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書 名: 社會變遷中的家庭勞動供給研究作 者:弓秀雲
出版時間: 2010年04月
ISBN: 9787802478800
開本: 16開
定價: 26.00 元
內容簡介
《社會變遷中的家庭勞動供給研究》系統地描述了不同性別勞動力在林業、種植業、畜牧業和非農業的勞動時間的變化趨勢,識別了家庭林業、種植業、畜牧業和非農業勞動時間配置差異的影響因素,分析了不同性別勞動力勞動時間的相互決定關係,測算了不同性別勞動力的影子工資及其對勞動供給時間的影響。結合調查農戶兼業的基本狀況及未來經營意向,對山西中部地區農戶兼業情況予以評價:分析了農戶剩餘勞動時間配置下的勞動供給及其對農戶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影響。最後結合對山西中部農戶勞動時間配置、經營意向的調查,分析了農戶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必要性。
作者簡介
弓秀雲,1978年11月生,山西人。2007年7月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管理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物資學院勞動人事系教師。參與亞洲開發銀行和中國財政部、農業部、科技部、中國科學院等多個重大項目。在《中國農村觀察》、《農業技術經濟》、《科學決策》、《技術經濟》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十餘篇。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1.2.1 研究目標
1.2.2 研究內容
1.3 研究方法和數據
1.4 創新之處
1.5 概念界定
1.5.1 家庭和戶、農戶
1.5.2 農戶勞動供給
1.5.3 家庭效用最大化與家庭收益最大化
1.6 技術路線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國內外勞動供給理論研究
2.1.1 家庭決策理論
2.1.2 家庭時間配置理論
2.1.3 家庭分工理論
2.1.4 家庭背景下的女性勞動供給
2.1.5 不同市場條件下農戶的農業勞動供給
2.1.6 勞動供給曲線研究
2.1.7 生命周期與勞動供給
2.2 國內外勞動供給實證研究
2.2.1 性別與勞動供給
2.2.2 農戶勞動供給多樣性研究
2.2.3 勞動互補和替代關係研究
2.3 我國關於農戶勞動力供給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
2.3.1 農民的經濟行為和意識
2.3.2 就業決策的決定因素
2.3.3 勞動時間的決定因素
2.3.4 農村女性勞動力的就業行為
2.4 我國農戶勞動供給的重要議題和本書研究重點
第三章 理論基礎
3.1 貝克爾家庭分工的比較優勢理論
3.2 弗蘭克艾利思的社會性別分工
3.3 風險與農戶勞動時間利用
3.4 本書的理論借鑑
第四章 家庭勞動供給狀況分析
4.1 樣本農戶家庭基本情況
4.1.1 家庭人口
4.1.2 人口性別結構
4.1.3 人口年齡結構
4.2 四川省沐川縣家庭勞動供給狀況分析
4.2.1 農業勞動和非農業勞動時間的時序變化特徵
4.2.2 農業內部勞動時間的時序變化特徵
4.2.3 勞動供給時間與純收入變化特徵
4.3 安徽省金寨縣家庭勞動供給狀況分析
4.3.1 勞動供給時間的時序變化特徵
4.3.2 勞動供給時間與純收入變化
4.4 家庭內男女勞動時間之間的關係
4.5 農戶勞動時間利用的本質
4.5.1 農戶勞動時間利用的基本目標
4.5.2 農戶剩餘勞動時間利用的控制權
4.5.3 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解釋的新角度
4.6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家庭勞動供給的影響因素分析
5.1 家庭生命周期與勞動供給
5.1.1 家庭生命周期階段劃分
5.1.2 家庭生命周期與勞動供給時間和結構
5.2 家庭富裕程度與勞動供給
5.2.1 家庭富裕程度的劃分方法討論
5.2.2 不同富裕程度家庭勞動供給的性別差異
5.2.3 家庭富裕程度與勞動供給結構
5.2.4 家庭富裕程度與勞動供給時間
5.2.5 家庭富裕程度與勞動供給結構相似度
5.3 家庭平均受教育水平與勞動供給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家庭勞動供給時間的實證分析
6.1 家庭勞動供給的多樣性
6.2 家庭勞動供給的理論基礎
6.3 計量經濟學模型
6.3.1 模型選擇
6.3.2 變數設定
6.3.3 樣本描述
6.3.4 估計結果和解釋
6.4 本章小結
第七章 影子工資與勞動供給
7.1 農業工資的非遞歸特性(農業生產和消費的不可分性)
7.2 影子工資理論
7.3 計算影子工資和影子收入
7.3.1 統計描述
7.3.2 生產函式估計
7.3.3 計算影子工資和影子收入
7.4 影子工資和影子收入對勞動供給的影響
7.4.1 模型設定和變數選擇
7.4.2 估計結果及解釋
第八章 農戶兼業行為與農戶勞動時間分配
第九章 農戶勞動供給與農戶剩餘勞動力轉移
第十章 主要結論和政策建議
附錄1 勞動供給曲線的形狀
附錄2農戶勞動供給的近期調查報告——基於山西13村的調查
附錄3農戶時間分配及生產情況調查表
參考文獻
致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