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介紹
![浴衣少女](/img/5/01b/nBnauM3XxgDO1kDMyATMyQTO2QTM3IDO1gzMxADMwAzMxAzLwE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日本的“祭”字是節日的意思,與中國的“祭”字的含義不盡相同。日本的“祭”名目繁多,它作為一種傳統文化,與其歷史大有淵源。因此,越是古老的城市,“祭”就越特別地多。京都作為有一千餘年歷史的古都,除了有很多值得驕傲的名勝古蹟外,還有許多古老的節日點綴著它過去的光榮歷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五月的葵祭,七月的祗園祭,以及十月的時代祭。
祗園祭是八坂神社的祭禮,起源於9世紀末;從平安時代(約1100年前)開始。
節日起源
傳說1100年以前,日本流行瘟疫,奪去了很多生命。人們認為這是一個叫牛頭天王的鬼神在作祟,就用66個棍子(當時日本被分為66個地區)建造了神轎,送到神泉苑,遊街祈禱,使得事態得以好轉。這次神事活動叫做祗園御靈會,成為祗園祭的前身。
在南北朝時期,街坊上拉著山藜遊行來祈禱健康、驅除病魔,成為了一種民間習俗,演變成了祗園祭。
到了近代,隨著以西陣為中心的紡織業勞動者和中京區為中心的工商業者的抬頭,日本的市民文化逐漸盛起來
節日習俗
![宵山時停放在路邊供遊人欣賞的山車和鉾車](/img/9/283/nBnauM3X1YDMzEjM1ATMyQTO2QTM3IDO1gzMxADMwAzMxAzLwE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現在的祗園祭已不局限於祇園,而是遍及整個京都市中心地區。祇園祭在整個七月進行,其中以月中(14日至17日)與24日這五天是高潮。這五天四條通、烏丸通及崛川通等旺街變成步行者天國,路上滿是臨時小店及遊客。最引人注目的是叫“山鉾”的傳統花車巡遊及叫“花傘”的千人藝妓巡遊。街上滿是穿著浴衣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