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學視野中的荀子人學——以“知通統類”為核心

禮學視野中的荀子人學——以“知通統類”為核心

《禮學視野中的荀子人學——以“知通統類”為核心》是2007年齊魯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樹勤。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禮學思想在荀子人學思想中占據重要位置,其地位不同於禮學在孟子思想中的位置。這與他們的天人觀和人性論是密切相關的。

編輯推薦

本書主要從荀子人學思想的自然觀根據、人性論根據、個體道德人格的培養、個人和社會價值的統一和理想價格的成就等五個方面對荀子的人學思想體系做具體闡述。試圖立足禮學的視野,以“知通統類”為核心,對荀子的人學思想作一系統的動態的分析。

作者簡介

吳樹勤,男,浙江海寧人,1974年10月生。1997年、2003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學士、碩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獲哲學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山東工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學術主攻方向為中國傳統禮樂教化思想和教育經濟管理。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社會科學戰線》、《甘肅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合著教材和專著各一部。

目錄

緒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文獻資料和相關研究成果

三、本書的主體思想

第一章 明於天人之分:荀子人學思想的自然觀根據

一、天人之分

(一)“天人之分”思想提出的背景

(二)明於天人之分

二、聖人不求知天

三、“明於天人之分”的思想實質

(一)禮即人道即統類

(二)禮統養與用。實現天人統一

第二章 性偽分與性偽合:荀子人學思想的人性論根據.

一、人性內容的結構性分析

(一)性者,天之就也

(二)情者,性之質也;欲者,情之應也

(三)心也者,道之工宰也

二、人性惡與善的來源

(一)性惡說與人禽之辨

(二)化性起偽

第三章 禮以通情:個體道德人格的培養

一、稱情而立文——個人情感與禮儀規範的內在統一

(一)喪禮的制定與人情的緣飾

(二)“稱情而立文”何以成為制禮的普遍原則

二、情文關係的歷史性動態統一

三、通情達道的修養功夫

(一)精於物與精於道

(二)教學與教化

(三)君、師之教

(四)虛壹而靜的治心之道

第四章 禮以養欲:個人和社會價值的統一

一、禮者養也:道德與功利慾望的統一

(一)欲不可去

(二)明禮定分

(三)論德能行賞罰

二、營造禮樂和諧社會與培養道德人格的互動關係

(一)禮分以養和

(二)有治人始有治法

第五章 理想人格的成就

一、好法而行:作為道德初步成就的士的特徵

二、篤志而體:君子的人格特徵

(一)君子志於道

(二)君子樂得其道

三、知通統類:作為道德最高成就的聖人的特徵

(一)“知通統類”是高明的道德智慧

(二)“知通統類”是自由的心靈境界

……

餘論

附錄一:從喪禮理論看先秦儒家的情感和道德原則

附錄二:人是禮儀的存在

參考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