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縣文廟

秦安文廟,即孔廟,俗稱夫子廟,位於縣城中心新華街東學巷內,占地3000餘平方米(約4.5畝),保護範圍6666.7平方米(約10畝),是古成紀曆代地方官員和廣大民眾祭祀孔子的廟宇,其也是本縣最早官辦興學立教的學堂,又常稱縣學,將門前街道叫學巷。

秦安文廟

位於

秦安縣興國鎮新華街東,占地面積3200M²(約4.5畝),創建於元大德元年(1297年)前,道光十八年(1838年)極具規模,從元至正元年至民國八年(1919年)進行過多次修葺。曾是天水地區歷史上規模較大的崇聖尊孔之地。解放後文廟先後由縣兵役局、財政局、水電局、縣二中使用,後大成殿交由縣博物館作為文物庫房使用。現存建築有大成殿、崇聖祠、鄉賢祠、名宦祠等。院內還存古柏9棵,其中一棵千年老柏參天蔽日,下身合圍近5米。2004年,國家文物局投資對大成殿進行了整體維修。2005年恢復了孔子塑像。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公布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主體建築大成殿,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通長14米,進深四間,寬10.30米,建築面積240平方米,大式土木結構七檁抬梁造,單檐歇山頂,上覆琉璃筒瓦,梁枋構件均施彩畫,收山、出檐較深,脊飾龍、鳳、牡丹、菊等紋飾,兩稍間檻牆嵌有琉璃盤龍各一條,其梁架結構,斗拱形制和彩畫等均保留有明顯的明代建築特徵,是甘肅省保存較完好的明代木構建築之一。大成殿是古絲綢之路上典型的明代宗教殿堂建築,其梁架結構嚴謹穩固、脊飾精緻,斗拱形制宏大華麗而富有變化、彩畫精美,檻牆內砌琉璃盤龍,形態逼真。整個殿宇形制古雅,風格粗獷,氣勢巍峨,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研究古代建築藝術不可多得的實物例證。大成殿是集建築藝術、繪畫藝術於一身的歷史文化遺存,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