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特克斯科桑溶洞國家森林公園是特克斯林場於1999年投資興建的,公園地處新疆歷史文化名城“八卦城”----特克斯縣境內,位於縣城西南38公里處,東經81°38′8″-81°50′43″,北緯42°44′20″-42°57″43″總面積16400公頃。2000年5月正式營業,2003年經國家林業局批准為科桑溶洞國家森林公園。幾年來,特克斯科桑溶洞國家森林公園本著邊經營邊建設的發展思路,逐步加大了對森林公園的建設力度,森林公園已建成接待服務中心一座,歐式木樓一座,歐式木綜合廳一座,框架結構標準客房30套,別墅客房8套,,歐式小木屋10間,哈薩克氈房10頂,可同時接待200人食宿及其它服務。原始森林充滿了神秘感,山峰壁立疊嶂,山中綠草蔭蔭、野花芳香,參天古木、爭高直指,山澗飛流、急湍似箭,這裡有美麗的草原,更有詩畫般的原始森林。
地貌特點
科桑溶洞國家森林公園所在地為冰川侵蝕的山嶽構造地貌,海拔1500-3500米,有堆積較厚的第四紀沉積物,第四紀古冰川遺蹟保存非常完整,角峰、刃脊、冰斗、冰坎、冰川湖遍布,終磧堤、側磧堤堆積遺蹟非常明顯極具科學研究價值,非常特殊的是在森林公園內還有卡斯特溶岩地貌分布,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科桑溶洞,經專家鑑定,該溶洞是中國最西部的溶洞。科桑溶洞已探明部分近3公里長,溶洞內寬窄不一,最寬處有12米,窄處僅容人匍匐通過,洞的頂部,牆壁底部生長著一塊塊美麗的石鐘乳、石筍、石花、石蘑菇,色彩以乳白、奶油黃為主,以綠、蘭、黑為鋪,絢麗多彩,千姿百態,美妙絕倫,洞內各種五顏六色光怪陸離的奇妙景致堪稱"夢幻世界",觀賞及科研價值極高。
科桑溶洞森林公園是亞高山針葉林與亞高山草原交錯分布區域,公園內集中分布著高大挺拔的雪嶺雲杉,樹齡200-300年以上的古雲杉遍布林中,森林與草原相間交錯,構成美如詩畫的風景,浩瀚的草原上,名花異卉爭芳吐艷,五彩繽紛。春來公園,殘雪未消,大地吐綠。夏來科桑,百花爭艷,綠樹冰峰交相輝映,賽馬叼羊,牧歌悠揚,8月入秋,山果纍纍,紅黃交映,10月入冬,雪原莽莽、青山素裹。公園內茂密的森林,遼闊的草原為野生動物繁衍生息提供了優越的自然環境,野生動物資源非常豐富,常見的珍貴哺乳動物有盤羊、馬鹿、狍子、雪豹、熊、野豬、北山羊等,珍禽類有大天鵝、雪雞等,這些珍貴的野生動物都具有極高的科研、文教、旅遊觀賞價值。
著名景觀
科桑溶洞森林公園所在地為冰川侵蝕的山嶽構造地貌,海拔1500—3500米,有堆積較厚的第四紀沉積物。第四紀古冰川遺蹟保存非常完整,角峰、刃脊、冰坎、冰川湖遍布,終磧提、側磧堤堆積遺蹟非常明顯,極具科學研究價值,非常特殊的是在森林公園內還有卡斯特溶岩地貌分布,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科桑溶洞,經專家鑑定,該溶洞是中國最西部的溶洞。
科桑溶洞
科桑溶洞已探明部分近3公里長,寬窄不同,最寬處有18米,窄處僅容人匍匐通過。洞內有大量的月奶石沉積,生動的反映出在第四紀期間當地氣候的變化。洞的頂部,牆壁底部生長著一塊塊美麗的石鐘乳、石筍、石蘑菇、色彩以乳白、奶油黃為主,以綠色、黑色為輔,絢麗多彩、千姿百態、美妙絕倫,洞內各種五顏六色光怪陸離的奇妙景致堪稱“夢幻世界”。觀賞科研價值極高。
溶洞內負氧離子含量為8-10萬個/立方厘米,個別地點高達16萬個/立方厘米,在我國洞穴和外圍環境來說,其負氧離子的含量是最高的。負氧離子高對人體健康長壽極其有益,是非常理想的療養和康復基地。
天山褶皺
山地的表面形態奇特多樣,有的彼此平行,綿延數千公里;有的相互重疊,犬牙交錯,山里套山,山外有山,連綿不斷。山地的規模大小也不同,按山的高度分,可分為高山、中山和低山。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稱為高山,海拔在1000-3500米的稱為中山,海拔低於1000米的稱為低山。按山的成因又可分為褶皺山、斷層山、褶皺一斷層山、火山、侵蝕山等。褶皺山是地殼中的岩層受到水平方向的力的擠壓,向上彎曲拱起而形成的。斷層山是岩層在受到垂直方向上的力,使岩層發生斷裂,然後再被抬升而形成的。喜馬拉雅山是典型的褶皺山,江西的廬山是斷層山,天山山脈屬於褶皺一斷層山。每一層岩石代表了不同的地質年代,經常有人在這裡找到遠古生物化石。
加斯勒冰川湖(哈語綠湖)
冰川湖是由冰川挖蝕成的窪坑和冰磧物堵塞冰川槽谷積水而成的一類湖泊。 冰川在山谷中緩慢的流淌著, 冰川流淌時,對流過的地形進行各種方式的侵蝕和刨蝕,冰川以它自行的軌道向前進,流動中還夾帶著不少的泥沙和岩石,這些沙石會逐漸堆積起來。冰川堆積物會堵塞河川或冰川本身,形成冰積物,最後形成湖泊。加斯勒冰川湖是典型的冰磧湖。海拔3200米,湖泊的出口出有大量岩石泥沙堆積。湖面約200公頃,湖水碧綠,湖面始終保持穩定水面。周圍三面環山一面是高山草墊,景色優美。
水簾洞
水簾洞是科桑森林公園的一個小而有特色的景點。兩股山泉從50多米高的懸崖上飄然而下,形成飛瀑,瀑布下落變化為雨簾。簾後的石壁上有天然大洞,人可以繞過水簾進入大洞。向洞內張望黑呼呼的,有風從耳邊掠過,不知到底有多深。來到這裡使人不覺的想起那花果山的美猴王。水簾洞也因此而得名。水下落擊打石頭,砰然作響。四周群山環抱,回聲隆隆。綠樹黃花互相襯映,人置其中,宛如仙竟。冰漂礫
冰川具有很強的搬運能力,能把冰川侵蝕形成的大量鬆散岩屑,山坡上崩落的石塊等(隨冰川運動)遷移到很遠的距離,還可受下伏地形的影響,將大的岩塊台到很高的位置。冰川消融後,被冰川搬運的各種物質堆積下來,統稱冰磧物。其中被搬運的巨大礫石,叫冰磧礫石,又叫冰漂礫。
冰磧壟
所謂的冰磧壟,是冰川搬運、堆積下來的巨大石塊,呈壟狀堆積。冰磧壟是典型的第四季冰川遺蹟,一般在我國的青藏高原比較多見,在低海拔的地方很少有這么大規模的冰磧壟。
冰斗
在河谷上源接近山頂和分水嶺的地方,總是形成一個集水漏斗的地形。當氣侯變冷開始發育冰川的時候,這種靠近山頂的集水漏斗,首先為冰雪所占據。冰雪在集水漏斗中積累到一定程度,發生流動而成冰川。冰川對谷底及其邊緣有巨大的刨蝕作用,它象木匠的刨子和銼刀那樣不斷地工作,原來的集水漏斗逐漸被刨蝕成三面環山、宛如一張藤椅似的盆地形狀。這種地形叫做冰斗。冰斗大多發育在雪線附近的高程上。一般山谷冰川,往往爬上冰坎,才能看到白雪茫茫的粒雪盆。當冰川消失之後,這樣的盆底就是一個冰斗湖泊。高山上常常可以見到冰斗湖,它們有規則地分布在某個高度上,代表著古冰川時代的雪線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