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秦憲公十歲即位,居西新邑。秦憲公二年(公元前714年),自郿邑(陝西省眉縣東北)遷都平陽(陝西省眉縣縣城),同年派兵攻下亳戎盪社(陝西西安)部落。在位十二年而卒,葬西山大麓,其臣下廢太子(後為秦武公),立幼子秦出子。史書記載
《史記·秦本紀》相關原文如下:五十年,文公卒,葬西山。竫公子立,是為寧公。(按:當為“憲公”。)
寧公二年,公徙居平陽。遣兵伐盪社。三年,與亳戰,亳王奔戎,遂滅盪社。四年,魯公子翬弒其君隱公。十二年,伐盪氏,取之。寧公生十歲立,立十二年卒,葬西山。生子三人,長男武公為太子。武公弟德公,同母魯姬子。[王姬]生出子。
以下為《始皇本紀》所附《秦記》的記載:
靜公不享國而死。生憲公。
憲公享國十二年,居西新邑。死,葬衙。生武公、德公、出子。
大事年表
前718年,秦文公之子秦靜公去世,其孫秦憲公被立為太子。前716年,秦文公去世,秦憲公繼位。
前714年,遷都平陽(今陝西省寶雞市東陽平村),派軍隊征伐盪社(一說在陝西省西安市東南,一說在陝西 省三原縣、興平市一代)。
前713年,與亳戎交戰,亳王戰敗逃往西戎。攻滅盪社。
前710年,次子秦德公出生。前709年,芮伯萬的母親芮姜厭惡芮伯的寵姬太多,將他趕走,讓他居住在魏 城(今山西省芮城縣北)。
前708年,少子秦出子出生。同年秋,秦國攻打芮國,由於輕視敵軍而戰敗。冬,周桓王和秦國的軍隊一起包圍魏城,俘虜了芮伯萬。
前704年,攻滅盪氏。同年,秦憲公去世,葬於西山(今陝西省寶雞市北陵園)。
秦憲公有三個兒子:長子秦武公和次子秦德公都是魯姬的兒子,此外王姬生少子秦出子。秦憲公去世後,大庶長弗忌、威壘和三父廢太子秦武公,改立少子秦出子繼位。
編鐘之謎
1978年1月,原寶雞縣太公廟村村民冉懷緒在自家的後院斷崖上取土時,發現一套青銅樂器,計有秦公鍾5件、秦公鎛3件,寶雞市博物館得知訊息後前去清理。發現出青銅器的地方在村前老城牆外的一處斷崖上的窖穴里,窖穴距崖面約3米,5件青銅樂器在窖內一字形排列,3件鎛圍繞鍾作半圓狀。出土的這套樂器為秦宮室重器,5件秦公鐘的形制是一致的,惟大小有差。最大的通高48厘米,重24公斤;最小的通高27.6厘米,重6公斤。秦公鐘上的紋飾也是一致的,甬上飾四條小龍,帶上有四組變形雷紋,鏇部飾重環紋,舞部紋飾可分四個區段,每一區段內有三條變體夔紋相繞。鉦部可分五個區段,內飾兩條雙身夔紋。鼓部飾相向而立的鳳鳥一對。3件鎛的形制基本上也是一致的,只是大小有所不同。最大的通高75.1厘米,身高53厘米,舞寬30.4×26厘米,重62.5公斤。最小的通高64.2厘米,身高46厘米,舞寬26.6×22.4厘米,重46.5公斤。
這套編鐘是秦國早期有銘文的最重要的考古發現,因此被定為國寶,現藏寶雞青銅器博物館。8件樂器上分鑄5套銘文,內容完全一致,3件鎛上各鑄一套,3件秦公鐘上分鑄兩套,但其中較小的3件鐘上范鑄的銘文缺少一段,說明這套樂器尚少一件。因這套編鐘並非科學發掘出土,是由村民挖土時挖出,當時挖出後也並未及時報告文物部門,農民將鎛裝到架子車內用土掩蓋準備拉回家,由於鎛體太大,舞鈕部分露出,被人發現,於是才報告了文物部門。後經做工作,器物才被文物部門收回。因此,缺失的那一件是原來就缺失還是後來缺失?這始終是一個謎。
銘文長達135字,銘文中的“先祖既受天命”又“賞宅受國”則非秦襄公莫屬。先祖之下緊接文公亦與秦世系相合。銘只敘到憲公,則作器者當憲公之子。憲公有三子,三子曾均即位,多數認為作器者當為乃東伐彭戎氏而至華山,誅三父夷三族,西伐邽、冀之戎、縣杜、鄭、滅小虢的秦武公。但仍有一些學者認為出子為作器者的可能也不能排除,這是其二。
這套秦公編鐘的發現對於確定秦早期徙都平陽意義重大,它的出土地太公廟一帶應當是平陽故址所在地,這一點已被學術界所接受。有專家推測,太公廟這套編鐘不應當是一個窖藏,應當是一個樂器坑。在其邊可能有秦公大墓。惜那裡為現代民宅,無法作進一步確定。這是其三。
國家博物館梁雲先生依據禮縣發現的這套編鐘銘文中的“秦子××在位”推測認為,此秦子非秦憲公子出子莫屬。這就有了故事:太公廟出土的那套編鐘,也有學者認為當是秦憲公之子出子所作。因為時代相近,都涉及到秦憲公,且學界對史載秦憲公葬西山的理解也意見不一。可秦憲公的墓葬只會是一處,不可能是兩處。這就給這套編鐘又增加了一個難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