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背景
秦漢時期政治思想,中國秦代、西漢和東漢400多年間的政治思想。
秦漢時期是中國社會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時期。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長期分裂,諸侯割據,戰亂不已。秦自孝公、商鞅變法後,採用法家主張,修明法度,獎勵耕戰,鼓吹暴力,嚴刑峻罰,強化社會組織。依靠這條路線,秦國日益富強,最後由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為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的進步與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秦漢時期是中國中央集權封建專制帝國初步建立並不斷發展鞏固的時期。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鞏固地主階級的統治,在全國範圍內廢除了西周以來的分封制,推行由中央統轄的郡縣制,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制度。在這一重大改革中,皇權得到了極大的加強,最終形成以皇權為中心的封建專制制度。國家最高統治者號稱“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他的命令就是法律,被稱為“制”和“詔”,全國一切政事都由皇帝個人獨斷。這時期的各種政治制度也逐漸建立和健全起來。隨著統一後疆域的擴大,特別是出於對廣大人民統治的需要,行政事務日益增多和複雜,從而建立起一套嚴密的官僚機構。中央的三公九卿制度和地方的郡、縣、鄉、亭、里等行政機構,都是在這一時期建立和逐漸完備的。
秦漢時期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已經完全確立,地主階級政權加強了對廣大農民的壓迫和剝削,貧富懸殊日益擴大,從而使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這一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日益突出和尖銳,終於導致了兩次反抗封建統治階級的農民大起義(不包括東漢末的農民起義),推翻了秦和西漢王朝。兩次巨大事變,震驚了地主階級統治集團。如何鞏固地主階級政權,防止農民運動的再起便成為封建統治者面臨的重大問題。由於秦王朝的暴政、急政和農民起義的長期戰亂,漢朝初年,全國經濟殘破,物價騰貴,民不聊生。如何恢復和發展生產以蘇民困,成為擺在統治者面前的重要任務。漢初實行郡縣郡國並行制度,劉氏子孫諸王羽翼日益豐滿,勢力擴大,嚴重威脅著國家的統一,最終爆發了七國之亂。如何從政治上、思想上鞏固封建帝國的統一,也是統治者十分關心的問題。
基本政策
基本政治思想秦漢時期的政治思想可分為秦代、西漢、東漢三個時期。
秦代政治思想秦王朝的建立,結束了中國長期分裂的局面,如何加強王權、鞏固統一是秦始皇十分關注的問題。圍繞著這個問題進行的爭論是:①堅持實行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反對地方分權的分封制。博士淳于越主張實行分封制,他認為實行分封制,以子孫功臣作為強有力的輔佐,可保江山的持久。否則,一旦有事,“何以相救哉”?秦始皇和李斯則堅持實行郡縣制。他們認為,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封了大量的子弟和功臣,本意是要他們屏藩王室,鞏固統治。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記·秦始皇本紀》),結果招致了天下的大分裂,違背了分封的初衷。②堅持“師今”,反對“師古”。主張分封制、反對郡縣制的博士淳于越等人曾把“師古”作為其論證的依據,認為“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同前)。李斯則反對“師古”的說法,堅持“師今”的主張,認為時代在不斷發展變化,一切政治法律制度也要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不可因襲舊法,“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同前)。③主張文化專制主義,反對“心非”、“巷議”。秦始皇、李斯為了鞏固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統治,強調加強思想上的統治。他們反對人們議政,特別是反對人們以古非今,提出在思想上要“別黑白而定一尊”。他們認為不能讓人們“入則心非,出則巷議”,否則,就會造成“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的結果。因此,必須實行文化專制,“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同前)。
西漢政治思想秦王朝的短命,給漢初的君臣們以強烈的刺激,新王朝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們提出如下思想:①總結秦王朝滅亡的教訓。陸賈、賈誼通過對秦興亡的總結,認識到“攻”與“守”不同術,認為可以馬上得天下,不能以馬上治天下,只有文武並用才能使國家長治久安,秦的短命乃是不行仁義之道的緣故。他們向漢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提出“治以道德為上,行以仁義為本”(陸賈語)的政治主張。②與民休息,發展生產。暴秦之後,民生凋敝,民不聊生,仁義之道最現實的要求是實行較寬鬆的政策,與民休息,以便恢復生產,繁榮經濟,安定人心,穩定社會秩序,鞏固新生政權。於是博採道、儒、名、法諸家之長的黃老思想應運而起,風行一時,上層人物如曹參、陳平、陸賈都篤信黃老。他們主張清靜,倡導無為而治,即在政治上實行不干涉主義或少干涉主義。黃老思想還主張“因循為用”,對於民眾已經習慣了的法律制度不多事更張。這時的黃老思想已經和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有所不同,由同法家結合逐步改向儒家靠攏。陸賈等人,雖然也說黃老、講無為,但同時也講君臣之禮,序夫婦長幼之別,強調仁義道德,宣傳民本主義。③主張削藩,加強國家統一。針對同姓王日益坐大、尾大不掉的形勢,賈誼呼籲削弱地方勢力,加強國家統一。他向漢文帝建議“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即把具有割據能力的大國分割成許多小國,以削弱其勢力。晁錯也建議漢景帝削各王國封地,後竟因此引來殺身之禍。④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國家政治上的統一,必然要求思想上的統一。道家學說在本質上是消極的,只可在大的動亂之後起暫時協調緩解作用,不能作為長期的政治指導方針。晁錯、桑弘羊雖然仍在強調法家學說,但被秦王朝歪曲了的法家學說,名聲很壞,統治者縱然骨子裡仍然採用法家政治學說,而在自己的旗幟上卻不願打上法家的印記,於是以溫、文、穩為特徵而又強調入世的儒家學說便受到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推崇。漢王朝初建,陸賈就常常在劉邦面前說《詩》、《書》。一向不愛儒術的劉邦也不能不稱善。文帝、景帝雖然喜歡黃老之學,但已開始建立五經博士。經過長期醞釀,到武帝時,董仲舒適時地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並為漢武帝所採納。董仲舒的儒學已不完全是孔孟之道,而是經過改造的、以儒學為骨幹,並吸收了陰陽家、道家、法家某些內容的新儒學。⑤宣傳“君權神授”和“三綱五常”說。適應加強君權的政治需要,董仲舒認為“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他牽強附會地解釋陰陽五行之學,捏造出陽尊陰卑的謊言,並用這些謊言解釋人類社會,提出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夫尊妻卑,“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三綱五常說。在強調尊君的同時,董仲舒也強調愛民,提倡什一之稅,主張以德治國。針對當時土地兼併盛行,他反對大富大貧,主張小富小貧,等等。
東漢政治思想東漢時期的政治思想表現為:①董仲舒學說被發展成為讖緯神學,孔孟之道被歪曲成預卜吉凶的迷信,朝廷之上公然用占卜的辦法決定國家大事。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桓譚對盛極一時的讖緯神學進行了勇敢的批判,用唯物主義的觀點說明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②東漢時期,政治腐敗,豪強專斷,用人唯親,以閥閱取士。王符、仲長統展開社會批判,對豪門的腐朽生活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對“以閥閱取士”的風尚進行了猛烈抨擊。
特點適應統治階級政治統治的需要,這時期的政治思想,從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逐步轉變為各家互相學習、互相滲透、互相融合;從秦王朝以法家思想為主,逐步過渡到以孔孟思想為骨幹,兼采眾家之長的新儒學統治,並形成了“三綱五常”的完整體系,它統治中國社會達200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