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木格自然村

禾木格自然村

禾木格自然村隸屬於開化鎮銅廠村委會行政村,屬於山區。國土面積2.76平方公里,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村莊全貌村莊全貌
禾木格自然村隸屬於開化鎮銅廠村委會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開化鎮西南邊,距離銅廠村委會2.00 公里,距離開化鎮13.00公里。國土面積2.76平方公里,海拔1,350.00米,年平均氣溫19.10 ℃,年降水量779.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320.00畝,其中人均耕地1.04畝;有林地1,500.00畝。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8戶,有鄉村人口310人,其中農業人口310人,勞動力21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63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06.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20.00畝(其中:田117.00畝,地203.00畝),人均耕地1.04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50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5.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5畝,主要種植八角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70.00畝,其中養殖面積65.00畝;荒山荒地1,756.00畝,其他面積400.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62戶通自來水,有62戶通電,有3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48.39%和64.5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6戶(分別占總數的32.26%和25.81%)。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與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2.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3.00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20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9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9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0.00畝,有效灌溉率為2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6 畝。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8.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8.00萬元,占總收入的59.2%;畜牧業收入21.00萬元,占總收入的21.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00頭,肉牛5頭,肉羊30頭家禽250隻);林業收入6.00萬元,占總收入的6.12%;第二、三產業收入8.00萬元,占總收入的8.14%;工資性收入3.14萬元,占總收入的3.2%。農民人均純收入3706.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占勞動力的3%),在省內務工8人,到省外務工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0.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0.4%。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八角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八角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8戶,共鄉村人口30人,其中男性153人,女性157人。其中農業人口310人,勞動力212人。該村以壯族為主(是壯族、苗族混居地),其中壯族226人,苗族84人。
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01人(人員名單附後)沈朝嶺 黃紅勝 張保雲 熊興明 李永雲 龍保秀
黃金兵 陶芬 岑加蓮 楊光珍 李秀花 黃元
王家影 黃正白 張庭躍 熊萬里 李永兵 戴大順
黃躍 黃正室 張庭坤 熊萬華 李國妹 戴田氏
黃樹發 李永山 張庭艷 熊萬艷 李國艷 戴銀劍
田取榮 楊柳仙 高永發 黃加翠 李國貴 戴銀飛
黃子開 李能奎 陸興會 熊英 張保德 李能平
曾保坤 李能和 陸玉兵 熊興美 田美華 黃金仙
張紹芝 田紹仙 陸玉偉 肖曉磊 張庭高 陸興洪
曾珍 李樹嬌 楊鳳珍 陸興明 張庭奎 曾保會
黃紹英 李樹豪 楊國芬 張保珍 黃金珍 陸玉標
陸興文 黃紅章 黃加玉 陸玉奎 張友凱 陸玉楷
王美芬 熊興美 黃猛 喻貴林 李能才 沈菜英
陸玉才 黃正才 黃加梅 馬凡萍 黃樹珍 黃子福
陸玉春 黃正文 黃加艷 喻梅 黃澤 黃子明
黃金雲 黃正秀 黃加文 喻廣鑫 黃艷 張保平
曾成妹 黃太明 古文玉 喻忠福 喻貴平 張成鴻
汪娣珍 陶萬仙 黃明 陶萬英 陶正敏 張庭衛
黃紅兵 黃紅芪 黃正林 黃紹祥 喻永換 張庭惠
楊文仙 熊正英 黃正先 李會珍 喻永清 沈朝鳳
黃正福 黃正成 黃加壽 黃金安 黃金榮 黃樹全
黃正永 黃正生 黃子兵 黃金思 龍紹仙 田啟玲
黃正英 黃取富 黃加薈 張紹美 黃樹林 黃子韋
黃陸權 黃金鳳 黃華 黃樹聰 張保祥 黃子順
黃樹美 黃樹安 黃紹發 黃樹花 曾定仙 黃正明
黃紅進 張保明 黃瑞 黃樹平 楊發珍 黃樹香
侯真蓮 張正香 黃正羽 曾保習 黃正兵 曾安劍
黃振翠 張庭永 王庭發 黃子秀 黃正貴 曾安艷
黃振 張庭代 李朝蘭 黃子艷 陸英 喻貴榮
黃太榮 宗曉慧 王志松 黃子永 張發蘭 熊加蘭
李金翠 王庭永 王志超 曾保馮 張金苹 喻德成
黃加玲 楊菊 黃太元 田永愛 張金濤 喻德順
黃加能 王庭剛 王順蘭 曾安粉 黃加和 曾保平
黃敏 楊朝珍 張保錄
,參合率64.8%;享受低保19人(人員名單附後)黃陸權 熊興明 黃紅章 曾成妹 黃樹權 張保雲
張保明 王勤發 張保祥 黃金榮 黃樹德 王庭剛
喻貴連 陳榮連 黃紹祥 王勤才 曾定洪 黃紅兵
代朝德 。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3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銅廠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縣四中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00公里,距離中學13.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9 人,其中小學生18人,中學生11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20.00畝,已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政務。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3人,黨員中男黨員3 人,團員16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交通道路基礎設施滯後,土石流災害嚴重,被國土部門鑑定為地質災害村;2、無科技活動場所、無學校、無衛生室,村民的文化生活枯燥,小孩上學遠,民眾看病難;3、受少數民族傳統觀念的影響,文化落後,受教育程度低,種、養殖業發展滯後,經濟收入低;4、科技意識淡薄,糧食作物單產低,經濟作物效益差;5、沒有適合當地種植的高產、優質的水稻品種。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做好民眾易地搬遷思想工作,儘快向上級部門爭取易地搬遷項目;2、加大科技培訓力度,發展種植業、養殖業;3、利用本地區位優勢在現有八角面積的基礎上,擴大種植規模;4、加大勞務輸出力度,把剩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增加經濟收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