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人類社會的各個階段,人們的基本需求是生存、繁衍和發展。為了生存,人們必須躲避各種災害;為了繁衍,必須有異性的吸引;為了發展,必須有群體的團結和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的創造力。這種基本需求,在社會發展的早期階段,就常常體現在一種人體的藝術表現上,這就是:文身。因此,文身習俗幾乎遍及全球各大洲的許多原始民族中,並延續下來,直到今天。傣族和布朗族是古代越人和濮人的後裔,歷史上早有關於他們文身的記載。當這種習俗與一個民族的生存、繁衍和發展相聯繫的時候,它就能以頑強的生命力長期延續下來,歷經數千年之後,在傣族和布朗族的現實生活中依然可以找到它們的痕跡。但隨著社會生活的變化越來越加速,這種古老的習俗也越來越淡化了,以致慢慢地趨於消失。於是,對這樣一種有久遠淵源的文化現象就有必要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的趙麗明教授和她的幾位學生就是做了這樣一件有意義的工作。他們到西雙版納實地調查,通過口述史、問卷、資料庫、圖譜、調查筆記、感言和DV片,掌握了大量原始資料,為了解、解讀、研究文身和文身現象提供了真實、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圖書目錄
文明的銜接——寫在前面
序
一 引言:聽文身者講述
二 舊野調查:勐臘傣族文身
(一)勐滿鎮曼賽囡村傣族文身調查
(二)勐滿鎮景竜村傣族文身調查
(三)勐滿鎮曼洪村傣族文身調查
(四)勐滿鎮曼掌村傣族文身調查
三 田野調查:景洪傣族文身
(一)景洪傣族園曼將村傣族文身調查
(二)景洪曼聽村傣族文身調查
四 田野調查:勐海布朗族文身
(一)勐海曼歪村布朗族文身調查
(二)勐海新曼蛾村、新東南村布朗族文身調查
(三)勐海勐混鎮布朗族文身調查
五 文身圖案:典型集粹
(一)文身數據資料
(二)文身實片集萃
六 文身傳承:傳世圖譜
(一)圖譜
(二)歌譜
七 文身的未來:傳統與現代
(一)傣族文身的美與醜
(二)傣族文身的去與留
(三)傣族、布朗族文身功用的演變
(四)西雙版納傣族、布朗族文身中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五)從田野調查看傣族、布朗族文身師構成的遷移
後記 行走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