秦王避暑洞。
金山之名,幼時熟知,只因相距遙遠,不能一睹為快;及至青年,求學、工作等原因,也未如願;恍惚間而立已至,只每晚於《巨野新聞》中看到秦王避暑洞的遠貌,心中悵然,感嘆自己惰性之大。偶翻《巨野縣誌》,方知此洞又叫清涼洞。而非傳聞中的秦王李世民東征避暑之處。據史家考證:該洞系漢代昌邑王劉賀廢墓,在金山南側半山腰,劈山鑿壁而成,且鑿制工整,洞內冬暖夏涼,有“三月賞景看日出,六月納涼在洞天”的贊語。由此,怦然心動,遊興大增,遂擇日於金山一游。
暑假有暇,我絕早趕去,晨曦中,猛見一峰突兀。遂棄車由山南側拾階而上,山勢峻峭,薄汗浸濕衣衫,爬至峰頂,坐在大青石上小憩。薄霧徜徉,東方欲曉,漸亮、漸白、漸紅,瞬間躍出一顆金球,大地煞時明亮,霞光萬道,彩雲彌空。極目遠眺,青山隱隱,野田棋布,氣勢開闊,心情悠然,呼濁氣,納新流,周身舒暢,世俗瑣事,皆拋雲端。山因我而高,我因山而暢,山人合一,妙在其中,樂在其中。
環視四周,金山三面環山,獨西臨平原。東北白馬山形若臥龍,西北麟山狀若伏兔,而金山高枕其間,故有鎮山之稱。觀其山山相連,脈脈相通,實乃少有的好地勢。難怪當年劉賀欲長眠於此。
俯視秦王洞,峭壁似鏡如刃,不是神工鬼斧怎有如此氣勢!緩步山間,但見洞左有神農祠,右有碧霞元君祠,且山桃掩映,爛若雲霞,蜂蝶嚶嚶成韻。站立洞外甬道口(此處縱深約60米為露天),右石壁森森然,風吹、日曬、雨蝕,已是溝壑縱橫,更顯古洞的蒼老。石隙之中,野樹天生,競相攀高,似想逃逸古洞的控制。兩壁有刻石三十六塊。有的清晰可辨,如:道光年間巨野知縣黃維翰的大字石刻“別有洞天”筆勢險勁,意態俊逸,頗具大家風範;多數刻石已是殘缺不全,苔痕斑斑,雜草叢生,很有些淒涼。
“叮咚,叮咚”的滴水聲,誘我入洞,洞內光線昏暗,遂折身返回洞前焚香處,見一蠟燭頭,點燃舉燭進入,洞底平坦,洞兩側各有兩耳室,有門,門裡形狀各異,俱矩整。但見四壁、洞頂、洞底皆鑿痕,始信是人工鑿制。再深入,洞底面突出高約1米,有石階三級,室內呈長方形,南北約8--9米,東西約6--7米,高約2.5米,平頂,直壁。洞中央有水池,或曰龍頭池,水自頂滴入池中溢出流向洞外,終年不斷。洞底有石佛兩尊,一為大肚袒腹彌勒佛,一為金山聖母,都身塗銀粉,熠熠生輝。燭頭燃盡,室內頓暗,可聽到自己的喘息聲及水滴的“叮咚”“啪嗒”聲,但覺洞中氣氛神秘陰森,感到兩腋生風,涼氣襲人,暑氣全無,毛骨悚然,匆忙退出。 回視洞門,竟似怪獸巨口,作吞噬萬物狀。心有餘悸,周身尤有寒意。轉身,仰觀石壁,天極高遠,猶若狹縫,始信“別有洞天”題字不虛。細看兩壁石刻,才知二十四石匣為五十三尊佛像存放處,而今片石無存。
石刻以明代萬曆年間為最多,“大明禪院”為御賜,香火鼎盛一時。古時金山,繁華尤以三月廟會為最,山上有文昌閣、魁星閣、書院、觀稼亭,紅牆綠瓦,金碧輝煌。為遊人觀光休息場所。石刻有僧人記事,如:宋僧人鄧御夫的《清涼洞記》道出秦王避暑洞的來歷:“此洞古老,相傳為秦王避暑宮也……”有善男信女留言,有文人墨客題詩,如:明代崇禎年間,四、五個文人攜歌妓游山,會飲於此洞,題詩曰《春日集飲金山洞》,其一詩為:“巍巍石洞樹蒼蒼,石竅生風宮殿涼。避暑仙翁何處去,空留明月照山房。”有官宦商賈之文,歷代巨野知縣多有詩題,如黃維翰曰:“大野茫茫似砥然,一峰突兀起平川。歷來登岱宜三月,行宮亭閣別有天。麟澤秀靈奈此地,鴻泥爪跡記當年。新來不識民未安,憑欄貪看萬戶煙。” 
陽光直射,不覺已踱出洞外。恍然若隔世,古代昌邑王何等風光無限,如今已隨銅駝埋沒於芊芊秋草之中;大名禪院昔日如何繁華,現僅存石佛一尊,石刻幾塊。往事越千年,人生苦短,有生之年,不應隨波逐流。
金山名勝,皆賴秦王避暑洞之故。世上攀龍附鳳之徒,比比皆是,借他人之名,招搖撞騙,行奸犯科,我輩當不恥為。君之立於世,當鐵骨錚錚,傲然不群,獨善其身,待時而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