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介紹
浯溪,原系無名小溪,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詩人元結出任道州刺史,“舟過此地,愛其勝異”,遂家溪畔,又“因自愛之故”以“吾”從“水”、從“山”、從“廣”,命溪臼“浯溪”,山臼“浯台”建“浯頃”,合稱“三吾”,並撰三篇銘文刻石。771年,又將所撰寫大唐中興頌請顏真卿大字正書刻於崖壁,碑面9.4平方米,21行,332字,字徑大直徑15厘米,因文、字、石皆奇,世稱“摩岩三絕”,譽傳中外。自此,歷代文人,留題刻石,浯溪遂成露天書法寶庫。文化旅遊勝地。
歷史沿革
浯溪摩崖石刻,位於祁陽縣城西南的浯溪公園內,是目前全國最大的露天碑林,現集中保存自唐朝以來的碑刻505方,積澱著深厚的碑刻文化,堪稱世界級的瑰寶,尤其是元結撰顏真卿大字正書的《大唐中興頌》,以石絕、文絕、字絕號稱“摩崖三絕”而聞名於世。1988年,“浯溪摩崖石刻”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幾年每到汛期,浯台北崖區的10多塊碑刻就會淹沒在洪水當中。如果遇到大型洪水,有100多塊碑刻都會遭到洪水的威脅。”浯溪文物管理處副主任尹艷麗感嘆到,“但這還不是最嚴重的,目前最讓我們擔心的還是摩崖山上部分的一些碑刻,因遭受長年累月的雨水沖刷、侵蝕,有些碑刻的字跡已經在消失。”尹艷麗還告訴記者,碑林中以秦少游的那塊書法碑刻最令其擔憂,因為嚴重風化,碑文部分內容已經無法辨認。
藏品作品
陳列室分三室,第一室陳列浯溪重要石刻拓片42件。第二室陳列祁陽歷史文物213件。第三室陳列陶鑄革命事跡照片、手稿、實物共253件。
1988年建文物庫一間、64平方米,有文物藏品1500件,其中歷史文物138件,近代文物268件,字畫505件,其它599件。
曾出版《浯溪導遊》、《浯溪明信片》、《顏真卿書大唐中興頌》、《吳大垴撰寫書浯台銘》、《何紹基書大唐中興頌詩》、《浯溪碑林等》。
開放時間
每天上午 8:00 - 下午 17:00 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