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米索,G.

  義大利小說家。出生在威尼斯附近的特雷維索城。曾在大學法律系就讀,對文學懷有濃厚的興趣。大學畢業後從事新聞工作和文學創作,任《新聞報》、《晚郵報》等報刊的記者,漫遊歐、亞、非許多國家。早期的文學創作深受鄧南遮唯美主義的影響,青年時曾隨鄧南遮參加過一些政治活動。1916年出版第一部詩集,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他一生寫了許多詩歌、散文、長短篇小說、遊記,給他帶來聲譽的是短篇小說和散文。主要作品有《愛情之港》(1925)、《海上的人》(1928)、《戰爭歲月》(1931)。他善於以敏銳的感覺,優美的文辭,細膩地刻劃人物豐富的情感和複雜的心理。他常常只把事件和環境作為展示人物精神世界的媒介和背景,因而缺少對主題的深刻挖掘。他的一些作品摒棄鄧南遮的矯揉造作的風格,在一定程度上觸及了現實生活,對不合理的社會提出控訴,如短篇小說集《人間故事》(1935)。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科米索試圖對複雜的社會問題進行嚴肅的探討,但未能完全擺脫唯美主義的影響。這個時期的作品有《義大利幻想曲》(1952)、《時日》(1968)和逝世以後出版的《1951至1964年日記》(1951~1964)等。

科米索,G.

正文

義大利小說家。出生在威尼斯附近的特雷維索城。曾在大學法律系就讀,對文學懷有濃厚的興趣。大學畢業後從事聞工作和文學創作,任《新聞報》、《晚郵報》等報刊的記者,漫遊歐、亞、非許多國家。早期的文學創作深受鄧南遮唯美主義的影響,青年時曾隨鄧南遮參加過一些政治活動。1916年出版第一部詩集,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他一生寫了許多詩歌、散文、長短篇小說、遊記,給他帶來聲譽的是短篇小說和散文。主要作品有《愛情之港》(1925)、《海上的人》(1928)、《戰爭歲月》(1931)。他善於以敏銳的感覺,優美的文辭,細膩地刻劃人物豐富的情感和複雜的心理。他常常只把事件和環境作為展示人物精神世界的媒介和背景,因而缺少對主題的深刻挖掘。他的一些作品摒棄鄧南遮的矯揉造作的風格,在一定程度上觸及了現實生活,對不合理的社會提出控訴,如短篇小說集《人間故事》(1935)。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科米索試圖對複雜的社會問題進行嚴肅的探討,但未能完全擺脫唯美主義的影響。這個時期的作品有《義大利幻想曲》(1952)、《時日》(1968)和逝世以後出版的《1951至1964年日記》(1951~1964)等。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