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來源
1.科學
“科學”一詞是英文“Science”翻譯過來的外來名詞。清末,“Science”曾被譯為“格致”。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學者把“Science”譯為“科學”。康有為首先把日文漢字“科學”直接引入中文。嚴復翻譯《天演論》和《原富》兩本書時,也把“Science”譯為“科學”,20世紀初開始在中國流行起來。
2.技術
“技術”一詞的希臘文詞根是“Tech”,原意是指個人的技能或技藝。早期,指個人的手藝、技巧,家庭世代相傳的製作方法和配方,後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技術的涵蓋力大大增強。
科技含義
1.傳統認為,科學是人類所積累的關於自然、社會、思維的知識體系。
2.我們所說的“科學”指研究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的自然科學;技術泛指根據自然科學原理生產實踐經驗,為某一實際目的而協同組成的各種工具、設備、技術和工藝體系,但不包括與社會科學相應的技術內容。
3.科學與技術是辯證統一體,技術提出課題,科學完成課題,科學是發現,是技術的理論指導;技術是發明,是科學的實際運用。
本質
觀其本質,發現或發明事物之間的聯繫,各種物質通過這種聯繫組成特定的系統來實現特定的功能。技術的存在取決於人們的需要,並滿足其需要。早期人類創造及使用技術是為了解決其基本需求。而現在的技術則是為了滿足人們更廣泛的需求和欲望,並需要一巨大的社會結構來支撐它。
在今日,此一現象的一重要例子為電話。當電話在發展的過程中,社會變得有想要更可攜設備的欲望。最後,此一欲望產生了對新產品的需求,導致了手機的發明。現在,幾乎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通話,不論其身在何處。此一發明改變了人們之間的關係:有些人現今被負更多說明義務及更被依賴,且更少理由不保持連繫。技術的複雜性創造了一個技術與社會間的相互影響。
創新
科技經常和創新連在一起,稱為科技創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科技創新是原創性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總稱,是指創造和套用新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採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提供新服務的過程。科技創新可以被分成三種類型: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現代科技引領的管理創新。原創性的科學研究或知識創新是提出新觀點(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新發現和新假設)的科學研究活動,並涵蓋開闢新的研究領域、以新的視角來重新認識已知事物等。原創性的知識創新與技術創新結合在一起,使人類知識系統不斷豐富和完善,認識能力不斷提高,產品不斷更新。信息通信技術發展引領的管理創新作為資訊時代和知識社會科技創新的主題,也是當今時代科技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術解釋
“科學技術” 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
1、據介紹,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人給科學技術下的定義為世人所公認,把科學技術與實力、進步和貢獻組合在一起問題就更複雜。討論科學技術的涵義本來不是本文的題旨,可是,我們又不能避而不談。科學與技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之間既有明確的區別又有緊密的聯繫通常合稱為“科學技術”。從廣義的角度來看,這裡的科學技術是指自然科學技術和社會科學技術的總和,這裡的生產力是指由物質生產力、精神生產力和人類自身生產力綜合構成的社會一般生產力,而科學技術則是指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不包含社會科學。科學技術是指科學的發展及其成果在生產實踐領域中的套用.二戰以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為社會的加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隨著科學技術在世界範圍內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明顯。
2、科學技術是指關於自然科學與生產技術手段一般不包括社會科學.同經典的經驗模型相比網路模型具有更強的過濾能力在處理帶噪聲或稀少數據時比經驗模型強。
3、科學技術(主要是指自然科學)是第一生產力,是指科學技術對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性而言的.科學技術是要通過運用於生產實踐,從而推動和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然而當今在我國有些人認為,科學技術就是指自然科學,時科學技術與社會科學的關係,科學技術是否包括社會科學等問題,莊認識上還不盡一致,甚至有人還懷疑社會科學是否是科學,是否是生產力,我們認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重要論斷,其中的科學技術乃是指科學技術整體,就是既包括自然科學,工程技術,也包括管理科學以及人文和社會科學的完整體系
4、科學技術是指人類掌握、認識和套用客觀自然規律的實際能力.科技成果是指這種實際能力的當期水平.由於科技水平就是人類認識和套用客觀規律的程度所以這一程度每近一步就是一個科技成果,第三,科學技術(這裡主要是指與檔案工作直接相關的信息技術)對檔案工作的決定性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科技創造工具,檔案科技創造檔案的載體工具、保管與管理工具、信息傳遞工具等,並進而影響檔案工作的模式、社會關係與地位。而“科學”與“技術”連用,稱為“科學技術”,是指關於自然科學與生產技術手段而言的,一般不包括社會科學.這種企業並不總是股份公司或私人公司,它們可以是合作社或國家所有的實體。
5、科學,今天通常與技術一詞並用,稱為科學技術,它包含基礎科學(純科學)和套用科學兩大部分,這是人所共知的.在一般意義上說,前者,代表了科學技術的認識論價值、文化價值、教育價值。在這幾種基礎科學門類和基本技術中已十分明顯地包括了自然科學技術和社會科學技術即包含了硬科學技術和軟科學技術並統稱為科學技術.當然人們傳統觀念所指的科學技術主要是硬科學技術(如機械物理化工和生物技術等)。正是科學、技術的一體化發展趨向,人們將科學和技術統稱為科學技術.而作為科學和技術二者統一的科學技術同樣是人的目的性和自然界的規律性的矛盾統一體 。
6、科學技術(這裡主要是指技術)是歷次生產力和社會大發展的支柱是首要的和具有根本意義的革命力量。“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犤2犦(P274)鄧小平的論斷第一次確切地指出科學技術在生產力和社會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和重要地位,雖然習慣上將二者合稱為“科學技術”,但應當明確這是一個並列詞組.由於科學與技術不同,對應的管理方式也不同。而技術則是科學在生產中的運用,所以從近代產業革命以後,科學和技術真正地一體化而並稱為“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是無國界的,具有超越地域局限的普遍意義或普遍效準:科學技術的現實運用,必然要求社會生產的不斷變革和社會成員的全面流動,從而導向全球化。
7、通俗的理解,就是高科技必須進行產業化,才能形成產業規模效益,並且高科技無國界,需要全球高科技產業聯合應對人類共同的命運問題。高科技的“高”,是相對於常規技術和傳統技術說的,因此它並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概念,而是帶有一種歷史的、發展的、動態的性質。今天的高科技,將成為明天的常規科技和傳統科技。有人估計,今天人們利用的技術和知識,50-60年後就只剩下1%了,99%將過時。 從世界各國高科技的發展來看,高科技不是一個單項技術,而是科學、技術、工程最前沿的新技術群。這個群體的各種成分,互相影響,互相補充,互相促進。同時,由於高科技是與高技術產業連結在一起的,因此它又是科學、技術、生產一體化的生產體系,並且受到市場的大力推動。除此之外,高科技也不同於般科技意義上的所謂“經驗的積累”。它不是什麼積累起來的經驗,而是基於科學的發現或創造而產生的科技。 高科技並不神秘,高科技其實就在你身邊。高科技以人為本,高科技是人類智慧的展現。撲面而來的高科技浪潮衝擊著、改變著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也衝擊這,震撼著每個人的心。高科技關注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關注高科技。
相關分類
現代科技:人類的知識將會大大的增長,今天,我們想不到的新發明將會屢屢出現。我有時幾乎後悔我出生得過早,不能知道將要發生的一些事情。高科技就像溝通現實與未來的使者,引導人們不斷開拓發展的空間,走向的具有活力的新世界。以信息技術為中心的當代科技革命在全球蓬勃興起,標誌著人類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的歷史性跨越。信息技術包括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成像技術、顯示技術等。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向數位化、高速化、網路化、集成化和智慧型化迅速發展。它的高速發展及其廣泛套用,引導著眾多高新技術領域的變革,形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科技創新畫面。生命科學:現代生命科學技術,在20世紀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特別是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和人類基因組計畫的實施,更使得生命科學技術成為21世紀高新科技的主流。由於生命科學技術能夠揭示生物構造和遺傳的秘密,對於促進人口與健康、農業高新技術、生態環境、食品和化學工業等領域的發展具有重大作用,因而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空間科學:空間科學是當代科學技術中發展最快的尖端技術之一。人類進入空間,在那裡進行科學研究,開發無限的空間資源,定居、旅遊,以致建立起空間文明,這一直是人類的夢想。實現這一夢想,將依賴於空間技術的進步。近半個世紀以來,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和各種套用衛星的廣泛套用,人類開創了衛星通信、衛星廣播、衛星氣象、衛星導航、衛星勘測和空間科學、軍事套用等前所未有的新領域空間技術的發展對於廣播電視、遠距離通信、氣象預報、資源普查、導航定位、農業生產、救援救災、環境監測和科學研究,發揮了傳統方式無法達到的效益和作用。空間技術是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開發和套用空間技術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手段。
社會關係
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史,同時也是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史。科學技術一開始就由生產決定。社會生產不斷給科學技術開闢新領域,提出新的研究對象。科技是社會生產發展的產物,反過來,它又推動了社會生產的發展。
科技是科學技術的簡稱。科學是人類在長期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歷史過程中所積累起來的認識世界事物的知識體系。技術是指人類根據生產實踐經驗和套用科學原理而發展成的各種工藝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種生產手段和物質裝備。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科學技術一詞,包含著科學和技術兩個概念,它們雖屬於不同的範疇,但兩者之間相互滲透,相輔相成,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科學與技術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科學是技術的理論指導,技術是科學的理論基礎,結合生產實際進行開發研究,得出的新的方法、新材料、新工藝、新品種、新產品等,技術是科學的實際運用,是科學和生產的中介,沒有技術,科學對生產就沒有實際意義。技術對科學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在技術開發過程中所出現的新的現象和提出新問題,可以擴展科學研究的領域,技術能為科學研究提供必要的儀器設備。近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有力地促進了資本主義的機器工業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馬克思明確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觀點,科學技術就其生產和發展過程而言。是一種社會活動,是由生產決定的;就其內容屬性而言,科學技術是一種生產實踐經驗和社會意識的結晶,就其實際的功能而言,科學技術是以知識形態為特徵的“一般社會生產力”和“直接生產力”。
科技史
遠古與古代
燧石矛頭,約西元前十萬年前技術的歷史和人類一樣久遠。一些主要的工具類型幾乎在每一次舊人類的考古發現中都會被找到,直至巧人的時代。不過,其他動物也被發覺可以學習使用及精製工具,所以將人類視為唯一會使用及製作工具的動物是不正確的。技術的歷史依順著由簡單的工具及能源(多為人力)至複雜的高科技工具及能源的過程發展。
最早的技術會單純地轉變現有的天然資源(如石頭、樹木和其他草木、骨頭和其他動物副產品)成簡單的工具。經由如刻、鑿、刮、繞及烤等簡單的方式,將原料轉變為有用的製品。人類學家發現了許多早期人類由天然資源所製造出的住所和工具。此一時期稱為石器時代。
火的使用而然後掌握(約五十萬至一百萬年前(HistoryWorld, 2006))是人類技術演進的轉折點,提供了一具有許多深遠用途的簡單能源。或許第一次使用火來供加熱是在食物的準備上。其使得植物及動物等食物來源大大地增加,因為它大大地降低了食物的腐敗速度。
火再來擴展到了天然資料的加工上,且允許利用需用火加工的天然資料。(現今找到最古老的拋射武器為用火燒固的木製長矛,約在二十五萬年前)木材和木炭是第一種被使用來能源的物質。木材、黏土和石頭(如石灰岩)是最早用火來塑形和加工的物質,用來製造如武器、陶器、磚和水泥等加工品。持續地改善,創造出來火爐和風箱,及精煉與鍛造自然金屬的能力。金、銅、銀和鉛為最早可被精煉出的幾種金屬。勝過石、骨及木製工具之銅製工具的優點很快地展現在早期人類身上,而自然銅的使用則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初期(約西元前八千年)。在自然界裡並不存在很大量的自然銅,但銅礦則是很普遍的,且有些可以用木材或木炭很容易地製造出來。 最後,金屬的製作導致了如青銅和黃銅等合金的發明(約在西元前四千年,稱為青銅時代)。鋼等鐵合金的第一次使用則在西元前一千四百年(鐵器時代)。
輪子約在西元前四千年被發明出來。其間,人類學會到控制其他類型的能量。所知最早風力的使用為帆船。一裝有帆的書於西元前三千兩百年的埃及壁畫中被發現。從史前時代開始,埃及人大約就在使用“尼羅河的力量”一年一次的洪河來灌溉他們的土地,並漸漸學會經由計畫性地建造灌溉渠道和水池來管理田地。類似地,美索不達米亞的早期人民,蘇美人會來了使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來做為相同的用途。但更多風力和水力(甚至人力)的使用則需要再另一次的發明。
近代
工具包含有簡單機械(如槓桿、螺絲和滑輪)和較複雜的機械(如時鐘、發動機、發電機、電動機、電腦、收音機和太空站等)。
通訊的重大進展為紙及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一般認為蔡倫是紙的發明者,其所發明的紙為現今所認為的紙,相對於由紙莎草的莖織成的莎草紙。他於西元105年描述了現在的造紙方法。大部份早期的原料都是很少見且昂貴的。紙在數個世紀之間都還是個奢侈品,直到十九世紀蒸氣造紙機的發明,它可以由紙漿中取出纖維來造紙。一般利用如雲杉木等的針葉樹材。
活字印刷術為一能將同一文字印在多份紙上的印刷裝備。允許單一文字被排列成文字的活字排版於西元1041年至1048年之間由中國的畢升所發明。將活字印刷使用於大量生產的印刷業的第一人為德國金匠,最後成為印刷業者的約翰內斯·古騰堡,他於西元1440年引入活字印刷,並使其普及起來。
工業革命為於18世紀晚期及19世紀初期的一在技術、社會、經濟及文化上的重大改變。它起源於英國,並擴散至全世界。於此期間,基於手工的經濟被機械的產業及製造所替代。它開始於紡織產業的機械化和制鐵技術的發展,以及因運河引進、道路改善及鐵路運輸等而產生的貿易擴張。蒸汽機(燃料主要為煤)的引進及動力機械(主要在紡織製造上)更鞏固了生產量戲劇性的增加。(Meier and Rauch, 2000) 19世紀前兩個年代的全金屬工具機發展促進了其他產業更多的生產機械。
積體電路當工具的複雜度增加時,支撐其所需的知識種類也增加了。複雜的當代機械需要一整套有關知識的技術手冊,且還在不斷地增加及改良,其設計者、建立者、維修者和使用者常需要數年一般和特定的訓練來熟練它。甚至,工具會太過複雜,以致需要如工程、醫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基礎知識的工具、程式及練習來支撐它們。複雜的製造及建築技術及組織被需要以用來建立及維持它們。整個產業都被用來支撐與發展下一代更複雜的工具。
人類基因研究
1、1999年12月1日,由英、美、日等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宣布已譯出首對人體染色體遺傳密碼,這是人類科學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人類基因組計畫是人類歷史上與曼哈頓核子彈工程及阿波羅登月計畫齊名的人類三大科學工程之一,但其價值和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將遠遠超過前兩個計畫。
2、2000年6月26日,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基因組草圖終於繪製完成,中國科學家參與並高質量地完成了人類基因組工作草圖繪製百分之一的測序。任務表明中國科學家有能力起躋身國際科學前沿,並做出重要貢獻。
3、2000年2月12日,參與人類基因組計畫的六國科學家聯合公布了人類基因組圖譜及其分析結果,人類基因組的完成圖將於繪製出。繪製出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圖譜,破譯出人類全部遺傳信息。這一計畫的實施將為人類自身疾病的診斷和防治提供依據,給醫藥產業帶來不可估量的變化,將促進生命科學、信息科學及一批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航空航天技術
1.2000年12月21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二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發射成功,
它與2000年10月31日發射的第一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一起構成了“北斗導航系統”。這標誌著中國將擁有自主研製的第一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這個系統建成後,主要為公路交通、鐵路運輸、海上作業等領域提供導航服務,對中國國民經濟建設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2.2001年1月10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二號”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1月16日,“神舟二號”無人飛船準確返回並成功著陸。這是中國航天在新世紀的首次發射,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飛行試驗,它標誌著中國向實現載人飛行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將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這次成功的發射標誌著中國成為繼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有能力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
4.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將太空人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送入太空。翟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能進行太空漫步的國家。
5.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預選著陸區域成功著陸,標誌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現地外天體軟著陸的國家。
6.中國科學家在納米科技研究方面,居於國際科技前沿。最近的一次,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直接發現納米金屬的“奇異”性能—超塑延展性,納米銅在室溫下竟可延伸50多倍而不折不繞,被譽為“本領域的一次突破,它第一次向人們展示了無空隙納米材料是如何變形的”。從總體看,中國有關納米論文總數排行世界第四,在納米材料研究方面已在國際上占一席之地。
7.超級計算機智慧型化2000年11月29日,中國獨立研製的第一台具有人類外觀特徵、可以模擬人行走與基本操作功能的類人型機器人,在長沙國防科技大學首次亮相。類人型機器人的問世,標誌著中國機器人技術已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8.2001年3月,國家在北京展覽館舉辦了“863”計畫15周年成就展。“863”計畫自1986年3月實施以來,共獲國內外專利2000多項,發表論文47000多篇,累計創造新增產值560多億元,產生間接經濟效益2000多億元。863計畫重點支持的高技術領域的研究開發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整體距離明顯縮小,開始在世界高技術領域占有一席之地,60%以上的技術從無到有,如今已進入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另有25%仍然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但在原來的基礎上也有很大進步。
2016年1月7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及其團隊憑“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榮獲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潘建偉說,2016年將建成連線北京、上海的廣域光纖量子通信網路,並發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初步構建天地間廣域量子通信體系。[1]面向2030年,在航空發動機、量子通信、網路空間、智慧型製造和機器人、深海深空探測、重點新材料、腦科學、種業自主創新、健康保障等領域,抓緊遴選啟動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和工程。
中國深海技術
2012年6月30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試驗區成功進行7000米級海試的最後一次下潛試驗,下潛最大深度達到7035米。“蛟龍”7000米級海試的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下潛試驗都突破七千米,最大下潛深度達到7062米,可以說這次海試獲得圓滿成功。“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國家“863”計畫重大專項,由國家海洋局下屬的中國大洋協會組織多家科研單位共同承擔研製任務,中船重工七〇二所、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聲學所作為核心單位,聯合國內百餘家科研、生產部門和高校,在長達10年的研製和試驗過程中,攻克了中國在深海技術領域面臨的一系列空白和關鍵技術瓶頸。
社會作用
科學技術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產生和發展的,同時也會對社會的發展產生影響和作用。從經濟、軍事、政治和社會進步等幾個方面來看,其作用是:
(1)、經濟發展的原動力。目前,我國的勞動生產率只有已開發國家的1/40。科學技術一旦轉化為生產力將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其作用大大超過了資金、勞動力對經濟的變革作用。
(2)、軍事上的戰鬥力。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但“冷戰”思維依然存在,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是威脅世界和平與穩定的主要根源。科技強國已經成為現代國家的共同選擇。
(3)、政治上的影響力。現代科學技術水平已成為國際政治鬥爭中的一個籌碼和大國地位的象徵。鄧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核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可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
(4)、社會進步的推動力。科學技術所開拓的生產力創造了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但對科學技術的使用不當,又引發了世界範圍內的環境問題。
社會意義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放眼古今中外,人類社會的每一項進步,都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現代科技的突飛猛進,為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人類的文明開闢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有力的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國的計算機、通訊、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高科技企業的迅速增長,極大的提高了我國的產業技術水平,促進了工業、農業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有力的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實踐證明,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已經成為當代經濟發展的龍頭產業。科學技術是人類文明的標誌。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普及,為人類提供了廣播、電視、電影、錄像、網路等傳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使精神文明建設有了新的載體。同時,它對於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更新人們的思想觀念,破除迷信等具有重要意義。
科學技術的進步已經為人來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永無止境的發展及其無限的創造力,必定還會繼續為人類文明作出更加巨大的貢獻。
科學名人
艾薩克·牛頓(1642-1727)英國科學家,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牛頓三定律、萬有引力定律等發現影響深遠。維爾納·馮·西門子(1816-1892)德國工程學家、企業家、電動機、發電機、有軌電車和指南針式電報機的發明人,改進過海底電纜,提出平爐煉鋼法,革新了煉鋼工藝,西門子公司創始人。
約瑟夫·約翰·湯姆遜(1856—1940)英國物理學家。1897發現物質結構的第一種基本粒子一電子。
富爾頓(1765—1815)美國發明家。1807年,富爾頓製成蒸汽汽船。
卡爾·弗里特立奇·本茨(1844一1929)德國工程師。1868年,製成世界上第一輛三輪內燃機汽車。
伏打(1745-1829)義大利物理學家。1800年,他製成伏打電堆,不久又發明伏打電池,使人們第一次獲得了穩定而持續的電流。
尼考羅斯·奧古斯特·奧托(1832一1891)德國工程師。1876年,製成第一台四衝程循環的煤氣內燃機。使汽車和其後飛機的問世成為可能。
戴姆勒(1834一1900)德國機械工程師。1883年製成的第一台汽油機,1886年又製成世界上第一輛四輪內燃機汽車。 塔爾科特·帕森斯(1854—1931)英國發明家。1884年製成第一台多級反動式汽輪機。
魯道夫·狄塞爾(1858-1913)德國工程師。 1897年製造了第一台柴油機。
貝塞麥(1813—1898)英國工程師。1856年發明轉爐煉鋼法。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1847—1931)美國發明家。他一生完成1300多項發明,對人類產生了巨大影響。1897年,他成功地研製出白熾燈。
莫爾斯(1791—1872)美國發明家。1837年,發明電報機,1844年5月24日,拍發出世界上第一封電報。
亞歷山大·貝爾(1847—1922)美國發明家。1876年發明電話。
伽利爾摩·馬可尼(1874—1937)義大利工程師。1895年發明無線電報。1899年3月28日,他成功地實現了無線電通信。
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1833-1896)瑞典化學家、工程師和實業家。1866年,諾貝爾製成了安全炸藥,並且創造了諾貝爾獎。
馬克斯·普朗克 (1858.4.23.―1947.10.3.) 德國物理學家,量子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19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從此結束了經典物理學一統天下的局面。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舉世聞名德裔美國科學家,為猶太人,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相對論、‘質能關係’的提出者,“決定論量子力學詮釋”的捍衛者(振動的粒子)——不擲骰子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