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體儒用的辨析:儒學在日本歷史上的文化命運

第一章 第二章 (一)儒學的初傳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第2版 (2006年3月1日)
叢書名: 海外漢學研究叢書
平裝: 241頁
開本: 32開
ISBN: 7534726379
條形碼: 9787534726378
尺寸: 21 x 14.6 x 1.4 cm
重量: 299 g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國現代社會之轉型為問題關注點,提出“神體儒用”這一傳統的精神結構是日本社會從傳統向現代過渡的重要精神資源,然而它在現代人文價值和普世情懷上的明顯缺陷,又提醒人類:保持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之間的合理張力,應是全球性的現代化運動的精神方向。
中外文化交流,也循著文化交流的規律。一般情況下,文化水平高的一方會影響文水平低的一方,文化低的一方則比較容易成為接受者。中國古代與周邊國家的交流,往往是施與者,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明代中期。其間也有雙方文化水平相當,接觸後發生衝突,然後各自吸收有用的,並使它為我所用的情況。這種水平相當交流,往往要經過相當長的時期,才能收到互相融會、雙方受益的效果。進入近代,中國科技領域在國際不再領先,往往藉助外來文化補充自己的不足。明中期,如天文、歷算,往往學習西法,這就是中國接愛外來文化的又一個實例。

目錄

緒言
第一章 在歷史的源頭中考量——“神體儒用”的發生學原因
一、瑞穗之廚——日本的歷史地理環境
二、斷開與居中——日本的歷史地理環境
三、世神與天神——日本早期統一國家的形成以及神道信仰的產生
(一)邪馬台國概況
(二)古大和國概況
(三)大和統一政權與神道信仰
第二章 在歷史轉折的關鍵時刻——儒學的第一次功用性命運
一、危機中的選擇——從推古改革到律令制度的建立
二、長鯨吸百川——對以儒家為主的中國制度文化的吸納
(一)儒學的初傳
(二)社會改革的範本:中國儒家社會思想的系統輸入
第三章 社會政治與精神主脈中的配角——鎌倉、室町時代的儒學
一、天皇權威的衰落和武家勢力的興起
(一)孕育武士的經濟基礎:班田制的瓦解與莊園制的出現
(二)從外戚專權到武家政
(三)武家政權的正式出現:鎌倉、室町幕府的統治
二、僧堂禪院中的儒學
(一)黯然失色的儒學
(二)寄寓在禪院中的朱子學
第四章 新秩序建構中的肩鼎之任——儒學的第二次功用性命運
一、德川幕府的體制結構及其所遇到的合法性挑戰
二、政治秩序與道德秩序:朱子學的思想功用
(一)德川政權對朱子學的意識形態化改造
(二)道統傳來垂不窮:朱子學與道德建構的思想運動
第五章 “神體儒用”的辨析——對儒學在日本歷史上的文化命運的思考(代總論)
一、對日本儒學精神價值的三種解讀
二、儒學的功用價值
三、現世主義與直覺理性
四、禁教、鎖國中的功利選擇
五、不忘主體:神道信仰的保有和發展
六、在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張力之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