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狄爾泰系統論述其所創立的“精神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的代表作
品。19世紀末,歐洲學術界展開了一場對自然科學及其方法的正當性和適用範圍的大討論。狄爾泰在討論中認為:自然科學方法只適用於能夠重複出現的自然現象,人文現象是獨一無二、不可重現的,所以不能用自然科學的方法來研究。人文現象只能通過內在的體驗和同情來把握,而這已經超出了物質的範疇,進入了精神領域。狄爾泰在這一觀點的基礎上創造了與自然科學相對的“精神科學”,並在《精神科學引論》(第一卷)中論述了“精神科學”的理論與方法。
作者簡介
威廉·狄爾泰(Wilhelm Dilthey,18331911),德國哲學家,歷史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狄爾泰認為哲學的中心問題是生命,通過個人“生活=的體驗”和對生命“同情的理解”,就可認識到文化或歷史即生命的體現。他還強調與不同的生活類型(理性的、情感的、意志的)相應的是不同的宇宙觀,不同的歷史時期也會有不同的宇宙觀,任何一種宇宙觀都是相對的,這就是歷史主義的要義。
目錄
譯者前言:文化哲學史大師的扛鼎之作
引言
第一編 具體的精神科學體系概覽,這種概覽具體證明了某種基礎科學存在的必要性
第一章 這部《精神科學引論》的目標
第二章 各種精神科學構成了一個與自然科學並列發展的獨立整體
第三章 精神科學與自然科學的關係
第四章 各種精神科學概覽
第五章 各種精神科學的內容
第六章 精神科學的三類斷言
第七章 各種具體精神科學從社會實在和歷史實在中分化出來的過程
第八章 關於個體的科學作為社會一歷史實在的成分
第九章 我們關於社會一歷史實在的知識所具有的地位
第十章 對有關人種和各具體民族的自然表達的科學研究
第十一章 另外兩種精神科學的分化過程
第十二章 關於各種文化體系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