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懷古

《秣陵懷古》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以晚秋景象起興,實寫眼前寂寥的山色水聲,接著以廣闊的視角,虛寫遠在北京的明十三陵的蕭蕭晚樹,歷史的滄桑感油然而生。既而詩人筆鋒一轉,站在歷史的高度,把朝代興亡更替的歷史發展規律寄托在山色江聲、芳草樹木的具體形象之中。全詩虛實相映,跨越時間和空間,立論精闢新警,別具一格。

作品原文

秣陵懷古

山色江聲共寂寥,十三陵樹晚蕭蕭。
中原事業如江左,芳草何須怨六朝。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秣(mò)陵:金陵,即南京。

山色:鐘山的景色。江聲:長江的水聲。

十三陵:明代十三個皇帝(從明成祖至崇禎帝)陵墓的總稱。蕭蕭:此處狀風聲。

中原事業:指遷都後的明王朝。江左:建都南京的幾個政權。

六朝:指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

1.

秣(mò)陵:金陵,即南京。

2.

山色:鐘山的景色。江聲:長江的水聲。

3.

十三陵:明代十三個皇帝(從明成祖至崇禎帝)陵墓的總稱。蕭蕭:此處狀風聲。

4.

中原事業:指遷都後的明王朝。江左:建都南京的幾個政權。

5.

六朝:指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

白話譯文

山的景色同江水的聲音都已寂寥,十三陵中樹木在晚風中蕭蕭作響。

中原的事業與江左政權一樣腐朽,芳草何必為六朝的舊事而感傷呢?

創作背景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納蘭性德作為御前侍衛隨康熙帝離京南巡,十月至江寧(即南京),康熙帝祭祀明孝陵。貴族出身的納蘭性德觸景生情,從統治者的角度,寫出了這首懷古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秣陵懷古,光看題目,似乎還是傳統詩詞中對六朝興亡的感慨吟詠。可納蘭性德不然, 他圍繞明朝開國建都於金陵,後來統治全國,遷都北京,最終仍落得個覆滅的命運展開議論。

詩的前兩句是借景抒情。“山色江聲共寂寥”,秦淮自古繁華地,這裡江山險要,有虎踞龍盤之勢。可是如今南京鐘山的美景、長江的水聲都歸於寂靜,呈現一片淒涼的景象。詩人眼前是秣陵,但思緒所及,卻是對千里之外的北京郊外的“十三陵樹晚蕭蕭”的聯想,晚風吹過明皇陵,只有樹葉微微作響,兩者同樣都是一片蕭索的境況。 “中原事業如江左”,這句將全詩主旨直接揭開:曾經統治全國的明朝政權,即所謂的“中原事業”,與歷史上偏安於長江下游以東的六朝、也包括南明小朝廷這些所謂的“江左”政權沒有什麼區別。它們都是那樣腐朽黑暗,荒淫逸樂,民不聊生,都是一再地重蹈歷史的覆轍。一個“如”字,將看似對立的“中原”與“江左”等同了起來。這就順理成章地得出結論:“芳草何須怨六朝”。以“芳草”來詠嘆六朝衰亡的詩詞從來就有很多,如韋莊《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王安石《桂枝香》“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等皆是。納蘭性德感嘆人們何必總以芳草來感傷六朝的消亡,後來的朝代更替不也都是如此。可見,在他眼裡,清朝取代明朝是順應歷史發展的。

整首詩的描寫在空間和時間上的跨度很大,縱橫萬里,上下千年,虛實相映,寫景和議論相結合,寓興亡于山色夕陽、江濤草樹之中,以更廣闊的歷史視野來看待世事的滄桑變化,突破了前人金陵懷古之作的舊框架。

名家點評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文科部副教授沈文元:“這首懷古詩,不僅感情真實,見解獨到,在藝術表現上也頗具特色。短短的四句,有寫景抒情,又有敘事議論,虛實相間,史論結合,在風格和意境上顯得深沉而開闊。”(《歷代絕句精華鑑賞辭典》)

寧夏醫科大學教授古志昂:“詩人以高度的概括力跨越千年時空,俯瞰朝代興衰滅亡歷史,其獨到之處真不愧為詠古的佳作。”(《古典詩詞四百首鑑賞與古詩詞創作入門》)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清代詞人,葉赫那拉氏,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諱,改名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大學士明珠長子,出生於滿州正黃旗。自幼天資聰穎,18歲考中舉人。康熙十五年(1676)中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後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並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詩文均很出色,尤以詞作傑出,著稱於世,與朱彝尊、陳維崧並稱“清詞三大家”。他曾把自己的詞作編選成集,名為《側帽集》,後更名為《飲水詞》,後人將兩部詞集增遺補缺,共342首,編輯為《納蘭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