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秦安興國寺](/img/5/1c6/nBnauM3X3UDM5QDN2IDNzY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0M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秦安興國寺位於秦安縣城北街。是一組風格古樸,造型奇特,保存較好的元代建築群。創建於元至順年間(1331年)左右,明清又曾修茸,占地約三畝。寺內伽藍殿有明末胡多見撰書木刻題記:“秦邑城北有興國寺,……誠秦城一古蹟,一奇觀”。
古寺曾以“興國焚宮”列入秦安八觀之一。現存大門、鐘樓、天王殿與主體建築般若殿。般若殿座東向西,面闊三間,通長11.7米,進深兩間三。單檐歇山頂上布灰間板瓦,大殿副階用六梗檐柱分成五間,梁架結構為徹上露明造,採用元代首創斜梁構件,殿內金柱採用減柱造,使空間闊大。雖經歷代重修,但梁架結構、建築特徵仍保持元代建築風格。明中丞胡瓚宗為此殿所書“般若”匾額懸掛於大殿欄額上方,是一件書法藝術珍品。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秦安興國寺位於秦安縣城北街,是一組風格古樸,造型奇特,保存較好的元代建築群。經過六百多年的變遷,其它建築大多癱塌,只有山門、鐘樓、鼓樓、般若殿安穩如磐,迄今完好。
般若殿坐東向西,單檐歇山頂,上布灰筒板瓦,正脊兩端各安一條龍吻,二龍怒目卷尾,張口吞脊,活龍活現。正中部飾以琉璃獸面,上置一火珠,兩側置走獸。垂脊和戧脊上飾獸,戧脊上還置天王、獅、豹、馬、狗等。大殿架梁用六根檐柱支撐,當中兩根檐柱,渾圓碩大,柱頭卷殺為覆盆狀,柱身下用素麵圓形柱礎,無雕飾,次間額棟札牽雕龍首。殿內無粗大金柱,僅在斜梁和內額的下皮設定直徑約十五厘米的四根小柱。
興國寺般若殿,整體雄渾諧調,輪廓穩定秀美。雖經歷代多次重修,但梁架結構,斗拱風格,仍保持了元代建築的特徵。大殿闌額上方懸明嘉靖時期胡纘宗書“般若”木匾,是一件珍貴的書法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