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受禪碑
受禪碑位於河南省臨潁縣繁城鎮境內的受禪台前。台前有兩碑,受禪碑也就是其中的公卿將軍上尊號奏碑。
受禪碑 相關條目 -
受禪表碑
受禪表碑,位於許昌市西南17公里處的繁城鎮漢獻帝廟內。三國魏黃初(202年)刻,額篆書題“受禪表”。字方正,漸開唐隸之門。
受禪表碑介紹 受禪表碑賞析 受禪表碑典故 -
受禪碑與受禪台
河南省臨潁縣繁城鎮,是中國唯一的禪讓活動紀念地。受禪碑又稱公卿將軍上尊號奏碑,碑呈圭形,高3.7米,寬1.19米,厚0.33米,上刻公卿將軍們呈給魏王曹...
信息 簡介 受禪台 -
《禪國山碑》
《禪國山碑》為三國時期重要的碑刻,又稱《封禪國山碑》、《天紀碑》,自宋以來,多見著錄。
-
吳禪國山碑
又稱《封禪國山碑》、《天紀碑》。 碑高八尺,圍一丈三尺,碑文圍繞其上,其形如鼓如囤。 《禪國山碑》為三國時期重要碑刻之一,自宋以來,多見著錄。
-
水齋禪師傳碑
水齋禪師傳碑全稱《敕建大祚長椿寺賜紫衣水齋禪師傳》石碑,由萬曆年間的工部郎中、明代著名書法家米萬鍾所撰。石碑位於長椿寺,是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鎮館之寶。石...
簡介 參考資料 -
禪國山碑
又稱《封禪國山碑》、《天紀碑》。篆書,三國·吳天璽元年(276)立。43行,行25字。碑在江蘇宜興。《集古錄》云:“孫皓天冊元年,禪於國山,改元天璽,因...
出處 概述 -
《游褒禪山記》
《游褒禪山記》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時寫的一篇敘議結合的遊記,敘述他和幾位同伴遊褒禪山的經過,並藉此生髮議論,說明要實現遠大理想...
作者介紹 作品背景 原文 譯文 文本疏通 -
《範式碑》
《範式碑》,全稱《漢廬江太守範式碑》,又稱《范巨卿碑》。隸書,三國時期魏青龍三年正月立,僅存上截。額篆書“故廬江太守范府君之碑”10字,在山東濟寧。
簡介 收錄 特點 評價 -
方丈碑
方丈碑位於浙江省餘姚,石碑高138米,闊0.99米,厚0.105米,鐫刻於南宋慶元三年,現收藏在杭州孤山的西泠印社內。
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