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長江下游右岸支流]

秦淮河[長江下游右岸支流]

秦淮河,中國長江下游右岸支流。古稱龍藏浦,漢代起稱淮水,唐以後改稱秦淮。 秦淮河有南北兩源,北源句容河發源於句容市寶華山南麓,南源溧水河發源於南京市溧水區東廬山,兩河在南京市江寧區方山埭西北村匯合成秦淮河幹流,繞過方山向西北至外城城門上坊門從東水關流入南京城,由東向西橫貫市區,南部從西水關流出,注入長江。 秦淮河大部分在南京市境內,是南京市最大的地區性河流, 歷史上,其航運、灌溉作用,孕育了南京古老文明,被稱為南京的母親河,歷史上極富盛名,被稱為“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 名片圖:秦淮河草場門段 有關景區文化,請參閱:夫子廟秦淮風光帶

基本信息

歷史淵源

秦淮河,古名龍藏浦,漢代起稱淮水。相傳秦始皇東巡會稽過秣陵,以此地有“王氣”,下令在今南京市區東南的方山、石硊山一帶,鑿晰連崗,導龍藏浦北入長江以破之,到唐代,根據這一傳說,改稱秦淮。後人指出:,實是。 唐杜牧《泊秦淮》詩行世後,秦淮河之名始盛於天下。李白《留別金陵諸公》詩中,也有“六代更霸王,遺蹟見都城。至今秦淮間,禮樂秀群英”的詩句,出現了“秦淮”河名。 對此河之來歷,《六朝事跡編類》載:“淮水……分派屈曲,不類人工,疑非始皇所開”,經地質、考古學者證實,秦淮河屬自然河道,非人工所烎。但其中某些地段為人工所開鑿,仍不能排斥。

幹流概況

秦淮河[長江下游右岸支流] 秦淮河[長江下游右岸支流]
秦淮河位置及水系圖 秦淮河位置及水系圖

秦淮河,源於上游句容、溧水二河,在江寧區西北村匯合,自西向東,流經南京城區,匯合於長江。

句容河

句容河句容市段 句容河句容市段

句容河,秦淮河支流。跨句容、江寧二市、區。古名破崗瀆、上容瀆,句容河由原三岔河、黃埝河、東橋河三河連成,河源原在丹陽市境,唐元和十二年(817年)後句容城通丹陽段湮塞。現代河道源出句容市寶華山,上游有二支:以句容水庫為始的一支河、以北山水庫為始的二支河。兩支河在句容市華陽鎮房家壩匯合,過黃泥壩進入江寧區境,由南向轉西向接納赤山湖來的句容河北、中、南河,在周子圩接納湯水河,經夏三岔,在同進橋接納東索墅河,在湖熟鎮接納團結河、經龍都鎮納勝利河,最後達西北村匯合溧水河入秦淮河,素稱秦淮北源。長64.8公里,寬25~100米,流域面積1262平方公里。下游可通航,素稱秦淮北源。

溧水河

溧水河溧水區段 溧水河溧水區段

溧水河,秦淮河水系是秦淮河上游的南源,從中山水庫到秦淮河全長 65 公 里,流域面積 464.82 平方公里,來自溧水區東南10公里的東廬山,起於一、三乾河(其中一乾河在溧水區西北接納天生橋河(胭脂河)),兩河在江寧區祿口鎮匯合,自南向北,接納橫溪河,在朱公村接納二乾河,在龐家接納南河,止於江寧區西北村的河段,經溧水區城和江寧的銅山、祿口、秣陵、龍都等地,與句容河在西北村匯合。今名為溧水河,是秦淮河的主要支流之一。

秦淮河(本乾)

江寧區西北村附近句容溧水匯流處 江寧區西北村附近句容溧水匯流處
江寧區方山大橋段 江寧區方山大橋段

溧水河、句容河在江寧區西北村以下為秦淮河主幹道,經方山西側北流,過東山鎮、上方門入南京市區,有雲台山河、牛首山河以及郊區的運糧河、紫金山溝等匯入,乾河到南京通濟門外九龍橋分為二支:

內秦淮河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段 內秦淮河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段

一支過九龍橋直向西,由東水關進入南京城,向西流至淮清橋與青溪會合,再向西南在利涉橋匯小運河,再經文德橋、武定橋、鎮淮橋轉折向西北,過新橋至上浮橋、陡門橋,與運瀆水會合,再過下浮橋,向西經過夫子廟,從西水關出城;內秦淮為正流。 習慣上把這支稱為內秦淮河(即十里秦淮),內秦淮河流經白下、雨花台、秦淮、建鄴、玄武、棲霞、鼓樓、下關8個區 。

外秦淮河水利風景區段 外秦淮河水利風景區段

一支由通濟門經中華門繞行城外,為外秦淮河或秦淮南支(賽虹橋後也稱為老秦淮河 )。 外秦淮在南京城南外繞行,是五代十國時開鑿的護城河,過九龍橋向南轉折向西,經長乾橋後匯合落馬澗,向西至賽虹橋、覓渡橋在西水關外與內秦淮複合,合流後向北經草場門、定淮門、石頭城,經三汊河匯入長江。

秦淮河入長江處下關三汊河 秦淮河入長江處下關三汊河

另外,原外秦淮河在賽虹橋後另有南、北兩河。南河原在大勝關入長江,北河原在北河口及小三汊河入江。因開挖秦淮新河,南河被切斷。北河在20世紀50年代被封堵。現為斷尾的河汊。

全長110公里,流域面積2630平方公里。 幹流長約34千米,南京城區內長約17公里。流域面積2631平方千米,其中南京市境內1838平方千米, 南京城區內集水面積24.2平方公里,約占城區面積的31%。

其它入江水道

秦淮新河

秦淮新河 秦淮新河

秦淮新河是一條集泄洪抗旱,通航為一體的人工河。可以抵禦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澇災害,對確保南京東南部地區汛期安全及旱季農田翻水灌溉有著關鍵的作用。秦淮新河從江寧東山鎮的河定橋向西經鐵心橋、西善橋二鎮至雙閘金勝村入江,全長18公里。河面寬130~200米,行洪800立米/秒。在河口建有節制閘,用於排洪、抗旱和航運。始建於1978年11月,1979年2月河道主體工程基本完成。隨後一年主要進行護坡與河堤的建設。據當年的檔案資料統計,南河工程共征地一萬四千畝,工程總完成土方1320萬方,耗資8000萬人民幣(當時的幣值)。在河道上還建成的10道風格各異的橋,其中5道在西善境內。他們分別是西善橋、西善鐵路橋、紅梅橋、梅山橋以及紅廟橋。秦淮新河工程全部完工後,於1980年1月25日正式通水。

秦淮新河入長江處(金勝村長江三橋) 秦淮新河入長江處(金勝村長江三橋)

惠民河

惠民河,原系外秦淮河入江段,史稱惠通河。明朝將秦淮河、護城河、惠通河連通,成為入江水道。清光緒三十二 年(1906),籌辦工賑,拓寬河道,兩岸築堤。民國3年(1914)改稱惠民河。河道自外秦淮河三汊河起東北流,經中山橋,經下關到南京長江大橋西側老江口止,全長3037米,河面寬50~78米,河底寬平均9米,河底標高3~5米。1999年,將河填平闢建惠民 路,並在河床埋設各類規格的排水涵管5150米,替代原河道排水功能。

秦淮東河

江寧區的運糧河 江寧區的運糧河

秦淮東河(在建),根據規劃,秦淮東河從秦淮河進入城區前的七橋瓮分支,向東經運糧河,過江寧區麒麟鎮分兩支,分別進入九鄉河和七鄉河-便民河,自南向北,主要流經南京市棲霞區,匯入棲霞區北的長江。河道總長約53.2公里,其中拓浚河道29.5公里,新開河道19.1公里,穿山隧洞4.6公里。東河建成後,南京的入江口由兩個增加到四個(秦淮新河、外秦淮河、九鄉河、七鄉河),秦淮水系就像撐開的手掌伸向長江,不但泄洪能力增加,跨流域、正反向調峰也成為可能。秦淮新河、東河、長江形成100多公里長的“繞城水路”,就像一條“圍脖”守護城市水安全。

河道變遷

東漢時,秦淮河河面寬闊,號稱“小江”。清同治《上江兩縣誌》載:“石頭城吳築也。六朝以來,江流在下,濤水入城,前史屢載。自南唐後江水益西,洲渚蒙密。今日石城門,北抵下關安流一水,非復洶湧之勢矣。”1958年前,秦淮河主流除從三汊河入長江外,尚有支流南河在大勝關入長江,北河在北河口及小三汊河入長江。1958年修築堤防時,北河入江口被封;20世紀70年代末開挖秦淮新河時,南河也被切斷。秦淮新河增加了秦淮河在勝利村的入江口。1999年,秦淮河幹流河面寬90米~200米,河底高程0米~4米。

水文特徵

秦淮河兩岸為低洼圩區,地面高程6米~8米,圩區後面是丘陵山區,地面高程300米以下。此河又是一條“山水頭、潮水尾”型河道,受長江水位和秦淮河流域降雨的影響,洪澇和斷流乾涸現象經常發生。據不完全統計,從三國吳嘉禾三年(234)至民國37年(1948)共發生水災229次。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至1959年,冬春期間,秦淮河幾乎年年斷流乾涸;部分年份,夏秋季也發生斷流乾涸。1960年,建成武定門翻水站後,秦淮河水位常年可保持在6.5米以上。

新中國成立後,南京市曾規定秦淮河東山防汛警戒水位為8.5米。1950年設東山水位站,觀測秦淮河水位。至1999年,共發生超警戒水位的洪水達29次,其中超10米的較大洪水5次,最高達10.74米(1991年7月11日)。秦淮新河最大分洪流量每秒962立方米,老秦淮河最大分洪量每秒509立方米。

自然災害

秦淮河流域的地貌以丘陵、崗地為主。山谷淺面蓄水能力差。每逢暴雨,匯水快而來水猛,腹地(圩區)的滯洪能力又弱,汛期時,河網水位要高出圩區田面2-3米。圩區易遭水災。下遊河道淺而窄,又橋樑眾多,束水嚴重,洪水出路不足。易泛濫成災,嚴重威脅工農業生產和機場、鐵路、公路、城鄉人民的安全。1954年7月大水,大駱村最高水位達10.15米(1954年7月4日)。受災農田39.3萬畝。倒塌房屋22800間,減產糧食1億斤;飛機場進水,停機場的飛機被迫飛至蕪湖;中華門的鐵路、公路因水淹而中斷運行。遇少雨年份。由於大部分地處丘陵、崗地,因缺乏灌溉水源而經常形成旱災。1958年,大駱村水位在汛期時下降到5.39米,全流域受旱災面積達23.57萬萬畝。1959年受旱面積69.71萬畝,治理前的秦淮河流域是一個低產多災區。從1949年-1975年間,共發生大水災5年(1954、1956、1963、1969、1974),一般性旱澇災害9年(1955、1958、1959、1961、1966、1967、1968、1971、1972年),凡遇大水年份,一般受澇面積約在30萬畝左右。

支流水體

秦淮河有支流19條,除句容市境的句容南河、中河、北河外,南京市境內有16條,即江寧縣境的湯水河、梁台河、索墅東河、索墅西河、解溪河、雲台山河、牛首山河、外港河、橫溪河,白下區境的運糧河,秦淮區境的響水河,溧水區境的一乾河、二乾河、三乾河、天生橋河,以及1980年挖成的分洪河道——秦淮新河。

句容河支流

南河,位於赤山湖之南。由原南、西二河合併而成,從赤山湖河口起(下葛村西北)直線向南經西溪橋至楊緒壩(虬山水庫溢洪道)向東切嶺接老河,裁彎取直過李家橋,再轉向老南河至天王壩止為主河,全長16.3公里,上受瓦屋、丫髻、方山、浮山、虬山等諸山計212.55平方公里來水,匯入赤山湖下注秦淮。

中河,自湖東圩西頭村起,經團結橋(原名崇福橋)、中河橋(原紅星橋)、紅旗橋至老趙龍橋止為主河,全長9.38公里。趙龍橋向上有兩條支河,一條向南舊名白李溪,經曹村壩,上穿常溧公路至潘沖水庫止;一條向東,經後倪壩至茅山水庫止,上受茅山、長龍山、獅子山、老虎山等諸山計151.9平方公里來水,經赤山湖下注秦淮。

北河,原名淤香河,是赤山湖最初的九河進水之一,從赤山湖東河口起經義城橋、北河橋至二聖水庫止為乾河,是古破崗瀆故道所經之地,上承135平方公里來水,經赤山湖下注秦淮。。

湯水河,以古湯水鎮得名,下起江寧縣夏三岔,向北經東、西水門、元橋、土橋至時莊滾水壩止,長13.3公里,為湯水河乾河,上有黃梅、湯泉、唐家三條支河,總集水面積194.2平方公里,其中江寧縣占113.4平方公里。

秦淮水系在上游山丘之間尚有小支河金戴、浦溪、李塔、上桿、郭莊南河及郭莊西南平圩區的二乾河等6條,均由所在鄉鎮統一規劃,調集勞力,予以整治。

赤山湖,位於句容市城西南33華里處,西臨赤山。該湖歷史源流有二:一是承受境內東南茅山、方山、丫髻、瓦屋、浮山、虬山諸山之水,二是承受境北侖山、武岐、空青、華山諸山之水。兩源總來水面積806.13平方公里,分流匯合於湖,下注秦淮河入江。赤山湖原為自然湖盪,向稱水櫃,經歷代圍墾利用,湖面縮小。唐宋時,湖周圍部分闢為田畝,據為廬舍。20世紀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在湖河上遊興建中、小水庫43座,在浚河建閘分洪,將湖堤及南、中、北河進行改線,裁彎取直,將赤山滾水壩及花蘭墩節制閘作廢,在陳家邊翻水站西側,興建赤山閘一座;將原南、北二源,九河進水,改為南源由南、北、中三河進水,原從允盛橋入湖的北源來水直入秦淮河。經過整治,赤山湖水面由原來14,3平方公里縮小到7.8平方公里。

句容市各水系、河流情況表
起訖地點長度(公里)備註
句容河 一支河 二支河 夏三岔—房家壩 房家壩—句容水庫 房家壩—北山水庫 23.39 4.50 21.20
南河 浦溪河 金戴河 天王河 李塔河 上桿河 赤山湖—天王壩 南河—孫崗 鯉魚咀—青菜地水庫 天王壩—花家棚 花家棚—李塔水庫 花家棚—上桿水庫 16.30 8.00 5.70 6.00 6.40 10.00
中河 茅山河 潘沖河 赤山湖—老趙龍橋 老趙龍橋—獾子村 老趙龍橋—潘沖水庫 9.38 4.04 11.45
北河赤山湖—二聖水庫7.20
湯水河 湯泉河 唐家河 黃梅河 西叉分支 馮崗分支 元橋—時莊壩 許家橋—莊裡村 西時莊壩—耳頭 元橋—耳頭 侯家邊—西山 阜東水庫—馮崗 3.29 4.75 3.84 18.10 2.02 2.00 其中江寧境內2.5公里
高陽河郭莊南河 龍德河—甲山 壩甲山壩—石灰壩 7.4 02.00 江寧境內2.5公里
二乾河1條陸家橋—和平閘1.80

溧水河支流

溧水一乾河 溧水一乾河

溧水河在溧水區境內的分支為一乾河、二乾河、 三乾河。

一乾河,全長 28.3 公里,平均頂高程 15.2 米,頂寬 6 米,匯水面積 188.25 平 方公里,流向成偏西北,自溧水區東廬山中山水庫始,斜穿城郊鄉後流向西南,經烏山、柘塘鎮兩鄉,直瀉石湫鎮東北,至蔡家莊附近入溧水河。一乾河北邊的河道為養 殖區,與一乾河以堰相隔,一乾河水位高過圍堰時,水從一乾河流入養殖區。

二乾河,全長 25.60 公里,平均頂高程 17 米,頂寬 6 米,匯水面積 257.60 平 方公里,流向自東向西。

溧水二乾河江寧區葛家邊段 溧水二乾河江寧區葛家邊段

三乾河,源於溧水區石湫鎮,在江寧區祿口鎮王家圩合一乾河。全長 11.19 公里,平均頂高程 15.5 米,頂寬 5 米,匯水面積 89.14 平 方公里。水系內有大小圩子 24 個,萬畝以上的為柘塘圩,圩內保護面積 98848 畝。

胭脂河上的天生橋 胭脂河上的天生橋

天生橋河,秦淮河支流。在溧水區西部。是縣內唯一溝通兩大水系的河道,主要 功能是對秦淮河防洪和供水進行調節。 古名胭脂河。明初辟高陽河(句容南河),起於句容市郭莊鎮唐家莊龍德河,自東向西流經郭莊鎮甲山壩、江寧區龍都街道,在溧水河匯合句容河的西北村上游200M處匯入溧水河。句容境內7.40公里,江寧境內2.5公里。 為漕運通道,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崇山侯李新劈石開河,嶺留巨石鑿孔,因勢成橋,河以橋名。永樂後漸廢。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浚治復通。後因失修湮塞。1966年鑿石拓河,南起石臼湖,向北北端在沙河橋接一乾河,經洪蘭埠、天生橋、沙河口通溧水河;南端在陳家村入石臼湖,使石臼湖與秦淮河復通。長15.3公里,寬20~85米,流域面積95.9平方公里。

主河支流

雲台山河,是秦淮河重要支流之一,起源於雲台山,流經南京市江寧區橫溪、祿口、秣陵3個街道,在洋橋附近匯入秦淮河幹流。

牛首山河,秦淮新河經過寧丹路路段項目起點北側,向東在河定橋分 叉,其中一支向南至小龍灣處再次分叉,支流右拐向西,形成牛首山河,河流末梢在 寧丹路路段項目終點南側。

青溪下段及運瀆,東起利涉橋接秦淮河,西至鐵窗欞與外秦淮河匯流。東段本“九曲青溪”的最南一道河曲,在白下路南側與東吳所開運瀆連線。現通稱內秦淮河中支。

楊吳城濠,北段在今珠江路南側,承乾河沿、北門橋河、珍珠河、進香河來水,在竺橋折向南流,在通濟門附近入秦淮河,此河本五代楊吳築城時所開的城北、城東護城河。現亦稱之內秦淮河北支。

青溪,青溪本與紫金山麓玄武湖(後湖)及琵琶湖(中湖)、前湖(燕雀湖)相通,承山西、南兩坡之水。東吳時“鑿青溪”而逶迤通至青溪大橋入秦淮,後因楊吳築城阻斷,只能通到竺橋;城內部分湮塞而致後世稱“八流都塞盡,一曲見南朝”;“九曲青溪”所余南端一曲,在淮清橋入秦淮河。上游原有河段多由明代改作皇城御河。

潮溝,東吳時鑿,引玄武湖水,東起太平門沿今北京東路西至進香河,至南京解放前後逐漸淤塞,至20世紀70年代填平擴為道路。

珍珠河,北經武廟閘引玄武湖水,南入楊吳城濠。本為南朝時宮河。

進香河,北承北極閣來水,南至蓮花橋入楊吳城濠。史載即孫吳運瀆北段,明代浚為進香河。現已覆蓋成暗河,涵管之上建為進香河路。

東護城河,築陵園大道將河隔斷,南段從中山門繞城東南,至通濟門附近。現中山門南側一段寬闊河道,已改建為月牙湖(原前湖的南水域)。

西護城河,從挹江門到定淮門附近。

清溪河,因在建康城東,東為青色,故為青溪。東吳時稱為“東渠”。又因河道逶迤多曲,故有“九曲青溪”之稱。解放後,誤將“青”字寫成“清”,始稱清溪河。古青溪,六朝時是建鄴城東最大的河流,發源於鐘山,東承鐘山前湖之水,向南至中山東路,有涵管與今白下區明御河相通,向西與玉帶河相連,至竺橋處與楊吳城濠交匯,北通玄武湖,南流十餘里,經逸仙橋至淮青橋與秦淮河水相匯入長江。六朝以後,南唐和明代兩次築城,青溪河屢被隔絕,逐漸淤塞不通,原貌難尋。現稱清溪河,是從南京軍區大院經佛心橋,南流到北安門橋,沿後宰門街南側向東,再南折沿清溪路西側,至中山東路一段。

楊吳城濠,也叫北門橋河,是五代楊吳和南唐時開鑿的城北護城河。水源來自玄武湖、青溪和秦淮河。西起北門橋,向東經蓮花橋、通賢橋、浮橋、太平橋、竺橋折向南,過逸仙橋流經白下區入秦淮河,故又稱秦淮支河。此河從北門橋西通乾河沿,北匯進香河水,在浮橋通過珍珠河接通玄武湖,在竺橋由玉帶河連線清溪。

玉帶河,原為明故宮護城河。東與清溪河相通,西接楊吳城濠,南流至中山東路過涵管與明御河相連。

小營河,俗稱荷包套,又名九華山溝,解放後民間習稱小營河。河呈荷包形,包口在北京東路南側,東至太平門街。解放後,拓寬北京東路時這條東西長溝改為暗溝或暗管。河的包底呈“U”字形,承九華山北來之水分兩支,一支在小營路(現龍蟠中路)北段東側(現填平成路),一支沿南京空軍司令部西邊圍牆南流至小營北路(已覆蓋建成農貿市場),折向東到龍蟠中路,再折向南至竺橋(已覆蓋築路)入楊吳城濠。此河,現只有小營北路至龍蟠中路一段為明河,只有400米。

珍珠河,在太平北路西側。北起市政府大院後城牆武廟閘處,有涵管與玄武湖水相通,南至浮橋處匯入楊吳城濠,全長1474米,河面寬10米~20米。河上架有6座橋樑。珍珠河一名源於陳朝,據說陳後主在河上泛舟遇雨,河中荷花積滿水珠,宮女們把水珠比作珍珠,說滿河皆珍珠,故名。解放前,珍珠河水日漸污濁,滯流日甚。解放後,多次疏浚,改造。1981年,河底挖深,河坡上下兩級以石塊砌成。岸邊植以桃柳,東側闢為公園,成為市民休閒的場所。

進香河,北起北極閣山下,南至蓮花橋與楊吳城濠會合,全長900餘米,河面寬25米。古時,進香河北通玄武湖,南流入淮。據《首都志》記載:進香河水為明初所開,因十廟建成,進香者多沿此水道而來,故名。又稱水源自後湖,有銅管穴城而入,由此而西,即達進香河,再南,即河的南端有蓮花橋。民國時,由玄武湖至進香河北端的一段河床已不存在,由北極閣山下至蓮花橋一段正河,也嚴重淤塞。解放後,進行徹底改造。1959年,將明河改為地下河,兩岸以城磚砌牆,上蓋水泥板築成30米寬的進香河路,後又拓寬。

運糧河,系人工河。明朝朱元璋為從東郊運糧至城內軍用,特開此河,故名。此河是玄武區與江寧縣的界河,從區界東南端向西流經區境約1910米,河北堤是區內歷年防洪重點地段。1999年,將堤岸加寬、加高,堤、路兩用。

友誼河,原為一排水溝。1965年,為排水患,軍民共同挖成現狀,故名。源於紫金山下美齡宮處,南通秦淮河。區境流長3000米。

十里長河,上游至溧水河,下游至祿口、秣陵、龍都三叉河口匯入秦淮河,原是秦淮河上游的支航道,祿口聯圩後,成為內河,是祿口漁業基地。

橫溪河,發源於西橫山,流經橫溪而得名。經江寧區祿口街道新生、俞莊、高伏、黃橋行政村,於老黃橋匯入十里長河。為改變祿口水利格局, 1976年12月經上級批准將橫溪河向南平移1公里開挖成全長6.5公里的新橫溪河,於薛張村東面匯入秦淮河,1978年4月竣工,並把高橋、萬壽、常熟3個萬畝大圩和9個小圩合併成一個祿口聯圩,起著泄洪和排灌作用,確保旱澇豐收。原橫溪河作為水產養殖基地。

羅渣河,源於馬圩七里山,全長3.5公里,流經祿口鎮、陸崗、馬甫和秣陵鎮小里、東垾,經三叉河匯入秦淮河。

秦淮東河河道

九鄉河江寧區湯山街道 九鄉河江寧區湯山街道

九鄉河,古稱“江乘浦”,源頭在江寧區湯山鎮瑣石村、青龍山一帶,至棲霞鎮石埠橋村匯入長江。又稱“瑣石溪”、運糧河。據《江寧縣誌》載,因其舊時流經瑣石、東流、西流、其林(麒麟)、仙林、長林、衡陽、棲霞、石埠9鄉,而得名。全長23公里,流域面積145平方公里。區內段長7.8公里,流域面積29.6平方公里。新中國成立後,沿河鄉鎮多次對河道疏浚拓寬、理直,逐年逐段實施護砌。現排灌流量為200~250立方米/秒,距河口4公里處,設有一座攔水壩,稱“中壩”。

百水河,九鄉河支流,亦名“白水河”,源於紫金山東麓,匯積附近諸崗之水,沿南西向穿馬群鎮至花崗圩段匯入運糧河,長約8公里,匯水面積近20平方公里。河道上口平均寬18米,平均深4.5米。

七鄉河,源於江寧區湯山、孔山諸山,舊時因流經湯山、駱墅、孟塘、孟北、龍泉、東陽、三陽7鄉,故得名。於1974年,重開新河將水直接導入長江,全長約18公里,流域面積108平方公里。區內段長7.5公里,流域面積34.5平方公里。

便民河,七鄉河分支,現今起點為七鄉河,匯積東山河,連線三江河,中途匯入句容市境內4條泄洪河,與大道河相通,全長17公里,流域面積近110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寬約40米,最窄為4米左右,攝山境內源頭段河床較窄,平均寬20米,龍潭、營防境內中段河床漸寬,平均25米,在長江入江口附近河床寬約100米。新中國成立後,雖經多次疏浚,但整體河床的淤積情況仍很嚴重。

水利概況

河道治理

秦淮河幹流治理

1949年後,對秦淮河流域開展了治理工作,治理原則是:上游丘陵山區以蓄為主,擴建水庫,做到洪水年滯洪,旱年蓄水灌溉;中下游擴大排水出路。結合引江灌溉。因秦淮河穿越市區,無法拓寬河床,只能開闢入江新河。1949年-1958年間,秦淮河流域的整治工作以聯圩並圩修防洪堤為主要內容。郊區將清江、江東、茶亭、沙洲等圩田合併成一個4萬餘畝的大圩,以便縮短堤防和加固堤防。1959年-1969年間,對秦淮河的治理除防洪為主外,同時增加了引、提江水灌溉的新內容。1959年為攔蓄秦淮河水,建武寧門節制閘,設計行洪能力為450秒立方米。1959年武定門紅旗抽水站建成,為雙向灌排兩用站,設施能力為46秒立方米,水泵揚程3.5米,保證了上游百萬畝農田的灌溉用水,1978年秦淮河流域遇特大幹旱,該站抽江水4.53億立方米,占全流域抗旱提水問題的78%,大旱之年保證了農業的豐收。70年代後,主要治河工程是開挖了秦淮新河及河口樞紐工程。河口樞紐工程包括節制閘、魚道、抽水站、船閘等工程。70年代開秦淮新河,全長18公里,由東山鎮向西切鐵心橋分水嶺。經西善橋沙洲至金勝村入長江。

句容河整治

宋慶元年間(1195~1200年),縣民許椿捐資起築黃埝土壩,渚積水利,灌溉民田。元至正七年(1347年)到明洪武十年(1377年),自黃埝河至縣南橋能通舟楫。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句容知縣茅一桂曾議開句容河自鋪頭(今北山水庫)至下三岔之間,建閘三四重,蓄水灌溉通舟楫。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南京工部尚書丁賓準開秦淮河道,上抵句容市城南門。民國24年(1935年)江蘇省建設廳遴員疏浚秦淮河句容段長6.9公里,後因山洪暴發,沖毀攔河壩而停工。

1955年冬,對句容河初步拓浚。1977年秋,從縣城東南郊直插兆文山、杜家山之間,經方便村大彎向南,至石人頭南接周岱老河。於1978年完成,並完成橋涵等配套工程,國家投資經費299.3萬元。為沿河兩岸環城、石獅、三岔3個鄉的兩萬餘畝農田的排洪、引灌以後發展航運打下基礎。

溧水河治理

自江寧縣西北村至烏剎橋,河道長14千米。烏剎橋以上有一乾河、二乾河、三乾河3條支流。20世紀60年代起,按河底寬50米、堤頂距250米、底高2.5米~3.0米、行洪流量每秒800立方米標準治理。1966年冬,溧水、江寧、句容3縣組織7000多民工疏浚石臼湖口至石壩段天生橋河。至1971年,共完成土石方53萬立方米,其中石方5萬立方米,河底高程達到3.5米。

1969年冬,江寧縣銅山公社組織3000多民工治理三乾河下游段,廢除反修橋至王家圩段6.5千米老河,開新河入一乾河,將沿河6個小圩合併成1個面積萬畝的大圩,名為五圩,縮短防洪戰線10千米,完成土方130萬立方米。1972年,建成天生橋套閘和跨河橋樑,投資54萬元。1974年冬,溧水區組織萬餘民工治理三乾河上段,從西橫山水庫至反修橋段,廢老河,開1條長11千米的新河。同年冬至1975年春,溧水區組織萬餘民工治理二乾河竹山至常時橋段,裁彎取直、拓寬、疏深河道18.5千米,建成配套橋、涵、閘35座。1977年起,一乾河開挖戴家崗、朱家塘兩處切嶺,長1.6千米;裁彎取直、拓寬沙河口至一乾河、三乾河河口段河道;裁彎取直、拓寬一乾河、三乾河河口至二乾河河口段河道。興建農橋3座、排澇站12座、涵閘7座。1979年冬至1980年,江寧縣裁彎取直、拓寬祿口公社新村至西岔、周崗公社船閘至朱公村、湖熟公社龍德橋、龍都公社秦淮4段河道,封堵溧水河萬壽圩段西岔,擴建烏剎橋,新改建排灌站15座、涵閘8座。1981年冬至1982年,江寧縣治理小新圩至陳家圩段,裁彎取直、拓寬河道。1991年大洪水後,溧水區切斷一乾河穿越縣城老河,自縣煤氣站新開河至寶塔河口,新河長3.56千米。1992年6月12日竣工通水,興建公路橋2座、節制閘1座、涵洞9座、防洪牆1400米。

秦淮新河分洪道工程

1969年秦淮河流域大洪水後,開闢新河分洪的問題被省、市人民政府提上議事日程。1974年,江蘇省水電局提交《秦淮河流域水利規劃報告》,提出“開闢新河分洪800立方米/秒,結合引江和發展航運”的構想。並制定東線、西線兩個分洪方案:東線從江寧縣上坊鄉,經麒麟鄉,接七鄉河入江,河長32千米;西線從江寧縣東山鎮,經雨花台區鐵心橋鄉,穿沙洲圩入江。經反覆分析比較,選用西線方案。後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於1975年12月20日動工,1979年11月竣工。新開分洪河道18千米,新建公路橋11座、鐵路橋1座、江邊河口水利樞紐1處。水利樞紐有節制閘、翻水站、船閘各1座,其中節制閘設計流量每秒800立方米,翻水站裝機5台套,容量2750千瓦,設計翻水能力每秒50立方米,船閘寬12米,長160米。

武定門水利樞紐工程

武定門水利樞紐工程由節制閘、翻水站兩部分組成。1959年11月,經江蘇省水利廳批准,在老秦淮河乾河上興建武定門節制閘。1960年9月建成。1961年抗旱時,在武定門閘下新開秦淮河南岸青坎上修建臨時翻水站1處,安裝電動機泵33台套,流量每秒6立方米。1962年1月,開始興建武定門翻水站,1969年5月建成。設計翻水流量每秒50立方米。武定門翻水站建成後,臨時翻水站拆除。

水庫工程

臥龍山水庫,位於南京市溧水區北部低山丘陵區秦淮河支流二乾河中游,集水面積18.20平方公里,屬秦淮河流域,是一座為防洪為主,結合灌溉、城鎮供水、水產養殖等綜合功能的中型水庫。臥龍山水庫工程批覆概算資金2348萬元。水庫樞紐工程等級為Ⅲ等,主要永久性建築物大壩、泄洪閘、灌溉輸水涵洞級別為3級,次要建築物級別為4級,臨時建築物級別為5級。

方便水庫 方便水庫

方便水庫,位於溧水區東部低山陵區的秦淮河支流二乾河上游,水庫匯水面積77.1平方公里,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有養殖等綜合功能的中型水庫。2008年3月經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核查評定為“三類壩”。方便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批覆概算資金3884萬元,用於大壩加固、泄洪道加固、輸水涵洞加固、金屬結構及電器設備更新、工程管理設施改造等。經質監部門核定,該工程施工質量為優良等級。

中山水庫,於1958年建成蓄水,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結合供水、水面養殖、旅遊開發等綜合功能的中型水庫。經多年整修以及2008年全面除險加固後,水庫集水面積達32.28平方公里,總庫容2868萬立方米。

北山水庫,原名普渡橋水庫,位於縣境北部句容河二支河上游,庫區在大卓、亭子兩鄉境內。1958年4月開始興建,1960年1月大壩高程52米時(設計高程60米)即合龍蓄水,後經三次配套續建,建成3孔溢洪閘,最大泄洪量250秒立米,壩頂長260米,頂寬6米,水域0.8萬畝,平均水深4.15米。先後在大壩東端建成東乾渠輸水隧洞和提水站、發電站各一座。1978年對大壩戴帽加高到60.5米,並建漿砌塊石擋浪牆一道高1.5米,牆頂高程61.5米。

二聖水庫,位於句容市中部緩崗地區,秦淮河支流的北河上游。1958年3月動工興建,1960年6月大壩合龍,壩頂高程18.5米,砌做塊石護坡。1967年進行續建配套,壩頂高程21米,頂寬6米,長1520米,水域2.05萬畝,平均水深1.93米。1969年興建補水站一座,裝機6台255千瓦。1973年在壩埂北端建成單孔12米混凝土浮體閘一座,最大流量108秒立米。1977年對大壩採取戴帽加高,頂高加到22米,壩頂增建漿砌塊石擋浪牆一道,高2米,頂高程23米,溢洪閘以北增開非常溢洪道,增加行洪能力,確保汛期安全。1979年,在北涵出口處建成水電站一座,裝機1台,18千瓦。

句容水庫,位於縣城東北句容河上游,距縣城4公里,開始以“戴家邊”村命名,1963年改名為句容水庫,水域0.86萬畝,平均水深2.48米。縣自來水廠和縣化肥廠工業用水均取之該庫。水庫主體工程於1958年4月開始興建,1962年10月建成,大壩頂高程31.8米,壩頂長848米,北端設明渠溢洪道。1968年改建成3孔溢洪閘,設計流量90秒立米。1977年在大壩北端增開非常溢洪道,1972年7月3日暴雨,開啟溢洪閘泄洪時,發現第一級消力池底部被沖壞,閘門和工作橋有劇烈震動。1984年對溢洪閘進行加固處理,改建陡坡和消力池,增建壩頂擋浪牆一道,拓寬閘下排洪河道,最大泄洪量100秒立米,加固工程於1985年8月完成。

姚家水庫,位於溧水區晶橋鄉境內、新橋河東廬支河上游。1958年11月開工興建,1959年11月大壩合龍蓄水。後經1962年、1963年、1977年3次續建,工程達到設計標準。土壩大壩1條,壩長520米,壩頂高程24米,最大壩高11米,壩頂寬5米。1979年,受溧陽地震影響,東、西涵接頭砂漿脫落,大壩白蟻危害嚴重,均及時進行加固處理。水庫集水面積17.3平方千米,防洪標準按50年一遇設計,1000年一遇校核。設計總庫容1140萬立方米。姚家水庫以防洪、灌溉為主,結合鄉村供水和養魚。設計灌溉面積1.2萬畝,實際灌溉面積1.1萬畝。1999年,向鄉村供水25萬噸,產成魚4.6萬千克。

趙村水庫 趙村水庫

趙村水庫, 位於江寧縣橫溪鄉境內、秦淮河支流橫溪河上游。1957年冬開工興建,1959年春大壩合龍蓄水。後經1964年至1967年續建,工程達到設計標準。土質大壩1條,壩長500米,壩頂高程36米,最大壩高16米,壩頂寬5米,1997年,增做大壩背水坡平台,擴容後的總庫量1063萬立方米。水庫建成時主要是農田灌溉,設計灌溉面積1.5萬畝,實際灌溉面積1.2萬畝。1985年後,結合城鎮供水和養魚。

航道航運

秦淮河主幹航道

秦淮河古名龍藏浦,又名淮水,為天然河流。三國東吳遷都建業,疏淮水,開運瀆,鑿句容中道,使秦淮河經丹徒水道,與太湖、錢塘之水通運。東晉、南朝時,是都城建康的主要水上通道。河寬約300米,水最深15米左右,可通行載重500石船隻,入江口在今水西門附近。劉宋時,江河往來“貢使商旅,方舟萬計”。秦淮河全長110公里,有16條重要的支流,流域內水流落差較大。秦淮河在南京城內曾有幾條支流,互相溝通,形成南京城內的水道網。主要有青溪、楊吳城壕、運瀆、小運河等,由於水源大部分被隔絕,因而大都枯竭。明洪武年間,在秦淮河南源開胭脂河,通石臼湖而達胥溪,為運輸江南糧粟以達京師的漕運要道。清代,秦淮河航道趨於惡化,阻梗斷航。民國16年(1927)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曾在內秦淮河舉辦過一些應急工程,但僅限於局部維護與養護。新中國成立後,對秦淮河幹流河道,進行分段疏淺除淤。1960年9月,建武定門節制閘,百里秦淮航運中斷。1985年10月,秦淮河船閘建成,又對西北村至烏剎橋河段進行疏浚,恢復秦淮河的通江航運。至此,秦淮河幹流航道達到國家6級航道標準,維護標準水深1.5米,維護保證率為90%,常年可供30噸~100噸船隊分段航行。據三汊河流量觀測點統計,1999年秦淮河船舶通過量為3.45萬艘,581.6萬總噸,其中重載為270萬噸。

天生橋河航道

天生橋河,又稱胭脂河,1978年改為現名。此河位於溧水區境內,自沙河口至石臼湖口,全長15公里。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八月,洪武二十八年九月鑿成。天生橋河貫通後,江浙及皖南漕糧、貢品,無需再繞道長江而冒風浪之險,可經胥溪、石臼湖,過天生橋河,至秦淮河,直達京師,成為南京地區連線太湖、水陽江兩水系的紐帶。明朝遷都北京後,漕運轉向北方,天生橋河逐步失去其重要地位。後雖兩次疏浚,終因年久失修,逐步湮塞。1977年,溧水區在天生橋南側建套門1座,以調節河道水位,航道條件得到初步改善,但因附近河段河淺淤塞嚴重,枯水季節斷航。該河段枯水期航道水深在1米~1.8米,寬6米~50米,可季節性通航10噸~40噸級船舶。1986年,對洪昌河的石臼湖口、陳家橋段、三岔河段和化肥廠段等進行了疏浚,圩壩清除和人工挖除老圩埂等工程,使航道保持7級標準,河寬15米~20米,河底標高3.5米~4.5米。1986年起,溧水區航道管理站每年對洪昌河有關河段進行淺灘疏浚、清障,使該河保持6級~7級標準。

秦淮新河航道

秦淮新河系人工開挖的秦淮河分支,位於南京市區以南,東接秦淮河,自江寧縣河定橋小龍圩,橫穿岔路鄉,經鐵心橋、西善橋,在大勝關北金勝村入長江,全長17公里。開挖秦淮新河是為進一步改善秦淮河中、下游平原和南京市郊排洪引流,兼利航運。1975年動工開挖,1979年竣工,共挖土方5億多立方米,國家投資7975萬元。1985年10月,秦淮河船閘建成通航,從而結束了秦淮河因建武定門節制閘造成斷航的歷史,成為南京地區一條重要的內河入江口。秦淮新河通航不久,入江口出現淤淺,影響航行船舶進出。1986年8月,南京市航道部門組織工程船舶疏浚土方15.3萬立方米,改善了航行條件。秦淮新河河道寬闊,坡岸平整,水勢平穩。枯水期航道寬40米~63米,深2.5米~4米,曲率半徑200米~700米,為國家5級航道標準,可常年通航100噸~300噸級船舶。1989年至1999年,對秦淮新河的入江口門和大河口航段進行了多次疏浚,共清挖土方34.92萬立方米,使用資金220.82萬元,保持了秦淮新河的常年通航條件。

句容河航道

三國到南北朝時的破崗瀆、上容瀆水運曾一度繁榮,唐宋時的鹽港(下蜀港)和元明時的龍潭水馬驛因長江主泓道北遷,南岸淤漲而廢棄;清代浚拓便民河,促使沿江水系水運復甦,而秦淮水系和太湖水系河道,因多數河床比降懸殊,坡陡流急,不利水上運輸,少數河床淤墊,通航困難,1979年僅有七級以下航道76.5公里,常年營運的僅大道河航道2公里。

句容河航道,自句容河房家壩發電站以下,經東門橋、句容河橋、南門橋、瓜子溝、杜家村、石獅方便橋、黃埝壩,陳家圩、闕巷、三岔趙家橋、戴塢村至赤山友誼橋止,長19.3公里,為七級航道。1955年拓浚黃泥壩至東門橋段。1959年又疏浚下段。1978年大規模整治後,自房家壩以下的10.2公里,河底標高為4米,底寬13~15米,航閘控制水位7米,可通航噸級為20噸。

涵閘

赤山閘,三國吳赤烏三年(240年),赤山湖即建有閘壩,以利蓄洪。唐代後續建斗門3所,以節旱澇。清兩江總督左宗棠撥營派勇建陳家邊閘。1936年江蘇省江南水利工程處在花蘭墩建造節制閘一座,閘底高5.1米,頂高13.23米,3孔,中孔淨寬4米,邊孔寬3米,同時廢陳家閘,興建陳家邊滾水壩一座,壩長34米,頂高10.7米,9孔泄水,孔底高7.76米,1937年春完工。從而使河湖水位得到初步調控。建國後,對原有閘壩作幾次修整,1975年在整治赤山湖、拓寬河道的同時,鑒於原閘壩的調控能力不適應高標準要求,決定廢除舊閘壩,在陳家邊湖口新建節制閘一座,以集中調控。是年春施工,1976年春竣工。閘身長52米,分6孔。引水流量250秒立米。

三汊河河口閘 三汊河河口閘

房家壩閘 ,該閘位於句容河一支河的下口,上承句容水庫來水,主要用於泄洪和灌溉。1961年冬開工,1962年春完成。閘身長12米,分3孔,每孔3米,閘底高15.5米,頂高19.12米,孔淨高3.62米,最大行洪流量94秒立米,閘門原用木質螺桿啟閉,後改為鋼絲鋼閘門。建閘後不僅灌溉面積500多畝,並保證了縣城人民的生活用水和縣化肥廠的供水。

三汊河口閘,位於外秦淮河入江口處,上游距下關大橋約300米,下游距三汊河約150m。是南京市外秦淮河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標誌性建築,工程主要功能是非汛期蓄水抬高外秦淮河水位,改善城市河道景觀,提高外秦淮河水環境容量並引石臼湖、長江水改善外秦淮河水質。河口閘採用雙孔護鏡門的創新型式,分兩孔,每孔淨寬40m,門高6.5m,閘門為半圓形的三鉸拱結構。拱內圓半徑為21.2m,拱外園半徑為22.8m。為滿足護鏡門在關閘擋水時能調節閘上(秦淮河側)水位的要求,護鏡門的頂部設有可垂直升降的活動小門葉,升降範圍為5.5~6.65m。河口閘為Ⅱ等二級水工建築物,工程總長179m。工程於2004年8月5日開工,2005年6月9日完成水下驗收,2005年6月22日閘體過水,2005年9月30日基本完工,2005年12月31日全面調試完成,2006年5月21日工程通過省發改委組織的竣工驗收。

秦淮新河樞紐,由節制閘、抽水站、船閘組成。節制閘設計排洪流量800立方米每秒,並以上遊河定橋水位10.90米、閘下水位8.60米、排洪 l100立方米每秒校核。閘下最高洪水位10.60米(1983年曾出現10.36米),12孔,每孔淨寬6米,底板分為4塊,每塊3孔。閘身總長87.2米。河口樞紐工程1978年10月開工,節制閘於1980年6月建成,抽水站於1982年6月試運行並投入使用(以後在1984年12月正式驗收)。秦淮新河船閘設在節制閘右側,長160米,寬12米,高11.5米,上下閘首各長19米,閘首口門寬10.4米,一次可通航千噸船隊,設計最大年吞吐能力為600萬噸。船閘隨新河開挖於1979年3月開工,1980年因全國基本建設項目調整停工緩建,1984年春復工續建,1985年10月初竣工通航。秦淮新河開闢與河口船閘的建成,不僅恢復了全流域通航,而且為恢復和發展秦淮河溝通長江與水陽江及太湖流域的歷史作用創造了條件。

武定門樞紐,1958年至1959年連續大旱,1959年國家批准興建武定門節制閘,1967年批准建設武定門抽水站。位於秦淮河幹流下游武定門節制閘,控制流域面積2530平方公里,低潮關閘,高潮引水,使閘上水位經常保持在7米左右,以解決閘上游灌溉用水。武定門節制閘是當時南京地區最大的中型以上水利建設工程。閘塘土方提前於1959年11月底開工,至1960年9月30日大閘全部竣工。輸水渠道建在河堤內側,漿砌塊石護砌,送水入閘上遊河道。這個臨時站一直沿用到1969年武定門抽水站建成,保證了上游百萬畝農田灌溉用水。武定門抽水站為雙向排灌兩用站。設計流量46.0立方米每秒。水泵最大揚程3.5米。在抽水站上游東水關九龍橋附近建排灌兩用配套控制建築物,3孔閘及9孔涵各1座。使抽水站既可抽引長江水補給上游江寧、溧水、句容3縣及市郊共l18萬畝農田灌溉水源,又可排除中下游洪澇和抵禦江潮倒灌,並為南京城區排澇和沖污。1967年1月26日經江蘇省人民委員會批准, 11月開工。1969年5月完工。

溧水區天生橋閘,位於溧水區洪藍鎮境內天生橋河切嶺段。1969年12月開工建設,1972年年底建成。完成土方8000立方米、石方1220立方米、混凝土240立方米,國家投資54萬元。天生橋閘為套閘,由南、北兩閘組成。兩閘均為1孔,淨寬12米,閘底高程3.5米,門頂高程14米,平板鋼閘門,用2×63噸繩鼓式電動卷揚機啟閉。兩閘間距離120米,南閘首公路橋寬5米,按汽車10噸設計;北閘首工作橋寬3米,300噸級船隊,可從秦淮河進入石臼湖。具有分泄秦淮河洪水、引水補充秦淮河水源、改善通航條件的功能。

南河閘,位於雨花台區與建鄴區交界的秦淮河支流南河下游。1993年建成。完成土石方3.89萬立方米、混凝土3312立方米,國家投資600萬元。南河閘1孔,淨寬10米,閘總長35米,閘底高程3米,閘頂高程9.2米,胸牆頂高程12.2米,平面鋼閘門,雙節點卷揚式啟閉機啟閉。設計水位:閘下11.2米、閘上5米,流量每秒88.4立方米。建成後,不僅減少防洪線10千米,節約因建防洪牆的資金3000多萬元,還可在河堤發生重大險情時,使流域21.6平方千米的土地免遭洪澇災害。

流域概況

秦淮河流域面積2631平方公里,其中江寧區占41%。溧水區占17.5%。郊區與城區占7.7%。另外的33.8%屬句容市。

秦淮河流域主要城市南京,簡稱寧,是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城市,全省政治、經濟、科教和文化中心,是國務院確定的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 南京位於長江下游富庶地區,距入海口347公里,境內山岡、平原、河流交錯。市區東倚鐘山,西傍長江天塹,大江從西南流過。南京地貌特徵屬寧鎮揚丘陵地區,以低山緩崗為主,平原、窪地及河流湖泊占土地總面積的39.2%。南京城四周山巒起伏,除寧鎮山脈最高峰紫金山外,北有幕府山峭壁如屏;西有清涼山(古名石頭山)猶如蹲踞之虎,南麓有清涼寺、掃葉樓;城南的雨花台山岡;西南有牛首山、祖堂山;棲霞山在城東北;城東北臨江兀立的燕子磯,山體雖小,但險峻峭拔,宛如欲飛的燕子。全市湖泊、水庫棋布,河流網織,水域面積達11%以上。河流有秦淮河、金川河和玄武湖、莫愁湖等大小河流、湖泊。南京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季風明顯,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3℃。常年冬季以東北風為主;年平均降雨量1106.5毫米,相對濕度76%,無霜期237天。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中旬為梅雨季節。歷史上南京夏天曾有“火爐”之稱。

南京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與西安、洛陽、北京並稱為中國四大古都。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均相繼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 以後,有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創建大明王朝,南京成為全國統一的政治中心。太平軍攻克南京,建立太平天國,改稱天京,在此建都11年。1911年中華民國成立,改江寧府為南京府,後又稱南京。1927年,南京成立國民政府,定南京為首都。1949年南京解放,成為中央人民政府直轄市。1953年1月1日,與蘇南、蘇北行政區合併,成立江蘇省,南京為省會。

南京的名勝古蹟。東郊紫金山麓有吳大帝孫權、明太祖朱元璋、孫中山的;靈谷寺無量殿、國民革命軍北伐陣亡將士紀念塔、孫中山藏經樓;南朝陵墓石刻、棲霞山舍利塔、千佛岩摩崖石刻。市區內有玄武湖、莫愁湖、煦園、瞻園、中華門古城堡和南京明代城垣。自古曾是“風華煙月之區,金粉薈萃之所”的秦淮河,是著名的旅遊風景地。京全市共有著名風景名勝點50多處,文物古蹟近200處,自然保護區33個。景點分布大致分為十大風景區,即鐘山風景名勝區、秦淮風光帶、石城風景區、沿江風光帶、棲霞山風景區、南郊風景區、湯山風景區、江北風景區、兩湖風景區及市區遊覽點。

曲藝曲種有白局、南京評話和南京白話,都是流行於南京市區及周邊的民間曲藝。南京雲錦始於六朝,鼎盛於清,位列中華“三大名錦”之首。明末藝術家胡正言所創的“十竹齋”,以技藝精湛的書畫譜、箋譜播譽中外,在中國古代印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南京板鴨、鹽水鴨歷史悠久,皮鮮肉嫩,為南京贏得了 “鴨都”的雅號和“金陵鴨饌甲天下”的美譽。此外,夫子廟的金陵風味小吃,也伴著秦淮燈船的槳聲燈影,聲名遠揚,成為秦淮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秦淮燈會、春遊牛首踏青、東郊賞梅、秋遊棲霞,重陽登高,夫子廟的花鳥蟲市、朝天宮的古玩市場,處處體現了南京百姓傳統的生活風貌。

南京是全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生產基地。經過多年的發展,南京已形成電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車製造、鋼鐵為支柱,以軟體和服務外包、智慧型電網、風電光伏、軌道交通等新興產業為支撐,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南京位列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第5名,是國際上看好的21世紀亞洲環太平洋地區最具發展前景的城市之一。

秦淮河中游的江寧區原是南京近郊縣,2000年12月撤縣設區。區域總面積1573平方公里,戶藉人口94萬,流動人口60萬。江寧歷史悠久,秦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建縣,晉太康2年(公元281年),晉武帝南巡,慨嘆“外江無事,寧靜於此”,至此正式定名為江寧。古金陵四十八景中有八景在江寧,東晉謝安“東山再起”等典故廣為流傳,湖熟文化、陽山碑材、古猿人頭骨化石、南唐二陵等名勝古蹟聞名中外。江寧區位獨特,交通便捷。江寧從東西南三面環抱南京主城,機場、港口、鐵路、公路交通體系發達,是南京對外溝通的重要樞紐。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坐落在江寧境內;擁有21.5公里長江岸線,已建成4個萬噸級泊位,和新生圩港等共同構成亞洲最大的內河港口群。境內湯山、方山、牛首山山巒疊嶂,綠意蔥蘢;白鷺湖、銀杏湖、甘泉湖水波漪麗,氣韻悠然。湯山溫泉位列全國四大療養溫泉之首,久負盛名。江寧開放開發,經濟繁榮。江寧是南京經濟實力最強的區。江寧區旅遊資源豐富,擁有國家等級風景區13處。陽山碑材、蔣介石溫泉別墅、南唐二陵、鄭和墓、弘覺寺和定林寺等名勝古蹟聞名中外;江寧金箔等特色產品聲名遠揚。

秦淮河源頭之一的溧水流域所在地溧水區,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省會南京的南大門,東鄰溧陽市,南連高淳區,西與安徽省當塗縣毗鄰,西北與江寧區交界,東北與句容市接壤。地屬寧鎮揚丘陵山區,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低山丘陵面積占總面積72.5%,最高海拔368.5米。區境內浮山、東廬山、回峰山、芳山、秋湖山、無想山拱據東、南,連綿環列,西橫山突兀西端,逶迤綿延。南京市最大的淡水湖位於區境西南,分屬秦淮河水系的一、二、三乾河和石臼湖水系的天生橋河、新橋河、雲鶴支河貫通區境。溧水區經濟發展迅速,形成了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機械裝備、新型材料、輕工食品形成五大主導產業。溧水區境內山水資源豐富,人文景觀眾多。主要名勝有天生橋景區、傅家邊農業科技園、周園、無想寺風景區、大金山莊國防園景區、東廬觀音寺。

秦淮河源頭句容河流域主要有句容市,該市地處蘇南,東連鎮江,西接南京,是南京的東南門戶,素有“南京新東郊、金陵御花園”之美譽。全市總面積1385平方公里,總人口約60萬,是長江三角洲一座集港口、工業、商貿、旅遊為一體的城市。句容於西漢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置縣,迄今已有兩千餘年的歷史,是江蘇省最早建縣的13個文明古縣之一。1995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是國務院最早公布的對外開放地區之一。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草莓之鄉、江蘇省文明城市。境內氣候溫和,山水秀麗,人文薈萃,古蹟眾多,有道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茅山,“律宗第一名山”——寶華山。句容自然資源豐富,礦產品種多樣,旅遊資源獨特,農業資源豐富,還擁有3.7公里的長江深水岸線。句容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滬寧高速、寧太高速、寧杭國道、312國道等八條國、省道橫貫東西南北。句容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城市面貌日新月異。2013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85.65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按常住人口計算)61877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0.51億元,全國百強縣排名第63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