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泉潭

碧泉潭

碧泉潭位於湘潭縣錦石鄉,距湘潭市約40公里。人們說碧泉潭有三奇,確非無中生有。

歡迎來碧泉潭

碧泉潭三奇

一是泉貌奇。潭面酷似開水沸漾,團團波紋逐圈擴散。前人曾如此描述:“泉自石出,搏沙旋波,上瀠螺髻。”講的是由於泉水向上衝擊,把泉底砂礫帶動形成弧形的螺髻狀,不斷向上旋轉,接近水面時,因衝力減小,四散落下,而後面的砂礫又形成新的螺髻,周而復始,頗具奇觀。特別是在陽光照映下,潭底的水草、石塊、砂礫及雜物,被染成七色,更是瑰麗無比。
二是水質奇。碧泉水終年保持在20℃左右。盛夏酷暑來到泉邊,頓覺涼氣襲人,清爽適身;掬水而飲,淡甜可口。隆冬則熱氣蒸騰,宜於洗臉濯足。自古以來,用碧泉水澆灌稻田,穀粒飽滿,形似“桂花蕊”,曾被奉為貢糧。用碧泉水打出的豆腐,能較長時間保鮮不餿;用碧泉水養鴨,生下的蛋圓實無隙;所養之魚,肉嫩味甜。1984年,在此建成湘潭縣碧泉潭水產良種繁殖場,當年三次調入羅非魚種作越冬後的產卵繁育試驗,產魚苗15萬尾。1986年春,進行革鬍子鯰魚的工人孵化成功,產魚苗50萬尾,為湖南省首開紀錄。1988年 8 月, 從廣東省東莞市引進淡水白鯧2000尾作越冬試驗,亦獲成功。近年又有人在此發展鰻魚生產。
三是潭中魚類的習性奇。每當黎明之前,泉中忽然湧來大量螃蟹,太陽一出,便逃遁無蹤。風清月朗的午夜時分,泉底會竄出一群柴魚來,每條重約兩三斤,在潭中迅游如梭,但一聞響聲,便快速潛入潭底石穴中,須至次日午夜方再出遊。
碧泉潭景如此神奇,自古至今是人們遊覽吟詠之好去處。

碧泉潭傳說

許多年來,湘中一帶廣泛流傳著一條孽龍的傳說:“頭在江西鐵樹觀,尾在湖南碧泉潭,搖一搖,擺一擺,洗掉湖南做中海。”其為患的能力可謂大矣!還傳說,為了鎮住這條孽龍,,每隔三五年都要往孽龍藏身的碧泉潭中投下鐵鏈鐵鎖,以鎖住惡龍,確保湖南平安。於是自唐代以來,碧泉潭遠近聞名了。碧泉,位於湘潭市西南35km處的湘潭縣錦石鄉,寬9.9m,深3.3m余,涌沙噴珠,川流不息。
碧泉潭位於湖南省湘潭市南30公里,湘潭縣錦石鄉境內龍潭山下。民間流傳著一個神話故事,從前,有一條孽龍,頭在江西鐵水罐尾在湖南碧泉潭,搖一搖,擺一擺,洗得湖南變中海,由於孽龍作惡,江南一帶經常發大水,勇敢的楊四將軍為了制服孽龍,在鐵水罐澆鑄鐵樹,投下鐵鏈將孽龍鎖住,保住了一方百姓的平安。
碧泉潭清泉流通涌溢,清澈見底,流出的水形成一條小河入涓江。自古以來,該水域的魚蝦生長速度快,色鮮味美;生長的水稻莖桿挺撥健壯,籽粒飽滿。

碧泉潭貢米

“碧泉潭貢米”系由泉水灌溉,並採用鴨稻共養等方式,無需施藥,不用增肥,莖稈挺拔健壯,顆粒飽滿圓潤,形似“桃花蕊”,芳香淡雅,有益健康。昔日乾隆皇帝下江南,欽定為貢糧。

湖湘文化與碧泉潭

據傳乾隆皇帝游江南時,指定碧泉潭羅家四畝產的米為貢米。坐落在潭口旁的碧泉書院是湖湘文化發源地之一,據書院前石碑記載:南宋紹興之初,始擺皇帝趙構的老師胡安國父子躲避戰機隱居到碧泉,創建“文定書堂”,廣收門徒,傳播並研究理學,培養了一大批人才,開創湖湘學派,湘潭從此聞名江南,後延續發展了衡山“文定書堂”,寧鄉“通山書院”,長沙“嶽麓書院”等學府,發展了湖湘文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