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墓簡介
據《史記》記載,秦二世登基後,曾命工匠在他父親秦始皇的墓內“以水銀為百川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有關部門對秦始皇墓進行了初步探測,果然發現很強的汞異常。1982年,在封土中間部位15.2萬平方米的範圍內,圈出了1.2萬平方米的汞異常區,從而證實了中國史書的有關記載。
秦始皇陵位於臨潼縣城東5公里,距西安市約37公里,南倚驪山,北臨渭水。為什麼選位在這裡呢?有人認為,這與古人迷信風水寶地是分不開的。近年來,地質學家根據衛星拍照的圖片看:從驕山到華山工好像一條龍,秦始皇陵正好位於龍頭眼睛的位置。眾所周知,自古就有“畫龍點睛”之說,到底是古人有“高瞻遠矚”的本領,還是今人附會之風過重,一時間還弄不清楚。
地理環境
秦始皇陵南依驪山,北臨渭水之濱。驪山是秦嶺北麓的一個支脈,東西綿延約25公里,南北寬約7公里。傳說因此山山體像一匹驪色(黑色)的駿馬,因而得名。驪山是在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中隆起形成的地壘,海拔1000米左右,斷層錯落,山巒與溝壑相間,構成了一條條南北走向的山谷,並由此發育出了一道道河流。秦始皇帝陵就位於驪山北麓由河流形成的洪積扇上。
這一帶有著優美的自然環境,整個驪山唯有臨潼縣東至馬額這一段山脈海拔較高。這段山脈左右對稱,林木蔥鬱,谷峰相問,山體在陵南略作弧形展布,狀似盛開的蓮花,帝陵位於驪山峰巒環抱之中,與整個驪山渾然一體,猶如蓮蕊居於正中。以當時的實用角度和後代的風水觀念來看,此處均為設定陵園的理想之地。
在秦始皇陵東側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魚池水。按《水經注》記載:“水出驪山東北,本導源北流,後秦始皇葬於山北,水過而曲行,東注北轉,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於深,水積成池,謂之魚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經始皇冢北。”可見魚池水原來是出自驪山東北,水由南向北流。後來修建秦始皇陵時,在陵園西南側修築了一條東西向的大壩,壩長1000餘米,一般寬40多米,最寬處達70餘米,殘高2至8米,它就是通常所說的五嶺遺址。正是這條大壩將原來出自驪東北的魚池水改為西北流,繞秦始皇陵東北而過。
此外,在陵園東側,有川流不息的溫泉水經過。據《水經注》記載:“在魚池水西南有溫泉水,世以療疾”。《三秦記》載:“酈山西北有溫泉。”可見當年的溫泉與西北的魚池水相對應。
南面背山,東西兩側和北面形成三面環水之勢。“依山環水”正是秦始皇陵最主要的地理特徵。
陵墓結構
秦始皇陵墓近似方形,頂部平坦,腰略呈階梯形,高76米,東西長345米,南北寬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根據初步考察,陵園分內城和外城兩部分。內城呈方形,周長3000米左右,北牆有2門,東、西、南3牆各有1門。外城呈矩形,周長6200餘米,四角各有門址一處。內、外城之間有葬馬坑、珍禽異獸坑、陶俑坑;陵外有馬廄坑、人殉坑、刑徒坑、修陵人員墓葬400多個,範圍廣及56·25平方公里。陵墓地宮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槨的地方。
1974年以來,在陵園東1·5公里處發現從葬兵馬俑坑三處,成品字形排列,面積共達20000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戰車百乘以及數萬件實物兵器等文物。其中一號坑埋葬著和真人真馬同大的陶佰、陶馬約6000件;二號坑有陶俑、陶馬1300餘件,戰車89輛;三號坑有武士俑68個,戰車1輛,陶馬4匹。
1980年又在陵園西側出土青銅鑄大型車馬2乘。這組彩繪銅車馬高車和安車,是迄今中國發現的體形最大、裝飾最華麗、結構和系駕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銅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秦始皇陵園除從葬坑外,還發現石料加工場的遺址,建築遺物有門砧、柱礎、瓦、脊、瓦當、石水道、陶水道等。
秦始皇陵規模之大可見一斑,但秦始皇陵有沒有設計藍圖呢?
據史書所說“使水相斯將天下刑人徒隸七十二萬人作陵,鑿以章程”來看,秦始皇陵的修建絕非任意,必定是按設計圖有計畫地營造,縱觀歷代帝王陵建造史不難想像其中的關聯之處。具體設計藍圖如何,還在進一步研究之中。
價值影響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其巨大的規模、豐富的陪葬物居歷代帝王陵之首。陵園按照秦始皇死後照樣享受榮華富貴的原則,仿照秦國都城鹹陽的布局建造,大體呈回字形。陵區內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築為寢殿、便殿、園寺吏舍等遺址。據史載,秦始皇陵陵區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陵園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外、內城兩重,封土呈四方錐形。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了三級階梯,狀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積約25萬平方米,高115米,但由於經歷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現封土底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高度為87米(另一資料:陵園初高120米,“高大若山”,後經風化侵蝕及人為破壞,降低了40多米)。整座陵區總面積為56.25平方公里。建築材料是從湖北、四川等地運來的。為了防止河流沖刷陵墓,秦始皇還下令將南北向的水流改成東西向。
陵園的南部有一個土冢,高43米。築有內外兩道夯土城牆。內城周長3890米,外城周長6249米,分別象徵皇城和宮城。在內城和外城之間,考古工作者發現了葬馬坑、陶俑坑、珍禽異獸坑,以及陵外的人殉坑、馬廄坑、刑徒坑和修陵人員的墓室。已發現的墓坑有400多座。秦始皇陵的冢高55.05米,周長2000米。
秦始皇帝陵是中國第一座皇家陵園,在中國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規模宏大,埋藏豐富著稱於世。1956年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把秦始皇帝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目錄,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2002年秦始皇陵榮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世界最大地下皇陵
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國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秦王朝是中國歷史上輝煌的一頁,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
秦始皇把他生前的榮華富貴全部帶入地下。秦始皇陵地下宮殿是陵墓建築的核心部分,位於封土堆之下。《史記》記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異怪徙藏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考古發現地宮面積約18萬平方米,中心點的深度約30米。陵園以封土堆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眾多,內涵豐富、規模空前,除聞名遐邇的兵馬俑陪葬坑、銅車馬坑之外,又新發現了大型石質鎧甲坑、百戲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餘處,數十年來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達10萬餘件。在陵園裡設立有多處文物展台,展示了秦陵近20年來出土的部分文物;布置有水道展區,重現當年陵園內科學周密的排水設施;相信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肯定還會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發現。
在凝重的綠色和高大的墓冢之間,為了讓遊客身臨其境的感受王者的尊榮、王者的威儀,秦始皇陵上演有大型的“重現的儀仗隊——秦始皇守陵部隊換崗儀式”表演和集“聲、光、電”於一體的秦始皇陵陵區、陵園、地宮沙盤模型展示,再現了兩千多年前神秘陵園的壯觀場景,展示了數十年來的考古成果,生動直觀地揭示秦陵奧秘,展示其豐富內涵。
規模宏大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帝王陵園,是我國勞動人民勤奮和聰明才智的結晶,是一座歷史文化寶庫,在所有古代帝王陵墓中以規模宏大、埋藏豐富而著稱於世。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陵墓一直挖到地下的泉水,用銅加固基座,上面放著棺材,墓室裡面放滿了奇珍異寶。墓室內的要道機關裝著帶有利箭的弓弩,盜墓的人一靠近就會被射死。墓室里還注滿水銀,象徵江河湖海;墓頂鑲著夜明珠,象徵日月星辰;墓里用魚油燃燈,以求長明不滅。
秦始皇陵共發現10座城門,南北城門與內垣南門在同一中軸線上。墳丘的北邊是陵園的中心部分,東西北三面有墓道通向墓室,東西兩側還並列著4座建築遺存,有專家認為是寢殿建築的一部分。秦始皇陵集中體現了“事死如事生”的禮制,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結構殊特。
陵墓地宮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槨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個,範圍廣及56.25平方公里。主要陪葬坑有銅車、馬坑、珍禽異獸坑、馬廄坑以及兵馬俑坑等,歷年來已有5萬多件重要歷史文物出土。1980年發掘出土的一組兩乘大型的彩繪銅車馬——高車和安車,是迄今中國發現的體形最大、裝飾最華麗,結構和系駕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銅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兵馬俑坑
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1500米處。1974年春被當地打井的農民發現。由此埋葬在地下兩千多年的寶藏得以面世,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蹟”。為研究秦朝時期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成為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兵馬俑坑現已發掘3座,俑坑坐西向東,呈“品”字形排列,坑內有陶俑、陶馬8000多件,還有4萬多件青銅兵器。
坑內的陶塑藝術作品是仿製的秦宿衛軍。近萬個或手執弓、箭、弩,或手持青銅戈、矛、戟,或負弩前驅,或御車策馬的陶質衛士,分別組成了步、弩、車、騎四個兵種。
在地下坑道中的所有衛士都是面向東方放置的。據鑽探得知共有三個陪葬坑,其中1974年發現的一號坑最大,它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5米左右,長廊和11條過洞組成了整個坑,與真人馬大小相同、排成方陣的6000多個武士俑和拖戰車的陶馬被放置在坑中。在一號坑的東北約20米的地方是在1976年春天發現的二號坑,它是另一個壯觀的兵陣。南北寬84米,東西長96米的二號坑,面積9216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7016平方米。二號坑內有多兵種聯合陣容,包括步兵、車兵、騎兵和弩兵等。二號坑西邊是三號坑,1989年10月1日才開始允許遊客參觀。南北寬24.5米,東西長28.8米的三號坑面積為500多平方米。三號坑經有關專家推斷,被認為是用來統帥一、二號坑的軍幕。一乘戰車,68個衛士俑以及武器都保存在坑內。
1974年以來,在陵園東1.5公里處發現從葬兵馬俑坑三處,成品字形排列,面積共達2萬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戰車百乘以及數萬件實物兵器等文物。其中一號坑為“右軍”,埋葬著和真人真馬同大的陶俑、陶馬約6千件;二號坑為“左軍”,有陶俑、陶馬1300餘件,戰車89輛,是一個由步兵、騎兵、戰車等三個兵種混合編組的曲陣,也是秦俑坑的精華所在;三號坑有武士俑68個,戰車1輛,陶馬4匹,是統帥地下大軍的指揮部。這個軍陣是秦國軍隊編組的縮影。1980年又在陵園西側出土青銅鑄大型車馬2乘。引起全世界的震驚和關注,這些按當時軍陣編組的陶俑、陶馬為秦代軍事編制、作戰方式、騎步卒裝備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實物資料。兵馬俑的發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秦俑的寫實手法作為中國雕塑史上的承前啟後藝術為世界矚目。現已在一、二、三號坑成立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對外開放。
世界第八奇蹟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兵馬俑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而它的發現本身就是20世紀中國最壯觀的考古成就。它們充分表現了2000多年前中國人民巧奪天工的藝術才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財富。法國前總統席哈克對它的“世界第八奇蹟”的讚譽,使秦始皇陵為更多的世人所知。世界文化遺產的桂冠,為秦始皇陵更增光彩。陵園工程“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這膾炙人口的詩句出自大詩人李白筆下,它謳歌了秦始皇的輝煌業績,描述了營造驪山墓工程的浩大氣勢。的確,陵園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數之多、持續時間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
陵園工程的修建伴隨著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當他13歲剛剛登上國王寶座時,陵園建設工程也就隨之開始了。古代帝王生前造陵並非秦始皇的首創。早在戰國時期諸侯國王生前造陵已蔚然成風。如趙肅侯“十五年起壽陵”,還有平山縣中山國王的陵墓也是生前營造的。秦始皇只不過是把國君生前造陵的時間提前到即位初期,這是秦始皇的一點改進。陵園工程修造了39年一直至秦始皇臨死之際尚未竣工,二世皇帝胡亥繼位,接著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縱觀陵園工程,前後可分為三個施工階段。自秦王即位開始到統一全國的26年為陵園工程的初期階段。這一階段先後展開了陵園工程的設計和主體工程的施工,初步奠定了陵園工程的規模和基本格局。從統一全國到秦始皇三十五年,歷時9年當為陵園工程的大規模修建時期。最多72萬囚徒來大規模的修建,基本完成了陵園的主體工程。自秦始皇三十五年到秦二世二年冬,歷時3年多是為工程的最後階段。這一階段主要從事陵園的收尾工程與覆土任務。儘管陵墓工程歷時如此之久,整個工程仍然沒有最後竣工。當時歷史上爆發了一次波瀾壯闊的農民大起義。陳勝、吳廣的部下周文率兵迅速打到了距陵園不足數華里的戲水附近(今臨潼縣新豐鎮附近)。面臨大軍壓境、威逼鹹陽之勢,二世這位未經風雨鍛鍊的新皇帝驚慌失措,召來群臣商討對策。他一幅喪魂落魄的樣子,向群臣發出“為之奈何”的哀求。這時少府令章邯建議:“盜已至,眾疆,今發近縣不及矣,驪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二世當即迎合,並讓章邯率領修陵大軍回擊周文的起義軍。至此尚未完全竣工的陵園工程才不得不中止。
總之,陵園工程由選點設計、施工營造到最後被迫中止,前後長達38年之久,在我國陵寢修建史上名列榜首,其修建的時間比埃及胡夫金字塔還要長8年。
水銀河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地宮內“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中國地質調查研究院研究員劉士毅介紹,通過物探證明,地宮內的確存在著明顯的汞異常,而且汞分布為東南、西南強,東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銀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話,這正好與我國渤海、黃海的分布位置相符。“秦始皇曾親自到過渤海灣,所以他很可能把渤海勾畫進自己的地宮。如果這被證實,說明秦代對中國地理就有了調查和研究,也是個新發現。”
《史記·貨殖列傳》是司馬遷專門記敘從事商業活動的傑出人物的列傳,而巴寡婦清是唯一一個因經營丹砂入選的人,從事巴寡婦清研究的李永明認為,在當時有能力提供這100噸以上水銀的人,只有巴寡婦清。
秦始皇與巴寡婦清之間有著良好的關係:一邊是至高無上的權力,一邊是地宮建設與不死之藥的原材料“生產大戶”,而這或許便是兩者之間神秘關係的紐帶。
女懷清台,這是秦始皇為表彰巴寡婦清而建造的古代建築,標誌著巴寡婦清的一生勳業和身份地位,堪稱中國養生醫藥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
秦始皇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自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21年的15年中,秦國先後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個諸侯國,徹底結束了戰國群雄割據的歷史,在血與火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的郡縣制王朝—秦王朝。“秦王掃六合,虎勢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秦始皇—這位叱吒風雲的曠世君主,不僅為後人留下了千秋偉業,還留有這座神秘莫測的皇家陵園。
秦始皇帝是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故稱趙政、秦王政、秦王趙政、趙王政,然後世多稱之嬴政。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歲時即王位,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繚,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定都鹹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與大臣議定的尊號改為“皇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但卻二世而亡。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據《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秦始皇的母親趙姬原是呂不韋的姬妾,呂不韋出於政治目的將已懷孕的趙姬獻給異人(即秦莊襄王),後來趙姬至大期生子名政。又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作為一個並不受寵愛的質子的兒子,趙政少年時期是在趙國都城邯鄲度過的,此時異人經呂不韋從中斡鏇已然回到秦國,並認華陽夫人為母,經過多次政治鬥爭終於獲得了華陽信任,呂不韋又花費大量精力與金錢將趙姬母子接回秦國,從此趙政開始了他在秦王宮裡的政治生涯。
文化遺產
英文名:MausoleumoftheFirstQinEmperor
編號:200-005
198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風水相關
風水傳說
驪山以它特有的溫泉和風景而聞名於世。西周末年的周幽王與愛妾褒姒曾在這裡演出了一場興起烽火戲諸侯的歷史悲劇,從而葬送了西周王朝。相傳秦始皇生前在驪山與神女相遇,遊覽當中欲戲神女,神女盛怒之下,朝他臉上唾了一口,秦始皇很快就長了一身的爛瘡。雖然這是一個神話故事,但隱隱約約可以看出秦始皇與驪山似乎有些緣分。他的墓地也選在驪山之旁。秦始皇為什麼特別迷戀驪山這塊風水寶地呢?
古人把墓地的選擇看作是一件造福於子孫後代的大事,尤其象秦始皇這個企圖傳之於萬世的封建帝王自然對墓地的位置更加重視。他之所以要安葬在驪山之阿,據北魏時期的酈道元解釋:“秦始皇大興厚葬,建設冢壙於驪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美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酈道元的觀點受到學術界多數學者的肯定。不過也有學者提出過異議,持否定意見的一方認為,秦始皇陵選在驪山之阿一是取決於當時的禮制,二是受“依山造陵”傳統觀念的影響。(見《秦始陵園淵源試探》、《文博》1990年第5期。)從風水角度來看秦始皇陵也不失為一塊理想的風水寶地。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興起了依山造陵的觀念。後來人們選擇墓地又特點重視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立冢安墳,須籍來山去水。”(見《大漢原陵秘葬經》)依山傍水被古人視作最佳風水寶地。至於這個觀念始於何時,無從考起。應該說秦始皇陵是“依山傍水”造陵的典範。秦始皇陵園南依驪山,北臨渭水,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然而在秦始皇陵的東側也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魚池水。按《水經注》記載:“水出驪山東北,本導源北流,後秦始皇葬於山北,水過而曲行,東注北轉,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於深,水積成池,謂之魚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經始皇冢北。”可見魚池水原來是出自驪山東北,水由南向北流。後來修建秦始皇陵時,在陵園西南側修築了一條東西向的大壩,壩長1000餘米,一般寬40多米,最寬處達70餘米,殘高2至8米,它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五嶺遺址。正是這條大壩將原來出自驪東北的魚池水改為西北流,繞秦始皇陵東北而過。此外,在陵園東側,在川流不息的溫泉水經過。據《水經注》記載:“在魚池水西南有溫泉水,世以療疾”。《三秦記》曰:“酈山西北有溫泉。”可見當年的溫泉與西北的魚池水相對應。由此不難發現秦始皇陵的風水特點是,南面背山,東西兩側和北面形成三面環水之勢。“依山環水”不正是秦始皇陵特意選擇的風水寶地嗎?
秦代“依山環水”的造陵觀念對後代建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西漢帝陵如高祖長陵、文帝霸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等就是仿效秦始皇陵“依山環水”的風水思想選擇的。以後歷代陵墓基本上繼承了這個建陵思想。
相關疑問
陵墓飛雁
秦地宮內有哪些珍貴的隨葬品?千百年來由此引發了許多神奇的傳說故事。地宮飛雁就是一個十分迷人的傳說。
《三輔故事》記載,楚霸王項羽入關後,曾以三十萬人盜掘秦陵。在他們挖掘過程中,突然一隻金雁從墓中飛出,這隻神奇的飛雁一直朝南飛去。斗轉星移過了幾百年,到三國時期,(寶鼎元年)一位在日南做太守的官吏名曰張善,一天,有人給他送來一隻金雁,他立即從金雁上的文字判斷此物乃出自始皇陵也。這個神奇的傳說有沒有歷史依據?近代有的學者著文指出:“這雖然是個傳說故事,但說明秦陵內的文物曾經流失於外,並且遠達雲南以南。至於說金雁製作精巧,不但好看,而且還能飛,這也是有可能的。因為在春秋時期,著名工匠魯班已經能製造出木雁,在天空中飛翔,直飛到宋國的城上。幾百年後,秦國的工匠能製造出會飛的金雁,這是可信的。”(武伯綸、張文立《秦始皇帝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那么,這個傳說故事究竟可信不可信?
金雁傳說的辨誤問題到此應該結束了。然而進一步來說古代文人編造的這個傳說故事在歷史文獻上有沒有一點蛛絲馬跡呢?漢代有關的文獻記載,在司馬遷和班固的記述中有“黃金為鳧雁”的文字,顯然兩位史學大師記載的是墓內有用黃金製作的“鳧雁”,而古代文人很可能由此演義和“創作”了飛雁傳說的故事。
關於選址
戰國時期一些國君陵園的營造往往都少不了平面設計圖。秦始皇陵園的建設按理也應該有平面規劃圖,而製圖之前先要選擇墓地。我們知道秦始皇執政於都城鹹陽,為什麼陵園卻要選在遠離鹹陽的驪山之阿?
查閱有關典籍,最早解釋這個問題的是北魏時期《水經注》的作者酈道元。他說:“秦始皇大興厚葬,建設冢壙於驪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美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水經·渭水注》)。此說在學界延襲千餘年,並且被認為是最早的、最權威性的觀點而深信莫疑。《水經注》的解釋單從表面上看似乎不無道理,然而仔細回味起來秦始皇當年作為一個13歲的孩童能否知道藍田的美金與美玉還是個問題。即使知道,當年選擇陵墓位置恐怕也不會按照一個徒具空名的國王個人意志來決定。所以這個問題似乎應該從當時的禮制及陵墓的設計意圖方面尋找答案。
首先,陵墓位置的確立與秦國前幾代國君墓的位置不無關係。秦始皇先祖及太后的陵園葬在臨漳縣以西的芷陽一帶,秦始皇陵園選在芷陽以東的驪山之阿是當時的禮制所決定的,因為古代帝王陵墓往往按照生前居住時的尊卑、上下排列。《禮記》、《爾雅》等書記載。“南向、北向、西方為上”。“西南隅謂這奧,尊長之處也”。東漢《論衡》一書記載得更明白了:“夫西方,長者之地,尊者之位也,尊者在西,卑幼在東……夫墓,死人所藏;田,人所飲食;宅,人所居處,三者於人,去凶宜等。”即在芷陽的宣太后也希望其陵墓能葬在她丈夫與兒子之間,即“西望吾夫,東望吾子”,似乎亦是按長者在西、晚輩居東的原則。秦始皇先祖已確知葬在芷陽的有昭襄王、莊襄王和宣太后。既然先祖墓均葬在臨漳縣以西,而作為晚輩的秦始皇只能埋在芷陽以東了。作壁上觀若將陵墓定在芷陽以西,顯然有悖於傳統禮制。可見秦始皇陵園選在驪山腳下完全符合晚輩居東的禮制。
其次,陵墓位置的選擇也與當時“依山造陵”的觀念相關。大約自春秋時代開始,各諸侯國國君相繼興起了“依山造陵”的風氣。許多國君墓不是背山面河,就是面對視野開闊的平原,甚至有的國君墓乾脆建在山顛之上,以顯示生前的崇高地位和皇權的威嚴。春秋時期的秦公墓也受這種觀念的影響,有的“葬西山”,有的葬在陵山附近。戰國時期的秦公墓依然承襲了“依山造陵”的典範,而秦始皇陵墓造在驪山之阿也完全符合“依山造陵”的傳統觀念。它背靠驪山、面向渭水,而且這一帶有著優美的自然環境。整個驪山唯有臨潼縣東至馬額這一段山脈海拔較高,山勢起伏,層巒疊幛。從渭河北岸遠遠眺去,這段山脈左右對稱,似一巨大的屏風立於始皇陵後,站在陵頂南望,這段山脈又呈弧形,陵位於驪山峰巒環抱之中,與整個驪山渾然一體。
神秘之處
總之,秦始皇陵園的位置既符合晚輩居東的禮制,也體現了“依山造陵”的傳統觀念。
秦始皇陵位於臨潼縣城東5公里,距西安市約37公里,南倚驪山,北臨渭水。為什麼選位在這裡呢?有人認為,這與古人迷信風水寶地是分不開的。地質學家根據衛星拍照的圖片看:從驕山到華山正好像一條龍,秦始皇陵正好位於龍頭眼睛的位置。眾所周知,自古就有“畫龍點睛”之說,到底是古人有“高瞻遠矚”的本領,還是今人附會之風過重,一時間還弄不清楚。
秦始皇陵墓近似方形,頂部平坦,腰略呈階梯形,高76米,東西長345米,南北寬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
根據初步考察,陵園分內城和外城兩部分。內城呈方形,周長3000米左右,北牆有2門,東、西、南3牆各有1門。外城呈矩形,周長6200餘米,四角各有門址一處。內、外城之間有葬馬坑、珍禽異獸坑、陶傭坑;陵外有馬廄坑、人殉坑、刑徒坑、修陵人員墓葬400多個,範圍廣及56·25平方公里。陵墓地宮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槨的地方。
1980年又在陵園西側出土青銅鑄大型車馬2乘。這組彩繪銅車馬高車和安車,是迄今中國發現的體形最大、裝飾最華麗、結構和系駕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銅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秦始皇陵園除從葬坑外,還發現石料加工場的遺址,建築遺物有門砧、柱礎、瓦、脊、瓦當、石水道、陶水道等。
秦始皇陵規模之大可見一般,但秦始皇陵有沒有設計藍圖呢?
據史書所說“使水相斯將天下刑人徒隸七十二萬人作陵,鑿以章程”來看,秦始皇陵的修建絕非任意,必定是按設計圖有計畫地營造,縱觀歷代帝王陵建造史不難想像其中的關聯之處。具體設計藍圖如何,還在進一步研究之中。
是誰主持了秦始皇陵的修建呢?
據推測,少府是主管建築的,國家陵墓當由其管理。當然最高的管理上級還是本相,只是本相日理萬機,由少府具體操作辦理而已。不過,這裡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少府一官是秦統一後命名的,在統一之前有無這一官職無從考證,但無論有無,肯定有一種機構專管宮廷的土木建築工程。至於這一機構名稱如何,尚待進一步考證。
秦始皇陵有多深呢
《史記·秦始皇本紀》說其“穿三泉”。《舊漢書》中對秦始皇陵的描述有“已深已極”、“深極不可入”之語。有人認為,秦陵地宮不淺也不深,書中提到的“三泉”無外乎人們經常提到的“九泉之下”之類。據《呂氏春秋》記載:“淺則狐狸揚之,深則及於水泉”,即最深到泉水。在古代由於受技術限制,要在泉水下施工實為不易,並且如果地宮位於地下水位之下,地下水長期滲透,定會使地宮遭受“浸”害,秦始皇及其皇陵的設計者不可能不考慮到這一點。當然這些都不過是推測,具體情況如何,不得而知。
秦始皇陵地下墓穴的結構如何呢
從已發掘的秦始皇陵遺蹟看,似乎秦始皇要把生前的宮室、山河及其他一些都帶到地下世界去,而要實現這一點,非建造廣闊的墓室難以如願。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者,無復出者。”這裡,既提到中羨門、外羨門,想必肯定有內羨門。這似乎表明地宮中有通往主墓的通道,工匠只能閉在中羨門以外的地方,內羨門以內才是秦始皇棺樟置放之地。至於墓道之長也就可想而知,若說有三百丈洞室的存在自在情理之中,難怪有人認為,秦始皇陵地宮的洞室就在人造封土以南直達驪山中心主峰———望峰之下。
據考古勘探,以及對墓道兵馬俑位置的判斷,專家認為,陵墓的朝向為坐西向東。這是一個奇特的布局。眾所周知,我國古代以朝南的位置為尊,歷代帝王的陵墓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而統一天下的秦始皇,為什麼願意坐西向東呢?
有人認為,秦始皇生前派遣徐福東渡黃海,尋覓蓬萊、瀛洲諸仙境,並多次親自出巡,東臨碣石,南達會稽,在琅琊、芝罘一帶流連忘返,這一切無不昭示其對仙境的迫切嚮往。可惜徐福一去杳無音訊,秦始皇親臨仙境的願望終成泡影。生前得不到長生之藥,死後也要面朝東方,以求神仙引渡而達於天國,大概這就是暮年秦始皇的最大願望。基於此,秦始皇陵也就只能坐西向東了。
有人認為,秦國地處西部,為了彰顯自己征服東方六國的決心,秦王趙政初建東向的陵墓;併吞六國之後,為了使自己死後仍能注視著東方六國,始皇帝矢志不改陵墓的設計建造初衷,所以我們看到的陵墓只能是東西朝向。
還有人認為,秦始皇陵坐西向東,與秦漢之際的禮儀風俗有關。根據有關文獻記載,當時從皇帝、諸侯到上將軍,乃至普通士大夫家庭,主人之位皆坐西向東。秦始皇天下獨尊,為了保持“尊位”,陵墓的朝向可想而知。
其實,讓人不解的不僅是秦始皇陵墓的朝向。據考察,陝西境內已發掘的917座秦墓,絕大部分都是東西向。秦公陵園的32座大墓,也全部面向東方。秦人葬式的這一特點,越是早期越為明顯。是什麼原因讓秦人採取這東向的葬式呢?堅持秦人起源於東方的學者認為,由於東方是秦人祖先曾經勞動、生活過的地方,他們對東方懷有特殊的感情,然而東西懸隔,路途遙遠,其間又強敵林立,“葉落歸根”的希望非常渺茫,因而採用朝向東方的葬式,以示不忘根本。相反,堅持秦人起源於西方的學者認為,秦人採用“頭朝西方”的葬俗,是想彰顯他們來自中國西部。但如果頭西足東的葬式表示秦人來自西方的話,那么華夏諸族流行的北首而葬之俗,是否說明他們來自北方呢?現代文化學與民俗學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見解,認為秦人流行的西首而葬之俗和他們曾流行過的“屈肢葬”一樣,與甘肅地區的古代文化或某種原始宗教信仰有關。比如“白馬藏人”對本民族盛行的西首葬的解釋是,日落歸西,人亦隨太陽走。也許,秦人對他們的葬式,也有本民族特有的解釋。一切都不得而知。
時常有人問,秦始皇為什麼要用那么多的泥人泥馬來陪葬呢?
有人認為,秦始皇陵實質上是按古代禮制“事死如事生”的要求特意設計的。因為秦始皇即位後,用了大部分的精力和時間進行統一全國的戰爭。當時他率領千軍萬馬南征北戰,從而併吞了六國,統一了天下。為了顯示他生前的功績,以軍隊的形式來陪葬似乎是一種必然。
大多數的學者認為秦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反映的是秦始皇生前的軍事情況,但在具體問題上觀點又不一致。
一種觀點認為,秦俑坑出土的這支秦代軍隊的大型群雕是秦始皇創建和加強中央集權的象徵;秦俑坑大批兵馬俑的軍事陣容,正是秦始皇統治下強大的軍事實力的形象記錄。在一定意義上也可以說,它是秦始皇東巡衛隊的象徵。
一種觀點認為,秦兵馬俑坑象徵著駐在京城外的軍隊,可稱之為宿衛軍。以戰車、步兵相間排列的一號兵馬俑軍陣為右軍;以戰車和騎兵為主的二號兵馬俑坑為左軍;未建成的廢棄坑當為四號坑,即擬議中的中軍;三號兵馬俑坑是統帥右、左、中三軍的幕府。俑坑本身象徵著屯兵的壁壘。三軍拱衛京師,是秦始皇希圖加強中央集權維護一統江山的反映。
一種觀點認為,不存在四號坑的問題,秦俑軍陣是由正、奇兵和指揮部組成的軍陣,從而否定了三軍說。
一種觀點認為,秦始皇陵兵馬俑軍陣乃一項未竟工程,全部建成應有50000兵馬俑坑。這個龐大的軍陣按前、後、左、右、中配置兵力,實為秦代“乘之”所演習的八種陣法申最基本的陣法方陣。方陣陣法的特點之一是“薄中而厚方”,中軍兵精而少,接敵的外圍四隊兵力較多。秦俑軍陣正是按照“薄中而厚方”的方陣法來配置兵力的。
一種觀點認為,兵馬俑三坑,不是象徵左、中、右三軍,而是反映秦代中央軍的三個組成部分。三號坑絕非人們通常說的指揮部,它應該是象徵郎中令統領的宮廷侍衛郎衛;一號坑是反映衛尉統轄的宮城衛士,或稱之為南軍;二號坑是反映中尉統領的京師屯戍兵,可稱之為北軍。
對於三號坑,有人認為是軍伍社宗,是用來進行軍祭的,是作為在軍祭祖的對象的社主和遷主以及安置社祖二主的地方。
對於二號坑,有人提出是四獸陣,即彎兵陣為朱鳥陣,戰車、步兵、騎兵混合陣為玄武陣,騎兵戰車組成的陣為青龍陣,戰車陣為白虎陣。
有的學者認為,兵馬俑軍陣為《尉緩子》所云的“常陣”。
有的學者認為,兵馬俑軍陣就是為始皇帝送葬的俑群。
修建意義
據推測,少府是主管建築的,國家陵墓當由其管理。當然最高的管理上級還是本相,只是本相日理萬機,由少府具體操作辦理而已。不過,這裡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少府一官是秦統一後命名的,在統一之前有無這一官職無從考證,但無論有無,肯定有一種機構專管宮廷的土木建築工程。至於這一機構名稱如何,尚待進一步考證。
秦始皇陵有多深呢?《史記·秦始皇本紀》說其“穿三泉”。《漢舊書》中對秦始皇陵的描述有“已深已極”、“深極不可人”之語。有人認為,秦陵地宮不淺也不深,書中提到的“三泉”無外乎人們經常提到的“九泉之下”之類。據《呂氏春秋》記載:“淺則狐狸揚之,深則及於水泉”,即最深到泉水。在古代由於受技術限制,要在泉水下施工實為不易,並且如果地宮位於地下水位之下,地下水長期滲透,定會使地宮遭受“浸”害,秦始皇及其皇陵的設計者不可能不考慮到這一點。當然這些都不過是推測,具體情況如何,不得而知。
從已發掘的秦始皇陵遺蹟看,似乎秦始皇要把生前的宮室、山河及其他一些都帶到地下世界去,而要實現這一點,非建造廣闊的墓室難以如願。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者,無復出者。”這裡,既提到中羨門、外羨門,想必肯定有內羨門。這似乎表明地宮中有通往主墓的通道,工匠只能閉在中羨門以外的地方,內羨門以內才是秦始皇棺樟置放之地。至於墓道之長也就可想而知,若說有三百丈洞室的存在自在情理之中,難怪有人認為,秦始皇陵地宮的洞室就在現在人造封土以南直達騎山中心主峰———望峰之下。
據考古勘探,以及對墓道兵馬桶位置的判斷,專家認為,陵墓的朝向為坐西向東。這是一個奇特的布局。眾所周知,我國古代以朝南的位置為尊,歷代帝王的陵墓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而統一天下的秦始皇,為什麼願意坐西向東呢?
有人認為,秦始皇生前派遣徐福東渡黃海,尋覓蓬萊、瀛洲諸仙境,並多次親自出巡,東臨碣石,南達會稽,在琅琊、芝罘一帶留連忘返,這一切無不昭示其對仙境的迫切嚮往。可惜徐福一去否無音訊,秦始皇親臨仙境的願望終成泡影。生前得不到長生之藥,死後也要面朝東方,以求神仙引渡而達於天國,大概這就是暮年秦始皇的最大願望。基於此,秦始皇陵也就只能坐西向東了。有人認為,秦國地處西部,為了彰顯自己征服東方六國的決心,秦王政初建東向的陵墓;併吞六國之後,為了使自己死後仍能注視著東方六國,始皇帝矢志不改陵墓的設計建造初衷,所以我們看到的陵墓只能是東西朝向。
有人認為,秦始皇陵坐西向東,與秦漢之際的禮儀風俗有關。根據有關文獻記載,當時從皇帝、諸侯到上將軍,乃至普通士大夫家庭,主人之位皆坐西向東。秦始皇天下獨尊,為了保持“尊位”,陵墓的朝向可想而知。其實,讓人不解的不僅是秦始皇陵墓的朝向。據考察,陝西境內已發掘的917座秦墓,絕大部分都是東西向。秦公陵園的32座大墓,也全部面向東方。秦人葬式的這一特點,越是早期越為明顯。是什麼原因讓秦人採取這東向的葬式呢?堅持秦人起源於東方的學者認為,由於東方是秦人祖先曾經勞動、生活過的地方,他們對東方懷有特殊的感情,然而東西懸隔,路途遙遠,其間又強敵林立,“葉落歸根”的希望非常渺茫,因而採用朝向東方的葬式,以示不忘根本。相反,堅持秦人起源於西方的學者認為,秦人採用“頭朝西方”的葬俗,是想彰顯他們來自中國西部。但如果頭西足東的葬式表示秦人來自西方的話,那么華夏諸族流行的北首而葬之俗,是否說明他們來自北方呢?現代文化學與民俗學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見解,認為秦人流行的西首而葬之俗和他們曾流行過的“屈肢葬”一樣,與甘肅地區的古代文化或某種原始宗教信仰有關。比如“白馬藏人”對本民族盛行的西首葬的解釋是,日落歸西,人亦隨太陽走。也許,秦人對他們的葬式,也有本民族特有的解釋。一切都不得而知。
建造歷史
有人認為,秦始皇陵實質上是按古代禮制“事死如事生”的要求特意設計的。因為秦始皇即位後,用了大部分的精力和時間進行統一全國的戰爭。當時他率領千軍萬馬南征北戰,從而併吞了六國,統一了天下。為了顯示他生前的功績,以軍隊的形式來陪葬似乎是一種必然。
大多數的學者認為秦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反映的是秦始皇生前的軍事情況,但在具體問題上觀點叉不一致。
一種觀點認為,秦桶坑出土的這支秦代軍隊的大型群雕是秦始皇創建和加強中央集權的象徵;秦桶坑大批兵馬桶的軍事陣容,正是秦始皇統治下強大的軍事實力的形象記錄。在一定意義上也可以說,它是秦始皇東巡衛隊的象徵。
一種觀點認為,秦兵馬俑坑象徵著駐在京城外的軍隊,可稱之為宿衛軍。以戰車、步兵相間排列的一號兵馬俑軍陣為右軍;以戰車和騎兵為主的二號兵馬俑坑為左軍;未建成的廢棄坑當為四號坑,即擬議中的中軍;三號兵馬俑坑是統帥右、左、中三軍的幕府。俑坑本身象徵著屯兵的壁壘。三軍拱衛京師,是秦始皇希圖加強中央集權維護一統江山的反映。
一種觀點認為,不存在四號坑的問題,秦俑軍陣是由正、奇兵和指揮部組成的軍陣,從而否定了三軍說。一種觀點認為,秦始皇陵兵馬俑軍陣乃一項未竟工程,全部建成應有50000兵馬俑坑。這個龐大的軍陣按前、後、左、右、中配置兵力,實為秦代“乘之”所演習的八種陣法申最基本的陣法方陣。方陣陣法的特點之一是“薄中而厚方”,中軍兵精而少,接敵的外圍四隊兵力較多。秦俑軍陣正是按照“薄中而厚方”的方陣法來配置兵力的。一種觀點認為,兵馬俑三坑,不是象徵左、中、右三軍,而是反映秦代中央軍的三個組成部分。三號坑絕非人們通常說的指揮部,它應該是象徵郎中令統領的宮廷侍衛郎衛;一號坑是反映衛尉統轄的宮城衛士,或稱之為南軍;二號坑是反映中尉統領的京師屯戍兵,可稱之為北軍。對於三號坑,有人認為是軍伍社宗,是用來進行軍祭的,是作為在軍祭祖的對象的社主和遷主以及安置社祖二主的地方。對於二號坑,有人提出是四獸陣,即彎兵陣為朱鳥陣,戰車、步兵、騎兵混合陣為玄武陣,騎兵戰車組成的陣為青龍陣,戰車陣為白虎陣。有的學者認為,兵馬俑軍陣為《尉緩子》所云的“常陣”。有的學者認為,兵馬俑軍陣就是為始皇帝送葬的俑群。究竟建造兵馬俑軍陣是出於何種目的,一時還無法確證。一代偉人秦始皇,諸多謎底墓中藏。
考古進展
“秦皇陵地宮就在封土堆下!”在北京召開的秦始皇陵考古遙感與地球物理技術成果驗收會上,秦始皇陵考古隊隊長段清波宣布,通過最新遙感考古和物探勘查表明,中國第一個帝王陵園的布局之謎已經解開。
據悉,該項目為國家“863計畫”之一,這是我國首次將考古工作納入該計畫,這也是我國有史以來對西安秦始皇陵所進行的資金投入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地下考古勘察工作。此次考古探測於去年底啟動,主要採用遙感和地球物理探測技術,不會對秦始皇陵地宮產生損害,特別是高光譜遙感考古在國際上是第二次採用,而在國內還是首次。
墓室面積
地宮是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皇陵建築的核心。有關秦陵地宮位置問題,歷來眾說紛紜。史料《漢舊儀》一書中有一段關於秦始皇陵地宮深度的介紹: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報告,稱其帶了72萬人修築驪山陵墓,已經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樣。秦始皇聽後,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說讓秦陵地宮位置更是撲朔迷離。民間曾傳說秦陵地宮在驪山里,驪山和秦陵之間還有一條地下通道,每到陰天下雨的時候,地下通道里就過“陰兵”,人
歡馬叫,非常熱鬧。據悉,考古學家根據這個傳說曾作過很多考察,但卻一直找不到這個傳說中的地下通道。
“我們用遙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別進行了探測,其實地宮就在封土堆下。”段清波介紹,規模宏大的地宮位於封土堆頂台及其周圍以下,距離地平面35米深,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45米,主體和墓室均呈矩形狀。墓室位於地宮中央,高15米,大小相當於一個標準足球場。
中煤航測遙感局遙感套用研究院環境所工程師周小虎給記者講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今年元月初,秦始皇陵區氣溫降至零下12℃,封土堆上的石榴樹正常開花結果,而在封土堆南牆外的石榴樹卻凍害嚴重,不能正常開花結果,差別特別明顯。“牆外的土壤未經擾動,而封土堆土壤的結構和含水量則已發生改變,又因為牆內地下存有地宮,才使得土壤相對溫度較高,從而造成植物長勢的差異。”周小虎解釋說。
特殊宮牆
在這次勘探中,研究人員發現在封土堆下墓室周圍存在著一圈很厚的細夯土牆,即所謂的宮牆。經驗證,宮牆東西長約168米,南北141米,南牆寬16米,北牆寬22米。“在修建宮牆的施工中,為了檢測用泥土夯實的宮牆是否堅硬,施工人員會站在遠處用弓箭射牆,若箭能插進牆體,修好的宮牆必須推倒重建。”段清波說,宮牆都是用多層細土夯實而成,每層大約有5-6厘米厚,相當精緻和堅固。“超出我們預想的是,宮牆頂面甚至高出了當時秦代的地面很多,向下直至現封土下33米,整個牆的高度約30米,非常壯觀!”在土牆內側,研究人員又發現了一道石質宮牆。段清波說,根據探測,發現墓室內沒有進水,而且整個墓室也沒有坍塌。“關中地區歷史上曾遭受過8級以上的大地震,而秦始皇陵墓室卻完好無損,這與宮牆的堅固程度密切相關!”
“這種宮牆是前所未有的發現!這種嶄新的墓葬形式可以稱為‘秦陵式’。秦陵式宮牆對中國古代陵墓制度的研究能起多大的推動作用,現在還無法預知。”段清波說。
防水大壩
除了宮牆,研究人員發現在秦陵周圍地下存在規模巨大的阻排水渠。
段清波說,長約千米的阻排水渠其實是堵牆,底部由厚達17米的防水性強的青膏泥夯成,上部由84米寬的黃土夯成,規模之大讓人難以想像。“阻排水渠設計相當巧妙。秦始皇陵園地勢東南高西北低,落差達85米,而阻排水渠正好擋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滲透,有效保護了墓室不遭水浸。”段清波說,《史記》中記載的“穿三泉”中,“三”其實是個概數,其實應該是指在施工中遇到了水淹,所以才修建了阻排水渠。
段清波風趣地說:“秦人太聰明了,正在修建的北京國家大劇院,也是按照這套辦法來解決水浸問題的。”
宮殿群
最新考古勘探與研究表明,秦始皇帝陵園內沉默著一處龐大的宮殿建築群,其十進式院落建築和一處台基式主體建築渾然一體,猶如紫禁城。
2010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園的內城西北部勘探發現了一處長方形的十進式院落的龐大建築群,總體上南北長690米左右、東西寬約250米,面積達17萬平方米。
修建歷史
秦始皇自13歲即位就開始為他在驪山修建陵墓,統一六國後,又從各地徵發了十萬多人繼續修建,直到他50歲死去,共修了37年。但是十三歲開始建陵墓並不是秦始皇的意思,而是秦歷代帝王都要建的,而且最開始是由呂不韋主持的,那個時候秦始皇還未有實權。建陵墓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至於後來陵墓擴建是由於統一六國,秦始皇好大喜功的表現,而不是說他十三歲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要建的那么大的陵墓。據史書記載,秦始皇陵挖至泉水之下,然後用銅汁澆鑄加固。墓宮中修建了宮殿樓閣和百官相見的位次,放滿了奇珍異寶。為了防範盜竊,墓室內設有一觸即發的暗箭。墓室彎頂上飾有寶石明珠,象徵著天體星辰;下面是百川、五嶽和九州的地理形勢,用機械灌輸了水銀,象徵江河大海川流不息,上面浮著金制的野雞(事實上,金在水銀中會溶解);墓室內點燃著用鯨魚油製成的“長明燈”。陵墓周圍布置了巨型兵馬俑陣。陵墓的設計,處處體現了這位始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威嚴。
秦始皇陵以其規模宏偉、空前的厚葬而聞名。每位關心秦始皇陵的人都對它是否被盜十分關心。從整箇中國古代史來看,每個朝代的末年都是最混亂的時期,群雄爭霸,盜匪橫行,整個社會處於無政府的狀態。而此時正是盜墓者掘墳挖墓的大好時機,歷代王朝的陵墓幾乎都是在這個時候被盜的。
經過四年楚漢戰爭,劉邦打敗了項羽,建立了西漢王朝。為了籠絡人心,公元前195年,劉邦下令對秦始皇陵妥為保護,安排20戶人家住在秦始皇陵附近,作為守陵人看管秦始皇陵。此後,各朝各代的統治者對秦代帝王陵墓,也都下令保護。宋太祖開寶三年(公元970年),曾令臨潼縣保護和修整秦始皇陵。清朝的陝西巡撫畢沅,還曾為秦始皇陵立碑。
但是秦始皇陵埋藏豐富,必然會引起各種人物的覬覦。據記載,東漢末年赤眉起義軍、魏晉後趙時期統治者石勒和石季龍、唐朝末年黃巢起義軍等都盜掘過。始皇陵墓地下宮殿可能沒有被盜,已出土的兩乘銅車馬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下面地宮西墓道的耳室里。有史料記載秦始皇陵地宮普遭火焚和洗劫,如果真是這樣,那墓道旁的隨葬品應該首先遭到破壞。
鑽探資料表明,秦始皇陵地宮四周均有4米厚的宮牆,宮牆還用磚包砌起來,並且找到了若干個通往地宮的甬道,發現甬道中的五花土並沒有人為擾動破壞的跡象。只發現兩個直徑1米,深度不到9米的盜洞,但這兩個盜洞均遠離地宮,尚未進入秦始皇陵地宮之內。此外,秦始皇陵地宮中存在大量水銀的事實,更是其未遭到盜掘的有力證據。因為地宮一旦被盜,水銀就會順盜洞揮發掉。由上述理由可以推斷,秦始皇陵地宮可能沒有被盜。隨著最新科技手段的運用,地宮是否被盜掘和焚毀的真相將會大白於天下。
但也有人認為司馬遷寫《史記》,距秦始皇人葬僅百餘年。司馬遷《史記》中有專門篇章論述秦始皇,但對陵墓被毀一事,卻隻字未提,而六百年後的酈道元卻做了詳細記述。這不能不令人生疑。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考古工作者對秦始皇陵進行了探察,尤其在秦兵馬俑發現之後。考古工作者在地宮周圍打了兩百多個探洞,只發現了2個盜洞,一個在陵東北,一個在陵西側,盜洞直徑約90厘米,深達9米,但離陵中心還差250米,都沒進入地宮。這兩個盜洞部早己被深埋地層之中,表面完全看不出來了。至於封土層,除當年國民黨軍隊留下的幾個戰壕外基本完整。考古工作者還用先進的儀器探測到地下確有大量的水銀和金屬存在。
根據封土層未被掘動、地宮宮牆無破壞痕跡以及地宮中水銀有規律分布等情況,可以得出地宮基本完好、未遭嚴重破壞和盜掘的結論。班固、酈道元所說的項羽掘墓、地宮失火之說是不可靠的。據估計,當年項羽盜毀的可能是陵園的兵馬俑,且只拿走了它們手中的兵器,放火燒了墓室。如確實如此,始皇陵又將是一座舉世無雙的地下宮殿,對秦始皇屍體能起防腐作用,但由於秦始皇死後屍體已經腐爛,我們不能見到他的面目了!
總體布局
秦陵工程的設計者不僅在墓地的選擇方面表現了獨特的遠見卓識,而且對陵園總體布局的設計也是頗具匠心。
整個陵園由南北兩個狹長的長方形城垣構成。內城中部發現一道東西向夾牆,正好將內城分為南北兩部分。高大的封冢坐落在內城的南半部,它是整個陵園的核心。陵園的地面建築集中在封土北側,陵園的陪葬坑都分布在封冢的東西兩側。形成了以地宮和封冢為中心,布局合理,形制規範的帝王陵園。
秦陵面上的主要遺蹟就是那座高大如山的封冢。當年那長達20華里的內外夯土城垣早已殘缺不全了。能看到的只有內城西牆殘存的一段城牆。還有當年那一座座宏偉的地面建築早在兩千多年前就遭到項羽的焚燒,幸好地面建築的廢墟還沒有完全破壞。考古工作者在這些廢墟上進行了鑽探和發掘,從而確定了建築遺址的位置和規模。經過多年的勘探與試掘,發現秦始皇陵園的地面建築主要分布在封土北側和封土西北的內外城垣之間。封土北側的地面建築群已探明的有三處,其中靠近封土的一處建築規模較大,形制講究,似為陵園祭祀的寢殿。寢殿之北還有兩組規模較大的建築群,亦為寢殿。陵園的陪葬坑與陪葬墓基本上分布在封土西側內外城垣之間。31座珍禽異獸陪葬坑就是位於封土西側的內外城垣之間。還有一座大型馬廄陪葬坑、61座空墓坑和一座甲字形陪葬墓也分布在封土西側的內外城垣之間。封土東側考古工程者先後發現了兩處陪葬坑和一處陪葬墓。這些陪葬坑與陪葬墓都分布在外城垣以東。17座甲字形陪葬墓相別具匠心外城垣350米,90餘座馬廄陪葬坑相別具匠心外城垣400米,西距外城垣1225米處就是著名的三個兵馬俑陪弄錯坑。西與兵馬俑相鄰的還有一座甲字形大墓。這是封土東西兩側陪葬坑與陪葬墓的分布情況。此外,在地宮四周的墓道附近鑽探了一些陪葬坑。除西墓道旁的銅車銅馬坑之外,其它陪葬坑的內涵尚不大清楚。
秦始皇陵園的總體布局與其它國君陵園相比有以下顯著特點:
一、在布局上體現了一冢獨尊的特點。
過去發現的魏國國君陵園,其中並列著3座大墓,中山國王陵園內也排列著5座大墓,秦始皇陵園內只有一座高大的墳墓,充分顯示了一冢獨尊的特點。而其它國君陵園的布局則顯示了以國君、王后、夫人多中心的特點。這一區別正是秦國尊君卑臣的傳統思想在陵寢布局上的反映。
二、封冢位置也有別於其它國君陵園。
其它國君陵園大多是將封冢安置在回字形陵園的中部,而秦始皇陵封冢位於內城南半部。有的先生以為這是按照“以西為上”的禮制安排的。從陵園總體布局來看,始皇陵封冢並不在西半部。封家圍起於陵園南半部的原因正是封家"樹草木以象山"的設計思想決定的。
三、陵室嚴密的防盜系統
人們常說:秦始皇陵的地宮中有防盜機關。要問有哪些防盜機關,則往往說不清楚。相傳秦始皇陵地宮的周邊填了一層很厚的沙子,形成沙海。這沙海就是秦陵地宮的第一道防線,使盜墓者無法透過挖洞進入墓室。
如果說沙海只是一種傳說,那么暗弩則有明確的記載。司馬遷在《史記》中肯定地說:秦始皇陵中設有暗弩,當盜賊進入秦陵觸動機關時,就會被強弩射死。與暗弩配合的機關還有陷阱等等。盜墓者即使不被射死,也會掉入陷阱中摔死。此外,秦陵地宮中有大量的水銀,水銀蒸發的氣體中含毒,也會把盜墓者熏死。由此可見,秦始皇陵的防盜體系是相當嚴密的。
重要事件
旅遊事宜
住宿
西安是一個國際性的旅遊城市,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外遊客前來遊覽參觀,市內有各種不同檔次的飯店和賓館,住宿十分方便。
交通
從火車站東側乘綠色的306路旅遊專線大巴士可達。
美食
西安具有濃郁的西北風情,肉夾饃、羊肉泡饃、涼皮、岐山面、餃子宴,是很多人耳熟能詳的陝西名吃。
地宮挖掘
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雖然可以挖掘皇陵地宮,但是挖掘後無法保護,而且有一定的危險性。就像兵馬俑一樣,挖掘出來的時候都是有彩繪的,等過了大概一周之後,顏色就全部氧化,沒有了。據博物館的一位副館長透露,50年內秦始皇地宮不會挖掘。
皇陵石榴
皇陵周邊種有很多的石榴樹。那裡的石榴非常香甜,入口生津。
東陵遭盜
秦東陵,是繼臨潼秦始皇陵、鳳翔秦公陵園之後,秦東陵是秦國國君陵墓的又一重要發現。但因為秦東陵只經過調查鑽探而尚未發掘,加之文獻記載疏略,所以關於諸陵園及大墓的被葬者同題就有多種意見,迄今並無公認的看法。
宋代被盜
據清人徐松從《永樂大典》所輯出的《宋會要輯稿》禮三八之三至四載:
開寶三年九月六日,河南府京兆、鳳翔府耀州上言,先準詔,檢校歷代帝王陵寢,內周文王、成王、康王,秦始皇,漢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元帝、成帝、哀帝,後魏孝文帝,西魏文帝,周太祖、文帝,唐高祖、太宗、中宗、肅宗、代宗、德宗、順宗、溫[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二十八陵曾經開發。詔:每帝製造禮衣一幅,帝服一襲,具棺槨重葬。仍令逐處長吏,嚴潔致祭。其禮衣,令太常禮院檢討逐朝制度,下少府監修制。當用金寶,以假者代之。製成日,進呈後,給付。並下太常禮院,各定儀注以聞。禮院請給通天冠、絳紗袍,詔少府監製造。
[開寶]四年二月二十八日,詔:先代帝王陵寢曾經開發者,已令重葬,所役丁夫,恐妨農務,宜以廂軍一千人代之。
三月,詔:先代帝王陵寢,修創廟宇。太昊(陳州),炎帝(衛州),黃帝(坊州),高陽(澶州),高辛(宋州),唐堯(鄆州),虞舜(道州),女媧(晉州),商成湯(河中府),周文王、武王、漢高祖(並京兆府),後漢世祖(西京),唐高祖(耀州),十四帝,各置守陵廟七戶。商中宗帝大戊(大明[名]府),高宗帝武丁(陳州),周成王、康王、漢文帝、宣帝(並京兆府),西晉武帝(西京),後周太祖、文帝(耀州),隋高祖、文帝(鳳翔府),秦始皇帝、漢景帝(並京兆府),……二十四帝,各置守陵廟五戶。令逐州檢校掃灑,無得損污,添植樹木,本縣尉鈐轄。或有損漏,畫時修補。得替,批書歷子。
根據以上記載,可以得知,截至宋初,在五代,或是在唐朝末年,歷代帝王陵寢,包括秦始皇陵在內,就有二十八座已經被“開發”,實際上就是被盜掘。而且,破壞得相當嚴重。以至於,迫使新開國的大宋朝廷不得不出巨資,進行再葬。
出土百戲俑
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獲知,在俗稱的秦始皇帝陵百戲俑坑內新發現的30餘件姿態各異但破損嚴重的“百戲俑”,已經被全部清理完畢,正在實驗室受到有序的修復和保護,相信不久會與人們“見面”。
百戲俑坑在1999年的試掘之後,這次發掘是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的第二次正式考古發掘。其平面呈長方形,東、西兩端各有斜坡形門道,40米長的坑被兩道土梁隔為三個過洞等信息,在此次考古中得到確認。眾所關注的眾多百戲俑,都出土在百戲俑坑的第三個過洞之中,其南邊的兩個過洞因只進行了揭露而未深挖,仍處於性質不明狀態。
史書記載
《史記·秦始皇本紀》
行從直道至鹹陽,發喪。太子胡亥襲位,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酈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葬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畢,已臧,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樹草木以象山。
二世皇帝元年,年二十一。趙高為郎中令,任用事。二世下詔,增始皇寢廟犧牲及山川百祀之禮。令群臣議尊始皇廟。群臣皆頓首言曰:“古者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雖萬世世不軼毀。今始皇為極廟,四海之內皆獻貢職,增犧牲,禮鹹備,毋以加。先王廟或在西雍,或在鹹陽。天子儀當獨奉酌祠始皇廟。自襄公已下軼毀。所置凡七廟。群臣以禮進祠,以尊始皇廟為帝者祖廟。皇帝復自稱‘朕’。”二世與趙高謀曰:“朕年少,初即位,黔首未集附。先帝巡行郡縣,以示彊,威服海內。今晏然不巡行,即見弱,毋以臣畜天下。”春,二世東行郡縣,李斯從。到碣石,並海,南至會稽,而盡刻始皇所立刻石,石旁著大臣從者名,以章先帝成功盛德焉。
皇帝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刻石,因明白矣。臣昧死請。”制曰:“可。”遂至遼東而還。《史記·高祖本紀》
項羽已救趙,當還報,而擅劫諸侯兵入關,罪三。懷王約入秦無暴掠,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財物,罪四。又彊殺秦降王子嬰,罪五。詐阬秦子弟新安二十萬,王其將,罪六。項羽皆王諸將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爭叛逆,罪七。
《漢書》卷一上
——《高帝紀第一上》記載
漢王、羽相與臨廣武之間而語。羽欲與漢王獨身挑戰,漢王數羽曰:“吾始與羽俱受命懷王,曰先定關中者王之。羽負約,王我於蜀、漢,罪一也。羽矯殺卿子冠軍,自尊,罪二也。羽當以救趙還報,而擅劫諸侯兵入關,罪三也。懷王約,入秦無暴掠,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收私其財,罪四也。又強殺秦降王子嬰,罪五也。詐坑秦子弟新安二十萬,王其將,罪六也。皆王諸將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爭畔逆。罪七也。出逐義帝彭城,自都之,奪韓王地,並王梁、楚,多自與,罪八也。
《漢書》卷三一
——《陳勝項籍傳第一》記載
後數日,羽乃屠鹹陽,殺秦降王子嬰,燒其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寶貨,略婦女而東。秦民失望。於是韓生說羽曰:“關中阻山帶河,四塞之地,肥饒,可都以伯。”羽見秦宮室皆已燒殘,又懷思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韓生曰:“人謂楚人沐猴而冠,果然。”羽聞之。斬韓生。
《漢書》卷三十六
——《楚元王傳第六》記載
逮至吳王闔閭,違禮厚葬,十有餘年,越人發之。及秦惠文、武、昭、孝文、嚴襄五王,皆大作丘隴,多其瘞臧,鹹盡發掘暴露,甚足悲也。秦始皇帝葬於驪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其高五十餘丈,周回五里有餘;石槨為游館,人膏為燈燭,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雁。珍寶之臧,機械之變,棺槨之麗,宮館之盛,不可勝原。又多殺官人,生殉工匠,計以萬數。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驪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萬之師至其下矣。項籍燔其宮室營宇,往者鹹見發掘。其後牧兒亡羊,羊入其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燒其臧槨。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數年之間,外被項籍之災,內離牧豎之禍,豈不哀哉!
是故德彌厚者葬彌薄,知愈深者葬愈微。無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隴彌高,宮廟甚麗,發掘必速。由是觀之,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可見矣。周德既衰而奢侈,宣王賢而中興,更為儉官室,小寢廟。
《漢書》卷五十一
——《賈山傳》記載
秦非徒如此也,起鹹陽而西至雍,離宮三百,鐘鼓帷帳,不移而具。又為阿房之殿,殿高數十仞,東西五里,南北千步,從車羅騎,四馬鶩馳,旌旗不橈。為宮室之麗至於此,使其後世曾不得聚廬而托處焉。為馳道於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瀕海之觀畢至。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為馳道之麗至於此,使其後世曾不得邪徑而托足焉。死葬乎驪山,吏徒數十萬人,曠日十年。下徹三泉合採金石,冶銅錮其內,塗其外,被以珠玉,飾以翡翠,中成觀游,上成山林,為葬之侈至於此,使其後世曾不得蓬顆蔽冢而托葬焉。秦以熊羆之力,虎狼之心,蠶食諸侯,併吞海內,而不篤禮義,故天殃已加矣。臣昧死以聞,願陛下少留意而詳擇其中。
《晉書》載記第七
——《石季龍下》記載
勒及季龍並貪而無禮,既王有十州之地,金帛珠玉及外國珍奇異貨不可勝紀,而猶以為不足,曩代帝王及先賢陵墓靡不發掘,而取其寶貨焉。邯鄲城西石子?岡上有趙簡子墓,至是季龍令發之,初得炭深丈余,次得木板厚一尺,積板厚八尺,乃及泉,其水清冷非常,作絞車以牛皮囊汲之,月余而水不盡,不可發而止。又使掘秦始皇冢,取銅柱鑄以為器。
時沙門吳進言於季龍曰:“胡運將衰,晉當復興,宜若役晉人以厭其氣。”季龍於是使尚書張群發近郡男女十六萬,車十萬乘,運土築華林苑及長牆於鄴北,廣長數十里。趙攬、申鍾、石璞等上疏陳天文錯亂,蒼生凋弊,及因引見,又面諫,辭旨甚切。
《太平御覽》卷四十四——引《三輔故事》記載
《三輔故事》曰:始皇葬驪山,起陵高五十丈,下錮三泉,周回七百步,以明珠為日月,魚膏為脂燭,金銀為鳧雁,金蠶三十箱,四門施繳,奢侈太過。六年之間,為項籍所發。放羊兒墮羊冢中,燃火求羊,燒其槨藏。
未發掘原因
這座氣勢磅礴宏偉的陵墓尚未發掘的原因是因為裡面含有巨大的危險毒物:水銀。到現在為止,尚未有一個專家敢保證發掘墳墓時不會發生毒氣泄漏。裡面的毒氣一旦泄露,附近40公里的植物生物都會難逃一劫----全部死亡!所以在科技尚未達到能防止毒氣泄漏的情況下,專家們不敢輕易發掘該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