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私立文山女子中學(Wen Shan Girls' School 或 Ponasang Girls' School)是一所由美國美部會於1853年(清鹹豐三年)在福州創辦的私立教會中學。是美國教會在中國繼開辦寧波女中之後的第二所女子中學,也是教會在福州設立的最早女子學校。校址初設南台保福山一教堂內,因此又名保福山女書院。後來因為初、高中部學生人數驟增,原校舍容納不下。學校便遷到吉祥山(現福州八中校址,其中紅磚樓既是其舊址,現已被拆除)。
歷史沿革
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美國公理會在福州南台保福山設立宣教中心,附設“聖經齋”(後改“福音精舍”),成為中國第一所近代學堂。
1853年(清鹹豐三年)由美國人盧公明創辦,初名美部會婦女學校,教會派女傳教士唐師姑主持校政。
辦學初期, 一般人家不讓女孩子上學堂讀書, 女校就以孤女、貧苦人家女兒為招生對象, 免費入學, 生活給予照顧。學生稱“姑娘妹”, 廢除纏足, 住校學習, 課程以聖經為主, 兼學算術和自然常識。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至1916年還創辦八年制的書院班,名為“美部會女書院”。共辦三屆,畢業生不上10 人。
十九世紀末, 風氣稍開, 要求入學者漸增, 學校改稱“文山女子學校”, 辦有六年制初高小班、四年制後進班和八年制書院班。書院班稱“美部會女書院”, 設有八線、格物、化學、生物、天文等課程, 並有實驗室和天文觀察台。為在福建省傳播西方先進科學文化起了積極的作用。
1927年, 文山女校師生掀起收回教育權的反帝運動, 迫使美籍教士辭去“主理”職務, 由華人出任校長, 報請教育部立案,廢除以聖經為主課的舊規, 按照我國規定設定課程。
1929年收回教育權後,由國人黃文玉、孫淑貞、王秀貞先後任校長。特別是在黃、孫兩校長任職期間,不受洋人思想箝制和教規戒律的約束。向教育部立案自主辦學。改學制為三三制;取消《聖經》作為必修課程;各科改用中文版課本;首倡課間操,創設圖書館;改每日兩次禮拜為其他活動;千方百計提高教育質量;支持學生的抗日活動等。
1916年至1952年是文山女中的鼎盛時期。
1938年由於抗日戰爭文山女中遷入永泰縣小東坑原育德女校。除少數孤兒和貧困的教徒子女可獲得經濟補助或減免學費外,其餘學生均應交納比較高的學費,每學期約交300斤大米,學生多是富家子弟。從初一至高三總計6班,學生約200多人。以英文、數理為重點科,尤其重視英文,採用美國教材。
1942年福州淪陷,威脅永泰,又遷往邵武。但因邵武鼠疫流行,又遷回永泰。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遷回福州。
1952年8月, 文山女中由福州市人民政府接辦, 並接收私立開智中學、榕工中學部分師生組建成立福州第八中學。
歷任校長
早年學校主管稱“主理”,教會派美籍女傳教士擔任,盧公明後三任主理為唐意雅、宋藹之、岑崇淑。經1927年收回教育權的鬥爭後,學校移交中華基督教會閩中協會管理,由中國人擔任校長,先後為黃文玉、孫淑貞、王秀貞。黃、王2人同為文山校友,3人大學畢業後均曾留美,她們都為文山女中的發展做了積極貢獻。
教學風格
文山女中, 校風嚴謹, 重視提高教師素質, 嚴格教學質量要求, 規定學業成績以70分為及格。學生勤勉學習, 蔚然成風。女中首創學生課間操, 竟為各校所仿效, 開展文藝體操比賽活動, 備受各方讚許, 社會上有“女狀元校”的美稱。
愛國傳統
文山女中富有愛國革命傳統。在美籍教士擔任“主理”期間, 因“主理”毆打學生, 師生群起罷課罷考, 迫使“主理”承認錯誤, 保證不再打罵學生。 在“抗袁”鬥爭、“五四”運動和收回教育權的反帝鬥爭中, 女中教師張品錚、張品芳、 陳慎昭、李賜姜率領學生上街遊行示威, 自辦毛巾工廠, 提倡使用國貨。女校學生的愛國熱忱, 激勵了社會的愛國革命鬥爭。抗日戰爭時期, 文山女中學生在中國共產黨福建省地下組織領導下, 建立黨小組, 組織師生參加抗日救亡運動。 共產黨員楊瑞玉烈士, 原中共福建省城市工作部部長李鐵烈士的夫人程寶蘭, 孟起烈士的夫人、共產黨員張聰敏, 都是文山女中的優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