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社會心態藍皮書“課題組關於中國社會心態研究的年度報告的第一本。參與《社會心態藍皮書:2011年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2011版)》撰寫的專家既有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高校的學者、研究人員,也有政府機關、專業調查機構、心理干預機構的相關官員和專業人員。《社會心態藍皮書:2011年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2011版)》從社會感受、價值觀念、行為傾向和心理調適等方面對生活壓力感、社會支持感、生活動力、安全感、風險認知、金融危機風險感受、經濟變動感受、幸福感、尊嚴感、信任、國家認同、隱私觀念、公眾參與、生活方式、微博使用行為、體育休閒活動、情感護理、心理危機干預、民意獲取與表達等問題,運用社會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傳播學等多種學科的方法進行了調查和研究,對目前我國社會心態的狀況有較廣泛和深入的揭示。作者簡介
王俊秀,男,內蒙古呼和浩特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展社會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2008~2009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社會學系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社會心態,探索用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社會心態,在《社會藍皮書》和學術期刊發表多篇關於社會心態的研究報告;監控社會,出版《監.控社會與個人隱私》;風險社會,主要關注風險的社會認知,個人與社會視角下的風險防範,完成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研重點課題“風險認知與風險行為策略——民眾風險心態測量與調查”,主持201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個人與社會關係視角下的公共風險規避與應對”;社會空間,關注城市化進程中實體空間變化下社會空間、心理空間的變化,探索地理空間、社會空間、心理空間綜合視角下的空間建構。
楊宜音,女,浙江餘姚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政法學部學術委員。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理事長(2010年度)。《社會心理研究》副主編、《中國社會心理學評論》編委會主任。2002~2003年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系訪問學者,2005年9~12月台灣大學心理系訪問學者,2006年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心理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心理學院訪問學者,2007年10~12月挪威科技大學心理系訪問學者。在學術書刊中發表論文60餘篇/章。主要研究領域:華人社會心理,包括人際關係、群己關係與群際關係,代表作為《關係化與類別化:中國人“我們”概念形成的社會心理機制》(《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第4期)、《自己人:一項有關中國人關係分類的個案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2001年總第13期);社會心態,價值觀及其變遷,代表作為《當前我國的社會心態及其深層心理原因分析》(《社會政法學部集刊:第1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個體與巨觀社會的心理聯繫:社會心態概念的界定》、(《社會學研究》2006年第4期)、《社會心理領域的價值觀研究述要》(《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第2期)。
圖書目錄
前言
總報告
B.1關注人民的尊嚴和幸福,促進社會的公正與和諧——2010~2011年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
社會感受篇
B.22010年中國城市居民幸福感調查報告
B.3中國城鄉居民的生活壓力及社會支持
B.4當代中國人的生活動力
B.5中國居民安全感調查的對比分析
B.6民眾風險源評價分析
B.7北京市民對金融危機的感受和應對
B.8通脹知覺與通脹預期的社會心態分析
觀念價值篇
B.92010年城市居民社會信任狀況分析
——基於北京、上海、廣州三市的調查
B.10奧運會前後北京市民的國家認同情況
B.11北京市民隱私觀念調查與分析
行為傾向篇
B.122010年中國微博用戶行為研究報告
B.13重大事件的公眾參與: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例B.14北京市民體育休閒活動調查
疏導調適篇
B.15深圳市市民情感護理中心的探索和實踐
B.16社會心態調適的“杭州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