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秋登巴陵望洞庭⑴
清晨登巴陵,周覽無不極。
明湖映天光,徹底見秋色。
秋色何蒼然,際海俱澄鮮⑵。
山青滅遠樹,水綠無寒煙。
來帆出江中,去鳥向日邊。
風清長沙浦⑶,山空雲夢田⑷。
瞻光惜頹發⑸,閱水悲徂年⑹。
北渚既蕩漾⑺,東流自漏湲⑻。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採蓮。
聽此更腸斷,憑崖淚如泉⑼。
作品注釋
⑴《地理今釋》:洞庭湖,在今湖廣岳州府巴陵縣西南,北接華容、安鄉二縣,西南接常德府龍陽縣,東南接長沙府湘陰縣界,為湖南眾水之匯。
⑵謝靈運詩:“空水共澄鮮。”
⑶長沙浦,謂自長沙而入洞庭之水。
⑷古雲夢澤,跨江之南北,自岳州外,凡江夏、漢陽、沔陽、安陸、德安、荊州,皆其兼亘所及。《藝文類聚》:宋玉《小言賦》曰:楚襄王登陽雲之台,命諸大夫景差、唐勒、宋玉等並造《大言賦》。賦畢,而宋玉受賞。曰:有能為《小言賦》者,賜之雲夢之田。
⑸瞻光,瞻日月之光。
⑹閱水,閱逝去之水。《後漢書·馬援傳》:徂年已流,壯情方勇。
⑺《楚辭》:“帝子降兮北渚。”江淹詩:“北渚有帝子,蕩漾不可期。”
⑻《漢書》:“河蕩蕩兮激潺湲。”顏師古註:“潺湲,激流也。”
⑼劉琨詩:“淚下如泉流。”
作者簡介
李白
(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詩歌以抒情為主。他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