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銅禽坑

秦始皇陵銅禽坑

目前,“銅禽坑的”發掘資料正在整理之中,正式發掘報告的出版也為期不遠,對於該坑的研究,肯定會出現更多新的觀點和認識,希望研究者對秦陵、秦文化的諸多歷史之謎一個個地盡數破解。

概述

“銅禽坑”位於秦陵城東北角約900米,與秦始皇陵中心相距約1.5公里,是目前所發現距秦陵最遠的一個

出土現場出土現場

陪葬坑。“銅禽坑”的發現源於2000年8月臨潼區晏寨鄉孫馬村村民打墓所提供的線索,隨即由陝西省考古所和秦俑博物館組成的聯合考古隊進入現場進行鑽探,證實了它是秦始皇帝陵的又一座神秘陪葬坑。編號為K0007。

形制

2001年8月上旬,考古隊主持對“銅禽坑”進行正式發掘,2003年4、5月份田野清理工作結束。K0007陪葬坑座北向南,平面形制呈“F”形,由一個斜坡道、二個南北向過洞以及一個東西向過洞所組成。總面積約為925平方米。

出土文物

考古工作者在七號坑共清理出土青銅禽46件,其中銅鶴6件,天鵝20件,其它為鴻雁等禽類。

青銅水禽青銅水禽

另外還出土造型奇異的陶俑15件,這些青銅禽類和15件造型奇異的陶俑,給該坑的性質蒙上了神秘的面紗。青銅仙鶴或許與人們死後乘鶴成仙的傳統思想觀念有關,但那些不同於兵馬俑,又不同於百戲俑的姿勢怪異的陶俑,應屬於一種新型的代表著另外意蘊的載體,這些陶俑共分為兩種姿勢,一為跪姿,一為坐姿,他們均頭戴軟帽,身著短袍,下穿長褲。跪姿俑雙滕跪地,上身挺直,右手向前彎舉,手心似有持物痕跡,左手下垂。坐姿俑雙腿前平伸,席地而坐,體前俯,兩臂平壓在雙腿之上,左手半握,拳心向上,右手半握,拳心向下。這種姿勢表示的意義,實在令人費解,有人推斷它與秦代音樂或樂器有關,看來也並非如此簡單。他們確實給人以神秘的感覺。所以我們必須從另外的角度,去探索、去理解、去認識,或許他們與長沙馬王堆墓出土的帛畫一樣,與古人某些神仙思想,仙人導引術有關。總之,對於七號坑出土陶俑的性質和用途,還有待於我們進一步的發掘和綜合研究。就是說,從秦陵所展示文化現象來看,不但反映了秦人的“事死如事生”的思想觀念,同時也反映了仙人思想在現實和陰間的相通和統一。

文物保護

秦俑館保管部文物修復保護工作者在吳永琪館長的親自指導下,對部分青銅禽進行了除銹、

青銅水禽青銅水禽

修復和保護,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對部分陶俑也進行了修復,復原了當年的神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