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所屬地區: 山西 · 運城文化遺產名稱:禹王傳統祭祀文化
遺產編號:Ⅹ-4
遺產類別:民俗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運城市
遺產級別: 省
簡介
禹,名文命,亦稱大禹、夏禹、戎禹,與堯舜並為傳說中的古聖王。禹受封於夏,他的部落因此稱夏。大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禪讓為天子,後傳位於子啟,開創了我國君主世襲之制,故稱其是夏朝的第一代君主。《史記·夏本紀》載:“禹為華夏族首領,建都安邑。”大禹是華夏民族在神州大地奠基立國的一位偉大先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之一。幾千年來,圍繞大禹衍生出了豐富的傳說,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大禹祭祀文化。
千百年來,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和吃苦耐勞、克己奉公的忘我精神被傳為千古佳話,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展現了我們祖先與洪水作鬥爭的生動畫面,體現了勞動人民在征服自然的過程中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鼓舞著歷代勞動人民。民間視大禹為治水英雄,稱其為“河神”,在山西沿黃河一線分布著諸多河神廟,適時奉祀。古禹都安邑位於山西省東南部的夏縣,地處秦、晉、豫三省交匯處。禹王廟是禹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社會官方公祭大典和民間廟會活動的重要場所。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人們趕廟會、打鑼鼓、跳舞蹈,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
大禹的傑出貢獻,對中國歷史的演進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禹王廟幾千年祀典相繼,是後人學習大禹明德,弘揚大禹精神的明證,對中華民族起著無可替代的凝聚作用。禹王祭典的制度和禮儀,包括祭品、祭器、祭樂、祭舞和祭文等,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民族傳統文化信息。加強對大禹祭典的保護,對傳承中華悠久的傳統文化有重要的歷史價值、人文價值和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