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2006年,在硫磺島地下發現了數百封信件。那是61年以前,在這個島上作戰的將士們留給家人最後的一點東西——寫給家人最後的訣別信。這些沒有寄出的信寄託著他們的希望。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中途島海戰的失敗,宣告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開始走上徹底潰敗的道路。當美軍強大的攻勢波及到看似渺小卻被戰火硝煙瀰漫的硫磺島時,以粟林忠道中將為首的日軍,面對強大的美國軍隊的進攻,卻採取了頑固的抵抗策略。狡猾的日軍在硫黃島上利用天然的山洞、礦穴以及人工挖制的地道,與美軍周旋。但是,志在必得美軍卻依靠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對負隅頑抗的日軍採取了愈發殘酷的攻勢。而粟林忠道明知日軍無法抵抗住來勢兇猛的美軍,但他還是身先士卒和同夥戰鬥到了最後一刻。事實上,這位日本軍官早在寫給家人的一封家書中,就已經表達了對自己現狀的認知以及擔憂。就在日本徹底戰敗前夕,仍不願繳械投降的粟林忠道,最終在硫磺島自殺身亡。他的這封發自硫磺島的信則成了後人審視這段歷史的有力途徑。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渡邊謙 | 栗林忠道 中將 | |
二宮和也 | 西鄉 | |
伊原剛志 | 西竹一 中佐 | |
加瀨亮 | 清水 | |
中村獅童 | 伊藤 中尉 | |
渡邊廣 | 藤田 中尉 | |
坂東工 | 谷田 軍曹 | |
松崎悠希 | 野崎 | |
山口貴史 | 柏原 | |
尾崎英二郎 | 大久保 中尉 | |
裕木奈江 | 花子 | |
阪上伸正 | 大杉 準將 | |
Lucas Elliot | Sam | |
Sonny Seiichi Saito | Medic Endo | |
Steve Santa Sekiyoshi | Kanda | |
Hiro Abe | Lt. Colonel Oiso | |
Toshiya Agata | Captain Iwasaki | |
Yoshi Ishii | 山崎 | |
Toshi Toda | 安達 中佐 | |
Ken Kensei | 林 中將 | |
Ikuma Ando | Ozawa | |
Akiko Shima | Lead Woman | |
Masashi Nagadoi | 市丸 準將 | |
馬克·摩斯 | American Officer | |
Roxanne Hart | Officer's Wife | |
Yoshio Iizuka | Tired Soldier | |
Mitsu Kurokawa | Suicide Soldier | |
Takuji Kuramoto | Ono | |
Koji Wada | Hashimoto | |
Akira Kaneda | Japanese Soldier#1 | |
Shoji Hattori | Japanese Soldier#2 | |
Mark Tadashi Takahashi | Japanese Soldier#3 | |
Mitsuyuki Oishi | Japanese Soldier#4 | |
Evan Ellingson | Kid Marine | |
Kazuyuki Morosawa | Ito's Guard | |
Masayuki Yonezawa | Ito's Soldier | |
Hiroshi Tom Tanaka | Hopeless Soldier | |
Mathew Botuchis | American Marine | |
Yukari Black | Mother | |
Daisuke Nagashima | Prisoner | |
Kirk Enochs | Marine Officer | |
Ryan Kelley | Marine#2 | |
Jonathan Oliver Sessler | Marine#3 | |
Michael Lawson | Marine#4 | |
Taishi Mizuno | Cave Soldier#1 | |
Daisuke Tsuji | Cave Soldier#2 | |
Yoshi Ando | Excavator#1 | |
Yutaka Takeuchi | Excavator#2 | |
Tsuguo Mizuno | Lead Excavator | |
Mark Ofuji | Kuribayashi's Guard | |
Hallock Beals | Marine at Clearing | |
萊安·卡勒斯 | Marine at Clearing | |
Jeremy Glazer | Marine Lieutenant | |
Ryoya Katsuyama | Boy | |
Masashi Odate | Cook | |
London Kim | Okubo's Soldier | |
Skip Evans | Pilot#1 | |
Wanliss E. Armstrong | Pilot#2 |
演員表參考資料
職員表
出品人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史蒂文·史匹柏 |
製作人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史蒂文·史匹柏、羅伯特·洛倫茲、保羅·哈吉斯 |
監製 | 保羅·哈吉斯 |
原著 | 山下愛麗斯、保羅·哈吉斯 |
導演 | 克林特·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 |
副導演(助理) | Donald Murphy、Katie Carroll |
編劇 | 山下愛麗斯、保羅·哈吉斯、Tadamichi Kuribayashi、Tsuyoko Yoshido |
攝影 | Tom Stern |
配樂 | Kyle Eastwood、Michael Stevens |
剪輯 | Joel Cox、Gary D. Roach |
選角導演 | Phyllis Huffman |
藝術指導 | Henry Bumstead、James J. Murakami |
服裝設計 | Deborah Hopper |
視覺特效 | 麥可·歐文斯 |
布景師 | Gary Fettis |
發行 | 華納兄弟 |
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
| |
| |
| |
| |
|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影片段預告絮
•2005年4月5日,伊斯特伍德特地拜訪了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石原非常支持兩部電影,但要求不能將火藥帶上硫黃島。
•本片的大部分戲都是在冰島和美國洛杉磯拍攝的。2006年4月27日,伊斯特伍德帶著攝製組來到硫黃島只拍了幾個鏡頭,第二天就舉行了影片殺青的記者招待會;
•英語劇本完成後,製作方找了多名翻譯將其譯成日文,並從各個譯本中挑選出色的部分整合成最終日語版劇本;
•渡邊謙對自己的角色栗林忠道非常感興趣,特地訪問了栗林的故鄉,與其家屬會面;
•伊原剛志為了演好馬術冠軍“西男爵”連續三周每天騎馬5小時,他還學習英語,查閱西男爵的資料,與西的兒子交談,並前往西的墓地祭掃,做了一切能做的準備;
•好萊塢著名黑人導演斯派克·李和白人導演克林·伊斯特伍德曾因此片爆發口水戰。
獲獎記錄
屆數/年份 | 評選方 | 獎項名 | 獲獎方 | 結果 |
2006 | 美國國家電影評論協會 | 最佳影片獎 | 《硫磺島家書》 | 獲獎 |
2007年第64屆 | 金球獎 | 最佳外語片 | 《硫磺島家書》 | 獲獎 |
最佳導演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 提名 | ||
第79屆 | 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音效 | 《硫磺島家書》 | 獲獎 |
最佳影片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 提名 | ||
最佳原著劇本 | 艾瑞絲·山下 | 提名 | ||
2007年第33屆 | 土星獎 | 最佳國際電影 | 《硫磺島家書》 | 提名 |
2008第31屆 | 日本電影學院獎 | 最佳外語片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 獲獎 |
2007年第51屆 | 義大利大衛獎 | 最佳外國電影 | 《硫磺島家書》 | 提名 |
(獲獎記錄資料來源 )
幕後製作
故事背景
1945年2月在太平洋戰場的硫磺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美軍拿下硫磺島後,在島上建立了離日本本土最近的基地,使B-29轟炸機空襲日本本土和後來用核子彈結束戰爭成為可能。日本人在硫磺島上的抵抗幾乎都是自殺式的,被譽為“玉碎指揮官”的硫磺島日軍最高指揮官栗林忠道可以說是人體炸彈的先驅,大批的日軍潛伏在坑道里,子彈打完之後,就抱著炸藥桶衝進美軍陣地引爆,美國人在硫磺島上每一寸的推進,都是用血肉換來的。硫磺島之戰是太平洋戰爭中最慘烈的一場戰役,兩萬多名駐島日軍幾乎全軍覆沒,而美方也有六千多人戰死沙場,一萬九千餘人負傷。是唯一一次美國傷亡人數大於日本人數的戰役。
姊妹篇
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連續推出了《父輩的旗幟》和《來自硫磺島的信》兩部作品,分別從美方和日方來描繪這場激戰。分為上下兩部的電影並不少見,但像這樣從兩個不同角度敘述同一事件的“聯體電影”卻是史無前例的大膽嘗試。伊斯特伍德的此番嘗試獲得了成功。《父輩的旗幟》於10月上映後廣受詬病,而緊接著於12月中旬上映的《來自硫磺島的信》不僅很快博得一片褒揚,更是一舉贏得了美國影評人協會年度最佳電影的殊榮。
劇集改編
本片的靈感來自一本書信集。伊斯特伍德在籌備《父輩的旗幟》時,對硫磺島之戰的日方指揮官栗林忠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栗林下令在島上挖掘了大量洞窟和地道,把軍備力量埋伏其中。這種戰術簡直是“異端”。在當時,防禦戰中的日軍往往會在登入點擺開防線,集中炮火猛擊海上的敵人。然而就是憑藉著栗林的奇特策略,美軍原以為5天就能結束的戰鬥整整拖了36天。另外,這位日本陸軍中將曾經前往美國和加拿大留學,有不少美國朋友,並一直反對與美國開戰,但在硫磺島之役中他卻表現出了相當堅決的抗擊態度。伊斯特伍德不斷挖掘栗林的資料,一直找到了《“玉碎總指揮官”的信》這本書。書中收錄了栗林駐美期間寄給家人的信件,信中隨處可見有趣的圖畫,這位武官對妻子兒女的深情躍然紙上,令深伊斯特伍德大受觸動,於是“信”就成了本片的關鍵字。
人氣偶像組合“嵐”的成員二宮和也在本片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他所扮演的士兵西鄉是貫穿整場戰役的關鍵人物。年輕的二宮雖然主要活躍在歌壇,但也曾出演過不少電視劇和舞台劇,在表演方面擁有相當豐富的經驗。
影片評價
影片的故事情節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戰爭片,影片中戰爭的畫面也在硫磺實地拍攝足夠慘烈,而一般的戰爭片總會給正義與否下一個定論,可導演卻意不在此,他認為戰爭就如人生,沒有絕對的正義一方也沒有絕對邪惡的一方。對於參加戰爭的雙方來說,死去的英魂都是值得敬佩的。( 網易娛樂評)
可以說,二戰中的日軍將領,凡到過中國很少有人能夠經得起道德的審查。這個電影中,導演忽略這些事情,無非是因為電影的題材已經與時俱進了。在這樣的影片中,正義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伊斯特伍德想拍戰爭中的人情味。( 鳳凰網評)
對於這次在63年前發生的著名戰鬥,有700至900名美國黑人軍人在戰鬥中登上了日本硫磺島,可是他們並沒有直接參加前線戰鬥,只是做了後勤,運輸物資和彈藥以及埋葬死亡人員等工作。所以在該島制高點上豎起那面具有歷史意義的美國國旗的人員中,沒有黑人士兵在內,只有一名土著印第安戰士參加。不過對於那些在海灘上拍攝的鏡頭,伊斯特伍德還是應該拍些有黑人軍人的場面。( 《時代》雜誌評)