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資料
:19世紀後期,從1868年延續至1901年。
:法國的象徵主義或頹廢主義運動、後浪漫主義,與藝術史上的裝飾藝術革命重疊。
:為藝術而藝術
:追求建議性而非陳述性、追求感觀享受、對象徵手法的大量套用,追求事物之間的關聯感應——即探求語彙、色彩和音樂之間內在的聯繫。
:濟慈、雪萊、戈蒂埃(又譯戈蒂耶)、王爾德、比亞茲萊。
:歐洲及遠東
:文學、戲劇、裝飾、美術。
:王爾德
:戲劇《莎樂美》
:王爾德入獄
形成發展
運動
唯美主義運動(Aesthetic movement)是於19世紀後期出現在英國藝術和文學領域中的一場組織鬆散的運動。通常,人們認為唯美主義和彼時發生在法國的象徵主義或頹廢主義運動同屬一脈,是這場國際性文藝運動在英國的分支。這場運動是反維多利亞風格風潮的一部分,具有後浪漫主義的特徵。它發生於維多利亞時代晚期,大致從1868年延續至1901年,通常學術界認為唯美主義運動的結束以奧斯卡·王爾德被捕為標誌。英國的頹廢派作家們受瓦爾特·佩特的影響非常大。佩特在1867年至1868年之間發表了一系列文章,主張人們應該熱情的擁抱生活,追求生活的藝術化。頹廢主義者們接受了這一觀點。法國哲學家維克多·庫辛和奧菲爾·戈蒂埃在法國推廣了這一觀念,提出“為藝術而藝術”的口號,並聲稱藝術與道德之間沒有關聯。
唯美主義運動中的作家和藝術家認為:藝術的使命在於為人類提供感觀上的愉悅,而非傳遞某種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因此,唯美主義者們拒絕接受約翰·羅斯金和馬修·阿諾德提出的“藝術是承載道德的實用之物”的功利主義觀點。相反,唯美主義者認為藝術不應具有任何說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單純的美感。他們如痴如醉的追求藝術的“美”,認為“美”才是藝術的本質,並且主張生活應該模仿藝術。
形成
唯美主義思潮的形成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十九世紀三十年代英國的浪漫主義詩人濟慈是唯美主義運動的先驅。他說:“美的東西就是永久的歡樂。”法國作家戈蒂埃是由浪漫主義向唯美主義過渡的作家。他反對藝術的功利主義,主張純藝術,追求形式美,提出“為藝術而藝術”的主張,戈蒂埃成了唯美主義運動的倡導者。
十九世紀末的英國唯美主義運動的形成,具有兩大要素:一是比德(1839-1894)的快樂主義的批評;二是莫理思(1834-1896)的生活藝術化的思想。比德認為,文藝批評家的職責不在於掌握知識,羅列材料,以滿足正確的美的定義,而應該具有一種特殊氣質,善於感受美的對象的能力,將自己同書本中的內容緊密地聯繫起來,從中探討得到的快感和樂趣,這才是審美批評的根本。莫理思認為,改造社會的目的是自由地伸展,就非使日常生活藝術化不可。任何文明社會,假如不能對它的成員提供這種環境,那么世界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比德和莫理思的上述觀點,奠定了唯美主義的理論基礎。再加上英國詩壇中拉斐爾前派的主要代表羅塞蒂(1828-1882)以及史文朋(1837-1909)等人的努力,終於形成了唯美主義運動。
唯美主義的真正代表是奧斯卡·王爾德(1856-1900),他是唯美主義創作的實踐者,又是唯美主義理論的倡導者。就藝術與現實的關係上說,王爾德認為,藝術應該超脫現實,游離人生。“現實的事件都是藝術之敵。一切藝術的壞處都是從實感產生。自然就是明白,明白就不是藝術。”一切拙劣的藝術都是從復歸自然的描寫和客觀地描述人生而產生的。因此,認為凡是“回到生活和自然”的藝術都是壞的,藝術越遠離現實、超脫現實越妙。唯一美的事物,就是與我們無關的事物”。對於藝術對生活的作用,王爾德認為,不是藝術再現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藝術。藝術不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鏡子,生活僅僅是藝術的學生,藝術是至高無上的。有人認為,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也有人認為,王爾德並未全盤否定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只是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罷了。社會意識有可能先於社會存在而變化發展,且藝術作為一種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從文藝創作的目的性上說,他宣揚“為藝術而藝術”。認為“藝術除了表現它自身之外,不表現任何別的東西。藝術有獨立的生命,正如思想有獨立的生活一樣”。 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是王爾德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唯美主義的旨在說明“人生是藝術的模仿,破壞了藝術,人的生命就不存在了”的作品。
文學特徵
唯美主義運動的主要特徵包括:追求建議性而非陳述性、追求感觀享受、對象徵手法的大量套用、追求事物之間的關聯感應——即探求語彙、色彩和音樂之間內在的聯繫。
人們一般認為唯美主義和彼時發生在法國的象徵主義或頹廢主義運動同屬一脈,是這場國際性文藝運動在英國的分支。這場運動是反維多利亞風格風潮的一部分,具有後浪漫主義的特徵。
唯美主義有時被與惡魔主義連結,但是對惡魔主義和頹廢藝術不一定相符,倒不如說是感性的和文藝復興運動一起進行。有時也和神秘主義結合。
影響
唯美主義思潮對中國文壇頗有影響。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它曾流入中國,“新月派”文人徐志摩的詩,就明顯地存在美唯美主義色彩,為中國文學家魯迅所嚴厲痛斥。
唯美主義視浪漫主義詩人約翰·濟慈和雪萊為先驅,也受到了拉斐爾前派的影響。在英國,唯美主義最傑出的代表人物是奧斯卡·王爾德和阿爾傑農.查爾斯.斯溫伯恩,這兩個人都接受過法國象徵主義的影響。
和唯美主義運動有關聯的藝術家包括詹姆斯·麥克尼爾·惠斯勒和但丁·加布里埃爾·羅塞蒂。唯美主義思潮對室內設計也產生了影響。唯美主義的室內設計師們喜歡以孔雀羽毛和藍白相間的中國瓷器作為裝飾。唯美主義運動曾經受到來自雜誌《笨拙》以及吉爾伯特和蘇利文的小歌劇《忍耐》的嘲諷。
廣泛譯介,迅速傳播
中國現代文學批評是在唯美主義等西方文藝思潮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20 世紀初,隨著形形色色的西方文學流派不斷湧入中國,以梁啓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思想家,利用西方文學觀念對中國傳統文學的衝擊,發動了文學改良運動。雖然他們所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張,沒有從根本上動搖中國封建主義舊文學的根基,但他們所推行的“吾手寫吾口”、“崇白話而廢文言”等先進的文學主張以及魯迅所倡導的“拿來主義”,強調了文學的實用性,加快了中國文壇對西方文學和文學理論全方位開放的步伐。
中國對西方唯美主義的譯介首先是從英國唯美主義的代表人物奧斯卡·王爾德開始的。周作人翻譯了王爾德的童話《快樂王子》,陳獨秀在為蘇曼殊小說《絳紗記》作的序中介紹了王爾德的戲劇《莎樂美》,作為五四新文化基本陣地的《新青年》、《新潮》雜誌頻頻刊載王爾德的作品及其生平介紹。中國現代文壇上出現了一股“王爾德熱”,王爾德的所有劇本、詩歌、小說以及理論文章幾乎都先後被譯介到中國。真正能體現出唯美主義美學思想的文論譯介始於朱維基,他率先翻譯了王爾德的《謊言的頹敗》,林語堂則分五次翻譯發錶王爾德的另一篇文論《作為藝術家的批評家》。此後,沈澤民的《王爾德評傳》(《小說月報》12 卷8 號,1921年),張聞天和江馥泉的《王爾德》(《國民日報》副刊《覺悟》,1922 年),以及梁實秋的《王爾德的唯美主義》(收入《文學的紀律》,商務印書館,1928)等,則將王爾德唯美主義文藝思想的譯介和初步研究又向前推進了一步。此外,對英國唯美主義理論體系化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理論家和評論家瓦爾特·佩特也是中國現代文壇關注的焦點。最早介紹佩特文論的是署名子貽翻譯的《文藝復興研究集序》(1922 年6 月),郭沫若寫有《瓦特斐特的批評論》(1923 年),張定潢翻譯了佩特的唯美主義理論著作《文藝復興時代研究》,刊於《沉鍾》半月刊第一期(1926 年8 月)。20年代末30 年代初,對佩特的研究介紹有所深化,並擴展到佩特的創作與哲學思想。蕭石君寫有《裴德的哲學思想和英國世紀末文學》(《華北日報》副刊,1930 年11 月24 日、25日)。
從周作人翻譯王爾德童話《快樂王子》開始,到五四新文化運動後期的20 年左右的時間內,相繼問世的西方唯美主義理論及其作品的譯著和評介,就其數量而言,超過了除現實主義之外的任何一個西方文藝流派。由於篇幅所限,我們無法將西方唯美主義在中國譯介和傳播的史實一一列出,但唯美主義在中國的廣泛譯介和迅速傳播,為中國現代文壇認識和了解唯美主義奠定了基礎,促進了唯美主義的“直接拿來,洋為中用”,使我們對唯美主義的批判吸收成為可能。
直接拿來,洋為中用
從文學觀念來看,源於康德美學的唯美主義文藝觀是矛盾的複合體,它既主張“審美不涉及利害”,又認為“依存美不能不涉及目的、認識和道德,因而是涉及功利的”;既強調“藝術絕對不關心現實”,又認為“藝術越抽象、越理想化,就越能向我們揭示出時代的特徵”。唯美主義文藝觀的矛盾的兩個方面分別被梁啓超和王國維“直接拿來,為我所用”。
維新運動的失敗,昭示了人們思想觀念變化的重要性,借文學以推進思想啟蒙、為維新運動補課是梁啓超的基本思路。他流亡日本後既接觸到了日本的唯美主義,更受到了日本政治小說的啟發。此後,梁啓超陸續發表《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新民說》、《譯印政治小說序》等文章,逐步形成了功利主義的文學觀,重視文學的社會教育性、政治性和普及性。從一定意義上說,梁啓超的文學主張與康德“依存美不能不涉及目的、認識和道德,因而是涉及功利的”之觀點有一定的聯繫。王國維的文學觀同樣是在唯美主義等西方文藝思潮的影響下形成的,其理論直接來源於康德和叔本華,表現為強調文學的獨立性和審美功能。王國維認為:“可信者不可愛,可愛者不可信。”“美之性質,一言以蔽之曰:‘可愛玩而不可利用者也。’”毫無疑問,這是康德“審美無利害說”的中國白話版。“偉大之形上學、高嚴之倫理學與純粹之美學,此吾人所酷嗜也。”王國維對“純粹之美學”的共鳴,說明他在哲學基礎上與源於康德美學的西方唯美主義思潮有著不自覺的契合。這使王國維有可能成為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唯美傾向的倡導者,其《紅樓夢評論》、《屈子文學之精神》等宏文為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從文學批評實踐來看,唯美主義拒斥藝術墮落,捍衛藝術純潔,維護藝術獨立。“五四”時期是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年代。白話文的倡導和“人的文學”觀念的張揚,使得中國的文學觀念與批評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現代性。新文學倡導者對“文以載道”觀和各種遊戲文學的口誅筆伐,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文學的獨立性,但總體興趣集中在人的思想觀念上,延續著晚清以來的文學啟蒙的觀念。中國士大夫“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憂患意識,以及傳統的實用理性精神,投射到文學觀念上,一直影響著現代文學觀念與批評的發展。
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的總體特點在於,它與古典文學批評有著極其深刻的內在聯繫,最突出的有兩點:一是不依賴批評的純粹性,疏於系統理論的建構,傳統批評和人生倫理觀、哲學觀甚至社會政治觀念交織在一起;二是強調作者的主觀印象,重直覺,不作理性的判斷和分析。這兩大特點和西方唯美主義批評可謂聲氣相通,佩特和王爾德等人的批評觀就因為觀點的矛盾性和理論的非系統性而屢屢為人所詬病,尤其是他們的主張不僅僅局限於藝術自身,還延伸到了生活的層面,文學上的“為藝術而藝術”、行為上的“為藝術而生活”、批評上的“為批評而批評”在唯美主義者那裡三位一體,和諧共存。從一定意義上說,西方唯美主義的批評觀符合中國傳統文學觀念發展的內在邏輯,迎合了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的“拿來”需要,從而使其滲入成為可能,甚或是一種必然。
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的總體特點還在於,其批評的興趣主要不在於文學現象,而在於對環繞文學周圍的社會思潮表現出強烈的敏感,注重文學外部規律的探求,由此發育成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的主要潮流,這也就決定了對西方文藝思潮借鑑的取捨傾向。“五四”以來,人們重點選取了外向型的現實主義,最終又服膺於馬克思主義批評,重形式與審美的新浪漫主義則難以邀其青眼。這種整體趨向又為唯美主義在現代中國廣泛深入的介入設定了障礙。
英文
Aesthetic Movement literature
The British decadent writers were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Oxford don Walter Pater and his essays published in 1867–68, in which he stated that life had to be lived intensely, following an ideal of beauty. His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the Renaissance (1873) became a sacred text for art-centric young men of the Victorian era. Decadent writers used the slogan "Art for Art's Sake" (L'art pour l'art), coined by the philosopher Victor Cousin and promoted by Théophile Gautier in France, and asserted that there was no connection between art and morality.
The artists and writers of the Aesthetic movement tended to hold that the Arts should provide refined sensuous pleasure, rather than convey moral or sentimental messages. As a consequence, they did not accept John Ruskin and Matthew Arnold's utilitarian conception of art as something moral or useful. Instead, they believed that Art did not have any didactic purpose; it need only be beautiful. The Aesthetes developed the cult of beauty, which they considered the basic factor in art. Life should copy Art, they asserted. They considered nature as crude and lacking in design when compared to art.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vement were: suggestion rather than statement, sensuality, massive use of symbols, and synaesthetic effects—that is, correspondence between words, colours and music.
Aestheticism had its forerunners in John Keats and Percy Bysshe Shelley, and among the Pre-Raphaelites. In Britain the best representatives were Oscar Wilde and Algernon Charles Swinburne, both influenced by the French Symbolists, and Dante Gabriel Rossetti. The movement and these poets were satirised in Gilbert and Sullivan's comic opera Patience and other works, such as F. C. Burnand's The Colonel, and in comic magazines, such as Punch.
Compton Mackenzie's novel Sinister Street makes use of the type as a phase through which the protagonist pass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older, decadent individuals. The novels of Evelyn Waugh, who was a young participant in aesthete society at Oxford, portray the aesthete mostly from a satirical point of view, but also from that of an insider. Some names associated with this loose assemblage are Robert Byron, Evelyn Waugh, Harold Acton, Nancy Mitford, and Anthony Powell.
代表作
1、戈蒂耶《莫班小姐》2、王爾德 《快樂王子集》《道連格雷的畫像》
戲劇:《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無足輕重的女人》《理想丈夫》《不可兒戲》
3、谷崎潤一郎春琴抄
唯美者
唯美主義者自身並不一定完美;但他們的確是擁有完美的痛苦和幸福的一群。他們生長著敏感的神經,時時把自己和別的事物比較。當以完美為參照時,他們就痛苦自卑,嫉妒所有更美好的生命形式;當以別人為參照時他們有時也會生出寬慰的幸福,覺得世人都很欠缺。
唯美主義者都是天真的孩子。他們愛幻想,愛自己布置房間,愛看名著和經典電影,他們不乏幽默感,但更樂於在悲劇中享受悽美。唯美主義者想抽菸又不希望牙齒變黃,會染髮但不希望損壞發質,他們會墮落瘋狂消極,但都是懂得自救的人,這種不帶危險性的錯誤並不違背定義的完美。因此其實每個人心中的美都有自己的定義。
在生活上唯美主義者愛清潔,他們看房子時會先看廁所,因為他們深惡痛絕惡臭和骯髒,但他們並不潔癖,可以忍受凌亂和蜘蛛網,因為這裡也不乏美的形式。唯美主義者在於一件事總會有美好的構思,但實施的過程也是逐步失望過程,因此他們常常半途而廢。他們也崇尚美德,並總為這些罕見的美德未能出現在自己身上而自卑。
在愛情上唯美主義者既可以羅曼蒂克也可以柏拉圖式,不管如何,在最初接觸時他們豐富的想像力都會把對方塑造為絕對的對象,等到現實把幻想一一擊破,他們就想不負責任的逃脫。但唯美主義者也會真正地戀愛,他們不斷要用過去將來折磨自己,他們不容許自己的情侶曾經愛過別人,接吻時要求是初吻,但當具如此,又嫌對方缺少經驗。他們喜歡聽誓言,但又不能太俗套,他們崇尚自我犧牲,在哭得死去活來後說,為了你的幸福我決定離開。總之,唯美主義者在不更事的年齡就在心中排練了愛情,他們構想的愛情模樣就是他們定義的完美,稍有偏差就會使他們動搖逃避。
戲劇
唯美主義是對“物質至上”、“唯利是圖”時代風尚的反駁。它以康德美學為武器,與平庸醜陋的現實形成精神對峙。
一、萌芽階段 18世紀80年代到19世紀4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詩人、畫家布萊克和詩人濟慈。
二、形成階段 19世紀中期
“拉斐爾前派”的出現標誌著唯美主義正式登場。“拉斐爾前派”主張回到文藝復興時期,拉斐爾以前那種簡潔、質樸的畫風。代表人物為詩人、畫家羅塞蒂、彭瓊斯和藝術家、空想社會主義者莫里斯等。
三、高峰階段
以奧斯卡·王爾德和佩特為代表。
佩特的《文藝復興史研究》被稱為唯美主義的宣言書。佩特提出,藝術的目的在培養人的美感、追求美的享受,人生的意義在於儘量充實霎那間對美的感受。
王爾德使唯美主義從理論到實踐都達到了頂峰。他的唯美主義代表作是長篇小說《道林·格雷畫像》和獨幕劇《莎樂美》。
超唯美
超唯美主義(又名純粹審美):人是造物里最不完善的存在,做人沒有絕對的底線、道德、貞操,只是誘惑不夠。除有信仰的人(宗教信仰與世俗信仰。世俗信仰是對哲學、文學藝術或終極自然科學的思考)和生命可被託付的感情;以及一切文明最終必將都成為自然的遺蹟,凡一時代之思考都只是暫時的。每個時代的審美都不一樣,沒有恆定的標準——基於此原因,人類活動里最長久存在的只是“永恆的審美”,“永恆的審美”就是純粹的審美。純粹的審美的意思為:儘可能剝離之上描述的原因的存在。在文學作品意涵上主要特徵是:純粹的美(視覺審美,畫面感;純心靈;經典審美主題的印象鍛造;等)。因為其往往被人們在習慣思維里認為“沒有確實之事”(沒有足夠多的人事描述),文字為唯美主義風格,故稱其為:超唯美主義。該理論由青年作家龔詠雨2009年3月創立。
超唯美主義代表作為《落紅成陣》散文集,代表文章為散文《落紅成陣》,內容即凝縮為這四字:落紅成陣。
超唯美主義追求至美,至美為其根本面貌。超唯美主義是最逼近人的心靈的審美形態,追求:靈魂的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